華人科學家王贛駿獲「影響世界華人終身成就獎」

2020-12-03 中國新聞網

華人科學家王贛駿獲「影響世界華人終身成就獎」

  中新網3月26日電 二十多年前,在浩瀚太空和茫茫宇宙,華人就已留下探索的足跡。第一位登上太空的華人、也是第一位在太空從事自己設計的科學實驗的科學家、美國範德堡大學教授王贛駿,近日榮獲「世界因你而美麗——影響世界華人盛典2011-2012」最受矚目獎項「影響世界華人終身成就獎」。此前,獲得該獎項的有諾貝爾獎獲得者楊振寧,「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科學巨人錢學森和當代文豪、武俠巨匠金庸等。

  1985年4月29日,美國太空梭「挑戰者號」離開了地面,進行第十七次飛行。王贛駿和另一位科學家馮登伯格以及五位職業太空人一起,飛進神秘而又絢麗多彩的太空。他們一共飛行290萬英裡,圍著地球軌道轉了110圈,歷時168小時。7天後,「挑戰者號」順利返回地面,王贛駿成為第一位進入太空的中國人,也是第一位到太空操作自己設計的實驗儀器,從事自己研究項目的科學家。

  王贛駿生於中國江西,不過,出生後不久他即隨父母遷居重慶,後又遷到上海、臺灣,在他13歲時,全家移居美國。王贛駿的小學教育是在上海和臺灣高雄完成的,中學則在臺北師大附中就讀。他領悟力強,有上進心,成績拔尖,數理科目尤為突出。後來他曾在香港大學學習過數學,移居美國後,考入洛杉磯加州大學物理系,並於1967年和1968年先後取得學士學位和碩士學位。之後,他繼續在該校研究院研讀固體物理學、流體力學和聲學,著重研究這三門學科之間的聯繫和配合應用。1971年,他獲得物理學博士學位。畢業後王贛駿留在母校當了一年的助教。次年,他受聘到美國國家航天局下屬的噴氣推進實驗中心物質處理研究室主持工作。

  1976年,美國國家航空及航天局公開徵求太空科學實驗計劃,全國各地共有500多個項目應徵,其中就有王贛駿提出的「失重狀態下的流體力學情況」計劃,結果王贛駿的項目和其他人的13項被選中。王贛駿花了幾年時間研製設計了一個能在太空中利用聲波來操縱無容器滴狀液體的形狀和運動的「液滴動力測定儀」,準備交由太空人到太空中去進行科學試驗。但到1982年,有關當局改變了做法,決定由提出項目的科學家親自到太空進行相關實驗。美國宇航局選擇了幾百名科學家參加宇航訓練,王贛駿也在其中。他以頑強的精神通過了種種艱難的學習、訓練和考試,僅失重訓練就進行了6000多次,終於成為一名合格的太空人,獲得了親自到太空中進行科學實驗的資格。

  王贛駿在太空的實驗不是一帆風順,他的實驗儀器發生了故障,但是憑藉他的努力和堅持,最終還是如期完成任務。他在「挑戰者號」太空梭所進行的一系列實驗,證實了液滴動力學的一些理論問題,發現並揭示了在無重力容器環境中液滴的一些物理現象和活動規律。這些成功的實驗和發現,對整個流體力學的研究,發展太空冶煉、化學工業和無容器材料加工技術,製造高純度的物質等都具有潛在的實用價值。美國國家航空和航天局高度評價王贛駿的太空實驗,特別讚揚他在排除儀器故障時所表現出來的聰明才智和堅強毅力,授予他「太空飛行獎」。王贛駿太空之行的成功,在美國和華人世界引起了強烈的震動。美國主要的傳媒和幾乎所有華文報刊,都在顯著的位置作了連續報導。洛杉磯市長設盛宴慶賀他,航天中心也為他舉辦多場演講會。不過,王贛駿卻說,「在我看來,這不是我個人的榮譽,而是所有中國人的驕傲。」

  雖然如今王贛駿已旅居海外多年,也已加入美國國籍,但他覺得自己永遠是炎黃子孫,是中國人的兒子。在太空飛行任務開始之前,王贛駿就根據宇航局的飛航預定表,記下了所有飛越中國的時間和軌道。當飛過中國上空時,他在艙內用環帶扎腰,於無重力狀態下原地慢跑。從中國的東邊跑到西邊,總共才不到十分鐘時間,可即使是這樣,王贛駿也已經倍感安慰,因為自1950年離開後,他和祖國35年關山遠隔,如今他可以靜悄悄地飛過大江南北,圓了他多年的思念之夢。他在太空俯瞰故國,拍攝了中華大地不少珍貴的照片。

  王贛駿一直關注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看到近些年中國航天事業取得的巨大成績,他說自己非常高興。「中國的航天技術已經越來越成熟。我們這些在海外的遊子,看到祖國變得越來越好,越來越強盛,內心是由衷的榮耀。」

  「世界因你而美麗——影響世界華人盛典2011-2012」是鳳凰衛視及鳳凰網策劃發起,北京青年報、中國新聞社、新加坡聯合早報、明報、南方報業集團、新浪網、星洲日報、旺旺中時媒體集團、香港文匯報、世界日報(北美)、亞洲周刊、僑報、歐洲時報和北京大學共十餘家在兩岸三地、東南亞、美加及歐洲富影響力的華文媒體和機構共同主辦的華人年度盛世,至今已成功舉辦五屆。華人盛典由來自主辦機構的百名資深媒體人推選出本年度,身處新聞大事件核心、在不同領域成就卓著、對世界具影響力並受全世界關注的10餘位傑出華人,頒授「影響世界華人大獎」和「影響世界華人終身成就獎」。

  「世界因你而美麗——影響世界華人盛典2011-2012」將於3月31日在北京大學百周年紀念講堂舉行,鳳凰衛視及鳳凰網會在當晚通過衛星和網絡向全球直播,而這些華語圈的精英媒體人也會齊聚典禮現場,代表全球華人觀眾向獲獎人提問。

相關焦點

  • 首位登太空華人王贛駿獲影響世界華人終身成就獎
    首位登太空華人王贛駿獲影響世界華人終身成就獎時間: 2012-03-31   來源: 科學網   作者: 海嶼 王贛駿在太空上 王贛駿從太空回來,在愛德華空軍基地登陸  第一位登上太空的華人、也是第一位在太空從事自己設計的科學實驗的科學家、美國範德堡大學教授王贛駿,近日榮獲「世界因你而美麗——影響世界華人盛典2011-2012」最受矚目獎項「影響世界華人終身成就獎」。
  • 首位進入太空的華人王贛駿獲「影響世界華人終身成就獎」
    首位進入太空的華人王贛駿獲「影響世界華人終身成就獎」 (9/14) 「← →」 可以實現快速翻頁
  • 著名翻譯家沙博理獲「影響世界華人終身成就獎」
    近日,「世界因你而美麗--影響世界華人盛典2010-2011」最受矚目獎項「終身成就獎」獲頒人已經確定,著名翻譯家沙博理最終榮膺2010-2011年度「影響世界華人終身成就獎」。這是盛典舉辦四屆以來,首次將這一獎項頒給在華人領域極具影響力的中國籍猶太人。
  • 王贛駿——第一個把五星紅旗帶上太空的華人
    其中5位科學家中有2名醫生、2位物理學家和1名化學工程師。其中兩位物理學家中的一位就是王贛駿。7天後,「挑戰者號」順利返回地面,王贛駿成為第一位進入太空的中國人,也是第一位到太空操作自己設計的實驗儀器,從事自己研究項目的科學家。
  • 第一個進入太空的華人——王贛駿
    王贛駿(Taylor Gun-Jin Wang)是第一位進入太空的華裔航天員,而且是第一位在中國大陸出生的華人航天員。1985年4月29日,王贛駿乘坐「挑戰者」號太空梭開始了為期7天的太空飛行(任務代號:STS-51-B),並完成自己設計物理實驗,成為第一位進入太空的華人,也成為第一位在太空完成自己所設計物理實驗的科學家。王贛駿出生於1940年6月16日,祖籍江蘇鹽城,生於江西。出生後不久,即隨父母遷居重慶。
  • 諾貝爾獎得主屠呦呦獲頒「影響世界華人終身成就獎」
    核心提示:3月25日晚,「世界因你而美麗--影響世界華人盛典2015-2016」在清華大學新清華學堂絢麗揭幕,登上本年度「影響世界華人」榜單的分別是獲頒「影響世界華人終身成就獎
  • 數學家丘成桐獲「影響世界華人大獎」終身成就獎
    丘成桐教授獲阿爾伯塔大學榮譽博士學位 中國僑網3月28日電 3月28日,華人數學家丘成桐院士因在世界數學、物理學等諸多科學研究中作出的卓越貢獻,以及對中國數學研究發展的推動與付出,由華人盛典組委會公布獲得「世界因你而美麗——2018-2019影響世界華人盛典」終身成就獎。
  • 「世界因你而美麗——2018-2019影響世界華人盛典」致敬傑出華人
    近日,「世界因你而美麗——2018-2019影響世界華人盛典」組委會宣布將於3月30日(星期六)在北京鳳凰中心舉行頒獎典禮,揭曉新一屆入選「影響世界華人大獎」和「影響世界華人終身成就獎」的人物榜單。12年,一個輪迴,「世界因你而美麗——影響世界華人盛典」成功舉辦了12年,今年首次在北京鳳凰中心舉辦頒獎典禮。鳳凰朝陽,精彩紛呈,我們再聚首、再歡慶,再出發。
  • 成龍獲奧斯卡終身成就獎 是華人影星首次榮獲此獎項 成龍電影全集!
    成龍獲奧斯卡終身成就獎 是華人影星首次榮獲此獎項 成龍電影全集!成龍獲奧斯卡終身成就獎:北京時間9月2日,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理事會8月30日晚投票選出了本屆奧斯卡4位終身成就榮譽獎得主,華人巨星成龍榜上有名,而這也是他首次獲得奧斯卡獎!而這也是華人影星首次榮獲此獎項。和他一同獲獎的還有資深電影剪輯師安娜-寇茨(Anne V.
  • 第一位進入太空的華人太空人:王贛駿(圖)
    1985年4月29日,美國宇宙飛船「挑戰者」號載著7位科學家和2隻松鼠猴及24隻白老鼠在美國佛羅裡達州卡納維拉爾角升空。其中兩位物理學家中的一位就是王贛駿博士——第一位進入太空的華人,也是第一位在太空從事自己設計的科學實驗的科學家。  王贛駿祖籍中國江蘇鹽城,1940年6月16日出生於江西贛縣,他的名字即寓意於此。王贛駿生下不久即隨父母遷居重慶,抗戰勝利後到上海。  8歲那年進入上海正志小學(現名常熟路小學)讀書。1950年他隨父母遷往臺灣。
  • 第一位華人航天員王贛駿
    大家好,歡迎關注我的百家號默默飛過藍天,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第一位華人航天員王贛駿。王贛駿,1940年6月16日出生於中國江西省贛縣,祖籍江蘇鹽城,在上海度過了自己的童年。他1950年10歲時隨父母去臺灣,1963年到美國進入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攻讀物理專業,1967年畢業;1971年獲物理學博士學位;1972年開始在加州帕薩迪納噴氣推進實驗室工作;1974年提出在太空梭上進行實驗的項目,在數百名科學家的競爭中入選航天員。王贛駿從小夢想飛行,他說:「小時候看到天上的月亮,就想要飛到天空。」
  • 33年前,華人就已經上太空做實驗了!
    我國的載人航天工程載荷專家選拔工作即將開展,但是大部分人不知道的是,早在33年前,華人作為載荷專家已經成功進入過太空並且完成了自己設計的科學實驗。這位傳奇的華人叫王贛駿,他是第一位進入太空的華裔航天員,也是第一位在中國大陸出生的華人航天員,還是第一位在太空艙內完成自己所設計實驗的科學家。
  • 美華裔天文學家馬中珮獲影響世界華人大獎提名
    美華裔天文學家馬中珮獲影響世界華人大獎提名     洞分解圖中顯示在最亮的星系團之一裡,超大黑洞周圍被無數星體包圍,吸力範圍則達到冥王星繞太陽軌道的七倍。
  • 使徒家話-王贛駿博士的見證
    今天的使徒家話要帶給大家一個見證:美籍華人王贛駿博士的見證。王贛駿是美籍華人科學家、太空人,他參加了「挑戰者號」太空梭的第17次飛行,成為進人太空的第一個華人。他好像和我們使徒堂一點沾不上邊,下面我來介紹一下其中的原委。王贛俊1940年出生,母親為蘇州人。1952年他隨父母遷往臺灣。
  • 王贛駿:華人升空的第一個樣本
    在全世界數十億人口中,能在太空中眺望地球的幸運兒並不多,王贛駿就是其中一位。1985年4月29日至5月6日,王贛駿跟隨「挑戰者號」遨遊太空一周,從而成為進入太空的第一位華人,同時也作為第一位進入太空做自己設計實驗的科學家而被記錄下來。北京時間10月10日凌晨2:30分,記者如約撥通了王贛駿的電話。雖然遠隔重洋,但依然能感受到王贛駿先生幽默的性格。
  • 香港兩學者獲全球華人物理與天文學會「亞洲成就獎」
    香港兩學者獲全球華人物理與天文學會「亞洲成就獎」 2014-07-28 10:11:382014年「亞洲傑出成就獎」,成為服務於亞洲的50歲以下華人科學家的佼佼者。
  • 華裔女科學家鮑哲楠獲「影響世界華人大獎」
    因在人造皮膚研究中取得突破性進展的華裔女科學家鮑哲楠,近日獲得由鳳凰衛視聯合海內外十餘家知名華文媒體和機構共同評選的「影響世界華人大獎
  • 世界因你而美麗 丘成桐獲「影響世界華人大獎」
    至此,丘成桐不僅是世界數學界最高榮譽「菲爾茲獎」首位華人得主,也是繼陳省身之後第二位獲得沃爾夫數學獎的華人,還是獲得馬塞爾·格羅斯曼物理大獎的首位華人數學家。2019年3月28 日,因其在世界數學、物理學等諸多科學研究中作出的卓越貢獻,以及對中國數學研究發展的推動與付出,華人盛典組委會公布丘成桐院士獲得「世界因你而美麗——2018-2019影響世界華人盛典」終身成就獎。
  • 首位登上太空的華裔科學家王贛駿
    華人第一太空人王贛駿(照片:NASA)1985年4月29日王贛駿以科學家身份登上挑戰者號太空梭(STS-51-B),成為全球第一位遨遊太空的華人
  • 顏寧教授獲「影響世界華人大獎」
    世界因你而美麗顏寧教授獲「影響世界華人大獎」清華新聞網4月2日電 3月31日晚,「世界因你而美麗  2016-2017影響世界華人盛典」在清華大學新清華學堂揭曉。結構生物學家、清華大學醫學院教授顏寧獲「影響世界華人大獎」,清華大學黨委書記陳旭作為頒獎嘉賓為顏寧頒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