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位登上太空的華裔科學家王贛駿

2021-01-19 美國駐華大使館

華人第一太空人王贛駿(照片:NASA)

1985年4月29日王贛駿以科學家身份登上挑戰者號太空梭(STS-51-B),成為全球第一位遨遊太空的華人,也是第一位以科學家身份遨遊太空的非職業太空人。繼王贛駿之後,迄今為止共有4位美國華裔太空人,我們將分別介紹這4位華裔太空人,今天先介紹王贛駿。

王贛駿祖籍江蘇鹽城,父親王章、母親俞潔虹,1942年6月16日出生在江西南昌(據王贛駿在1986年出版的回憶錄《我能,你也能》中自述,他在1942年出生,屬馬,但絕大多數文章都說他生於1940年,有誤)。王贛駿的父親是蘇北人,母親是上海大家閨秀,當初父母結合時,遭到母親家庭的竭力反對,上海人對蘇北人的歧視根深蒂固,但在其母親的堅持下,有情人終成眷屬。

王贛駿其後曾在上海讀小學,1952年好不容易全家搬遷到臺灣,他先在高雄讀完小學,後搬至臺北,在師大附中讀書。讀書期間經歷青春逆反期,結幫尋歡,心思沒有用在讀書上。高中畢業後考大學落榜,其父將他送至香港船運公司當海員,遂痛定思痛,一邊工作一邊自學,1963年留學美國,進入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學習。王贛駿自己回憶從小喜歡數理,他在加大洛杉磯分校選擇物理專業,經過艱苦打拼,3年便拿到大學文憑,其後獲得物理碩士、博士學位。

畢業後王贛駿原本想回臺灣工作,但當時臺灣流行看法認為留美學生在美國找不到工作才回臺灣,王贛駿是十分要強的人,因此決定在美國找工作,結果進入加州理工學院噴氣推進實驗室(JPL)工作,成為一名科學家,他在加州理工學院一直工作到1988年。

王贛駿在加州理工學院工作期間發表了許多論文,引起美國航空航天局的注意。1982年航空航天局決定選拔、培訓科學家登上太空梭進行科學試驗,經過一系列嚴格挑選及培訓,王贛駿在眾多候選人中脫穎而出,成為一名非職業太空人。

挑戰者號STS-51B太空人合影(照片:NASA)

1985年4月29日,王贛駿在佛羅裡達州的甘迺迪航天中心與其他6名太空人一起,搭乘挑戰者號太空梭升空,經過7天的太空飛行,繞行地球110圈、行程470萬公裡,於5月6日返回地面。此次太空飛行歷經險境,但最終圓滿完成任務,王贛駿也功成名就,成為第一名華人太空人。

王贛駿目前在範德比爾特大學(Vanderbilt University)擔任物理學教授,妻子馮雪平,他們養育了兩個兒子。王贛駿與馮雪平是在臺灣讀高中時認識的,後來馮雪平到加州讀南加大,王贛駿在讀大三時與馮雪平結婚。在王贛駿的家庭生活中,父親是嚴父角色,而他的母親則對他影響很大,據王贛駿自己說,他能有今日的成就,與慈母的教育分不開。

挑戰者號太空梭(照片:NASA)


相關焦點

  • 首位登太空華人王贛駿獲影響世界華人終身成就獎
    首位登太空華人王贛駿獲影響世界華人終身成就獎時間: 2012-03-31   來源: 科學網   作者: 海嶼 王贛駿在太空上 王贛駿從太空回來,在愛德華空軍基地登陸  第一位登上太空的華人、也是第一位在太空從事自己設計的科學實驗的科學家、美國範德堡大學教授王贛駿,近日榮獲「世界因你而美麗——影響世界華人盛典2011-2012」最受矚目獎項「影響世界華人終身成就獎」。
  • 從王贛駿到盧傑 美4位華裔太空人的太空足跡(圖)
    美國進入「太空梭」階段,華裔除了「幕後的工作者」,還出現「前臺英雄」;在太空人團隊之中,先後有四位華裔菁英獲選執行徵空任務,他們依序是:王贛駿、張福林、焦立中和盧傑。    由於太空人不僅要科學素養深厚,執行徵空任務時應付千變萬化的狀況,平日也經常前往各級學校、公私機構說明太空計劃,儼然社會楷模,所以甄選的標準嚴格。
  • 第一個進入太空的華人——王贛駿
    王贛駿(Taylor Gun-Jin Wang)是第一位進入太空的華裔航天員,而且是第一位在中國大陸出生的華人航天員。1985年4月29日,王贛駿乘坐「挑戰者」號太空梭開始了為期7天的太空飛行(任務代號:STS-51-B),並完成自己設計物理實驗,成為第一位進入太空的華人,也成為第一位在太空完成自己所設計物理實驗的科學家。王贛駿出生於1940年6月16日,祖籍江蘇鹽城,生於江西。出生後不久,即隨父母遷居重慶。
  • 首位進入太空的華人王贛駿獲「影響世界華人終身成就獎」
    首位進入太空的華人王贛駿獲/14) 「← →」 可以實現快速翻頁 3月31日,「影響世界華人盛典2011-2012」頒獎禮在北京大學百年講堂舉行,1985年乘坐美國「挑戰者」號太空梭進入太空的華人王贛駿獲頒
  • 王贛駿——第一個把五星紅旗帶上太空的華人
    其中5位科學家中有2名醫生、2位物理學家和1名化學工程師。其中兩位物理學家中的一位就是王贛駿。7天後,「挑戰者號」順利返回地面,王贛駿成為第一位進入太空的中國人,也是第一位到太空操作自己設計的實驗儀器,從事自己研究項目的科學家。
  • 王贛駿:華人升空的第一個樣本
    從太空看地球上的大氣層特別薄,好像打個哈欠就能吹走一樣。」在全世界數十億人口中,能在太空中眺望地球的幸運兒並不多,王贛駿就是其中一位。1985年4月29日至5月6日,王贛駿跟隨「挑戰者號」遨遊太空一周,從而成為進入太空的第一位華人,同時也作為第一位進入太空做自己設計實驗的科學家而被記錄下來。北京時間10月10日凌晨2:30分,記者如約撥通了王贛駿的電話。
  • 使徒家話-王贛駿博士的見證
    今天的使徒家話要帶給大家一個見證:美籍華人王贛駿博士的見證。王贛駿是美籍華人科學家、太空人,他參加了「挑戰者號」太空梭的第17次飛行,成為進人太空的第一個華人。他好像和我們使徒堂一點沾不上邊,下面我來介紹一下其中的原委。王贛俊1940年出生,母親為蘇州人。1952年他隨父母遷往臺灣。
  • 華人科學家王贛駿獲「影響世界華人終身成就獎」
    第一位登上太空的華人、也是第一位在太空從事自己設計的科學實驗的科學家、美國範德堡大學教授王贛駿,近日榮獲「世界因你而美麗——影響世界華人盛典2011-2012」最受矚目獎項「影響世界華人終身成就獎」。此前,獲得該獎項的有諾貝爾獎獲得者楊振寧,「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科學巨人錢學森和當代文豪、武俠巨匠金庸等。
  • 第一位進入太空的華人太空人:王贛駿(圖)
    1985年4月29日,美國宇宙飛船「挑戰者」號載著7位科學家和2隻松鼠猴及24隻白老鼠在美國佛羅裡達州卡納維拉爾角升空。其中兩位物理學家中的一位就是王贛駿博士——第一位進入太空的華人,也是第一位在太空從事自己設計的科學實驗的科學家。  王贛駿祖籍中國江蘇鹽城,1940年6月16日出生於江西贛縣,他的名字即寓意於此。王贛駿生下不久即隨父母遷居重慶,抗戰勝利後到上海。  8歲那年進入上海正志小學(現名常熟路小學)讀書。1950年他隨父母遷往臺灣。
  • 盤點進入太空十位華人 王贛駿楊利偉[組圖]
    1.王贛駿  物理學家,博士。第一位進入太空的華人。1984年6月被選為第一位到太空操作自己設計的實驗載荷專家。1985年4月29日至5月6日,乘挑戰者號太空梭進入太空,主持「失重狀態下的流體力學情況」實驗且獲得成功,並參與了其它14項實驗工作。
  • 他是首個進入太空的華人,提前楊利偉18年把五星紅旗送入太空
    王贛駿是一位美籍華裔科學家,他雖然不是第一位實現太空漫步的人,但他卻是第一進入太空的華人,第一個在太空做自己設計的實驗的科學家,也是第一個把五星紅旗帶入浩瀚太空的人。(圖片源於科學網)長大後,王贛駿沒有成為一名可以遨遊太空的太空人,而是成為了一名科學家。
  • 第一位華人航天員王贛駿
    他1950年10歲時隨父母去臺灣,1963年到美國進入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攻讀物理專業,1967年畢業;1971年獲物理學博士學位;1972年開始在加州帕薩迪納噴氣推進實驗室工作;1974年提出在太空梭上進行實驗的項目,在數百名科學家的競爭中入選航天員。王贛駿從小夢想飛行,他說:「小時候看到天上的月亮,就想要飛到天空。」
  • 33年前,華人就已經上太空做實驗了!
    這位傳奇的華人叫王贛駿,他是第一位進入太空的華裔航天員,也是第一位在中國大陸出生的華人航天員,還是第一位在太空艙內完成自己所設計實驗的科學家。擁有如此多個「第一」,讓我們來了解一下他不平凡的經歷吧。 1978年夏末,NASA正式通知王贛駿接受太空實驗的飛行任務,這是美國第一次遴選載荷專家登上太空梭。從1983年開始,王贛駿進入美國德克薩斯州休士頓太空中心,接受升空之前的臨戰訓練。經過兩年艱苦的訓練,他終於成為一名合格的航天員,獲得了親自到太空中進行科學實驗的資格。
  • 首位華裔空間站站長焦立中: - 人民日報海外版-人民網
    焦立中身上有很多個「第一」:第一位完成太空行走的華裔太空人、第一位為總統選舉從太空投票的太空人、第一位也是迄今唯一一位擔任過國際空間站站長的華裔太空人。2005年,在結束最後一次太空任務數月後,焦立中從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退役,開始人生的新階段。
  • 中國首位登上太空的女太空人,為啥回來後就消失了看完心疼不已
    中國首位登上太空的女太空人,為啥回來後就消失了看完心疼不已 2020-11-25
  • 華裔太空人焦立中述衷腸:愛吃餃子、想見楊利偉
    中新網洛杉磯5月27日電(記者賈國榮) 國際空間站首位華裔指揮長焦立中返回地球後,近日在舊金山向美國華文媒體和華人中學生傾述衷腸----喜歡成龍功夫片、愛吃餃子、想見楊利偉......美國《僑報》對他的思緒觀感和生活摯愛加以專訪報導。
  • 彭汪嘉康的科研「盛裝舞步」 ——首位美國亞瑟 · 佛萊明獎女性得主兼華裔科學家
    AME編輯很榮幸在會議期間邀請到首位美國亞瑟 · 佛萊明獎女性得主兼華裔科學家彭汪嘉康女士接受採訪。彭汪嘉康院士原名汪嘉康,後隨夫姓彭,叫彭汪嘉康。汪嘉康院士生於蘇州,長於上海,學在臺灣,工作於美國,1994年回歸到臺灣,為臺灣服務,也算是略以報答母校、老師當年的栽培。
  • 太空最年輕的太空人是誰?
    到2004年4月18日為止,按照美國的定義共計440人,在太空裡度過了一共27,082個全體乘員天(crew-day,美國的定義),在太空中散步共享了98個全體乘員天。    根據國際航空聯合會制定的標準,只有434人符合太空人的資格,目前世界上至少已經有32個國家的太空人進入利潤太空,香港及東南亞也把太空人稱作太空人。太空裡程碑世界上第一名太空人是前蘇聯的尤裡?
  • 我國首位登上太空的女太空人,現狀如何?為何回到地面就消失了?
    我國航天事業發展至今也湧現出不少優秀的太空人,像楊利偉、景海鵬、聶海勝、瞿志剛等都是廣為人知的男性太空人,當然,我國女性航天員也不甘示弱,我國首位登上太空的女性太空人2012年的時候,她參與了「神舟九號」載人宇宙飛船和「天宮一號」空間試驗平臺的對接任務,並在太空中向人們直播多個太空實驗的反應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