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徒家話-王贛駿博士的見證

2021-01-19 使徒堂

今天的使徒家話要帶給大家一個見證:美籍華人王贛駿博士的見證。

王贛駿是美籍華人科學家、太空人,他參加了「挑戰者號」太空梭的第17次飛行,成為進人太空的第一個華人。

他好像和我們使徒堂一點沾不上邊,下面我來介紹一下其中的原委。

王贛俊1940年出生,母親為蘇州人。1952年他隨父母遷往臺灣。1963年,王贛駿全家移居美國,他考入洛杉磯加州大學物理系,獲得物理博士學位。他的親舅舅名叫俞鳴九,1921年3月生,為使徒堂專職服侍的長老,終身未婚。

根據教會有限的資料查證,1955年有俞鳴九長老在使徒堂擔任核心層服侍的記錄,追蹤他的服侍工作可能更早,現在還考證到。當1979年落實宗教政策,重啟教會的工作,他一起加入到使徒堂復堂後的服侍工作,於1992年8月榮歸天家。

1985年7月18日上午,蘇州古城陽光燦爛,一輛黑色的小轎車來到養育巷使徒堂門前停下,從車下走出一位身材魁梧的中年人。他就是美籍華裔航天科學家王贛駿博士。王博士此行是專程來看望他的舅舅——俞鳴九長老。

為迎接從美國回蘇特地來看望他的外甥,俞長老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幾十年的相隔,足見此次相見非常難得。他要給外甥預備一件有意義得禮物,前思後想,俞長老想到了他曾喜歡並收集過畫家凌虛的作品。凌虛曾在1940年在上海市八仙橋基督教青年會畫廳,舉辦過他個人的首次畫展,他畫的《濠樂圖》榮獲中華基督教青年會美術獎金展一等獎。於是俞長老託一位在新聞界工作的朋友一齊來到凌虛家,說明緣由,請他畫一幅佳作贈給王博士。凌虛聽了他們的來意後,一口答應下來。選了他的佳作並在畫上揮毫題詞:「王贛駿博士為中華民族第一位登上太空的航天科學家,特奉此畫致敬。」就在王贛駿博士的來訪當天,送給了自己久別重逢的外甥,以此作為紀念。

王贛駿在與舅舅的交談中,特別提到了自己在太空中的遭遇。1984年6月,王贛駿被選為第一位到太空操作自己設計實驗的「搭載專家」。1985年4月29至5月6日,他乘「挑戰者」號太空梭進入太空,主持「零地心引力的液體狀態」(又稱無重狀態下研究液滴狀態)實驗獲得成功,成為世界上第一位進入太空的華人。

     1985年4月29日16時02分,王贛駿與其他6名機組成員一道乘坐「挑戰者」號升入太空。王贛駿的任務是做自己的實驗,還要做別人的實驗。別人的實驗都一切很順利,第二天做自己的實驗,他按照規程一步步打開實驗開關,當開到第5個電路時,電路卻自動關掉,如此試了幾次,結果都一樣。王贛駿不免開始發慌,身子竟有些發抖。他說:「我眼中有淚,但沒有哭出聲來。」這臺太空實驗儀器是用了他6年時間完成的,光儀器至少值5000萬美元,「要是這樣回去的話,無顏見江東父老」。

他跟地面控制中心聯絡,要求準許維修儀器。地面控制中心回答不能這樣做,理由是沒有工具,機器又太複雜,沒有時間,要放棄這個實驗。王贛駿說:「那時我覺得,我絕對不能放棄這個實驗,因為難得有這個機會上天了,空手回去,將來人們講起來,不會說王贛駿的實驗沒成功,而會說中國人沒有真東西,我絕不能讓自己給中國人丟臉。他又向地面控制中心要求一定給他個機會,讓他把儀器修好,好繼續實驗。地面控制中心還是不同意,說沒有時間,還有別的任務。當時他急了,脾氣也犟,在太空的他對地面控制中心說:『假如你們不給我修理的時間,我就不回去了』。地面控制中心一聽,嚇壞了。趕緊找了一位心理專家跟他交談。約談了半個小時,心理專家說,『他沒有發神經,沒有瘋,他只是非常希望有這個機會』。太空總署最後表態,同意王贛駿修理機器,但要有個時間期限。如修不好一定要放棄,人不能不回來。」

    在失重的狀態下維修儀器困難又多了一重。如果把儀器零件拆開來,就會一件件飄走,惟一的辦法是鑽到儀器裡面去修。足足兩天時間,他走投無路,什麼辦法都想了,故障還是沒找到。最後他抱著試試看的心情,禱告求舅舅所信的那位神來幫助他。舅舅是那樣的熱心,全身心獻上,現在他也求神來幫助,去除故障。禱告完了,他又檢查了一遍線路,逐一打開了開關,龐然大物終於恢復正常。他很奇怪,其實他並沒做什麼,就這樣好了。因為這樣的檢查已經進行過很多遍了。他說:「我舅舅所信的神很靈」。這是他與在座人員分享他的經歷。

    2015年王贛駿接受新華社駐美國記者唐勇的採訪:問他20年前遨遊太空有什麼感受?他說「我的感受很多。太空人從太空回來後,一部分人變得非常宗教化,一部分變得非常重視環保,但有一點都是一樣的,那就是心胸都會變得更加博大,超越了國界的概念。為什麼?就是因為在我們這些太空人眼中,我們的地球太美了,但也太脆弱了。既然地球如此脆弱,我們為什麼要肆意毀壞地球呢?我有一個想法,把那些彼此發生戰爭和衝突的國家的元首用飛船帶到太空去,讓他們到太空中親眼看看我們的地球。要是這個想法能實現,地球上一定會減少很多戰亂,增加更多和平!」

1985年7月,他偕妻子及兒子訪問中國,在北京受到我國政府領導人的接見,他還將帶上太空梭的一面五星紅旗贈送給中國政府,以表達他對故土的深切情意。旗幟縱61釐米、橫96釐米。

2012年,72歲的他從教授職位上退休。同年3月31日,他獲得「影響世界華人終身成就獎」。

聖經說:「主耶和華啊,你曾用大能和伸出來的膀臂創造天地,在你沒有難成的事。(耶利米書 32:17 )

詩篇 103:19-22 :「耶和華在天上立定寶座;他的權柄(原文是國)統管萬有。聽從他命令、成全他旨意、有大能的天使,都要稱頌耶和華!你們作他的諸軍,作他的僕役,行他所喜悅的,都要稱頌耶和華!你們一切被他造的,在他所治理的各處,都要稱頌耶和華!我的心哪,你要稱頌耶和華!」(詩篇 103:19-22 )

相關焦點

  • 第一位進入太空的華人太空人:王贛駿(圖)
    其中兩位物理學家中的一位就是王贛駿博士——第一位進入太空的華人,也是第一位在太空從事自己設計的科學實驗的科學家。  王贛駿祖籍中國江蘇鹽城,1940年6月16日出生於江西贛縣,他的名字即寓意於此。王贛駿生下不久即隨父母遷居重慶,抗戰勝利後到上海。  8歲那年進入上海正志小學(現名常熟路小學)讀書。1950年他隨父母遷往臺灣。
  • 首位登上太空的華裔科學家王贛駿
    繼王贛駿之後,迄今為止共有4位美國華裔太空人,我們將分別介紹這4位華裔太空人,今天先介紹王贛駿。王贛駿祖籍江蘇鹽城,父親王章、母親俞潔虹,1942年6月16日出生在江西南昌(據王贛駿在1986年出版的回憶錄《我能,你也能》中自述,他在1942年出生,屬馬,但絕大多數文章都說他生於1940年,有誤)。
  • 第一位華人航天員王贛駿
    大家好,歡迎關注我的百家號默默飛過藍天,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第一位華人航天員王贛駿。王贛駿,1940年6月16日出生於中國江西省贛縣,祖籍江蘇鹽城,在上海度過了自己的童年。他1950年10歲時隨父母去臺灣,1963年到美國進入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攻讀物理專業,1967年畢業;1971年獲物理學博士學位;1972年開始在加州帕薩迪納噴氣推進實驗室工作;1974年提出在太空梭上進行實驗的項目,在數百名科學家的競爭中入選航天員。王贛駿從小夢想飛行,他說:「小時候看到天上的月亮,就想要飛到天空。」
  • 第一個進入太空的華人——王贛駿
    王贛駿在太空中抗戰勝利後,王贛駿一家人來到了上海。8歲那年他進入上海正志小學(現名常熟路小學)讀書。1952年隨父母遷往臺灣。王贛駿喜歡「破壞」,什麼寶貝到了他的手裡可能就變成「廢品」。王贛駿高中就讀於臺北的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附屬高級中學,學習成績總是名列班級前茅。1960年,王贛駿考入香港大學數學系。1963年,王贛駿隨家人移民美國,入讀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他的父親是一位成功的生意人。父親希望他子承父業,但他讀了兩門經濟課程後,卻發現自己對這個方向毫無興趣,於是義無反顧地選擇了物理系。1967年王贛駿獲物理學學士學位,1年後獲得碩士學位。
  • 華人科學家王贛駿獲「影響世界華人終身成就獎」
    王贛駿和另一位科學家馮登伯格以及五位職業太空人一起,飛進神秘而又絢麗多彩的太空。他們一共飛行290萬英裡,圍著地球軌道轉了110圈,歷時168小時。7天後,「挑戰者號」順利返回地面,王贛駿成為第一位進入太空的中國人,也是第一位到太空操作自己設計的實驗儀器,從事自己研究項目的科學家。
  • 王贛駿:華人升空的第一個樣本
    在全世界數十億人口中,能在太空中眺望地球的幸運兒並不多,王贛駿就是其中一位。1985年4月29日至5月6日,王贛駿跟隨「挑戰者號」遨遊太空一周,從而成為進入太空的第一位華人,同時也作為第一位進入太空做自己設計實驗的科學家而被記錄下來。北京時間10月10日凌晨2:30分,記者如約撥通了王贛駿的電話。雖然遠隔重洋,但依然能感受到王贛駿先生幽默的性格。
  • 王贛駿——第一個把五星紅旗帶上太空的華人
    其中兩位物理學家中的一位就是王贛駿。7天後,「挑戰者號」順利返回地面,王贛駿成為第一位進入太空的中國人,也是第一位到太空操作自己設計的實驗儀器,從事自己研究項目的科學家。1960年,王贛駿中學畢業後進入香港大學數學系。  1963年,王贛駿全家移居美國,考入洛杉磯加州大學物理系,並於1967年和1968年先後取得學士學位和碩士學位。之後,他繼續在該校研究院研讀固體物理學、流體力學和聲學,著重研究這三門學科之間的聯繫和配合應用。1971年,他獲得物理學博士學位。後受聘到美國國家航天局下屬的噴氣推進實驗中心物質處理研究室主持工作。
  • 從王贛駿到盧傑 美4位華裔太空人的太空足跡(圖)
    就以太空行業而言,休斯敦太空中心的唐鑫源博士所研發的貝塔纖維製作的宇宙飛行服,構成人類登月畫面,還有支持太空出勤任務的地面控制中心,及航天業中無數的華裔科技工程人員,他們都是幕後的工作者。    美國進入「太空梭」階段,華裔除了「幕後的工作者」,還出現「前臺英雄」;在太空人團隊之中,先後有四位華裔菁英獲選執行徵空任務,他們依序是:王贛駿、張福林、焦立中和盧傑。
  • 盤點進入太空十位華人 王贛駿楊利偉[組圖]
    1.王贛駿  物理學家,博士。第一位進入太空的華人。
  • 首位登太空華人王贛駿獲影響世界華人終身成就獎
    首位登太空華人王贛駿獲影響世界華人終身成就獎時間: 2012-03-31   來源: 科學網   作者: 海嶼 王贛駿在太空上 王贛駿從太空回來,在愛德華空軍基地登陸  第一位登上太空的華人、也是第一位在太空從事自己設計的科學實驗的科學家、美國範德堡大學教授王贛駿,近日榮獲「世界因你而美麗——影響世界華人盛典2011-2012」最受矚目獎項「影響世界華人終身成就獎」。
  • 現今基督教會中還有使徒嗎?
    其次,當這個詞被用來指其他人的時候,這些人通常也是那些與十二使徒或保羅同工的人,並且往往是在他們與使徒一起被記載時。例如《使徒行傳》14:13-14,稱巴拿巴與保羅「二使徒」;但單獨記載巴拿巴的時候,則並沒有稱他為使徒(如徒9:27)。第三,在涉及行使使徒的權柄時,明顯指的是狹義的使徒團體。
  • 首位進入太空的華人王贛駿獲「影響世界華人終身成就獎」
    首位進入太空的華人王贛駿獲14) 「← →」 可以實現快速翻頁 3月31日,「影響世界華人盛典2011-2012」頒獎禮在北京大學百年講堂舉行,1985年乘坐美國「挑戰者」號太空梭進入太空的華人王贛駿獲頒
  • 使徒狄瑞吉究竟是何方神聖?我來告訴你!
    今天,小編就帶著大家一起,了解一下使徒狄瑞吉這一角色吧!【災難之源】狄瑞吉在十大使徒中排行第六。他來自於一個骯髒的星球。而構成使徒狄瑞吉本身的物質,對於接觸他的人而言也非常致命。狄瑞吉身體的每一部分都擁有自己的意志,他們雖然名義上是使徒狄瑞吉身體的一部分,但實際上並不完全受到狄瑞吉的控制。
  • 網易公開課介紹《使徒信經》解讀基督教信仰核心
    雖然廣義的基督教內部又分為眾多宗派、分支,不同分支間亦存在神學爭論,《使徒信經》卻是基督教信仰的核心。2013年8月,中國領先門戶網站網易推出公開課《使徒信經》課程,解讀基督教信仰的核心,並展示它們與現今教會的密切聯繫。 《使徒信經》課程以六課講解探討使徒信經涵蓋的教義,包括信條、聖父上帝、聖子耶穌基督、聖靈、教會、救恩。講師為Van B.
  • 《收魔手記》中的使徒到底是誰?
    使徒是基督教用語,是在主(耶穌)釘死復活以後,那些從前跟隨他的門徒,為完成主的任務,將福音傳遍地極。煙雨江南借鑑了這種設定,在《狩魔手記》中,使徒是某種被「主」創造出的超級生命,創造的目的是為了「主」吞噬宇宙做好基礎,消滅阻礙「主」吞噬宇宙的障礙。
  • 《無限使徒與十二戰姬》:使徒來襲,媳婦我來啦!
    這部漫畫叫做《無限使徒與十二戰姬》。這部漫畫的主角叫祐爾曼。讓我們先介紹一下有關祐爾曼的背景吧。他是公認最強的存在,佇立於世界頂端,財富,名聲,勢力,在他眼裡都不值一提!而他現在最想做的,就是想找一個老婆。佑是一名使徒,是佇立於世界頂端的存在。「使徒」——立足於世界頂尖,十二個超乎常識的生物總稱。歷史上,每一個「使徒」的力量都強大至極。
  • 《使徒信經》之「第三天,從死人中復活」
    所以,早在公元56年,聖·使徒保羅在給哥林多教會寫信時,就提及到:「我當時所領受又傳給你們的,第一,就是基督照聖經所說,為我們的罪死了,而且埋葬了,又照聖經所說,第三天復活了,並且顯給磯法看,然後顯給十二使徒看。」(林前15:3-5)保羅在這裡談及耶穌復活的事件,並沒有使用了論證而是陳述,因為不需要論證——使徒本身就是基督復活的見證。
  • 《DNF》第七使徒安徒恩寵物怎麼獲得 第七使徒安徒恩登場
    活動不斷出,禮包當然也不能停,還記得上次的荒古武器裝扮麼,現在安徒恩要變成寵物了,那麼第七使徒安徒恩寵物長什麼樣,多少錢呢,下面就讓... 春天就要到了,已經進入三月的末尾了《DNF》又要上線一波全新的活動。
  • 澳大利亞·十二使徒巖,如今僅剩7座巨巖
    那麼今天要給大家看的美景坐落於澳大利亞的坎貝爾港國家公園,它的名字就是——十二使徒巖。 即便中國和澳大利亞目前關係比較緊張,但並不會影響我們遠程欣賞如此美麗的自然景觀,畢竟大自然與政治無關。不論兩國關係如何,世界上美麗的景致都是屬於全人類的寶貴財富,包括十二使徒巖。
  • DNF中的九大使徒是哪幾個 哪個最強
    DNF中的九大使徒是哪幾個?哪個最強?相信很多玩過地下城與勇士的玩家都知道有九大使徒的存在,但是你們了解九大使徒嗎?了解他們的由來嗎?今天就給大家具體介紹一下這九個使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