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進入太空的華人——王贛駿

2021-01-19 太空夢想

王贛駿(Taylor Gun-Jin Wang)是第一位進入太空的華裔航天員,而且是第一位在中國大陸出生的華人航天員。

1985年4月29日,王贛駿乘坐「挑戰者」號太空梭開始了為期7天的太空飛行(任務代號:STS-51-B),並完成自己設計物理實驗,成為第一位進入太空的華人,也成為第一位在太空完成自己所設計物理實驗的科學家。


王贛駿出生於1940年6月16日,祖籍江蘇鹽城,生於江西。出生後不久,即隨父母遷居重慶。在他3歲的時候,有一次從船上掉到了洶湧的嘉陵江裡,萬幸的是他抓住了一個漂浮的竹竿。正好有一位漁民看到,才把他救了上來。中國有句古話:「大難不死,必有後福」。他後來的經歷正好應驗了這句古話。

王贛駿在太空中

抗戰勝利後,王贛駿一家人來到了上海。8歲那年他進入上海正志小學(現名常熟路小學)讀書。1952年隨父母遷往臺灣。

王贛駿喜歡「破壞」,什麼寶貝到了他的手裡可能就變成「廢品」。家裡有一隻古色古香的鐘,有一天,父親發現那隻鍾已經被大卸八塊。在小學四五年級的時候,他還特別喜歡讀歷史和近代史。王贛駿高中就讀於臺北的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附屬高級中學,學習成績總是名列班級前茅。1960年,王贛駿考入香港大學數學系。

1963年,王贛駿隨家人移民美國,入讀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他的父親是一位成功的生意人。父親希望他子承父業,但他讀了兩門經濟課程後,卻發現自己對這個方向毫無興趣,於是義無反顧地選擇了物理系。1967年王贛駿獲物理學學士學位,1年後獲得碩士學位。之後,他仍繼續在該校深造,專讀固態物理、流體力學和聲學,並於1971年獲博士學位。1972年至1988年,王贛駿在加州理工學院噴氣推進實驗室(JPL)工作。1975年,王贛駿成為美國公民。


1976年,NASA公開徵求在宇宙飛船上進行的科學實驗項目,結果在全美共500多個實驗應徵計劃中,王贛駿發起的「微重力狀態下的液滴狀態研究」 項目成為獲準接納的14個項目之一。

1978年夏末,NASA向王贛駿發出函件,正式通知他接受飛行任務,並表示:「榮幸地向你祝賀」。這是美國第一次遴選科學家登上太空梭

在談到NASA的篩選時,他說:「表面上看來,基本的要求不是很高,就是身體好,眼睛好,沒什麼大毛病,受過高等教育,但比較難的是看你有沒有能力成為他們中的一份子(即成為NASA的一員)。他們要看你的個性、自尊心等綜合條件,比如有一個測試就是把你裝在一個球裡面,掛在天花板上,在那種特別隔離的狀態下看你的反應。至於他們最後為什麼選你,其實講不清楚,唯一能確定的就是他們覺得你是對的。」

1983年開始,王贛駿不辭勞苦,緊張忙碌地奔波於美國南加利福尼亞州、亞利桑那州、佛羅裡達州和太空訓練館之間,接受繁瑣緊張的訓練,以適應太空生活環境,僅失重有關的適應性訓練就進行了6000多次。除了他自己的載荷專家身份外,他還必須掌握駕駛員和醫生的必須技能。經過堅苦的訓練,他終於通過考核,成為一名合格的航天員。

王贛駿和太空人團隊合影

同時,利用落塔和詹森航天中心(Johnson Space Center, JSC)的KC-135訓練機和SPAR火箭等設施創造的接近零重力的實驗環境,王贛駿測試了他的聲控懸浮系統,並進行了關於液滴動力學的地面前期實驗。

完成了實驗的王贛駿返回地面,在愛德華空軍基地登陸

在太空做實驗的過程卻並不順利。王贛駿按順序啟動儀器,結果有一個開關總是自動關閉。他急得幾乎抓狂,用拳頭打液滴動力實驗儀,這些都被攝影機拍了下來。「我不能接受這種失敗!」他下了決心要自己修復儀器,但遭到地面控制中心反對,因為在太空中的每一小時都是預先安排好的,再者儀器壞了,不是他的責任。王贛駿卻不接受這樣一個殘酷的現實,他說:「如果不讓我修復,我不回去了」。NASA的人急了,請了一個心理專家跑到飛控中心跟他交談,他們談了半個小時左右,心理專家表示,「他沒有發神經,沒有瘋,他只是非常希望有這個機會」。指揮官歐博麥也出面幫他說話:「我們有太空科學家在場,又深知這臺機器,如果我們不讓他試的話,有點不太合理!」他的執著精神終於讓地面控制中心改變了主意。

王贛駿正在修理儀器

經過緊張的修復,儀器最終修好了。他連續工作了16個小時,把大部分液滴實驗所需的工作做完。運用這次實驗的研究成果,王贛駿開發了具有免疫隔離功能的多空膠囊系統。

在太空梭上他還有一個特殊的「實驗」:全身轉動的同時四肢做伸縮運動。原來,他答應他的兩個兒子,為他們演示「角動量守恆定律」。

這次飛行結束時,王贛駿在太空旅行了290萬英裡,圍繞地球轉了110圈,歷時168個小時。NASA高度評價王贛駿的太空實驗,特別讚揚他在排除儀器故障時所表現出來的聰明才智和堅強毅力,授予他「太空飛行獎」

王贛駿正在做實驗

王贛駿對中國有著自己的童年的美好記憶。這次任務裡,他的一個重要的計劃就是:好好看一看自己的故鄉。在升空之前,他早就寫下所有飛越中國的時間、軌道——每天兩次黑夜兩次白天,太空梭從廣西入境,從東北出境,歷時七分鐘。他跟同事說,飛越中國上空的時候把跑步機讓給他。「我在太空跑過了整個中國,從東跑到西,總共花了不到十分鐘的時間。後來我常開玩笑說,你們看,我『飛越』中國,也就用了幾分鐘。」他還在太空拍攝了中華大地不少珍貴的照片。

離開NASA後,王贛駿應聘為美國範德堡大學 (Vanderbilt University) 的百年終身教授,發表了大約200餘篇期刊文章,並且擁有在液泡動力學,液滴碰撞和結合,附電液滴動力學,材料科學和或幹細胞移植等領域的28個美國專利。

他的實驗項目又先後在在太空梭STS-50航次和STS-73航次上執行,王贛駿個人被列入「美國科學名人錄」。2011年,他把自己的全部論文都捐給了範德堡大學。2012年,王贛駿從教授職位上退休。

王贛駿榮獲了甚多的獎項和榮譽稱號:1985年的NASA太空飛行獎章,1987年的NASA優異科學成就獎章,1989年的亞太裔美國人成就大獎,1994年的Llewellyn J. Evans傑出科學工程管理大獎和1996年範德堡大學校友聯盟授予的教育大獎。2007年,王贛駿被授予由美洲中國工程師協會,國家工程學基金會頒發的亞裔美國人工程師年度類傑出科技大獎。他還曾於1990年在聯合國大會為「僅有一個地球日」致辭。

2012年3月31日,他獲得「影響世界華人終身成就獎」。這時,他已是一位72歲的老人了。

王贛駿與太太馮雪平一起訪問中國


王贛駿習慣用「幸運」形容這次難得的「飛天」機會,他認為那是「對的時間,對的機遇」。他對中國的孩子們未來從事航天員這一職業也充滿期望,「年輕的孩子要做這一行其實也不難,根底要打好,要有這個能力,機會來的時候你就可以抓住。中國的孩子在哪裡表現得都很好,很刻苦、很努力。我希望他們不要限制自己的想法,因為太空上面需要的人才很多,只要不限制你自己的知識範圍,你的機會就會大很多。你只要有這意識,有這興趣,有這信心,我相信可能性很大。」



喜歡就點讚、留言

  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我們!



普及載人航天知識

弘揚載人航天精神

傳播載人航天文化

《航天員》雜誌創刊於2005年10月,由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主管主辦、中國航天基金會支持、北京太空夢想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協辦,是面向航天界及廣大航天愛好者的權威科普期刊。

微信名稱:太空夢想

微 信 號:TKMX-HTY

投稿郵箱:astronautbjb@126.com

合作郵箱:bjtkmx@126.com

相關焦點

  • 王贛駿——第一個把五星紅旗帶上太空的華人
    其中兩位物理學家中的一位就是王贛駿。7天後,「挑戰者號」順利返回地面,王贛駿成為第一位進入太空的中國人,也是第一位到太空操作自己設計的實驗儀器,從事自己研究項目的科學家。8歲那年進入上海正志小學(現名常熟路小學)讀書。1952年他隨父母遷往臺灣。高中就讀於臺北的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附屬高級中學。1960年,王贛駿中學畢業後進入香港大學數學系。  1963年,王贛駿全家移居美國,考入洛杉磯加州大學物理系,並於1967年和1968年先後取得學士學位和碩士學位。之後,他繼續在該校研究院研讀固體物理學、流體力學和聲學,著重研究這三門學科之間的聯繫和配合應用。
  • 第一位進入太空的華人太空人:王贛駿(圖)
    其中兩位物理學家中的一位就是王贛駿博士——第一位進入太空的華人,也是第一位在太空從事自己設計的科學實驗的科學家。  王贛駿祖籍中國江蘇鹽城,1940年6月16日出生於江西贛縣,他的名字即寓意於此。王贛駿生下不久即隨父母遷居重慶,抗戰勝利後到上海。  8歲那年進入上海正志小學(現名常熟路小學)讀書。1950年他隨父母遷往臺灣。
  • 首位進入太空的華人王贛駿獲「影響世界華人終身成就獎」
    首位進入太空的華人王贛駿獲「影響世界華人終身成就獎」 (9/14) 「← →」 可以實現快速翻頁
  • 盤點進入太空十位華人 王贛駿楊利偉[組圖]
    1.王贛駿  物理學家,博士。第一位進入太空的華人。1984年6月被選為第一位到太空操作自己設計的實驗載荷專家。1985年4月29日至5月6日,乘挑戰者號太空梭進入太空,主持「失重狀態下的流體力學情況」實驗且獲得成功,並參與了其它14項實驗工作。
  • 首位登太空華人王贛駿獲影響世界華人終身成就獎
    首位登太空華人王贛駿獲影響世界華人終身成就獎時間: 2012-03-31   來源: 科學網   作者: 海嶼 王贛駿在太空上 王贛駿從太空回來,在愛德華空軍基地登陸  第一位登上太空的華人、也是第一位在太空從事自己設計的科學實驗的科學家、美國範德堡大學教授王贛駿,近日榮獲「世界因你而美麗——影響世界華人盛典2011-2012」最受矚目獎項「影響世界華人終身成就獎」。
  • 華人科學家王贛駿獲「影響世界華人終身成就獎」
    第一位登上太空的華人、也是第一位在太空從事自己設計的科學實驗的科學家、美國範德堡大學教授王贛駿,近日榮獲「世界因你而美麗——影響世界華人盛典2011-2012」最受矚目獎項「影響世界華人終身成就獎」。此前,獲得該獎項的有諾貝爾獎獲得者楊振寧,「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科學巨人錢學森和當代文豪、武俠巨匠金庸等。
  • 第一位華人航天員王贛駿
    大家好,歡迎關注我的百家號默默飛過藍天,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第一位華人航天員王贛駿。王贛駿,1940年6月16日出生於中國江西省贛縣,祖籍江蘇鹽城,在上海度過了自己的童年。他1950年10歲時隨父母去臺灣,1963年到美國進入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攻讀物理專業,1967年畢業;1971年獲物理學博士學位;1972年開始在加州帕薩迪納噴氣推進實驗室工作;1974年提出在太空梭上進行實驗的項目,在數百名科學家的競爭中入選航天員。王贛駿從小夢想飛行,他說:「小時候看到天上的月亮,就想要飛到天空。」
  • 他是首個進入太空的華人,提前楊利偉18年把五星紅旗送入太空
    王贛駿是一位美籍華裔科學家,他雖然不是第一位實現太空漫步的人,但他卻是第一進入太空的華人,第一個在太空做自己設計的實驗的科學家,也是第一個把五星紅旗帶入浩瀚太空的人。(華人第一太空人王贛駿  照片:NASA)1985年4月29日至5月6日,作為一名物理學家,王贛駿獲得了進入太空的機會,跟隨「挑戰者號」宇宙飛船遨遊太空一周。
  • 首位登上太空的華裔科學家王贛駿
    華人第一太空人王贛駿(照片:NASA)1985年4月29日王贛駿以科學家身份登上挑戰者號太空梭(STS-51-B),成為全球第一位遨遊太空的華人
  • 王贛駿:華人升空的第一個樣本
    王贛駿:華人升空的第一個樣本 2003-10-17 12:34 作者:李菁 2003年第42期
  • 33年前,華人就已經上太空做實驗了!
    同時,還要選拔載荷專家在空間站開展大量科學實驗,將空間站建設成為國家級的太空實驗室。我國的載人航天工程載荷專家選拔工作即將開展,但是大部分人不知道的是,早在33年前,華人作為載荷專家已經成功進入過太空並且完成了自己設計的科學實驗。
  • 使徒家話-王贛駿博士的見證
    今天的使徒家話要帶給大家一個見證:美籍華人王贛駿博士的見證。王贛駿是美籍華人科學家、太空人,他參加了「挑戰者號」太空梭的第17次飛行,成為進人太空的第一個華人。他好像和我們使徒堂一點沾不上邊,下面我來介紹一下其中的原委。王贛俊1940年出生,母親為蘇州人。1952年他隨父母遷往臺灣。
  • 從王贛駿到盧傑 美4位華裔太空人的太空足跡(圖)
    中新網7月20日電 今年是人類首次進入太空的45周年紀念,4月12日也是美國太空梭飛行25周年紀念。臺灣《聯合報》近日刊載長篇報導,回顧了進入太空的美國宇航局4名華裔太空人的探險足跡。就以太空行業而言,休斯敦太空中心的唐鑫源博士所研發的貝塔纖維製作的宇宙飛行服,構成人類登月畫面,還有支持太空出勤任務的地面控制中心,及航天業中無數的華裔科技工程人員,他們都是幕後的工作者。    美國進入「太空梭」階段,華裔除了「幕後的工作者」,還出現「前臺英雄」;在太空人團隊之中,先後有四位華裔菁英獲選執行徵空任務,他們依序是:王贛駿、張福林、焦立中和盧傑。
  • 在我國太空人進入太空之前,竟然有20多個國家的太空人進入太空!
    3、翟志剛、劉伯明、景海鵬,三位太空人2008年9月25日乘坐神舟七號飛船進入太空,翟志剛首次進行了太空行走。4、劉旺、劉洋,2012年6月16日乘坐神舟九號飛船進入太空,其中劉洋是我國第一位進入太空的女太空人。本次還有景海鵬一起前往,景海鵬是我國第一個兩次飛往太空的人。
  • 第一個進入太空的不是人類,而是一隻狗,現在仍漂浮在太空中
    人們為了這個理想不斷學習,我們牢記進入太空的太空人。但是,很少有人知道第一個進入太空的人不是人,而是一隻狗,它還在太空中漂浮。1957年11月3日,蘇聯執行了將地球生物送入軌道的「普特尼克2號」任務。他們選了一隻叫萊卡的小狗。萊卡在莫斯科郊外的一個地方和另外九隻狗一起接受訓練,最終萊卡被選中踏上了孤獨的太空之旅。
  • 人類第一個進入太空的人,後來是如何遇難的
    尤裡·阿列克謝耶維奇·加加林是蘇聯太空人,是人類第一個進入太空的人,也是第一個從太空看到地球全貌的人。加加林在1968年8月27日的一次飛行訓練中遇難。當加加林的飛機距離這架飛機500米時,即捲入了它所形成的空氣旋流而失去平衡,進入螺旋飛行狀態。加加林立即採取措施,企圖擺脫這種飛行狀態。不幸的是,在螺旋飛行狀態下,儀器失靈,標數不準。根據儀器提供的錯誤標數,加加林認為有足夠的時間擺脫螺旋飛行狀態,所以沒有打開事故彈出艙設備。
  • 人類不是第一個進入太空的太空人,第一是一隻狗,目前仍漂在太空
    人類不是第一個進入太空的太空人,第一是一隻狗,目前仍漂在太空相信很多人都曾經在課本上學過這麼一則知識
  • 第一個進入太空的太空人不是人,而是一隻狗,目前仍漂在太空
    所談論內容更多的,還是人類進入到宇宙中的事情。但是實際上,第一個來到宇宙中的生命體卻並不是人類。而是一直來自蘇聯的小狗,它的名字叫做萊卡。第一個進入太空的太空人不是人,而是一隻狗,目前仍漂在太空。其實,這些把萊卡送上太空的科學家們從一開始就沒有做讓它回來的準備。因此,在載著萊卡的飛行器當中自然也就沒有可以返回的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