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在人造皮膚研究中取得突破性進展的華裔女科學家
鮑哲楠,近日獲得由鳳凰衛視聯合海內外十餘家知名華文媒體和機構共同評選的「影響世界華人大獎」。
鮑哲楠教授出生並成長於中國南京,在南京大學完成三年本科課程後移民美國,進入伊利諾州立大學芝加哥分校化學系學習。1995年,她在美國芝加哥大學化學系取得博士學位,隨後進入著名的貝爾實驗室任職,從2004年起,加入美國史丹福大學化學工程系,現為該系副教授。這期間,她一直致力於化學、材料科學、能源、納米電子學和分子電子學等領域的研究,並取得多項重要成果,是美國最優秀的女化學家之一。
2010年9月,國際著名學術雜誌《自然—材料學》上發布了一篇文章,公布了鮑哲楠和研究小組的最新成果——一種能夠感知微小壓力的人造皮膚,這讓同領域的研究者和普通大眾都覺得耳目一新。鮑哲楠和小組共花了將近三年的時間實驗,最終使用一種稱為聚二甲基矽氧烷(PDMS)的彈性物質研製出了具有超強靈敏度的人造皮膚,經實際測試表明,這種材料能清晰地感知一隻蒼蠅或蝴蝶停留在其表面所造成的「觸覺」,而且作出感應的速度極快。
有研究者表示,鮑教授領導研製的「靈敏」人造皮膚對機器人科學來說是一大邁進,同時這對人類皮膚移植術以及假肢感知力的改進也有很大幫助。鮑哲楠在接受採訪時說,「人造皮膚服務於現實生活的前景非常廣闊。一開始,我們是希望使機器人有觸覺,比如機器人去扶一個人的時候,它會知道手要抓多緊;去拿一個東西的時候,它會知道需要多大的力氣,但這只是其應用的一個方面。在日常生活中,這種觸覺的傳感器,可應用的方面也有很多。比如,人造皮膚的靈敏傳感器,可以用在手機和顯示屏幕上,還有以後燒傷的病人,在皮膚移植之後,也能恢復觸覺;還有一個可能的地方,就是駕駛的方向盤,如果安置了觸覺傳感器,在駕駛員很累沒有扶住方向盤的時候,方向盤可以自動感知駕駛員的非正常行駛,然後發出提醒,這樣也能減少交通事故。」
「世界因你而美麗——影響世界華人盛典2010-2011」是鳳凰衛視及鳳凰新媒體策劃發起,北京大學等共十餘家在兩岸三地、東南亞、美加及歐洲富影響力的華文媒體和機構共同主辦的華人年度盛事,至今已成功舉辦四屆。華人盛典由來自主辦機構的百名資深媒體人推選出本年度,身處新聞大事件核心、在不同領域成就卓著、對世界具影響力並受全世界關注的10餘位傑出華人,頒授「影響世界華人大獎」和「影響世界華人終身成就獎」。大獎分為科學研究、公共事務、文化藝術、體育競技和希望之星五個類別,鮑哲楠獲得的是科學研究類「影響世界華人大獎」。
4月2日晚,「世界因你而美麗——影響世界華人盛典2010-2011」將在北京大學百周年紀念講堂舉行。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