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日,亞美尼亞蒙受的奇恥大辱,暫時畫上了一個句號!
亞塞拜然軍隊已經進入亞美尼亞在和平協議中放棄的最後一個地區,這宣告了亞美尼亞向亞塞拜然交出土地的過程暫告一段落。
這結束了數周以來兩國圍繞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地區的衝突,戰鬥以亞美尼亞恥辱的籤署城下之盟而結束。
亞塞拜然國防部公布了一段視頻,顯示一輛懸掛亞塞拜然國旗的裝甲戰車帶領著一個車隊,進入拉欽地區。在拉欽鎮的媒體記者看到一些亞塞拜然車輛,與俄羅斯軍隊的軍車停靠在一起。俄羅斯是促成雙方停火的關鍵中間人,並負責提供維持和平的監察武裝力量。
亞美尼亞在協議中,同意交出卡拉巴赫周邊的三個地區——阿格達姆、拉欽和卡爾巴賈爾。作為協議的一部分,該協議阻止了亞塞拜然向更廣泛的地區發動進攻。這令亞塞拜然收復了在上世紀90年代的戰爭中被亞美尼亞分裂分子奪走的大片領土。
拉欽的許多傾向亞美尼亞的居民,在交接前緊急撤離了這一地區,他們帶走了牲畜、柴火、家具,甚至有人把塑料水管也拆下帶走。一些居民在離開時燒毀了自己的房屋,周一晚上,拉欽郊區的兩所房屋起火。
當地官員說,當地居民被要求在下午6點前離開,只有一部分被允許留在通往亞美尼亞邊境的拉欽走廊的居民還沒有撤離。當地官員表示,大約200人將被允許留下來維護當地的基礎設施。他說:「一些無處可去而無法離開的居民說,他們會留下來,看看到時候會發生什麼。」
根據和平協議,大約2000名俄羅斯維和人員被部署在雙方之間,主要負責監控和平走廊沿線的局勢。這一和平走廊,是一條穿過拉欽、連接卡拉巴赫主要城市斯捷帕納克特和亞美尼亞的60公裡長的路線。一列亞塞拜然軍車車隊在一夜之間,沿著這一走廊向亞美尼亞邊界前進,俄羅斯軍用車輛負責在這一車隊前後進行維和監控。
1991年蘇聯解體後,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在一場戰爭中脫離了亞塞拜然,受到當地亞美尼亞人的實際管制。那場戰爭造成約3萬人死亡。該地區雖然宣布了獨立,但從未得到任何國家的承認,包括強烈支持這一地區分裂分子的亞美尼亞也未正式承認其獨立。
11月9日籤署的和平協議,是在六周的戰鬥之後達成的。在這場戰鬥中,亞塞拜然軍隊擊潰了當地的武裝,以及可能來自於亞美尼亞的武裝人員組織,摧毀了大量武器裝備。亞塞拜然軍方還威脅要向斯捷帕納克特推進。
這一恥辱的協議,令亞美尼亞失去了它在上世紀90年代獲得實際控制權的廣闊地區。1991年後許多被迫逃離的亞塞拜然人,現在正計劃返回這一地區,而當地的亞美尼亞人則幾乎全部逃離。值得注意的是,亞美尼亞分離主義者仍然控制著卡拉巴赫的大部分蘇聯時期的領土,但是他們失去了關鍵城鎮舒沙,這使得亞美尼亞方面實際上落入了完敗的境地。
在拉欽走廊,一些老人家看著居民們把家具和柴火裝進汽車和卡車裡,而他們卻無處可去。「我不知道該去哪裡。戰爭期間我住在這裡。這是我的家,」一位老人告訴記者。
但是,也有一些亞美尼亞人在陸續返回卡拉巴赫。協助遣返工作的俄羅斯國防部周一表示,逾2.5萬名在最近逃離戰亂的人,已開始回到原本的家中。
俄羅斯在這一地區的調解者角色已經給法國和美國蒙上了一層陰影。法國和美國組成了明斯克集團,幾十年來主導了關於卡拉巴赫衝突的各種談判,但未能達成持久協議。亞塞拜然議員上星期要求將法國驅逐出明斯克集團,法國在未來談判中的立場可能會進一步受到威脅。此前,法國參議院通過了一項不具約束力的決議,呼籲法國承認卡拉巴赫為一個獨立國家。
亞塞拜然也呼籲其堅定的盟友土耳其在維和行動中發揮作用,但莫斯科堅稱土耳其軍隊不會參與其中。
自宣布和平協議以來,亞美尼亞總理尼克爾·帕希尼揚在國內一直受到攻擊。該協議使卡拉巴赫未來的政治地位處於不確定狀態。抗議者經常走上首都葉里溫的街頭,稱他為「叛徒」,因為他同意該協議並要求他辭職。示威者周一再次集會,包括在法國駐葉里溫大使館外進行示威,呼籲幫助尋找戰鬥後仍失蹤的士兵。
亞美尼亞報告的軍事傷亡人數超過2300人,但許多媒體報導認為這一數字被嚴重低估。亞塞拜然沒有公布任何軍事損失的具體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