飼料用油脂有什麼用處?
未摻假的、新鮮的、質量指標正常的飼料用油脂,其能量通常是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的2.25倍,在動物處於炎熱環境下,飼料中添加油脂可以明顯減小熱應激,同時提供亞油酸、亞麻酸、DHA、EPA等必需脂肪酸,提高動物生產水平;改善適口性,提高動物的採食量;改善飼料的加工性能、增強飼料的穩定性。
因此在飼料工業中,常常用到魚油、豬油、大豆油、玉米油等油脂,色清、味香、新鮮的油脂成了飼料企業不可或缺的高價值原料,國內常規魚料粗脂肪多數在4~6%之間,國外鮭魚等配合飼料中油脂用得很多,粗脂肪高達28%。
飼料用油脂氧化後這些危害,你知道嗎?
但是油脂的氧化酸敗會影響動物生物膜的流動性和完整性,造成蛋黃及肉雞皮膚、腳脛著色不佳、魚體體色變化;可使酶(如核糖核酸酶、胰蛋白酶、胃蛋白酶)失活、肝和小腸上皮細胞損傷影響免疫機能,致小腸、肝臟肥大,飼料利用效率降低;飼料適口性降低、從而影響動物採食,甚至出現拒食、中毒或死亡、 飼料營養價值降低 ;氧化酸敗產生的膽固醇-2-環氧物、苯並芘有致突變作用;甚至影響肉及肉製品的質量。所以飼料企業對飼料用油脂的新鮮度控制顯得非常重要。
飼料用油脂新鮮度該如何評價?
鑑於油脂新鮮度處於動態變化中,市場環境又特別複雜,存在摻假、加鹼調低酸價違法行為,所以對其新鮮度的評價,不應該單用一項或者幾項指標孤立地、機械地按照標準判定;而必須結合各指標綜合判斷,採用如下評價體系。具體步驟如下:
(1)做感官判定,氣味應該正常、具有正常油脂本身的特徵香味、無酸味和哈喇味;
(2) 進行克雷斯定性實驗,陽性證明氧化變質;陰性,判合格,直接使用;根據實際需要決定是否做後面化學分析;
(3)酸價高,說明油脂已經水解酸敗;
(4)酸價低、過氧化值高,混合油、動物油脂的丙二醛值低,說明油脂開始氧化;
(5)酸價低、過氧化值高,混合油、動物油脂的丙二醛值高,說明油脂持續氧化、已經變質;
(6)酸價低、過氧化值低、皂化值高、混合油、動物油脂的丙二醛值低,說明油脂保存得比較好、新鮮度好;
(7)酸價低、過氧化值低、皂化值低,說明油脂處在中後期,嚴重氧化酸敗,已經變質,並存在加鹼調低酸價的情況。
參考文獻:劉耀敏, 毛豔貞, 宋軍,等. 飼料用油脂新鮮度評價體系的研究[J]. 飼料工業,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