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 of Science在科研中的應用

2020-12-05 吉大新聞網

講座題目:Web of Science在科研中的應用

講座時間:11月21日(周六)14:00-15:00

講座內容:

1. Web of Science(SCIE/SSCI/A&HCI)資料庫簡介

2. SCIE/SSCI/A&HCI資料庫基本檢索功能

3. Web of Science在科研中的應用

4. 利用Web of Science/JCR選擇投稿期刊

騰訊會議連結:https://meeting.tencent.com/p/6839984409

會議 ID:683 998 4409

相關焦點

  • 「最新乾貨教程」2020免費下載高權限web of science、PubMed文獻
    如何免費下載web of science、PubMed、Wiley等論文期刊,最新教程,請查收~ISI Web of Science 是全球最大、覆蓋學科最多的綜合性學術信息資源,收錄了自然科學、工程技術、生物醫學等各個研究領域最具影響力的超過
  • SCIE/SSCI/AHCI使用指南及Web of Science在科研中的應用
    講座題目:SCIE/SSCI/AHCI使用指南及Web of Science在科研中的應用 講座時間:5月10日(周日)14:00-14:45 主講人:李薇 講座內容: 1.Web of Science在科研中的應用 4. 利用Web of Science/JCR選擇投稿期刊
  • 碩/博不得不知道的文獻查詢工具-web of science
    1 Web of science界面簡介對web of science 的界面進行了一個簡單的介紹,大家就直接看圖吧,話不多說,我們以一個例子進行說明:在web of science上搜索:celestial navigation2.對搜索結果進行篩選
  • 淺聊Web of Science
    web of science2.領域發展趨勢與科研動態追蹤:通過對檢索結果進行分析,利用引文報告功能可以查看每年該領域發文數目等信息,判斷領域的發展趨勢,同時也可以很方便地知道該領域最具影響力的論文(包括領域中的高被引論文以及熱點論文等),主要研究機構,領域內的知名研究人員等;通過創建檢索歷史跟蹤服務(Email定題服務)可以很方便地知道所檢索內容的最新進展;也可以追蹤某一期刊地最新論文等。
  • Web of ScienceTM核心合集(SCIE/SSCI/AHCI)資料庫在科研中應用
    講座主題:追尋諾貝爾獎的足跡——Web of ScienceTM核心合集(SCIE/SSCI/AHCI)資料庫在科研中應用 講座時間:2015年11月17日 15:30-16:30 講座地點:三教十三階 主講人: 郭楊 湯森路透智慧財產權與科技部培訓師 主辦單位:圖書館 講座內容
  • Azure 靜態 web 應用集成 Azure 函數 API
    前幾次我們演示了如何通過Azure靜態web應用功能發布vue跟blazor的項目(使用 Azure靜態web應用+Github全自動部署VUE站點、使用Azure靜態Web應用部署Blazor Webassembly應用)。
  • 中科院這個科研部門,一個月投中2篇Science!
    近日,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再度發力,獲得了這樣的科研佳績!任文才研究員帶領的科研團隊於2020年3月完成兩篇論文並投稿至Science,隨後皆被錄用。第一篇於8月7日刊發,第二篇於10月30日刊發。
  • Web前端應用十種常用技術
    隨著JS與XHTML的應用普及,越來越多的web界面應用技術出現在網站上,比如我們常見的日曆控制項,搜索下拉框等,這些web界面應用技術大大的豐富了網站的表現形式,本文將為您精心推薦十種最常見的web界面應用技術。Web應用程式的界面設計,其核心就是網頁設計 ,但它的重點主要是在功能方面。
  • Web of Science服務中國高校科研
    這標誌著湯姆森公司在為中國高校科研提供完備及時的服務的同時,也已經成為中國高校科研首選的科學文獻資源庫之一。據悉,今年是湯姆森公司創始人尤金・加菲爾博士創建科學引文索引(SCI)50周年的日子。
  • 鳶尾花預測:如何創建機器學習Web應用程式?
    本文就將展示如何在Python庫中使用streamlit,用不到50行的代碼構建一個簡單的基於機器學習的數據科學web應用程式。數據科學生命周期鳶尾花預測應用程式概述我們將構建一個簡單的機器學習web應用程式,用於預測鳶尾花的類標籤,包括setosa、versicolor和virginica。
  • 使用Spring Boot,Angular 6和Maven構建Web應用程式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使用Spring Boot和Angular 6創建一個簡單的Web應用程式,並將它們打包在一個war文件中。創建Maven項目首先,創建一個包含兩個模塊的Maven項目:一個用於後端,另一個用於前端。
  • 基於OSGi和Spring開發Web應用
    ComputeControler.java 該JAVA類實現了 org.springframework.web.servlet.mvc.Controller,是本 web應用中核心的 servlet,負責接受並處理
  • Cell子刊iScience到底怎麼樣
    該雜誌主要發表包括生命科學、物理學和材料科學在內的基礎和應用研究。該雜誌將成為一個多學科交叉和開放獲取的同行評閱期刊。iScience於2018年3月首刊,2019年12月份入選SCIE。不到2年的時間即入選SCIE證明了該期刊的運作能力。
  • 推薦14款開源的Web應用測試工具
    中使用。7.CapybaraCapybara旨在簡化測試Rack應用(Rails、Sinatra、Merb等應用)的集成過程。Capybara可模擬一個真實的用戶跟Web應用進行交互。8.OpenSTAOpenSTA是一個免費的、開放原始碼的web性能測試工具,能錄製功能非常強大的腳本過程,執行性能測試。
  • 《泰晤士高等教育》選用Web of Science數據評估科研的創新性簡體
    科睿唯安的引文數據和分析可對研究熱點進行預測 費城2017年5月26日電 /美通社/ -- 《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在其5月25日發表的5月刊中,重點揭示了19個有可能改變世界的當今研究熱點。
  • 結構方程模型元分析:Web應用
    Cheung開發了網頁版的結構方程模型元分析應用程式,對結構方程模型元分析感興趣的多加關注。英文題目和摘要Meta-analytic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made easy: A tutorial and web application for one-stage MASEMMeta-analytic Structural
  • 期刊鑑賞-Cell子刊iScience到底怎麼樣
    該雜誌主要發表包括生命科學、物理學和材料科學在內的基礎和應用研究。該雜誌將成為一個多學科交叉和開放獲取的同行評閱期刊。 iScience於2018年3月首刊,2019年12月份入選SCIE。不到2年的時間即入選SCIE證明了該期刊的運作能力。
  • npj:機器學習——用於匹配X射線吸收譜的Web應用程式
    海歸學者發起的公益學術平臺分享信息,整合資源交流學術,偶爾風月X射線吸收光譜(XAS)廣泛應用於材料表徵,通過將實測光譜與可靠的參考光譜比較,可以確定材料中的氧化態來自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Kristin Persson教授和聖地牙哥分校的Shyu Ping Ong教授等,合作開發了一種「高通量」計算方法,生成一個大型的XAS資料庫(XASdb),囊括了材料資料庫Materials Project中40,000多種材料的超過800,000個K邊X射線吸收近邊光譜(XANES),同時提出了一個機器學習算法,可將未知光譜與資料庫中的光譜匹配。
  • 蘭州理工大學舉行Web of Science(SCI)開通授牌儀式暨「利用SCI...
    會議現場  授牌儀式後,湯姆森•路透集團產品與解決方案經理馬亞鵬從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板塊入手,通過對其高級功能及應用的介紹,向在場師生作了題為「一流的學術信息,推動一流的科學研究——如何利用SCI開展學術研究」的精彩報告。
  • 原生APP和web應用APP有什麼不一樣?他們都有哪些優缺點
    那麼對於應用開發來選擇的話是選擇原生應用還是選擇web應用?原生應用的開發成本是大於web應用的成本。安卓官方給定的安卓開發語言是java,而web應用的開發沒有語言限制,你可以是java,python,php,asp,aspx等等主流的文語言都可以。而相對於原生應用web應用所需要的費用會大大降低,而許多webapp基本上就是一個網站打包成應用的模式。所以費用相對來低。2、性能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