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不相信,CRISPR基因編輯科普第一人,其實是王力宏

2021-01-09 澎湃新聞

原創 生物世界 Bio生物世界 收錄於話題#CRISPR基因編輯68個

撰文 | 王聰

編輯 | nagashi

排版 | 水成文

如果問近十年,甚至21世紀以來,生命科學領域最重要的突破,相信很多人的第一個想到的是CRISPR基因編輯。

這項2012年才開始獲得突破的科學發現,只用了不到十年時間,就獲得了諾貝爾獎的認可,讓人類能夠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操控基因,治療遺傳疾病,以及癌症等等。

CRISPR技術誕生的最初幾年,這一突破性技術還僅僅只在少數科學家群體中傳播。

而在2015年11月,王力宏在微博發文,介紹了CRISPR系統發明人張鋒,並稱以後全世界一定會知道CRISPR是什麼,(CRISPR)有太多可能性了。這條微博獲得了數千轉發和評論,堪稱第一個大火的CRISPR科普。

三年後的2018年11月,賀建奎突然宣布通過CRISPR基因編輯技術,創造了一對基因編輯雙胞胎嬰兒,這一石破天驚的新聞瞬間讓CRISPR基因編輯成為全民熱詞。

現在來看,王力宏的這條微博非常有預見性,CRISPR基因治療先天性失明、地中海貧血症、血友病等遺傳疾病的臨床試驗接連取得突破,更是在2020年榮獲諾貝爾化學獎。

現在,全世界確實都知道了CRISPR,而且CRISPR技術還在不斷拓展,在癌症治療,以及包括新冠病毒在內的病原檢測領域也取得了輝煌成績。

很多人可能要問了,作為歌手的王力宏,為何跟麻省理工學院的科學家張鋒產生交集呢?

王力宏的哥哥王力德(Leo Wang),是美國希望之城國家醫療中心的腫瘤科醫生和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向是使用前沿質譜技術來識別少量血細胞中的新型激活通路。通過磷酸化蛋白質組學對造血幹細胞和祖細胞、白血病細胞和免疫細胞進行狀態和命運轉換。這些策略與體外和體內模型相結合,能夠更有效地理解和治療小兒血液癌和實體瘤。

希望之城國家醫療中心是美國國立癌症研究院(NCI)指定的40所癌症綜合中心之一,也是美國國立綜合癌症網絡的創立會員和中央數據協調中心。被權威新聞雜誌周刊《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列為「美國最佳癌症和泌尿科醫院」之一。

除了哥哥之外,王力宏的父親也是一名醫生,而且王力宏在威廉士學院第一年主修生物,之後才改為主修音樂。

如此來看,王力宏能如此有預見性的評價CRISPR基因編輯,也就不足為奇了。

CRISPR基因編輯的發現

2005年,西班牙微生物學家弗朗西斯科·莫伊卡(Francisco Mojica)發表論文,發現了細菌和古菌中存在的免疫系統——規律成簇間隔短回文重複(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簡稱CRISPR。

2012年8月,詹妮弗·杜德娜(Jennifer Doudna)和埃瑪紐埃爾·卡彭蒂耶(Emmanulle Charpentier)合作,在 Science 雜誌發表了基因編輯史上的裡程碑論文,成功解析了CRISPR/Cas9基因編輯的工作原理。

2013年2月,張鋒在 Science 雜誌發表了,首次將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應用於哺乳動物和人類細胞。

自此,近年來生命科學領域最耀眼的技術正式宣告誕生。

此後短短數年間,CRISPR基因編輯領域接連取得重要進展,發表了大量重磅論文,CRISPR基因編輯技術在疾病治療、疾病檢測、遺傳育種等領域取得了許多突破。

CRISPR基因編輯的原理

CRISPR/Cas系統是細菌和古菌特有的用於抵禦病毒入侵的免疫系統,當病毒首次入侵時,細菌和古菌會將外源基因的一段序列整合到自身的CRISPR的間隔區;病毒二次入侵時,CRISPR轉錄生成 前體crRNA (pre-crRNA), pre-crRNA經過加工形成含有與外源基因匹配序列的crRNA,該crRNA與病毒基因組的同源序列識別後,介導Cas蛋白結合併切割,從而保護自身免受入侵。

利用該免疫系統,通過人工設計具有引導作用的sgRNA,引導Cas9對DNA進行定點切割,造成DNA雙鏈斷裂,在此基礎上,細胞進行DNA自我修復,導致DNA的缺失或插入,從而實現對DNA的精確敲除或敲入。

CRISPR基因編輯近期取得的突破

CRISPR技術自2013年以來,得到了快速發展,可以說是日新月異,此處列舉近期CRISPR技術在遺傳病治療、愛滋病治療,以及癌症治療領域所取得的最新進展。

遺傳病治療

2020年12月5日,國際四大醫學期刊之首的《新英格蘭醫學期刊》NEJM 發表了CRISPR基因治療β-地中海貧血症和鐮刀狀細胞貧血症的臨床試驗結果。

CRISPR Therapeutics 和 Vertex Pharmaceuticals 聯合開發了治療β-地中海貧血症和鐮刀狀細胞貧血症的CRISPR-Cas9基因編輯療法。

研究團隊對1名β-地中海貧血症患者和1名鐮刀狀細胞貧血症患者回輸了經過CRISPR-Cas9編輯BCL11A增強子的自體CD34+細胞。治療後18個月,兩名患者的骨髓和血液中等位基因編輯水平仍保持較高,骨髓中保持超過76%的編輯效率,血液中的編輯效率也保持在60%。且患者不再依賴輸血,循環血液中表達胎兒血紅蛋白HbF的細胞佔比達到99%。

詳情:愛滋病治療

2020年11月27日,美國天普大學和內布拉斯加大學醫學中心的研究人員在 Nature Communications 雜誌上發表了題為:CRISPR based editing of SIV proviral DNA in ART treated non-human primates 的研究論文。

這項研究成功地在非人靈長類動物的基因組中編輯清除了與HIV密切相關的SIV-a病毒,這在愛滋病研究中邁出了重要一步。這一突破也使得人類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接近於開發出徹底治癒愛滋病的方法。

研究團隊還在其他動物模型中做了類似實驗,並證實他們的AAV9-CRISPR-Cas9系統可以有效地從感染了HIV-1的人源化小鼠模型的細胞和組織中清除HIV-1的整合DNA。總而言之,這是一項十分重要的研究進展,並有望以此徹底終結人類的愛滋病噩夢。

詳情:癌症治療

2020年11月18日,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的研究人員在 Science Advances 雜誌上發表題為:CRISPR-Cas9 genome editing using targeted lipid nanoparticles for cancer therapy 的研究論文。

這項研究為世界首例證實CRISPR/Cas9系統可以有效治療活體動物轉移性癌症的研究。

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新的基於脂質納米顆粒(LNP)的CIRSPR遞送系統——CRISPR-LNP,並在兩種侵襲性和不可治癒的癌症類型——膠質母細胞瘤和卵巢癌中表現出良好的治療效果。

詳情:正如王力宏五年前說的那樣,全世界已經知道了CRISPR是什麼,CRISPR還有太多可能性,我們拭目以待。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你可能不相信,CRISPR 基因編輯科普第一人,其實是王力宏
    如果問近十年,甚至 21 世紀以來,生命科學領域最重要的突破,相信很多人的第一個想到的是 CRISPR 基因編輯。這項 2012 年才開始獲得突破的科學發現,只用了不到十年時間,就獲得了諾貝爾獎的認可,讓人類能夠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操控基因,治療遺傳疾病,以及癌症等等。CRISPR 技術誕生的最初幾年,這一突破性技術還僅僅只在少數科學家群體中傳播。
  • 你知道嗎?王力宏的親哥王力德,2020年發了5篇SCI
    但讓人想不到的是,王力宏其實還是CRISPR基因編輯科普第一人。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王力宏其實也是博士,而且還有兩個博士學位,因為他曾於2016年6月5日獲威廉士大學榮譽博士學位,並於同年11月獲得伯克利音樂學院授予的榮譽博士學位。王力宏雖然擁有兩個榮譽博士學位,但終究不算學術圈的人。但如果說到王力宏的哥哥,那就要另當別論了。
  • 盤點|CRISPR基因編輯技術研究進展
    雖然這項研究還處於早期階段,但它證明了通過基因編輯增強免疫反應的可行性。重要的是,這項技術不影響生殖細胞,因此避免了CRISPR幹預有時引發的倫理問題。如果能夠實現,這種新的免疫方法不僅可以對愛滋病毒有效,還可以治療任何對特定抗體敏感的疾病。
  • 科普:基因編輯技術和CRISPR
    你知道基因編輯技術嗎?你知道CRISPR技術嗎?你知道20年前的基因編輯核心技術都被掌握在同一家公司手裡嗎?當時,人們懷疑做實驗時的DNA樣品是否收到了蛋白質雜質的汙染,就是因為這些科學家在內心深處,他們實在是無法想像:如此單調的DNA長鏈,怎麼可能是用來記載和傳遞複雜的遺傳信息呢?DNA的結構直到1953年DNA雙螺旋模型橫空出世,都沒人相信DNA是真正的遺傳物質。
  • 基因編輯技術-CRISPR/Cas9
    CRISPR/Cas是進行基因編輯的強大工具,可以對基因進行定點的精確編輯。在嚮導RNA(guide RNA, gRNA)和Cas9蛋白的參與下,待編輯的細胞基因組DNA將被看作病毒或外源DNA,被精確剪切。但是,CRISPR/Cas9的應用也有一些限制條件。首先,待編輯的區域附近需要存在相對保守的PAM序列。其次,嚮導RNA要與PAM上遊的序列鹼基互補配對。
  • CRISPR/Cas基因編輯療法的前景與倫理爭議
    用基因編輯治療各類疾病的研究在不斷推進中,那麼,基因編輯技術是否可以用於臨床治療?使用基因編輯技術還存在哪些問題呢?第三種基因編輯療法則是利用病毒載體,將基因編輯工具直接輸送到患處,修正突變基因一方面是公眾對基因編輯技術不成熟的擔心,比如脫靶效應,對患者可能造成一些額外的傷害;另一方面則擔心生殖為目的的基因編輯會
  • CRISPR基因編輯療法公布最新臨床結果
    今日,CRISPR Therapeutics和Vertex Pharmaceuticals公司宣布,雙方共同開發的CRISPR/Cas9基因編輯療法CTX001的1/2期臨床試驗數據,已被美國血液學會(ASH)年會接受,將在全體科學會議(Plenary Scientific Session)作為口頭報告公布。
  • 「滿血歸來」如何抓住CRISPR基因編輯諾獎拯救你的科研?
    相信在剛過去的國慶小長假裡,大家的朋友圈都被這樣一則新聞刷爆了:「CRISPR基因編輯技術榮獲2020年度諾貝爾化學獎」。一下子,話題的熱潮將以「魔剪」著稱的CRISPR基因編輯技術再次推上了科研圈神壇的寶座,CRISPR必將是基因編輯技術發展的大勢所趨。那麼,作為莘莘科研汪之一的你,如何抓住此次機會,勇攀科研高峰?
  • 科普:CRISPR 基因編輯技術的應用、爭議和未來
    CRISPR研究的飛速發展,已經超越了基礎DNA編輯。 2017年12月,Salk研究所設計了CRISPR-Cas9系統的不成熟版本,能夠在沒有編輯基因組的情況下激活或關閉目標基因。展望未來,這種技術可以解決基因編輯永久性的問題。 CRISPR如何工作?
  • CRISPR 治療晚期肺癌安全可行!全球首例基因編輯人體臨床試驗數據...
    CRISPR 基因編輯技術自興起以來,曾被認為是凌駕於人類倫理之上的科技界「禁忌」,也一次次做出突破,讓不可能成為可能。2016 年,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腫瘤中心胸部腫瘤科主任盧鈾教授團隊使用 CRISPR 技術編輯非小細胞肺癌患者 T 細胞 PD-1 基因的首個人類 I 期臨床試驗開始。
  • CRISPR編輯系統升級 利用「跳躍基因」精確插入DNA片段
    革命性的基因編輯工具CRISPR/Cas系統實現了在基因組特定位點進行精準編輯。不過,以經典的CRISPR/Cas9為例,從基因組中刪除DNA片段相對容易,要用另一段序列替換原有DNA片段則困難得多。National Museum of American History [Public domain], via Wikimedia Commons)通常情況下,跳躍基因在細胞內既有可能幫助修復突變,也可能引起有害突變。而CRISPR研究人員想要做的是引導和控制轉座子的跳躍,使之插入到基因組的特定位置,避免破壞DNA。
  • Nature子刊:抗CRISPR蛋白介導的CRISPR-Cas9系統可提高基因編輯...
    2020年12月9日訊/生物谷BIOON/---CRISPR-Cas9基因編輯可能會引起不想要的遺傳變化。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日本廣島大學和東京醫科齒科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很有前途的修複方法,即關閉CRISPR-Cas9基因編輯,直到它達到關鍵的細胞周期階段,在這個階段,更精確的修復可能會發生。
  • 重寫生命的「剪刀」——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
    相信大家都知道轉基因大豆、轉基因馬鈴薯這些轉基因食品,這些食品大家往往都是避之不及,根本不會多加考慮都不去選擇,也不是說轉基因技術是多麼的不好,而是某些轉基因技術帶來的後果人類可能承擔不起。轉基因技術其實是通過將本不屬於本體的一段基因加入到現有基因中,讓它產生可預期的、定向的遺傳改變。
  • PNAS:構建出提高CRISPR-Cas9基因編輯精確度的新變體---SaCas9-HF
    2019年10月13日訊/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中國香港城市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出基因編輯技術CRISPR-Cas9的一種新變體,它有潛力在人類基因治療期間提高基因編輯的精確度。相比於野生型CRISPR-Cas9,這種新變體降低了DNA中出現的意外變化,這表明它可能在需要高精確度的基因療法中發揮作用。
  • 漫畫|2020諾貝爾化學獎:逆天改命的基因編輯工具!
    這是因為病毒把自己的基因植入了我們的細胞,讓我們幫它繁殖後代。可是,化膿性鏈球菌就不吃這一套。如果病毒(噬菌體)敢把自己的基因植入化膿性鏈球菌之中,它就會派出一種蛋白質分子,從萬千基因中找出病毒的基因,然後一刀下去,劈成兩半。這種神奇的蛋白質分子,叫作CRISPR / Cas9基因剪刀。
  • 王力宏新專輯發布會 一人飾四角組搖滾樂隊(圖)
    王力宏的新專輯《改變自己》即將於7月13日在全亞洲發售,今日下午其新專輯的全球發布會選在了北京的中國電影博物館舉行,亞洲百家媒體出席了該專輯發布會,雙喜臨門的王力宏還在新專輯發布會上成為了可口可樂家族的新代言人。
  • 《細胞》:CRISPR編輯人類胚胎存在重大隱患
    換句話說,修復雖然不完美,但也可以產生具有正常功能的蛋白產物。初看之下,實驗還算順利。在後續的簡單測序中,研究人員們發現在進行基因修復的20個胚胎中,有17個胚胎已經檢測不出突變的EYS基因。科學家們在實驗結果的解讀上顯得非常謹慎——檢測不出突變基因,有可能是因為這些基因得到了修復,也有可能是因為來自精子的突變基因片段丟失了。
  • 基因編輯系統CRISPR/Cas9的原理及應用
    在CRISPR/Cas9基因編輯系統中,Guide RNA(gRNA)與Cas9蛋白形成複合物,複合物中Cas9蛋白識別靶位點臨近的PAM序列,gRNA識別靶位點,並形成穩定複合物,進而Cas9蛋白的內切酶活性被激活,切割DNA從而產生了雙鏈斷裂(DSB)。
  • 基因編輯嬰兒有沒有可能成為「超人」或「怪胎」?
    其實我的老聽眾應該知道,我的職業操守是儘量給大家提供經過我查證的真實信息,儘可能少地表達我個人的淺見。所以,關於這件事情,我想我還是先從科普的角度入手,先給你提供一些真實準確的背景知識,一切觀點都應該建立在事實之上。
  • 提升基因編輯效率尋找新CRISPR酶 新銳公司完成$6500萬A輪融資
    今年,馬普所(Max Planck Institute)的Emmanuelle Charpentier教授和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UC Berkeley)的Jennifer Doudna教授因為在CRISPR基因編輯領域的卓越貢獻摘得諾貝爾化學獎桂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