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情緒低落時、心情鬱悶時、內心壓力大時,選擇一種適合自己的情緒調節方法,如訪友、旅行、跳舞、就餐、運動、唱歌、獨處等,都會給心靈鬆綁,都會讓自己的情緒暫時離開負能量,而等心情平靜後,再做「有意識」的認真思考選擇,這種做法,容易使人走上理智的道路。
「人在理智時」的思考是一種好的習慣,它首先是摒棄了感情層面的情感,進入理智中的理性思考;其次因為是在「放一放」後思考,能克服人在急躁、煩悶以及喜怒哀樂中產生的各種不良情緒或極端情緒,這在一定意義上是一種理性思考的方式。
理性思考是一種辯證的思維方式,並不等同於冷靜思維,雖然冷靜思維是理性思考的前提。理性思考是指人們的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過程中的一種理性分析研究活動,它是人們認識事物、做出正確決策所必然經歷的艱苦而又複雜的腦力勞動過程。
有這樣一個故事:威利·卡瑞爾有一天到一家玻璃公司去安裝瓦斯清潔機。這是一種清潔瓦斯的新機器。在安裝的時候,卡瑞爾遇到了以前許多沒有料到的困難。後來經過一番努力,機器勉強可以使用了,但是卻遠遠沒有達到公司承諾的質量。卡瑞爾休息了一會,然後開始了拆、裝,裝、拆,最終,一遍一遍地,完美地將機器按要求安裝好。
事後,卡瑞爾說:「一個人不管做什麼事情都要做好,倘若遇到困難就要放棄,那最終什麼都幹不成。當然,人在遇到困難時,要克服畏懼情緒或浮躁心態,尤其要調整好自己的內心,不能產生怕麻煩、不願幹的心態,而應保持理性,頭腦冷靜,全神貫注,讓自己的大腦處於最佳的「緊張」狀態,這樣才能得到最理想的結果。我曾中間休息了一會,目的是讓自己放鬆下來,思考一下,然後再去安裝。」
雖然很多人不是天生的發明家,但是,每個人都具有無限的創造力以及超水平發揮的潛能。而專心是創造的基礎,專注是發揮潛能的最好助推劑。人要「心有定力」,要有一種不達目的不罷休的執著,要有排除幹擾、戰勝自我、遠離浮躁的堅強信心。
佛家講求修心,即面對任何事情時都要能保持一顆淡泊而專注的心,這就是所謂的「安」和「定」,佛家認為「安」和「定」能生「智」生「慧」。今天,我們可以把這句話中的「安」和「定」理解為給心靈鬆綁,生智生慧的前提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