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熙蓉:學能生慧,慧能生智,智則思辨

2021-01-09 孫鍵心和塾

企業經營者需要學習優秀的中國傳統文化。一個沒有人文底蘊的經營者,可以一時成功,但是要一世成功,則非常困難。

對中國企業家來說,通過學習儒家思想中的治家與經商之道,從歷代的興亡史事汲取經驗與教訓,從其中思想主張中探尋智略與真理,用以不斷地開啟自身的智慧,可以用這種智慧去逐步實現自己的價值追求、人生目標,最終成長為中國新一代企業家。

11月16-21日,心和塾企業家問道孔子山東研學,走進孔子故裡曲阜,了解孔子的生平、思想主張及著作,從而找到經營企業、家庭、個人的奧秘。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關於廣州蓉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創始人李熙蓉的精彩研學分享。

懷學習之心去成長自己

今天和大家分享下昨天一天學習最大的收穫,兩個字,學習!昨天在看節目時左側大屏幕的一行字觸動到我:學能生慧,慧能生智,智則思辨,辨能明事理,知天下!天下萬事,莫不是從學習開始。

我自己是一個學習的受益者。我曾經有過一段迷茫期,在17年底到19年懷老三到老三出生,我先生擔心我是高齡產婦,讓我在家好好養胎帶孩子。大學畢業後,我從來沒有這麼長的休息日子,之前一直都是在忙生意。

如今能在家休息,我一開始很開心,不用考慮任何事情,不再有工作上的壓力負擔,一心享受生活的同時還可以多陪伴孩子,非常好的日子。但是,慢慢發現家庭主婦並沒有那麼好當:不僅要妥當安排家裡一切瑣碎日常,也要學會安排時間,還得能忍受寂寞,這些特別磨練心性。

而且一直忙碌的我忽然停下來,產生各種不適應。而作為女人總是閒下來就會胡思亂想,眼裡都是「問題」。我最記得自己當時很樂意做的事情就是一天到晚給先生打電話,問他:你在幹嘛?吃飯了沒?什麼時候回家?怎麼還沒回來……各種問,各種無聊和各種不耐煩。

(企業家山東研學-所在小組合照)

逐漸的,我也累了,沒精力折騰了,變得不再吭聲。當時我不開心,也並不喜歡那樣的自己。後來和閨蜜聊天,閨蜜說是我自己心態和思想出現了問題,讓我先走出來學習,她現在也正在學習,並且收穫很大,讓我也去聽聽,還幫我買了公開課的門票。

就這樣,我走近了心和。以前做生意都是在忙著賺錢,就連學習也都是學與生意相關的東西。在心和上的第一次公開課就吸引了我,意想不到的是孫鍵老師所講的東西解開了我所有的迷惑。

以前我是一個雖然知道自己錯但是從來不會真正承認的人,一味去忙生意,從來沒想過做人做事還需要我們去學習。但其實我最需要的就是學習如何做人做事。不懂得如何做人做事的人,只會目光短淺,毫無方向,找不到自己真正的價值,更不會經營好自己在每一個位置中的角色。

所以,當我工作時,才會覺得很累,壓力很大;而當回歸生活時,我又覺得生活很無聊而迷茫,沒有自我價值。

故曰,千裡之行,始於學,學習能夠讓我們成為真君子,能讓我們明是非,知不惑,不斷修正自己,改掉自己的陋習,從而找到屬於自己的方向,這樣我們在每個角色中都能找準自己的位置並做好自己的本分。

懷敬畏之心對待一切事情

今天上午的祭孔儀式讓我感受到莊嚴敬畏,被深深震撼到。這個祭奠儀式的流程和內容無一不體現出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先人們對萬事萬物的敬畏與感恩之心,以及注重細節、注重禮貌禮儀。

這種神聖的儀式,我們都是在電影電視劇裡才能見到,今天自己親身體驗了一回,和看的感受完全不一樣,我的心中充滿了深深的敬畏和滿滿的感動。如果我們在做任何事都用這種敬畏之心去做,還有什麼是做不好的?

整個儀式中也無一不體現了對老師的敬重,這是值得我們好好反思:現在很多時候我們忘了對老師的尊重,反而更多的是要求和抱怨。把孩子送進學校,孩子好了認為是孩子天賦不錯,孩子不好抱怨是老師沒教好;卻從來不會反思是自己哪裡做得還不夠,其實一切都是因為沒有用敬畏之心對待老師。

如果這一點不改變,老師得不到家長的尊重,我們的孩子更不會對老師尊重,孩子又怎麼會虛心聽從老師的敦敦教誨?孩子怎麼可能有更好的成長?我們應該做那個為老師和孩子賦能以及積極配合的中間人,停止要求和抱怨。

上午的祭孔儀式每一個細節都淋漓盡致體現了先人對禮儀的重視,大到整個流程制定,小到祭拜物品都是精心選擇準備。

(企業家山東研學分享會-與孫鍵老師合影)

然而,現在很多時候我們只注重到表面,並沒有以一顆敬畏之心去對待。現在很多事情都只是形式,是為了表現給別人看。更槽糕的是我們把很多優秀的傳統習俗禮儀都丟了,讓人感到很遺憾和惆悵。

在拜師儀式上,孫鍵老師特別分享了心和使命願景和對弟子的三個要求,也深深感動著我。老師經營的心和塾從上至下都是為了成就學生和為國家貢獻而努力。

我作為老師的學生,一直深深感受著這份純粹的奉獻之心,所以老師期望弟子做到的三點也是深深記在我的心中,時刻要求自己保持一顆為國家做貢獻的心,感恩之心,並且終生學習。

首先從做好自己開始,從一點一滴小事做起,從學會做人做事開始。通過學習不斷提升自己,讓自己有正心正念、有德行並懂感恩,更重要的是通過這樣的行為去影響和感染孩子,以及身邊的人。

或許很小,但是長久以往這樣的堅持,總能慢慢去影響周邊的人。如果人人都做到如此,社會將更加美好,我相信我們國家必將更強大。

懷有感恩之心,不斷完善自己

人都是這樣慢慢成長的,經歷種種最終找到正確的方向。當發現自己迷茫時、不對時,通過學習去改變與提升自己。學習後,明顯發現改變的不僅僅只是自己,還有自己的家庭,公司,孩子,甚至可以影響到身邊更多的人。

這次問道孔子研學,我把所有的學習內容歸納為一點就是在教我們做人做事的原理原則,我們做任何事都要先學會做人。首先我們要給自己清晰定位:我要成為怎樣的人?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知道自己該怎樣去做,先做好自己。

以前會覺得自己好像挺能幹,經常覺得自己特委屈,特辛苦:不僅要工作、照顧家庭,還要顧及老人孩子,總需要身邊的人理解自己,包容自己,認為給父母物質上加上陪伴就是孝順了。

今天才恍然大悟,原來孝不僅僅是物質和陪伴,自己能有好的德行能力能光宗耀祖,讓父母能為有能力的子女被尊敬,臉上有光。

回想每次回老家陪父母,鄰裡誇自己的時候媽媽臉上笑成了一朵花,還很自豪的說我家雖然沒兒子,但我兩個女兒勝過兒子,這輩子我知足了。以前我不理解媽媽這樣說的心情,但今天我能理解了,孩子有所成就就是他們最大的欣慰和幸福,也是對他們來說最大的孝。父母對孩子的要求從來就沒有索求,只有付出,希望孩子能有出息,一切都是值得,這也是他們最大的快樂。

(企業家山東研學-所在小組合照)

再換位到自己,自己也已經為人母,我對孩子的期望並不指望要報答什麼,只希望他可以成為一個有才能,有價值,有出息的人。期 望孩子成為怎樣的人,自己一定要以身作則,做好孩子的榜樣。

楊朝明老師很好詮釋了儒學,即大人之學。大格局的人一定是明是非,知榮辱,能擔當,敢引領的人,做人一定要做這樣的人。只有成為有貢獻有價值,能為朋友賦能,能孝順父母,能靠自己德行影響孩子、朋友甚至身邊更多的人,才會成為大格局的人,我也希望自己可以真正做到成為一個純粹的坦誠的懂得感恩的人。

看似簡單的幾句話,意義深遠,學問深遠,要踐行到生活中工作中更需要時刻警醒並持之以恆,也要懂得放下自己私心,私慾,但不管怎樣,一定要堅定這樣的目標,朝著這個方向去努力。

相關焦點

  • 靜能生慧,慧能生智
    所謂「靜能生慧」,心靜有利於迅速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大學》說,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可以說,靜是安定、思慮和有所得的基礎。道家言:「靈臺清靜,靜能生定,定能智慧生 。」佛家也說「靜能生慧,慧能生智。」儒家亦認為「靜能生慧」。《昭德新編》說:「水靜極則形象明,心靜極則智慧生。」 一個人內心不靜,很難真正思考問題,做人做事也一定會驕矜、浮躁。
  • 磨礪心志的勵志句子:安能生「智」,定能生「慧」
    「人在理智時」的思考是一種好的習慣,它首先是摒棄了感情層面的情感,進入理智中的理性思考;其次因為是在「放一放」後思考,能克服人在急躁、煩悶以及喜怒哀樂中產生的各種不良情緒或極端情緒,這在一定意義上是一種理性思考的方式。理性思考是一種辯證的思維方式,並不等同於冷靜思維,雖然冷靜思維是理性思考的前提。
  • 人生中的「智」與「慧」
    中華傳統文化是智與慧結合的文化。但是很多人學習傳統文化將智與慧割裂甚至對立起來,有些傳統文化機構甚至說,讀傳統文化經典書架上的其他書籍都可以丟了。道德經說,知人者智,自知者明,道德經裡面只有一個地方提到「慧」這個字,「智慧出,有大偽」,而道德經裡面的「明」更接近「慧」。「慧」更多出現在佛學的經典中。
  • 新編班昭《女誡》山林子自然道德慧智教育詩
    新編班昭《女誡》(自然道德慧智教育詩)1人立天地間自然道德本陰涵陽附形陰陽互根運陽顯剛柔德陰現柔剛混男強內柔質女弱內剛韌聖賢悟陰陽雌雄自然分生男剛似狼何憂羊和溫生女柔似兔何恐虎出林2女美莫若柔避強莫若順柔順女德性婦人性本真柔德非外來本來道身蘊順德非人為陰陽造化根滅妄德慧顯柔順德立人3孤陰獨陽死陰陽和合恩夫婦陰陽配繁延育子孫終生伴不離同室互依存妄欲霾德慧
  • 道德教化之德慧智教育在大同
    ——兼論雲州區教科局德慧智教育試點揚帆起航有進步大同市傳統文化促進會德慧智教育專業委員會康繼業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2017年初春,在即將召開的大同市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上,一向積極向上、熱愛地方事業的政協委員馬曉峰,針對本市2014年申報、2015年2月通過聯合評審成為全國84個國家智慧城市試點之一,正在開展的智慧城市建設,提出了「關於大同智慧城市建設需要引進『德慧智』教育的提案」,以完善補充智慧城市建設中,存在著重視硬體環境的「智能型」建設,而忽視或缺乏軟體「德能型」與「慧能型」建設的現象,尚不足以稱為真正意義上的智慧城市
  • 什麼是「智」,什麼是「慧」,如何做到「智慧雙修」?
    首先,我們來談談什麼是「智」,什麼是「慧」。很多人認為讀《道德經》能夠增長智慧,但是在道德經中,很少提到「慧」字,如果沒有記錯,只有在第十八章中「智慧出,有大偽」這句話中出現了「慧」字。但是,這並不代表道德經沒有講「慧」,裡面更多地用「明」,表達「慧」的意思。比如「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 論智慧而慧智用,其實智慧即一切而智慧就是錢錢錢
    並事實證明一切學以致用,其實說的就是智用慧。還有智慧一詞已折射出智需要會用還不行,更需要智,慧用。至於怎麼使用,因人而異,又涉及潛意識裡促進積累。人生易是如此,但都忽略智慧也是有成本潛伏裡面。凡是特,沒關係這裡,古往今來恆古不變,唯有智慧和錢可媲美。濃縮精煉也是智慧存在於哲學中,似乎有點太不可思議。天生基因裡已具備給予,只是怎麼用,和用好都是大家自己的分內事。
  • 智和慧有什麼區別?
    智和慧有什麼區別?智和慧的區別很大,有一個詞叫做急中生智,還有一個詞叫做靜極生慧。一個是在緊急的情況下迸發出的靈感,一個是在極度安靜的情況下悟出的東西。再深入一點講智,不走心,他不動心,不動神。智就是知日。
  • 慧智微電子 Smarter Micro 完成9200萬融資
    中國廣州2016年6月15日電 /美通社/ -- 2016年6月15日,慧智微電子Smarter Micro宣布完成C輪9200萬人民幣融資,此輪由青雲創投(Tsing Capital) 領投,之前的機構投資者金沙江創投(GSR Ventures)、祥峰投資(Vertex Ventures) 等繼續跟投。
  • 據說智慧的人都知道「智」和「慧」的區別,那你知道嗎?
    好了,言歸正傳,那今天呢,就和大家聊聊智慧這兩個字我們來看這個甲骨文的智字,是一個幹字(代表木製武器)+(代表弓箭的符號)+(口,指談論),表示談論和傳授行獵、作戰的經驗。有的金文下面加"曰"(說),加強"談論"的主題。在遠古時代,弓箭狩獵是成年人的基本常識和重要經驗。所以,我可以理解智字是指說出來的知識,是對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加以解釋。
  • 由慧能與笛卡爾的二元論走向文化自信
    笛卡爾這個哥們就是一句話「我思故我在」那位,實際很多人對這句話理解是有問題的,這句話看似讓人感覺笛卡爾好像是很有思辨意義似的,實際扯淡啊!這哥們首先是數學家,他是解析幾何之父,然後是科學家,沒事就喜歡倒騰,最後才是哲學家,你想想這樣的人會是什麼思辨意義的嗎,不是,但是沒辦法,人家出名啊,直接把柏拉圖的思維給消解了。
  • 缺乏根本智,對鏡智多的人,就苦
    眾多的人活得身心俱累,就是他缺乏根本智,沒有大智慧,對鏡智很多,心著相了,住境了,固執己見,出離不了境地,就是苦。比如,在山西開水是一百度,如果你一直抱著這樣的認知不放,到青藏高原開水七八十度就開,當然就不對。這就是止於一成不變的對鏡智。
  • 人類的知識能遺傳嗎?
    儒家《論語》季氏篇第十六中,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聖賢們早就懂得智(知識)與慧(不學而知)的區別,智是現世所學,慧是歷世積累。 「慧」的造字原理可以看出端倪。「慧」上面的兩個豐是掃帚,所以彗星又稱掃帚星;中間的橫山是灰塵;下面是心。慧字就是用掃帚掃除心頭的灰塵,應該就是明心見性的意思吧,也可能就是打開「伏藏腦」吧。
  • 《悟學.第259篇》唯上智與下愚不移
    《悟學.第259篇》論語. 陽貨第十七.新解讀(三)悟學.十八子 20200503173 子曰:「唯上智與下愚不移。」夫人不生則已,若有生之始,便稟天地陰陽氛氳之氣。氣有清濁,若稟的淳清者則為聖人,若得淳濁者則為愚人。愚人淳濁,雖澄亦不清。聖人淳清,攪之不濁。故上聖遇昏亂之世,不能撓其眞。下愚値重堯迭舜,不能變其惡。故云「唯上智與下愚不移」也。
  • 慧智微電子彭洋洋博士:5G可重構射頻前端技術創新與應用|直播預告
    廣州慧智微電子是一家高性能微波射頻前端晶片提供商,其獨創的射頻前端可重構技術,使射頻前端器件可以通過軟體配置實現不同頻段、模式、制式和場景下的復用。慧智微電子基於其可重構技術平臺,已經完成了5G射頻前端完整方案量產出貨。8月28日晚7點,由智東西公開課策劃推出的IoT晶片合輯第3講將開講,由慧智微電子市場總監彭洋洋博士主講,主題為《5G可重構射頻前端技術創新與應用》。
  • 智博會完美收官 以技術勤耕未來,打造城市真正的智與慧
    作為深耕於區塊鏈、AIoT領域多年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智加以區塊鏈技術產業化生態化為目標,為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賦能。智博會上,智加現場展示了面向多行業領域的智能應用及解決方案。面向政務領域,智加推出了基於區塊鏈技術,符合信創標準的區塊鏈+信創綜合解決方案,其中「協調辦公平臺」不僅優化了信息資源分散、缺乏協同管理等問題,通過信息化技術還能提升政府機關工作效能,增強科學決策能力,助力政府數位化轉型,加快智慧城市建設。
  • 根本智是空性不可得,吃一塹長一智是後得智
    每一個人的一生都具有兩大智慧:一是空性不可得靈知清淨空心,二是能隨緣應機千般妙用的活思想。根本智是明了萬法皆空、皆幻、皆不可得的般若空心慧,後得智是在明了通達萬法皆空、皆幻、皆不可得之理的基礎上,又能隨緣應機所妙用的心念。
  • 傳說中的無分別智是什麼?了解一下?
    無分別智屬於出世間智、無漏智,是佛智的相應心品。無分別智有三種,分別是:一、加行無分別智是尋思的智慧,又稱為加行智,是道之因,是地前加行位的菩薩所修的智慧。二、根本無分別智這是正證之慧,又稱為出世無分別智,根本智,是道之體。《成唯識論》中說:「根本無分別智,親證二空所顯真理,無境相故,能斷隨眠。」
  • 對飛驤科技的維權公告 慧智微電子正式給予回應
    飛驤科技在聲明中稱,廣州慧智微電子有限公司製造、許諾銷售及銷售的多個型號射頻功率放大器產品涉嫌侵犯該公司ZL201110025537.X號發明專利權,並向廣州智慧財產權法院和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分別提起訴訟。對此,慧智微回應稱,「截止今日,尚未收到法院的立案通知,也未收到飛驤的任何正式函件。慧智微合作的專業律師事務所會按法律的要求對此事積極應對。」
  • 佛教:何謂「無分別智」與「後得智」?
    無分別智是聖者契入真理的智慧,又名根本智。它的作用是超越主觀、客觀相對的二邊、舍除因為執著二邊而起的分別,直接證見因緣生的諸法的平等性。聖者於這時候遠離名言概念,沒有由意識、思維而生起的世俗認識,入於平等無分別的境界,也就是證見諸法的實相。這證見只在止觀(即禪定)之中獲得。出觀後,聖者度生做事,所用的是由無分別智引生出來的後得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