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男子1000米體測及格標準10年推遲40秒

2020-12-02 中國網

宋溪 插圖 H185

晚自習過後,雖然冷風刺骨,但中國人民大學的體育場內仍然有學生在堅持跑圈。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很多堅持跑步的學生更多地是出於減肥的目的,而真正熱愛跑步,把跑步當成健身的學生,現在已經屈指可數了。連日來,記者深入北京高校,以人民大學為例進行採訪調查,通過體育教師、學生與實地走訪,了解北京高校體育課開展方式,探究當下高校學生的體育健身與運動觀念。

現狀

長跑課多已被迫取消

長跑,是10年前各大高校體育課上的必備項目。但從男子1500米、女子1000米改為後來的男子1000米、女子800米,體育課長跑達標的標準不斷下調,即使這樣,仍然有很多學生無法完成。11月27日,上海東華大學一名大三男生在跑完1000米後猝死,震動了各大高校。東華大學為此暫停了冬季3公裡跑,武漢、西安等地的部分高校,也在運動會上取消了3000米和5000米的長跑比賽項目。

對於中長跑課程的設置,中國人民大學體育部副主任、社會學博士李樹旺介紹說,當前京城很多高校都取消了長跑課。「我們的一份連續五六年的統計數據表明,我校中長跑的標準降低了很多,但仍然有很多學生及不了格。」10年前的體育田徑課是必修課,課上甚至還設置了跨欄等有一定難度的項目,但如今的高校田徑課多是以跑步、跳遠、實心球、立定跳遠為主,難度係數已經降低了很多。即便如此,大學生仍然不願意上田徑課。

記者上大學時,每天早晨還有晨跑打卡的硬性規定。如今,晨跑在各大高校早已經銷聲匿跡。人大某學院幾年前曾經做過一份關於學院晨跑制度的調查問卷。結果是,選擇強烈反對的達到了65.13%,支持的僅為11.18%。此外,71.71%的大學生認為,時間安排不合理是他們不喜歡晨跑的主要原因。而在「你是否有過逃避晨跑的情緒」選項中,有93.42%的人選擇了「有」。

為了能鼓勵學生早起晨跑,各大高校紛紛採取打卡、與德育分數掛鈎等規定,北大甚至還一度推出「只要跑步就可領取食堂飯票」的鼓勵規定。「晨跑是學校出於對大學生身體綜合素質的考慮而設置的,以此增強學生身體素質。但實際情況是,很多學生早晨貪睡,晨跑反而成了他們的負擔。這與學校的初衷背道而馳,不得已只得取消。」李樹旺說。

困惑

上堂體育課就那麼痛苦?

跑步的枯燥可以理解,很多體育運動尤其是球類運動理應受到學生的歡迎。但事實上,在當今高校中,不少學生提到體育選修課還是感到頭疼,甚至千方百計逃避或「混」學分。一位人大新聞學院的本科大三學生向記者介紹說,目前人大只有大一與大二有體育課,總共8個學分,平均每個學期2分。大一第一學期公共課為田徑課,其中包括中長跑、實心球、立定跳遠等,男生加上長拳,女生加上健美操。而之後的三個學期,體育課則採取選修,涵蓋了多種課程設置。「很多學生對體育課極為反感。因為體育課人數少,上課老師要點名不容易逃課,所以有些學生迫不得已採取找校醫開病假條的方式來躲避上體育課。」相反,在眾多選修課中,「養生課」也就是太極拳課反倒是趨之若鶩,早早就被報滿了。「因為它是運動量最少、最好混過的一門體育課!」

北體大作為體育專業大學,學生的身體素質多較為出色,學生對體育運動的喜愛程度也更高。而且該校從大一第一學期開始就實行體育課選修,足籃排球、遊泳、乒羽、網球、瑜伽、體育舞蹈……體育課程可謂應有盡有。不過,一位北體大大二的學生告訴記者,「其實我們上體育課就是為了混個學分。畢竟受歡迎的課人數有限,尤其是被迫選到不喜歡的體育課,只好硬著頭皮上。真正自己喜歡的體育運動,業餘時間都可以約同學投身其中。」

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多位高校的體育老師都表示,當今很多大學生上體育課的態度不夠端正。「有的學生穿著皮鞋、涼鞋就來了,有的學生上課玩手機發微信看微博,有的還抽空偷偷和網友聊天。」一位人大體育老師有些無奈地說,「時代發展了,通訊技術發達了,但上體育課是來運動出汗的,可現在很多學生不懂得上體育課的目的,很多時候拿出病假條來當擋箭牌,難道上一堂體育課就真那麼痛苦嗎?」

擔憂

耐力素質連續25年下降

一些高校體育專家和老師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都明確地說,如今,大學生的體質的確是在下降!山東師範大學體育學院公共體育部主任於瑩表示,從最近三五年看,學生的體能變化不大,一直維持在比較低的水平。這位有著28年體育教齡的老師頗為感慨地說,如果與2000年左右的學生體質相比,差距就非常明顯了。「以男子1000米為例,2007年以前,大學生1000米測試及格成績為3分50秒左右,當時大部分學生都能及格,而2007年教育部重新修訂了1000米及格線,學生只要跑進4分30秒就及格,及格線比以前慢了40秒。即使這樣,每年的學校測試中,每個班級都會有三五名學生不及格。如果用2007年以前的標準去衡量,一個班級中會有一半以上的男生成績不及格。

中國人民大學體育部副主任付浩介紹說,當前大學生戴眼鏡、「豆芽菜」、小胖墩的比例明顯較10年前要多。「一些學生雖然個頭高大,但身體弱不禁風,跑跳能力明顯不足。一些學生生活作息不規律,晚睡晚起,喝酒吃夜宵導致腸胃功能紊亂。體育課上很小的運動量就會讓他們身體不適,反應劇烈,這說明大學生的身體素質下降確實太明顯了。」

日前,教育部和國家體育總局正在聯合進行大學生體育測試的普查,對比上世紀80年代大學生身體素質,看看今日之大學生身體素質下滑有多明顯。有統計數據表明,學生肺活量水平、體能素質持續下降,體能素質中的速度素質和力量素質連續15年下降,而耐力素質則連續25年下降。學生體質健康問題,早已經引起社會廣泛關注。

探因

1

大學為中小學「補課」

如果說體育課是硬性規定無法提起學生興趣,那麼業餘時間大學生們選擇去進行體育運動的又有幾人呢?本報記者在人大新聞學院做了一個調查問卷,在業餘時間「你首選的休閒放鬆方式」中,「吃飯聚餐」、「逛街購物」與「K歌」三類成為大學生的首選。而首選體育運動的女生幾乎沒有,男生也少之又少。而面對「你多久會去運動一次?」這樣的問題,在20個抽樣調查問卷中,選擇「幾乎從不」的人達到了5人,「1個月一次」的達到了8人,「1周一次的」有5人,而「1周多次」的只有2人。在選擇體育運動的方式時,更多男生選擇的是足球與籃球,而羽毛球、網球與遊泳也佔據了一定比例。女生則更多地是選擇了羽毛球、舞蹈與瑜伽。

「我也知道加強體育鍛鍊很有必要,可我總是沒有耐心,堅持不下來。」人大新聞學院大三男生小郭告訴記者,「天冷或者天熱,就根本不想動彈了。」至於男生最喜歡的運動,小郭幽默地說是「電子運動」!就是更多男生喜歡在宿舍裡、被窩裡用電腦玩遊戲。

在很多人看來,大學生不喜歡運動與從小養成的習慣有關,身體素質差主要是因為在中小學時課業負擔過重,沒有閒暇時間進行鍛鍊。「大學生體質差,主要是中小學沒有打好基礎。事實上大學體育是在補中小學體育的缺失。」李樹旺告訴記者,「當前教育部想在一些省市搞試點,讓高考中有體育加分。此前教育部進行過研討,聽取高校大學體育老師的意見。當前青少年體質弱已經是社會問題,大學體育對此也有責任,但更多的是社會責任。」

探因

2

場地不足也是制約

現在很多大學校園內,雖然體育硬體設施一流,可供大學生活動的場所卻並不多。很多高校都配備標準的人工草皮足球場,但這樣的球場多是為了高校運動隊訓練比賽使用,卻無法面向本校大學生開放。到了冬季,球場草皮還要維護保養,很多高校的田徑場都一併被封閉,直接造成了學生連跑步都沒有地方可去。

此外,體育法規定,學校的體育設施屬於社區性質的,必須對外開放,這也意味著很多學校體育場館也在面向社會,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本校學生訂場難、運動難的問題。當下很多大學生喜歡打羽毛球,但羽毛球場訂場難已經成為了一大難題。絕大多數高校的羽毛球場如果想訂到,必須提前一周甚至更早就動手。人大世紀館更是採取當天球場只能當天早上預訂的方法,但造成的現象是早上8點開館前,6點就有學生排隊等候。「打個羽毛球要起個大早,排隊還不一定能訂到場。真是太不容易了!」該校學生向記者大吐苦水。

對此,高校也有苦衷,畢竟學生眾多,場地肯定供不應求,要想滿足人人打上球、人人踢上球顯然是不可能的。多數學校目前場地都採取首先面向本校學生的做法,而且還優先照顧學校社團的訂場需求。而在很多省市,還存在著體育教學與體育場館設施不足的現狀。一些外省市學校場地明顯不足,體育課只能達到讓學生對體育感興趣的目的,不能彌補學生體育鍛鍊不足的問題。本報記者劉大偉 J190

相關焦點

  • 人大「體測不及格不給畢業證」傳言引發學生恐慌
    與2005年相比,19~22歲城市男生、鄉村男生1000米跑成績分別平均下降了3.37、3.09秒;城市女生、鄉村女生800米跑成績分別平均下降了3.17、1.87秒。  記者調查得知,包括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在內的多數高校,目前體測成績不與畢業證掛鈎。據多所學校體育部工作人員證實,對於《標準》中要求的體測項目、體測標準等,教育部都要重新修訂。
  • 本科生體測和畢業掛鈎?多少大學生慌了
    10月15日,在山西大學、山西財經大學隨機走訪時,說起「體測與畢業掛鈎」話題,學生們議論紛紛。有的學生調侃:「請把中學的體育課還給我們。」有的表示,希望根據具體情況,對考核指標有靈活要求。 「我們學校挺重視體測的,體育成績會算入每年期末的總分,大部分學生考試前會集中鍛鍊。」
  • 高校體測開始了,探馬運動整理的大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您達標了嗎
    教育部日前發布的《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2014年修訂)》(以下簡稱新標準),將開始實施。相對於舊版標準,新標準取消了選測項目,設置統一的必測項目,中學生和大學生必須測長跑,初中以上男生必測引體向上。測試成績要與畢業證掛鈎,不少網友大呼:要好好健身,再也不敢逃體育課了!
  • 體測現場實況 通關秘籍緊急送達!
    監獄戒毒體測第二日 2019年12月28日,參加遼寧省考監獄戒毒系統的考生們,齊聚於瀋陽體育學院。上午八點體測正式拉開了帷幕,本次體測時間為12月28日-12月31日,共計4天。
  • 江蘇版「體測」標準比國標更嚴 女生要跑2000米
    ­  昨天公布的《江蘇省大學生體能考核指導標準(試行)》對大學生心肺耐力要求更高了,男生跑2400米,女生跑2000米。另外,江蘇版「體測」標準還將「三級蛙跳」列入男、女生必測項目。資料圖。­江蘇版「體測」標準提高了­  昨天,江蘇省教育廳公布了《江蘇省大學生體能考核指導標準(試行)》(以下簡稱《指導標準》),具體列出兩塊考核項目。心肺耐力是必測項目,男生跑2400米、女生跑2000米。
  • 大學生體測不到六成及格 長跑總體吃不消
    在華中科技大學正在進行的體測中,記者拿到的8個院系成績表顯示,參測的2065人 中 , 合 格 率 為59.71%;而在最新發布的中國地質大學(武漢)2011年本科教學質量報告顯示,該校17954名學子參加的體質健康測試中,及格率僅為57.5%。
  • 體側成績不達標高中大學拿不到畢業證 各校25日前將完成體測
    今秋起我國學生體質健康測試執行新標準,即教育部發布的《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2014年修訂)》(以下簡稱《標準》),按規定,高中生、大學生體質健康測試成績將作為評優、評先的重要依據,畢業時,如果測試成績達不到50分,將拿不到畢業證。這些規定,再次讓人們的目光聚焦到體測這件事上來。
  • 體測,中國大學生的噩夢
    2014年,大學生的視力不良檢出率已經高達86.36%,也就是說,10個大學生裡至少能看到8個戴上了眼鏡。和肥胖檢出率相反的是,在視力不良檢出率上,女大學生要比男生更高。近視、變胖的大學生運動能力也不是很好。體測的成績就「出賣」了大學生不發達的運動細胞,例如考察速度和靈敏度的50米跑,跟前幾屆相比,這幾屆大學生所需用時越來越長。
  • 體測| 體測怎麼過?這份寶典助你輕鬆應對
    米(男)50米、800米(女)50米、800米(女)/1000米(男)、1分鐘仰臥坐(女)/引體向上(男)、身高體重、坐位體前屈、立定跳遠、肺活量、視力。02體測標準肺活量與50米跑05測試時間安排大一大二的同學體質測試將安排在10.12-10.30的體育課時間進行,大三、大四以及專起本、貫通培養的同學將在10.12-11.6期間,自行掃描二維碼預約參加測試。
  • 福州一中高一新生昨體能測試 超半數學生不及格(組圖)
    與高一學生們優異的中考成績比起來,他們的體測分數要遜色不少:高一年段有8個班已完成測試,409人中,206人不及格。  長跑成為新生們的「死穴」,女生800米,4分23秒以內及格;男生1000米,4分31秒以內及格,面對這樣不算高的要求,男女生中均有超過35%的學生難以達標,這也成為本次體測總體成績難以令人滿意的關鍵因素。
  • 畢業季,你會因體測丟掉畢業證麼?
    體測不達標,不發畢業證  50米跑、坐位體前屈、立定跳遠、男生引體向上、女生仰臥起坐、男生1000米和女生800米中長跑……不久前,安慶師範大學數千名大四學生,分批參加了學校組織的體質健康測試。該校去年決定,從今年起開始執行「體測不達標,不發畢業證」的規定,今年的應屆畢業生成為首批面臨體測成績壓力的群體。
  • 測引體向上10個以上幾個 八成大學生不及格
    此前,教育部還印發了《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2014年修訂)》,規定了大學生體質必測的7大項目,包括體重指數,50米跑,肺活量,坐位體前屈,立定跳遠,男生引體向上、女生仰臥起坐,女生800米、男生1000米,各佔權重15%、15%、20%、10%、10%、10%、20%。學生畢業時的最終成績中,最後學年得分佔總分50%,其他學年佔50%。
  • 廣東高校學生體質抽測 超80%男生引體向上不及格
    根據教育部《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2014年修訂,以下簡稱《標準》),工作組對各抽測高校學生進行了8個項目測試。男生怕1000女生怕800從各項目測試結果來,多數抽測高校學生BMI指數和肺活量的平均得分排名前兩位,說明參加抽測的學生中正常體重人數比例較高,低體重、超重和肥胖人數比例相對較低,抽測學生的運動爆發力較強。
  • 大一新生1000米體測,倒地身亡,是「猝死」還是「意外」?
    徐州醫科大學的18歲大一新生杭某,10月27日上午9時參與學校的1000米跑步體測時,跑了600米,突然倒地,搶救無效死亡。醫院病史錄顯示:患者20分鐘前跑步時突發暈厥伴抽搐,呼之不應,隨之意識喪失,校醫務人員予以持續胸外按壓至120急救人員到達,隨後入院。CT報告顯示,杭某臨床診斷為猝死。
  • 體測成績成升學重要依據 高中體測不足50分難畢業
    今年是全面實施教育部新的《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第一年,首次將50米跑、女生800米、男生1000米跑、男生引體向上等8個新項目納入測試中,每名學生每學年必須進行一次體質健康測試,測試結果將進入檔案,成為升學重要依據。新標準更加注重學生身體素質監測,目前各區縣和學校通過多種方式推行學生體質健康測試項目訓練,幫助學生增強體質。
  • 大學生體測不合格不能畢業!拿什麼拯救你,我的體測
    四年級學生睡眠時間達10小時及以上的比例為22.2%,比2015年下降了8.5個百分點;八年級學生睡眠時間達9小時及以上的比例為19.4%,比2015年上升了2.8個百分點。69.2%的學校四年級和51.9%的學校八年級體育課程開設情況能夠達到教育部要求(每周3節),分別比2015年上升了13.5個和12.7個百分點。
  • 嚴把大學畢業關,體質健康檢測不合格不能畢業?
    為了將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與畢業掛鈎,廣西師範大學籌備兩年後,在2017級新生中,推出體質健康標準測試課,雖然只佔0.5個學分,卻是一門全校的必修課,除體育學院的學生外,都需要修夠這一學分。該學分也嚴格按照國家要求,前三年體測平均分數佔一半的成績,最後一年體測佔一半的成績,達到合格要求的就能拿到學分。
  • 2019年自主招生體質測試考什麼?答案在這裡
    學生學年總分評定等級:90.0分及以上為優秀,80.0~89.9分為良好,60.0~79.9分為及格,59.9分及以下為不及格。2019年高校自主招生因對考生體質測試有不同項目要求和評定標準,以下體質測試數值得分僅供參考。
  • 體測要來啦!2020年小學各年級體測項目指標及評分標準匯總!
    那麼,各位家長們就要帶孩子提前適應起來啦,今天指導君主要帶大家了解一下小學各年級的體測項目指標和評分標準!今年9月,國家體育總局、教育部印發促進體教融合的通知《體育總局教育部關於印發深化體教融合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意見的通知》。
  • 大學生體質測試標準更新學長焦慮畢不了業
    「要好好鍛鍊了,否則畢不了業啊」,新學期,教育部發布《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2014年修訂)》(以下簡稱新標準),新標準將體育測試成績與畢業證掛鈎,讓很多學生感覺畢業路上突遇「猛虎」。高中生、大學生體測成績低於50分將不能畢業。不過,讓大三大四的學長學姐們抹不平的是,「同樣是女生一分鐘仰臥起坐,大一大二女生做26個就及格了,大三大四要27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