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頭葉猴屬於我國哪一級保護動物?
白頭葉猴分布狹窄,數量稀少,現僅存數百隻,需採取緊急保護措施。 生長繁殖 白頭葉猴主要在秋季交配,春季產仔。 白頭葉猴生下來非常漂亮,全身的毛髮是金黃色的。一年之後這個金黃色的猴子、金黃色的幼仔就開始慢慢慢慢變顏色了。首先是身體的中部慢慢變成灰色,灰黃色,灰色,再變成黑色,頭部也開始慢慢慢慢變,一歲半之後,除了身體大小不同以外,體色基本上和成體一樣的。
-
廣西:一白頭葉猴「家庭」今年添6隻「猴寶寶」
(原標題:廣西:一白頭葉猴「家庭」今年添6隻「猴寶寶」)
-
自然生靈 | 白頭葉猴
白頭葉猴成年的黑白色與嬰猴的橘紅色攝影:梁霽鵬、湯練宗葉猴的成年體色為灰色、深灰色、黑色,部分部位夾雜白色、金黃色,但是它們的幼體毛色均與成體有明顯的差異,為淺黃色、黃色和橘紅色,隨著年齡增長,幼猴的毛色慢慢變化,約2~3 歲時變成父母的毛色。
-
克蘇魯神話生物——黑山羊幼仔
黑山羊幼仔(Dark Young)是美國小說家霍華德
-
考古學家發現:遠古巨蛇曾以恐龍幼仔為食
【科技訊】11月20日消息,據媒體報導,遠古巨蛇的最後晚餐很可能是恐龍幼仔。考古學家發現一具體長3.3米、6700萬年前遠古巨蛇盤繞在恐龍蛋的化石殘骸,依據化石分析顯示這條遠古巨蛇位於剛孵化的蜥腳類動物幼仔附近。
-
6700萬年前遠古巨蛇以恐龍幼仔為食(圖)
騰訊科技訊(編譯/悠悠) 據美國生活科學網報導,目前,科學家最新研究顯示,遠古巨蛇的最後晚餐很可能是恐龍幼仔。他們發現一具體長3.3米、6700萬年前遠古巨蛇盤繞在恐龍蛋的化石殘骸,依據化石分析顯示這條遠古巨蛇位於剛孵化的蜥腳類動物幼仔附近。
-
全球最小熊貓幼仔平安出生 不足一顆雞蛋重量
全球最小熊貓幼仔平安出生 不足一顆雞蛋重量時間:2019-06-13 20:46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全球最小熊貓幼仔平安出生 不足一顆雞蛋重量 【42.8g創紀錄!
-
大熊貓「水秀」半野化環境下產下單胎熊貓幼仔
央廣網成都9月6日消息(記者劉濤)9月5日23時05分,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大熊貓「水秀」在臥龍核桃坪野化培訓基地半野化環境下成功產下單胎大熊貓幼仔。至此,參加「第七梯隊」的野化培訓大熊貓母獸共繁育幼仔3胎4仔,2016野化培訓大熊貓產仔季圓滿結束。 今年4月初,「水秀」與大熊貓「香格」完成自然交配。
-
我國廣西有種「變色猴」,幼時金黃長大黑灰,幼崽特別漂亮可愛
猴子是靈長類中的一個大家族,其種類和數量都很多,一般認為有尾巴的靈長類動物都屬於猴科動物,常見的猴子種類有獼猴、葉猴、金絲猴等。 在我國,猴子以獼猴最為常見,我國很多景區中都有這種猴子,但是這種猴子攻擊性很強,看到它們的時候最好別去招惹
-
大熊貓「水秀」在半野化環境下 雨中產下幼仔
四川新聞網成都9月6日訊(記者 劉佩佩)今日,四川新聞網記者從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獲悉,9月5日23時05分,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大熊貓「水秀」在臥龍核桃坪野化培訓基地半野化環境下成功產下單胎大熊貓幼仔。至此,參加「第七梯隊」的野化培訓大熊貓母獸共繁育幼仔3胎4仔。
-
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熊貓幼仔意外死亡
9日凌晨兩點左右,「祿祿仔」在神樹坪基地幼兒園室外運動場獨自爬到有吊球玩具的木架上玩耍,隨後幼仔將系吊球的繩子纏繞在自己身體上,開始出現掙扎行為,數分鐘後幼仔停止掙扎,窒息死亡。 由於事發深夜,且「祿祿仔」纏繞體位與木架休息體位不易分辨,夜班巡邏人員未能發現異常。
-
日本攝影師拍到疑似海豚和鯨魚雜交的幼仔(圖)
原標題:日本攝影師拍到疑似海豚和鯨魚雜交的幼仔(圖) 與周圍海豚外表不同的幼仔(近處)在母海豚帶領下遊泳(網頁截圖) 國際在線專稿:據日本《朝日新聞》9月10日報導,日本水下攝影師鈴木綾乃日前成功拍到了可能是野生東方寬吻海豚和領航鯨雜交所生的幼仔
-
販賣隼幼仔,出售老鷹湯……他們膽子真大!
隼(sǔn)和鷹都屬於國家重點保護動物擁有翅膀的它們本應該在天空自由翱翔然而有些人卻為了私利不僅想進行飼養接警後,安嶽縣森林公安局立即展開調查,在網安部門的大力支持下,迅速鎖定了嫌疑人覃某,並於當日在其租住地將其抓獲,當場查獲隼幼仔一隻。
-
越南發現吸血飛蛙 幼仔長有黑色尖牙(圖)
吸血飛行蛙的幼仔長有黑色的小尖牙。北京時間1月12日消息,據國家地理雜誌網站報導,2008年,人們首次在越南山地叢林地區發現一種吸血飛行樹蛙,學名「Rhacophorus vampyrus」。這種樹蛙身長2英寸(約合5釐米),只生活在越南南部的霧林地區,能夠利用帶蹼的四肢從一棵樹滑翔到另一棵樹。
-
探訪白頭葉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村民從「與猴爭利」到「以猴為榮」
中新社廣西崇左1月3日電 題:探訪白頭葉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村民從「與猴爭利」到「以猴為榮」中新社記者 林浩「上世紀80年代,村民們靠山吃山,人為傷害白頭葉猴、破壞棲息地的情況時有發生,猴群一度瀕臨滅絕。現在,大家退耕還林,和猴子成為好朋友,如果發現新的猴群出現,都感到非常自豪,主動要求設立保護標識。」
-
藏羚羊攜幼仔返回原棲息地 預計今年藏羚羊回遷將在9月初結束
藏羚羊攜幼仔返回原棲息地 預計今年藏羚羊回遷將在9月初結束時間:2020-07-26 10:51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藏羚羊攜幼仔返回原棲息地 預計今年藏羚羊回遷將在9月初結束 記者從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長江源園區可可西裡管理處五道梁保護站獲悉,監測顯示,此前前往可可西裡腹地卓乃湖區域遷徙產仔的藏羚羊正陸續結束產仔
-
白頭葉猴和明星撞臉!食肉動物也有無奈的一面?
2020年的第一周已經過去,這段時間小夥伴們一定為新的一年做了不少計劃(立了不少flag)吧~那麼你知道在人類的新年裡動物們都在幹些什麼嗎?它們會為新的一年做出計劃嗎?然而,這還不是白頭葉猴最神奇的地方。如果我說下面這隻橘紅色的小猴子是白頭葉猴的幼崽你會相信嗎?當白頭葉猴剛剛出生時,全身毛髮都呈橘紅色,閃耀出金燦燦的光芒,十分好看。半歲後,小白頭葉猴毛髮的顏色會黯淡下來,變成灰黃色,頭部漸漸顯出些許白色。
-
網記探訪白頭葉猴 全世界僅存937隻珍稀堪比熊貓(組圖)
2012年10月21日,「建設生態廣西打造林業強區「全國重點網絡媒體廣西行的最後一站是探訪中國-東協博覽會的吉祥物、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世界上25種最瀕危的靈長類保護動物白頭葉猴,有關它們的話題引燃了全國給地網媒記者的興奮點。 一隻金黃的幼猴偎依在媽媽懷中,它將粉紅色的小臉緊緊貼在母猴黑乎乎的懷中。「真是萌翻了!」看到這張照片時,金黔在線的記者湯馥銘被「秒」到了。
-
成都大熊貓基地2隻幼仔死亡:系過敏致多器官衰竭
據「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微信公眾號消息,今日,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發布通報,對之前該基地兩隻大熊貓幼仔死亡的情況進行了通報通報稱,2020年4月26日,大熊貓幼仔「順順」和「溜溜」出現拒食、急性腹瀉等症狀,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在第一時間將其隔離,並立即對其進行了常規的抗感染和營養支持等一系列綜合治療。但在治療過程中,兩幼仔突然出現嚴重過敏反應,具體表現為:眼球外突、下頜水腫、舌腫大發紺並堵塞氣道、口腔黏膜水腫發紺、肛門水腫外翻與呼吸暫停等。
-
四川野外發現死亡大熊貓幼仔 死因疑為暴雨後溺亡
據中新網客戶端7月4日報導,記者4日從成都市林業和園林管理局獲悉,經專家檢查鑑定,日前在四川黑水河自然保護區內發現的死亡大熊貓幼仔,其死亡原因疑為暴雨後溺亡,死亡時胃內仍有殘奶。 保護區管理處向上級主管部門報告,並將這隻疑似遭暴雨後被洪水溺亡的大熊貓幼仔屍骸送到成都市野生動物救護中心(成都動物園)。成都市野生動物救護中心會同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專家連夜檢查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