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不是星星,那是空間站——肉眼如何辨別恆星還是行星?

2020-08-27 寒武紀科學館

晴朗的夜晚,即使沒有望遠鏡,你也可以在夜空中閃爍的群星。但是這些真的是星星嗎?你如何分辨星星是恆星還行星呢?或者是其他什麼東西呢?

當您凝視夜空時,最常見的星星就是恆星本身。其實星星也多種顏色,星星的顏色取決於它的溫度,紅色星星要比橙色溫度低,橙色要比黃色溫度低,依此類推,直到白色,最後是藍色的溫度最高。由於地球大氣層使星星的亮度閃爍不定,因此地球上人類很難說出它們的真實顏色。

如何辨別恆星與行星呢

夜空星海璀璨,人們如何在這麼多的星星中,辨別恆星與行星呢?

最常見的方法是看星星是否閃爍,也就是顏色或亮度是否會發生變化。雖然通常恆星體積質量巨大,但它們離地球太遠,以致它們顯得非常小。恆星發出的光穿過地球大氣層的不同層時,都會發生輕微的折射或彎曲,這種彎曲會導致恆星閃爍不定。

但是我們太陽系中的行星離地球更近。我們從行星上看到的光是太陽光被行星反射回來。由於行星比恆星更靠近地球,因此它們對我們來說顯得更大。當它們的光被地球的大氣層彎曲時,其彎曲量與行星的外觀相比很小,因此不會閃爍。

當然也有例外,有時地球的大氣層移動得太多,或者空氣中汙染物含量高,以至於來自行星的光也可能會閃爍。

除此之外,行星還沿著設定的路逕行進,在可預見的時間上升,然後在天空附近移動,接近太陽所走的相同路徑,然後再次落下。

因此,如果你看見一顆沿固定路徑運行而又明亮不閃爍的星星,則很有可能是行星。

那不是星星,那是空間站

如果時機恰當,你也許也有幸瞥見了國際空間站繞地球飛馳。

國際空間站環繞 「近地軌道」運行,每天大約在300至400公裡的高度之間變化。國際空間站以每小時27,000公裡的速度繞地球旋轉,繞地一圈用時90分鐘,每天完成15次完整的繞地飛行。

國際空間站就像是一條明亮的光,從西向東在天空中快速移動。衛星通常看起來更近,並有幾盞閃爍的燈,而國際空間站則將顯示為單個明亮的光,其移動相對較快。如果你看過某些你認為是國際空間站的東西,但不確定,可以使用ISS Tracker等網站來驗證空間站的當前位置。

如何辨別衛星和其他太空垃圾

如果你看到昏暗的星星在天空中緩慢移動,則可能是你看到的是人造衛星或太空碎片反射的陽光。儘管目前有成千上萬的人造物體漂浮在地球上空,其中大多數是不活動的衛星或從各種太空任務中丟棄的金屬碎片,但用肉眼只能看到幾百個。

在這堆太空垃圾中,有一組著名的衛星稱為銥星。這組衛星的設計包括3個高反射面板,經常將明亮的陽光反射到地球上,這種現象被稱為「銥彈」。銥星出現的頻率高,可觀看的機會多;幾乎不需儀器設備。因此,初學者、青少年,不需專人輔導即可進行銥星閃光觀測。特別提醒的是銥星也只出現於天快亮前或天黑後不久的夜空,深更半夜是見不到它們。

結尾

夜空之中,布滿了許多令人著迷的事物,類星體,脈衝星,球狀星團,彗星,雙星和星雲,僅舉幾例。也許你仔細觀察,可能還會看到不明飛行物,宇宙是一個充滿了神奇的所在,值得人類止步仰望!

——全文完——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寒武紀科學館

相關焦點

  • 夜空中的星星是恆星還是一個星系?
    夜晚的時候仰望星空,我們肉眼可見的星星分為很多種,其中兩個就是本問題中所說的恆星和星系,除此之外還有太陽系內距離我們較近的行星,例如金木水火土五顆行星都是肉眼可見的。其中金星最亮也距離我們最近,在中國古代金星又被稱為太白,或者黎明時分出現被稱為啟明,黃昏時候出現被稱為長庚星。
  • 天上的星星代表的是一顆恆星還是一個星系?還是有恆星,有星系?
    實際上,恆星或者星系發出的光,很有可能不在可見光波段。所以,這時候,我們就需要射電望遠鏡,這種望遠鏡就可以接受不在可見光波段的電磁波。如果,我們僅僅說,人類肉眼可見的,也就是在可見光波段的。那情況大概是這樣的,如果你在一個很晴朗的黑夜,而且沒有什麼光汙染,大氣汙染。
  • 晚上仰望天空,肉眼看到的星星都是恆星嗎?
    簡單的回答是:大部分都是的,而且是比太陽大很多的恆星,但是也有一些例外,下面跟著怪羅科普看下正常情況下哪些星星不是恆星?以及如何區分?一、一些星系肉眼可見所有的星星基本屬於銀河系。但也可以看到少數幾個星系,我們看到的是數百萬到數十億顆星的組合光,在夜空也像是一顆星星。我們最近的鄰居,大麥哲倫星雲和小麥哲倫星雲,在南半球很容易看到。然而,我們肉眼所能看到的最美麗的星系之一,是我們銀河系附近的仙女座星系,也被稱為M31,明亮到可以在沒有月亮的黑暗夜晚用肉眼看到。仙女座星系也是唯一一個我們能用肉眼就能看到的螺旋星系(除了銀河系)。
  • 夜晚看到的星星,除了恆星還有什麼?
    晴朗的夜晚能夠看到天上有很多星星,這些「星星」雖然一般情況下都被稱作了星星,但也會有很大的不同。用肉眼能夠看到的,絕大多數是恆星,並且是銀河系內距離我們非常近的恆星。銀河系的直徑超過10萬光年,能夠被肉眼看到的恆星距離我們一般在1000光年之內。
  • 平時我們看到星星,是恆星還是星系?
    在滿天繁星的夜空中,人的肉眼所能看到的星星既有行星,也有恆星,甚至還有河外星系。肉眼可見的行星都位於太陽系內,它們分別是水星、金星、火星、木星以及土星。其中金星最亮,並且也是夜空中最亮的星星(月亮不算)。而太陽系中的另外兩大行星以及太陽系外的行星均無法通過肉眼看到,因為它們的尺寸相對較小,自身不會發光,並且距離我們十分遙遠。事實上,在目前已知的數千顆系外行星中,很多行星甚至都無法用天文望遠鏡直接觀測到,只能通過間接方法來找到它們。
  • 北極星不是行星是恆星,而且輪流當值,這個說法靠譜嗎?
    至今還有人在為北極星是不是行星糾結,覺得有點不可思議。雖然這個話題已經說過多次,但看到還有不少人有疑問,就覺得有義務再說一說。先給答案:北極星是恆星,不是行星。太陽系行星只有8顆,除了我們地球,依次從靠近太陽算起,還有: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我們地球夾在金星和火星之間。
  • 肉眼可看數光年遠的星星嗎?不止如此,最遠可至百萬光年
    例如10光年外一顆大恆星,我們夜晚可以看到它高高掛在天空之上,但如果說10光年遠外有一顆行星,它本身並不發光但可以反射出恆星光,那麼我們的肉眼就無法進行觀測了。生物的眼睛其實跟望遠鏡還是比較類似的,在早期的時候人類甚至不知道人眼看東西的原理,一直都認為我們看見東西是因為眼睛發射出光線,即使現在也有很多人這樣認為,但其實是大錯鐵錯的。我們又不是超人,眼睛無法發射鐳射光。
  • 銀河系有上千億顆恆星,為什麼能被肉眼看到的星星只有6000多顆?
    我們在地球上看到的星星,其本體是宇宙中的各類發光或者反光的天體。宇宙那麼大,僅僅銀河系就擁有大約2000億顆恆星,為什麼在地球夜空中只能用肉眼看到6千多顆星星?天空中99.9%的星星都是恆星,因為只有恆星才會發光。它們都位於太陽系之外,銀河系之內。銀河系的直徑至少有10萬光年,而這些恆星90%都分布在距離地球1000光年的範圍之內,其中75%的恆星又分布在距離地球500光年的範圍之內,很少有肉眼可見的恆星距離地球超過一萬光年的。仙后座V762應該是肉眼可見最遠的恆星,它距離地球1.6萬光年。
  • 銀河系有上千億顆恆星,為什麼能被肉眼看到的星星只有6000多顆?
    宇宙那麼大,僅僅銀河系就擁有大約2000億顆恆星,為什麼在地球夜空中只能用肉眼看到6千多顆星星?肉眼可以看到那些星星?宇宙中的所有天體都處於運動之中,星空中的相對位置也總是處於變化之中,不過短時間內的變化並不明顯。
  • 夜晚來臨,天空中明亮的光點不一定是星星,那什麼才算星星呢?
    當你看見天空中不停地閃爍時,那閃爍的一定是星星嗎?其實不一定。什麼是星星?星星有不同的分類,有大有小。常見的分類就是我們熟悉的種類劃分,有恆星、行星、衛星及小天體等。而不同的星星亮暗程度也不盡相同,有明有暗,天文學界還依照亮度劃分了星星等級,即星等。
  • 天上的星星的是一顆恆星還是一個星系?
    「仰望星空、腳踏實地」,這是2010年高考的命題作文,取材於溫總理的一首詩歌《仰望星空》,當然在作文中我們更看重的是腳踏實地,因為無論是現實還是理想,都必須努力去爭取,但今天我卻試圖從純星空的角度來對宇宙做個簡單了解!
  • 只通過肉眼,人類能看到多遠的星星?
    在古代,人們一般通過肉眼就能看到夜空中繁星點點,但現在在城市裡,除非藉助望遠鏡,否則人們通過肉眼是很難發現星星的存在。據說,這是大氣汙染、城市光汙染以及天氣情況等因素綜合造成的。在一些具備良好觀測條件的地方,通過肉眼看星星並不是夢想,但能看到的現象也只是星星點點,如果想要更加清晰地觀測星星,必須藉助天文望遠鏡。在天文望遠鏡的幫助下,我們所能看到的大多數星星實際上是宇宙中的恆星。那麼,人類真的無法通過肉眼看到更遙遠的星球嗎?也並非不可以,但是需要達到一定的條件。
  • 肉眼看到的星星都是什麼?它們都在銀河系內嗎?
    並且這些星星距離我們還很近,它們並非處在銀河系的偏遠角落中。至於為什麼,就需要來了解一下天上的星星都是些什麼? 在肉眼可見的星星中,有五顆是太陽系內的行星——水星、金星、火星、木星以及土星。它們跟地球一樣,內部不會進行核聚變反應,所以本身是無法發光的。但它們可以反射太陽光,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它們。
  • 在夜晚,用肉眼能不能看4光年之外離地球最近的那顆恆星?
    在地球上的夜晚,肉眼能不能看到4光年之外離地球最近的那顆恆星?很遺憾,在地球的夜晚我們用肉眼是看不到那顆距離地球最近的那顆恆星的。在夜空中我們看到的星星大多數是恆星。這些恆星有的距離地球幾十光年,有的甚至是幾百光年,都十分的遙遠。
  • 如何通過觀測區分行星和恆星?
    如何通過觀測區分行星和恆星?,會發現行星相對於恆星星空背景有運動。恆星大體上不動的。或者說速度小,不易覺察。2 星光行星離地球近,看起來有一個很小的圓面。恆星離地球太遠,即使用望遠鏡觀察,也是一個光點。當星光射向地面通過大氣層時,由於大氣抖動,恆星的光點變得一閃一閃地,像在眨眼。
  • 太陽系中除了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這顆行星也能用肉眼觀察到
    夜空中天上會有很多星星,那些星星絕大多數和太陽一樣屬於恆星,除此之外還有星雲、星系、衛星及太陽系內的幾顆行星,運氣好的時候還能看到彗星及小行星。《史記》中有言:天有五星,地有五行。這是將金木水火土五種元素和天上的五顆行星配在了一起,從這句話中也能分析出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是肉眼能夠看到的五顆行星。金星是比較容易觀察到的一顆行星,它是夜空中除月亮之外最亮的一顆星,有時候下午天還沒黑的時候就能夠在西邊附近看到一顆明亮的星星,那就是金星。有時候天亮之前金星也能夠較太陽更早地升起,所以金星在中國古代也叫啟明星。
  • 我們在晴朗夜空中看到的每一顆星星,是一顆恆星還是一個星系?
    我們在晴朗的夜空下看到的每一顆星星,絕大多數都是恆星。天上的星星並沒有上億顆。除了流星、人造衛星等,一般我們用肉眼可以在天空中看到大約6000~7000顆星星,其中90%以上都是恆星。由於每個人的視力不一樣,因此數據並不精確。
  • 肉眼看到的星星有幾種,它們是自發光還是反射光,亮度怎樣劃分?
    我們看到天上的星星大致有三種,就是行星、恆星、星系;而用專業的大型望遠鏡,則除了上述天體,還可以看到類星體、黑洞、中子星、白矮星、各種各樣的星雲。今天我們在這裡只討論肉眼看到的天體。自發光的是恆星,恆星是組成宇宙可見物質的主體。
  • 細說恆星的一生,俯仰之間了解那曼妙的星際,為恆星的發展沉淪
    恆星是宇宙中極為重要並且特殊的天體,它們都是巨大的球體狀,球體的中心有很強的熱量,從而能很好的維持核變反應。也是宇宙中幾乎所有輻射的高能來源體,恆星還是宇宙中較為輕的物質轉變為大物質的獨特方法。
  • 肉眼可見的星星都是什麼?它們離地球有多遠?
    從數量上來說,我們在一個夜晚可以看到2000多顆星星,全球的整個天空可以看到7000多顆星星。那麼,這些星星都是什麼呢?它們離地球都有多遠呢?行星在肉眼可見的星星中,少數幾顆是太陽系內的行星——水、金、火、木、土和天王星,它們像地球那樣環繞太陽運動,與地球的距離從幾億公裡到幾十億公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