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恆星的一生都在為人類奉獻
而像是太陽這樣的恆星到底是怎麼演化而來的,恆星最初的誕生是什麼形態,恆星又具有哪些特徵呢?下面咱們就來詳細的了解一下恆星這種宇宙天體。恆星誕生最初一般都是一團密度均勻、稀薄的星際氣體演變而來的,最初這些氣體中心的星際物質在引力的作用下相互的吸收然後聚集到一起,這樣就慢慢的變大,變大之後吸力也越來越大,就像滾雪球一樣,周邊的物質聚集的越來越多,這就導致了中心的密度不斷的增加,受到壓力也增加,繼而溫度升高,當這個中心的壓力和溫度達到了一定界限之後,中心部分就會向外開始放出輻射,自身壓力和收縮引力平衡時,這樣一顆新的恆星就誕生了。
-
細說恆星的一生——從赫羅圖上尋跡恆星的身世
我們說太陽它就是一顆非常標準的主序星,當然我們也知道太陽在光度上,它實際是屬於矮星這個範疇,主序星是恆星一生當中最穩定的階段,停留時間最長,所以說我們的太陽要在主序上停留的時間就非常長,大概是100億年,它目前正處於並將長期處於主序階段,繞著主序星運行的系外行星才被一些天文學認為是真正意義上的系外行星。這是不是說主序階段意味著它是恆星生命的主體呢?
-
恆星的一生是什麼樣的?
恆星晴朗的夜晚仰望蒼穹,滿天繁星,那一顆顆星星都是恆星。大多數天文學家觀察分析認為,恆星是由瀰漫物質形成的。恆星由形成、發展到衰亡,一般要經過下面幾個階段。一、引力收縮階段懸浮於宇宙空間的瀰漫物質不均勻形成一塊塊的星際氣體雲。星際雲的密度超過一定限度時,由於自身引力的作用而開始收縮,逐漸形成團塊。當進一步收縮時,更多的引力能轉變為熱能,溫度進一步升高。當升到幾百度時就開始向外發出紅外線輻射成為經外星,這就是正在形成中的恆星。
-
恆星的一生是怎樣的?
答|百度派 @歡大大恆星通常是在星際氣體中誕生的。在宇宙中,當星際氣體的密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時,由於其內部引力的增長大於氣體壓力的增長,這團氣體雲就開始收縮。這樣的傾向一開始,其自身引力使巨量物質的密度普遍增大。巨大質量的星際物質開始變得不穩定。這些巨量的星際氣體與塵埃坍縮進行得越來越迅猛,開始分裂形成較小的雲團,密度也增大了許多。
-
恆星的「一生」:有怎樣變化的發展過程?「青年時代」是指什麼?
2021-01-09 12:38:56 來源: 旅人與麋鹿呦 舉報 恆星是由熾熱氣體組成的
-
誕生於星雲,消逝為星雲的恆星的一生
直到現在,我們知道恆星誕生於星際氣體雲,通過核聚變發光,然後消亡,有時消亡的方式非常戲劇性。 恆星的誕生 恆星誕生於冰冷的星際雲,如獵戶座星雲和鷹星雲。
-
誕生於星雲,消逝為星雲的恆星的一生
直到現在,我們知道恆星誕生於星際氣體雲,通過核聚變發光,然後消亡,有時消亡的方式非常戲劇性。 恆星的誕生恆星誕生於冰冷的星際雲,如昴宿星雲是一個開放的星雲,由大約3000顆恆星組成,距離地球400光年(120秒差距),位於金牛座,也被稱為「七姐妹」,或NGC 1432/35和M45。昴宿星雲的彩色合成圖像是由帕洛瑪48英寸施密特望遠鏡拍攝的。一顆恆星的生命歷程就是重力與壓力這兩種對立力量之間的持久戰。恆星只有不斷地產生能量來取代其輻射到太空中的能量,才能維持內部的壓力。
-
恆星年齡測定科學家有了全新發展,測定恆星年齡誤差僅為3%—5%
宇宙中恆星是科學家研究的重點,因為我們有很多宇宙的謎團就隱藏於恆星本身,比如我們痴迷的暗物質、黑底以及伽馬射線暴等,其實都是來自於恆星的演變,所以科學家需要有一個確定恆星年齡的有效辦法,這樣才能夠給橫向研究,帶來巨大的進步。
-
赫羅圖:恆星的一生
HR圖不僅可以告訴我們恆星的相關信息,還揭示了恆星的演化規律;隨著恆星的演變,其光度與溫度發生變化,在HR圖上的位置也隨之改變。最初形成恆星的分子雲,冷寂而黯淡,位於圖像的極右區。隨著分子雲的坍縮,其體積減小,溫度上升,成為原恆星;直至原恆星的內部溫度達到熱核聚變發生的條件,有了足以維繫生命的能量來源——一顆恆星就這樣誕生了。
-
分子雲,一顆恆星生命的開始
這期的內容比較多,那我們趕快進入正題吧~ 想要了解恆星的誕生,首先要弄清楚什麼是分子雲:分子雲(molecular cloud)是星際分子集結的區域(星際分子即存在於星際空間的無機分子和有機分子)。由於擁有足夠的昏暗氣體和塵埃,它是所有恆星的「製造廠」。
-
恆星是什麼?
我們晚上看到的星星,每年的同一時刻它都會在那裡,似乎恆久不變,所以我們就稱之為恆星。其實恆星也是在不斷變化著、運動著的,只是人類的生命太過於短暫,相對於恆星來說,微不足道。幸運的是,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科學家們不斷地努力,使我們對恆星有了一個更深入的了解。下面我們就來詳細地說一說。
-
我們的太陽是一顆恆星,那你了解恆星嗎?
2.依據恆星的穩定性劃分為穩定、不穩定恆星。3.依據恆星體積與質量劃分為小型、中型、大型、超大型恆星。4.依據恆星與其他星球的關係以及運動情況,劃分為以下類型孤星型恆星孤星型恆星在宇宙空間孤立存在,不在星系中,沒有與其它星球形成關係。該類型恆星在宇宙中一般呈直線運動。
-
長圖 恆星的一生
每當夜幕降臨,仰望星空,我們來到璀璨的恆星世界。幾千年前,人們就開始了對恆星的研究,而如今恆星的整體框架已經形成。今天就讓我們隨著這篇漫畫長圖去領略恆星所經歷的一生。
-
連載| 恆星的一生(二):主序階段
原標題:連載 | 恆星的一生(二):主序階段 連載 | 恆星的一生(一):恆星誕生記 正文共:2150 字 5 圖 預計閱讀時間: 6 分鐘 而恆星質量大小對恆星的影響還遠不止這些,它從一開始就決定了恆星的壽命,設計好了恆星生命的幾乎一切劇情。 上面提到,恆星的顏色(本質上是光譜能量分布特徵)與恆星表面的有效溫度有關。這樣一來,通過研究恆星光譜特徵,我們就可以了解恆星的溫度信息。
-
一顆恆星的一生經過幾個過程?
恆星是什麼?首先是我們最常見的,太陽就是一顆恆星,目前的年齡大致為45.7億年,正值中壯年時期,處於最穩定的主序星階段,那麼還有哪些是恆星?比鄰星是除太陽外距離我們最近的恆星,距離約4.3光年,還有天狼星α是天空中除太陽外最亮的恆星,質量最大的恆星是R136a1沃爾夫-拉葉星。一顆恆星的誕生恆星並不是宇宙大爆炸一下子就炸出來的,而是慢慢的宇宙變化形成的。
-
恆星的一生是怎樣的 恆星具有哪些特性
恆星的一生是怎樣的 恆星都是氣態星球。晴朗無月的夜晚,且無光汙染的地區,一般人用肉眼大約可以看到6000多顆恆星,藉助於望遠鏡,則可以看到幾十萬乃至幾百萬顆以上。估計銀河系中的恆星大約有1500-4000億顆,我們所處的太陽系的主星太陽就是一顆恆星。 恆星演化是一個恆星在其生命期內(發光與發熱的期間)的連續變化。生命期則依照星體大小而有所不同。單一恆星的演化並沒有辦法完整觀察,因為這些過程可能過於緩慢以致於難以察覺。
-
一起來看看恆星的一生
一起來看看恆星的一生 2020-07-03 14: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太陽是離我們最近的恆星,那我們以後有可能到達另一顆恆星嗎?
如果「我們」能存活那麼長的時間並繼續技術的發展,我們肯定不是智人了,會變成其他的物種……一場全球性的災難會毀滅我們的文化,只留下幾十萬人在倒退大約五千年的地球上。但是如果「我們」能存活那麼長的時間並繼續技術的發展,那麼智人最久會在幾個世紀,最短會在一個世紀內滅絕。 在未來的某個時刻,先進的技術會解鎖自我組裝、自主製造機器人,他們會利用指數增長。
-
恆星的一生是怎樣的?太陽最終會毀滅地球嗎?
恆星誕生恆星通常是在星際氣體中誕生的。在宇宙中,當星際氣體的密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時,由於其內部引力的增長大於氣體壓力的增長,這團氣體雲就開始收縮。這樣的傾向一開始,其自身引力使巨量物質的密度普遍增大。巨大質量的星際物質開始變得不穩定。
-
怎樣測量與恆星之間的距離?
在我們討論恆星間的距離時,我們經常會聽說大到令人難以置信的數字。但話雖這麼說,我們是怎麼知道一顆恆星離我們到底有多遠的呢?目前有很多方法來計算恆星與地球之間的距離,但最主要的方法有三種。通過簡單的數學和邏輯推理,天文學家為我們描繪了一幅更為生動的宇宙圖景。現在坐下來,喝杯茶,給你的大腦來場數學頭腦風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