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實現氫燃料電池全產業鏈自主化

2020-12-06 觀察者網

科技日報1月22日消息,國家電投集團總經理江毅22日在此間透露,作為國內五大發電集團中唯一具有核電牌照的企業,國家電投正尋求在代表能源未來的核電前沿技術和系列儲能前沿技術上取得突破,並已在氫燃料電池開發領域獲重大突破,完成了相關催化劑、擴散層、膜電級、雙極板、電堆組裝、系統控制、空壓機等系統設備自主研發,在實現燃料電池全產業鏈完全自主化的同時,部分性能指標達到了世界領先水平。他是在國家電投2019年度工作會議上作此番表述的。

江毅在總結國家電投2018年科技創新工作時介紹,先進能源技術研發成果顯著:推進海洋核動力堆研發設計, CAP50T初步設計通過評審;加強對四代堆、熔鹽堆等前沿技術跟蹤研究;推進先進高效太陽能電池技術研發,形成從技術研發、設備製造到投資運營的全產業鏈創新平臺;光伏發電實證基地新增儲能示範;建成氫燃料電池研發實驗室,完成燃料電池原理樣堆開發,實現核心原材料關鍵技術自主化,性能指標處於國內領先水平;完成250千瓦級鐵鉻液流電池示範項目電池堆設計。

他表示,2019年,將在核能、氫能、光伏、儲能等領域論證實施一批重點創新項目:推進多功能小堆關鍵技術研發;開展事故容錯燃料技術研究;推進氫燃料電池開發及中試線建設,完成大功率電堆系統開發及實驗室綜合測試;加強鉛冷堆、超臨界二氧化碳循環、大規模熔鹽儲熱等前沿技術研究;完成轉換效率24.5%的高效光伏電池片研發;250千瓦級鐵鉻液流電池堆完成示範應用。

相關焦點

  • ...新能源汽車|氫燃料電池|氫能源|燃料電池|產業鏈|燃料電池汽車
    根據北京最新發布的氫燃料電池汽車發展規劃,2023年前,力爭推廣氫燃料電池汽車3000輛、建成加氫站37座,氫燃料電池汽車全產業鏈累計產值突破85億元;2025年前,力爭實現氫燃料電池汽車累計推廣量突破1萬輛、再新建加氫站37座(共計74座),氫燃料電池汽車全產業鏈累計產值突破240億元。值得注意的是,當前我國電動汽車產業已形成全球最完整的產業鏈,電動汽車市場規模全球位列第一位。
  • 新能源氫燃料電池產業鏈
    濰柴動力130億元定增 12月24日,濰柴動力發布定增公告,共募集不超過130億元投入燃料電池產業鏈建設項目、高端發動機等項目建設。其中燃料電池產業鏈建設項目共募集20億元,詳細如下:其中,關於氫能與燃料電池,白皮書指出「部署可再生能源與氫能技術研究」「加速發展綠氫製取、儲運和應用等氫能產業鏈技術裝備,促進氫能燃料電池技術鏈、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鏈發展」等。目前,各級地方政府藉此次燃料電池汽車示範城市群申報為契機,相繼發布了氫能產業發展規劃,期待國家層面氫能產業發展規劃儘快出臺。
  • 氫燃料電池「狼也來了」
    不僅雙雙躋身發達國家俱樂部,就連在我國引以為豪的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領域,更是可與擁有十多億人口的泱泱大國並稱「中日韓」,松下、LG化學、SKI、三星SDI在世界範圍內,都不是「省油的燈」。不僅如此,這兩國的氫燃料電池行業企業也相當厲害。數據顯示,2019年全球氫燃料電池汽車銷量第一的國家是韓國,其氫燃料電池的出貨量也高居第一達到了408MW。
  • 日韓氫燃料電池市場:「狼也來了」!
    不僅雙雙躋身發達國家俱樂部,就連在我國引以為豪的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領域,更是可與擁有十多億人口的泱泱大國並稱「中日韓」,松下、LG化學、SKI、三星SDI在世界範圍內,都不是「省油的燈」。 不僅如此,這兩國的氫燃料電池行業企業也相當厲害。數據顯示,2019年全球氫燃料電池汽車銷量第一的國家是韓國,其氫燃料電池的出貨量也高居第一達到了408MW。
  • 氫燃料電池汽車,憑什麼這麼火?
    燃料電池是一種通過氧或其他氧化劑進行氧化還原反應的過程,把燃料中的化學能轉換成電能的發電裝置,因此氫是這種電池的主要燃料。(圖:氫燃料電池工作原理)大家都知道氫在大自然中是無處不在的,因此理論上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再者就是氫本身的特性,具有很高的能量密度,這也讓這種技術有無與倫比的續航裡程。
  • 複製特斯拉:氫燃料電池的能源革命
    氫電汽車產業鏈相比純電動汽車更長,但具體格局也不算複雜,可以分為上中下遊三部分:上遊氫氣環節,中遊燃料電池,以及下遊的各大整車廠。不同於特斯拉從車庫裡拉根線出來就能充電,氫燃料電池汽車需要加注氫氣作為燃料。因此,氫電汽車必須以上遊氫氣環節為支撐,具體包括化工產業,氫氣儲運網絡,以及末端的加氫站。
  • 各類氫燃料電池空壓機
    氫燃料電池是一種將氫和氧的化學能通過電極反應,轉換成電能的裝置,排出的廢棄物只有水和熱量,因為沒有碳的排放,因此被認為是目前最有發展前途的一種能源,世界各國都將氫燃料電池列為國家高新戰略項目。氫燃料電池系統原理以及相關配套產業鏈如下:氫燃料電池原理圖氫燃料電池相關產業鏈其中,空壓機在氫燃料電池系統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屬於關鍵零部件。
  • 突破氫燃料電池汽車四大瓶頸
    經過多年積累,我國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初具產業化條件,商業化應用正在開啟。氫燃料電池汽車初具產業化條件近年來,國家《能源技術革命創新行動計劃2016-2030》《「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和《「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都將氫能發展與燃料電池技術創新提升到國家戰略高度,列為重點發展方向。
  • 新政促發展 氫燃料電池汽車駛入快車道
    規劃顯示,2025年前,北京市將培育5~10家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鏈龍頭企業,力爭實現氫燃料電池汽車累計推廣量突破1萬輛,氫燃料電池汽車全產業鏈累計產值突破240億元。  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歐陽明高表示,到2030年氫燃料電池汽車要力爭達到100萬輛的規模,只有規模得到拓展,氫燃料電池相關的技術才不會出現退步。在他看來,燃料電池有希望重複鋰離子電池過去十年所取得的技術進步。  截至2020年7月,我國累計推廣燃料電池汽車超過7200輛,建成加氫站約80座,社會資本明顯提高。
  • 上海計劃推廣1萬輛氫燃料電池汽車 機構建議關注產業鏈龍頭企業
    」上了解到,上海正著力打造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高地,計劃在3年內,實現氫燃料電池汽車累計推廣量突破1萬輛。由此可見,燃料電池汽車產銷在8月實現了迅猛增長,表現明顯好於前7月。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燃料電池汽車還處於推廣初期,離不開政策補貼支持。上半年受疫情影響國家財政壓力較大、且部分企業停工停產,因而產銷量大幅下滑。近期多地政府加大了對燃料電池產業的扶持力度,新的補貼政策也「呼之欲出」,燃料電池汽車的產銷量有望逐步恢復並提升。
  • 氫燃料電池的發展現狀和前景
    據此,2014年6月,日本經濟產業省制定了「氫能與燃料電池戰略路線圖」,提出了實現「氫能社會」目標分三步走的發展路線圖:到2025年要加速推廣和普及氫能利用的市場;到2030年要建立大規模氫能供給體系並實現氫燃料發電;到2040年要完成零碳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截至2018年1月,日本燃料電池乘用車保有量約2000臺,燃料電池大巴預計2020年增加到100臺。
  • 氫燃料電池有沒有投資機會?
    近期,國務院辦公廳發布《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規劃中提到到202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力明顯增強,動力電池、驅動電機、車用作業系統等關鍵技術取得重大突破。新能源汽車新車銷售量達到汽車新車銷售總量的20%左右,高度自動駕駛汽車實現限定區域和特定場景商業化應用。
  • A股氫燃料電池產業鏈公司詳細名單一覽
    2020-11-25 22:01:50 來源: 專屬定製財經日報 舉報   我國氫資源豐富
  • 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深度研究
    產業鏈細分領域:車載儲氫和供氫技術方面,我國基本掌握了 35MPa 高壓儲氫罐和加注系統關鍵技術,實現高壓氫氣瓶等部件國產化開發,但某些關鍵閥門、管路、傳感器等國內尚停留在研究或小批量階段,仍依賴進口。
  • 求知:氫燃料電池有沒有投資機會?
    近期,國務院辦公廳發布《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規劃中提到到202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力明顯增強,動力電池、驅動電機、車用作業系統等關鍵技術取得重大突破。新能源汽車新車銷售量達到汽車新車銷售總量的20%左右,高度自動駕駛汽車實現限定區域和特定場景商業化應用。
  • 氫燃料電池降本要過三道坎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有效降低氫燃料電池系統的空間成本。3 國產化替代降低成本壓力 氫燃料電池系統佔整車成本的63%。這有利於在降低氫燃料電池系統成本同時。作為氫燃料電池汽車應用的核心環節,燃料電池系統成本當前依然無法與動力鋰電池相抗衡。
  • 氫燃料電池催化材料的挑戰與機遇
    2015年,國務院印發《中國製造2025》,提出了燃料電池汽車的戰略目標及研究方向。目標到2020年,我國逐步實現關鍵材料和零部件國產化、燃料電池堆和整車性能提升、燃料電池汽車運行規模擴大。通過對關鍵材料、電池堆系統及通用化技術等重點領域的研究,到2020年實現關鍵技術攻關,2025年完成商業化產品全產業鏈的建設,並實現區域小規模運行。
  • 氫燃料電池第一股億華通
    今日科創板我們一起梳理一下億華通,公司是一家專注於氫燃料電池發動機系統研發及產業化的高新技術企業,致力於成為國際領先的氫燃料電池發動機供應商。公司具備自主核心智慧財產權,率先實現了發動機系統及燃料電池電堆的批量國產化,產品目前主要應用於客車、物流車等商用車型。
  • 氫燃料電池有望率先落地商用車 願景目標:2050年我國進入氫能社會
    基於氫燃料電池產業的廣闊前景,近期以來,我國氫燃料電池行業利好政策也頻頻發布。例如,今年9月,財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門聯合發布了《關於開展燃料電池汽車示範應用的通知》,「以獎代補」的氫燃料電池汽車政策落地,補貼上限17億元,並明確向商用車領域傾斜。
  • 廣東:加快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
    方案提出,加快整合省內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資源,重點突破氫燃料電池關鍵核心技術和產業化,建立自主可控、技術先進的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鏈。一、著力培育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鏈(一)加快整合省內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資源,打造粵港澳大灣區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示範區,重點突破氫燃料電池關鍵核心技術和產業化,建立自主可控、技術先進的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鏈。鼓勵省內氫燃料電池系統、電堆、膜電極等企業加強合作,加快開發具有自主技術的氫燃料電池高性能電堆,實現規模化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