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蘚和藻類、地衣、蕨類如何區分?

2021-02-12 上海植物園

苔蘚植物個體微小,大部分都呈綠色,多生長在陰暗潮溼的環境。在植物大家族中,除了苔蘚,也有不少同樣喜歡陰暗潮溼的環境且個體不大的植物,故在植物的辨認上經常出現將苔蘚植物和其他植物弄混的現象。

不過有的時候出現這種錯誤判斷也是情有可原,除了極易辨識的高大花草樹木和明顯傘狀的菌類外,苔蘚植物與一些體型細小的藻類植物、地衣植物和蕨類植物在外觀上也真的頗為相似。不仔細觀察,真的很容易混淆。

細葉小羽蘚(莖葉體苔類)的孢子體

細葉小羽蘚(莖葉體苔類)的配子體

葉狀體苔類-瘤鱗地錢粗鱗亞種

大多數的苔蘚植物已具有莖和葉的雛形,有的在基部或腹面還有假根著生。不過,苔蘚植物沒有維管組織,因此很難長高,這也是它被誤認為是低等植物的原因。植物體(配子體)為莖葉體或葉狀體,多為綠色,蘚類多數具單中肋,苔類和角苔類無中肋。

土生的氣生藻類(長在土面上的氣生藻類)

水生藻類-水綿(長在水裡的水生藻類,圖示水綿)

樹生的氣生藻類(長在樹皮上的氣生藻類)

不具根、莖、葉的分化。大多生活在水中,容易辨識。但也有少數藻類生活在潮溼的巖石、樹幹、土壤表面或內部,這些藻類多呈綠色,個體小且粘滑,不近距離看的話難與苔蘚植物進行區分。實際上,常讓人不小心滑倒摔跤的也多是藻類。

真菌(2種)和藻類的共生體,根據形態分為殼狀地衣、葉狀地衣和枝狀地衣。地衣的植物體比較脆弱,容易破碎。殼狀地衣顏色各異,緊密粘附基質,難以剝離;枝狀地衣多灰白色,呈樹枝狀或鬚根狀,直立或懸垂,僅基部附著於基質;葉狀地衣背腹面顏色不相同,以腹面的假根或臍疏鬆固著於基質。

團扇蕨

鐵線蕨原葉體

已具有真正的根、莖、葉和較原始的維管組織分化,並以孢子體佔優勢。與苔蘚植物區別困難的多是一些蕨類的原葉體(配子體)和小型蕨類的植物體(孢子體)。蕨類的原葉體(配子體)常呈心形,孢子體的中肋多分支或網狀。

相關焦點

  • 2020中考生物複習:區分常見的藻類、苔蘚和蕨類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0中考生物複習:區分常見的藻類、苔蘚和蕨類,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區分常見的藻類、苔蘚和蕨類植物。   藻類植物:大都生活在水中,能進行光合作用,無根、莖、葉的分化。   常見的藻類植物:水綿、衣藻、海帶、紫菜。
  • 藻類、苔蘚、蕨類、種子植物,你會區分嗎?
    藻類、苔蘚、蕨類、種子植物,你會區分嗎?
  • 農業:如何去除硬表面上的藻類,地衣,苔類和苔蘚?
    導語:通常會發現生長在硬表面上的藻類,地衣,苔類和苔蘚等生長物。與流行的看法相反,它們不會破壞它們正在生長的東西,但會導致露臺,驅動器,路徑和步驟變得滑溜。那麼如何去除硬表面上的藻類,地衣,苔類和苔蘚?
  • 苔蘚畫?地衣畫?你還傻傻分不清?
    這不,在歷屆上海植物園的陰生植物展中,就有這樣的一類展品,常被大家稱為苔蘚畫。在今年的秋季花展中,更是用苔蘚拼出了一幅中國地圖,通過起伏的微地形和不同種類的苔蘚,使祖國的綠水青山躍然紙上。除了苔蘚畫,還有另一種很相似的展示形式——地衣畫。在本次的陰生植物展上,從一帶一路、經典國粹、築夢藍天等角度展示了6幅地衣畫。
  • 2021七年級生物知識點:藻類、苔蘚和蕨類植物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七年級生物知識點:藻類、苔蘚和蕨類植物,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1.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可以分為四大類:藻類、苔蘚、蕨類和種子植物(裸子和被子)。   3.苔蘚植物   ①大多生活在潮溼陸地;   ②一般具有莖(無導管)、葉(無葉脈)、假根;   4.苔蘚植物的根是假根,不能吸收水分和無機鹽,而苔蘚植物的莖和葉中沒有輸導組織,不能運輸水分。所以苔蘚植物的植株長得十分矮小,且苔蘚植物的生命活動不能離開水(生殖和發育過程不能離開水!)。
  • 初中生物知識點梳理之藻類、苔蘚和蕨類植物
    藻類、苔蘚和蕨類植物     一、藻類植物:藻類植物:大多生活在水中,少數在陸地陰溼處,單細胞或多細胞。無根、莖、葉的分化。如:水綿、海帶、衣藻。全身進行光合作用,釋放氧佔大氣的90%。     二、苔蘚植物:大多生活在陰溼的陸地上,植株矮小,有莖、葉、假根,無輸導組織。如:牆蘚、葫蘆蘚。
  • 第三單元第一節 藻類、苔蘚和蕨類植物教學設計
    第三單元第一節 藻類、苔蘚和蕨類植物教學設計   天津市河北區天慈中學趙婧   1.教材分析   1.1本課在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新課標十大主題中第四大主題──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中的內容。
  • 2020年中考生物重要考點總結:藻類、苔蘚和蕨類植物
    藻類、苔蘚和蕨類植物     一、蕨類植物的地上部分不是莖,而是它的複葉;地下部分是地下莖和根.     二、蕨類植物出現根、莖、葉等器官的分化,而且還具有輸導組織、機械組織,所以植株比較高大.
  • 三單元第一章:藻類、苔蘚和蕨類植物 PPT課件1
    三單元第一章:藻類、苔蘚和蕨類植物 PPT課件1 來源:中考網整理    作者:中考網編輯    2014-03-11 14:09:32 [標籤:三單元 藻類 苔蘚 蕨類植物 PPT 課件]說兩句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行動裝置訪問中考網,2019
  • 《藻類、苔蘚和蕨類植物》的教材問題及課後練習題,精心為您準備
    人教版《七年級生物上冊》第三單元 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第一章 生物圈中有哪些綠色植物第一節 藻類、苔蘚和蕨類植物P77練習: 1.將下列植物類群與其相應的特徵用線連接起來。答:魚缸長期不換水,魚的排洩物等會使得魚缸中藻類植物生長所需的養料增加,藻類植物得以大量繁殖,因此魚缸中的水會逐漸變綠,貼在魚缸壁上的藻類植物會形成綠膜。 3.有些樹幹的陰面長著一些苔蘚,而它的陽面卻沒有苔蘚生長。這是為什麼?答:多數苔蘚植物生活在潮溼的環境中,因此,樹幹背陰的一面往往有苔蘚生長,而向陽的一面沒有。
  • 搞懂第三單元第一章第一節《藻類、苔蘚和蕨類植物》這19道題目
    第一節 藻類、苔蘚和蕨類植物考點一:植物的分類:已知的50餘萬種綠色植物可以分為孢子植物和種子植物。孢子植物又分為:藻類、苔蘚和蕨類植物。藻類、苔蘚和蕨類植物都是依靠產生孢子的方式來繁殖後代的,因此都稱為孢子植物。3.蕨類植物的經濟意義在於:①有些可食用。②有些可供藥,如卷柏、貫眾。③有些可供觀賞,如腎蕨。④有些可作為優良的綠肥和飼料,如滿江紅。⑤古代的蕨類植物的遺體經過漫長的年代,變成了煤。
  • 你對苔蘚,蕨類植物都了解嗎
    苔蘚植物門分苔、蘚兩類,全世界約有23萬種,中國有苔類約600種,蘚類約1500種。小小的苔蘚看上去不起眼,經常被人忽視,但它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卻是不可估量的。苔蘚植物是尾隨細菌、地衣之後自然界的又一拓荒者,生長在裸露的石壁上,密集叢生,積累水分和浮塵,分泌酸性代謝物腐蝕巖石,促進巖石分化、土壤形成。
  • 中國長城站,附近地衣、苔蘚植物和藻類大量生長,建設設施齊全
    這些臺站有許多科研項目和先進的實驗手段。許多項目全年都在持續進行。中國南極長城站和中山站是常年的科研站。在籌備過程中,在全面了解南極洲自然地理的基礎上,南極委員會認為,雖然南極洲東南部距離中國相對較近(與南極洲西南部相比),但如果當時沒有破冰船和防冰船登上南極洲東南部,顯然要冒很大風險。因此,它暫時把注意力轉向南極半島和南極洲西南部的南設得蘭群島。在南極半島建站還是非常困難的。
  • 地衣:未來火星拓荒者
    地衣,是真菌與藻類之間互惠共生的特殊低等生物,由真菌和藻細胞構成。藻細胞通過光合作用為真菌提供養分,而菌絲又為藻細胞提供水分、無機鹽及保護措施,這樣「互惠共生」的特性,使得地衣不需要從基物獲取營養,就能夠在裸露的巖石表面自由生長。  地衣的出現,僅晚於最早出現在海洋裡的藻類。
  • 「逐夢奇趣,樂享園藝」——陰生植物展之地衣畫DIY製作
    其中,作為花展「奇趣夢」主角之一的陰生植物展一改往日風格,勇「闖」室外,棲身於植物大樓附近的蕨類園內,完美融合了自然童趣與科普知識,精心打造了一個神奇而又誘人的「植物王國」,極具看點。2020年秋季花展即第四屆陰生植物展回顧以往幾屆陰生植物展的精彩看點,不少忠實粉絲對於那一幅幅苔蘚畫和地衣畫念念不忘。其實,地衣是真菌和藻類共生的一類生物,二者互惠互利、相互依賴共同生長。
  • 地衣:被忽略的先鋒生物
    研究組通過對亞洲和非洲擔子地衣進行形態學、化學和分子系統學研究發現,中國之前報導的雞油菌目多枝瑚屬物種,其實應隸屬於蓮葉衣目中的麗燭衣屬。  此外,課題組還發現了雙色麗燭衣和雲南麗燭衣兩個新種,其中王立松拍攝的新種「雲南麗燭衣」的野外生境照片,被選作當期封面。橙黃色的美麗姿態,在泥土的襯託下顯得格外動人。
  • 你所不知道的地衣
    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境內的阿尼瑪卿雪山的多種地衣群落景觀。攝影/徐健1968年4月在荷蘭舉行的「大氣汙染對動植物影響」會議作出決議,推薦地衣和苔蘚為大氣汙染的指示物種,其理由是:它們非常容易獲得,它們對大氣汙染所顯示的特殊敏感性遠遠超過絕大多數的高等植物。從此以後,地衣被認為是對大氣汙染生態監測最好的材料之一。
  • 地衣:被忽略的先鋒生物—新聞—科學網
    研究組通過對亞洲和非洲擔子地衣進行形態學、化學和分子系統學研究發現,中國之前報導的雞油菌目多枝瑚屬物種,其實應隸屬於蓮葉衣目中的麗燭衣屬。 此外,課題組還發現了雙色麗燭衣和雲南麗燭衣兩個新種,其中王立松拍攝的新種「雲南麗燭衣」的野外生境照片,被選作當期封面。橙黃色的美麗姿態,在泥土的襯託下顯得格外動人。
  • 植物進化簡史,從藻類到花卉用了39億年
    藻類多為單細胞、多細胞群體、絲狀體、葉狀體和枝狀體等,僅少數具有組織分化(如海帶)和類似根、莖、葉的構造(無微管組織)。根據藻類的形態、生殖方式等的不同,藻類分為藍藻門、裸藻門、甲藻門、金藻門、黃藻門、硅藻門、綠藻門和紅藻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