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葉海桐 Pittosporum glabratum Lindl.(海桐花科)
別 名:長果滿天香、一朵雲、光海桐
拍攝日期: 2016年11月28日
拍攝地點:安徽中醫藥大學(少荃湖校區)
識別特徵:
(1)常綠小喬木,上部枝條有時輪生,葉兩面光滑,全體無毛。
(2)花黃色,生於小枝頂端,成傘房花序,花萼基部聯合,5裂,表面光滑,邊緣有毛。
(3)蒴果,卵形或橢圓形,3瓣裂,種子多數深紅色。
(4)花期4月,果熟期9月。
地理分布:
生於林間陰溼地。分布廣東、廣西、湖南、四川、貴州、陝西等地。
摘自在線中國植物志www.eflora.cn
藥用價值:
消腫解毒,止血。主治毒蛇咬傷、癰腫瘡癤、水火燙傷、外傷出血。祛風除溼,活血通絡,止咳澀精。
其他價值:
(1)其他用法有:外用-適量,鮮品搗敷;或煎水洗;或幹品研末撒。
(2)種子油供制肥皂;莖皮含纖維,可作造紙原料;果實含澱粉,可供釀酒。
(3)光葉海桐因株形圓整外形美觀,四季常綠,為常用的觀賞性植物,也用作一種綠化植物所栽培。
本草集錦:
《本草圖經》曰:「葉如手大,作三花尖。皮若梓白皮,而堅韌可作繩,入水不爛。不拘時月採之。古方多用浸酒治風蹷。」
《大觀本草》載:「主霍亂中惡,赤白久痢,除甘䘌疥癬,牙齒蟲痛,並煮服及含之。水浸洗目,除膚赤。堪作繩索,入水不爛。」
藥方集解:
(1)治風溼骨痛,產後風癱,胃痛,牙痛:光葉海桐根9-15g。水煎服。(《廣西中草藥》)
(2)治風溼性關節炎:山梔茶根60g,楓荷梨30g。泡酒500ml,每服酒15ml,早晚服。(《貴州藥資料》)
注意事項:
海桐與光葉海桐同作為常見的綠化植物,所以大家千萬不要混淆哦!海桐的嫩枝被褐色柔毛,而光葉海桐全體無毛。
編者寄語:
走在校園小道上,小編無意發現光葉海桐滿滿的綠色葉片中閃爍著紅色蒴果,跟著小編觀察周圍的植物,帶著一雙發現美的眼睛,相信你也會在不經意間捕捉到植物的獨特之處,也許只是很常見的觀賞性植物。所以,只要你願意去關注它,可能會有意想不到的發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