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識藥(第二百零五期):鼠麴草

2021-02-22 藥學史本草學術研討

鼠麴草Gnaphalium affine D. Don菊科

「我常常想到人的一生,便不由得要向你祈禱,你一叢白茸茸的小草,不曾辜負了一個名稱。」這是馮至先生眼裡高貴和潔白的鼠麴草,它不僅僅是卑微的存在。

識別特徵:

(1)二年生草本,高10-50釐米。

(2)莖直立,簇生,不分枝或少有分枝,密生白色綿毛。

(3)葉互生,基部葉花期枯萎,下部和中部葉倒披針形或匙形,長2-7釐米,寬4-12毫米,頂端具小尖,基部漸狹,下延,無葉柄,全緣,兩面有灰白色綿毛。

(4)頭狀花序多數,通常在頂端密集成傘房狀;總苞球狀鐘形,長3毫米,寬3.5毫米;總苞片3層,金黃色,幹膜質,頂端鈍,外層總苞片較短,寬卵形,內層矩圓形;花黃色,外圍的雌花花冠絲狀;中央的兩性花花冠筒狀,長約2毫米,頂端5裂。

(5)瘦果矩圓形,長約0.5毫米,有乳頭狀突起;冠毛黃白色。

地理分布:分布於華東、華中、華南、西南各省區和陝西、河北、河南、臺灣;朝鮮,日本,越南,印度也有。生田埂、荒地、路旁。

註:摘自中國在線植物志

藥用價值:化痰止咳;祛風除溼;解毒。主咳喘痰多;風溼痺痛;洩瀉;水腫;蠶豆病;赤白帶下;癰腫疔瘡;陰囊溼癢;蕁麻疹;高血壓。

本草集錦:

(1)《別錄》:味酸,無毒。

(2)《本草拾遺》:味甘,平,無毒。

(3)《履巉巖本草》:性溫平,無毒。

(4)《藥類法象》:氣熱,味酸。

藥方集錦:

(1)治一切勞咳嗽,雍滯胸膈痞滿:雄黃、佛耳草,鵝管石、款冬花各等分。上為末,每服用藥一錢,安在爐子上焚著,以開口吸菸在喉中。(《宣明論方》焚香透膈散)

(2)治咳嗽痰多:鼠麴草全草五、六錢,冰糖五、六錢。同煎服。(《江西民間草藥》)

(3)治支氣管炎、寒喘:鼠麴草、黃荊子各五錢,前胡、雲霧草各三錢,天竺子四錢,薺尼根一兩。水煎服。連服五天。一般需服一個月。(《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4)治風寒感冒:鼠麴草全草,五、六錢。水煎服。(《江西民間草藥》)

(5)治蠶豆病:田艾二兩,車前草、鳳尾草各-兩,茵陳半兩。加水1200毫升,煎成800毫升,加白糖當茶飲。(《廣東醫藥衛生科技資料選編》)

(6)治筋骨痛,腳膝腫痛,跌打損傷:鼠麴草一至二兩。水煎服。(《湖南藥物志》)

(7)治白帶:鼠麴草、鳳尾草、燈芯草各五錢,土牛膝三錢。水煎服。(《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8)治脾虛浮腫:鮮鼠麴草二兩。水煎服。(《福建中草藥》)

(9)治無名腫痛、對口瘡:鮮鼠麴草一兩。水煎服;另取鮮葉調米飯搗爛敷患處。(《福建中草藥》)

(10)治毒疔初起:鮮鼠麴草合冷飯粒及食鹽少許搗敷。(《泉州本草》)

編者寄語:我還是選擇馮至先生的詩句來結尾,「一切的形容,一切喧囂到你身邊,有的就凋落,有的化成了你的靜默;這是你偉大的驕傲,卻在你的否定裡完成,我向你祈禱,為了人生。」又或許這便是蛻變論,在渺小和靜默中完成偉大的驕傲。

相關焦點

  • 鼠麴草的功效作用,介紹幾種鼠麴草的吃法
    鼠麴草又名鼠麴草、佛耳草、鼠耳草、田艾、清明菜和菠菠草,是製作清明節氣美食清明果的原料之一。鼠麴全草含有黃酮苷、揮髮油、微量生物鹼等。鼠麴草的花含有木犀草素、芹菜素、槲皮素、葡萄糖苷等成分。鼠麴草是一種溫性中生牧草,多長于田野,路旁及農田,草地陰溼處。。
  • 每日識藥(第一百四十二期):木槿
    (錦葵科)鐺鐺鐺,又到了每日識藥。這一次小編要介紹的是木槿,不知道你是否和小編一樣認為這是個很好聽很有詩意的名字呢?她不僅名字好聽,她的相貌更是美麗至極。是不是迫不及待想目睹她的真容了呢?不妨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 每日識藥(第二百四十五期):風輪菜(斷血流)
    註:摘自中國高等植物圖鑑藥方集錦:在貴州民間藥物中別名為蜂窩草(1)治疔瘡:蜂窩草搗敷,或研末調菜油敷。(4)治狂犬咬傷:蜂窩草嫩頭七個,搗絨,泡淘米水,兌白糖服。(5)治小兒疳病:蜂窩草五錢,曬乾研末,蒸豬肝吃。(6)治爛頭疔:蜂窩草、菊花葉適量,搗絨敷。(7)治感冒寒熱:蜂窩草五錢,閻王刺二錢,煎水服。
  • 每日識藥(第二百六十八期):龍芽草
    龍芽草Agrimonia pilosa Ldb.
  • 【每日一味藥】木賊草
    【每日一味藥】木賊草 【性味歸經】甘、苦,平。(《聖惠方》) 3、治風寒溼邪,欲發汗者:木賊草(去節)一兩,生薑、蔥白各五錢。水煎熱飲,即汗。(《聖惠方》) 【小故事】 這天老藥師帶著小徒弟又上山採藥。發現山腳溪邊有一大片木賊草,長得正是翠綠,一截截的,又大又長,像一條條筆筒或管子一樣,所以木賊草又叫管子草、筆筒草、節節草。
  • 每日識藥(第一百三十八期):甘露子
    藥食同源,甘露子不僅是人們嘴中的佳餚,也是一味良藥。識別特徵:(1)多年生草本;根狀莖匍匐,其上密集鬚根及在頂端有串珠狀肥大塊莖的橫走小根狀莖。藥用價值:全草或塊莖入藥。祛風熱利溼,活血散瘀。用於黃疸,尿路感染,風熱感冒,肺結核;外用治瘡毒腫痛,蛇蟲咬傷。
  • 每日識藥:急性子/鳳仙透骨草
    拍攝時間:2016年10月28日基    原:中藥「急性子」和「鳳仙透骨草」分別來源於鳳仙花科植物鳳仙花Impatiens balsamina L.乾燥成熟的種子及莖。                   圖片摘自中國在線植物志www.eflora.cn生態分布:鳳仙花喜陽光,耐熱不耐寒,生存力強,適應性好,在較貧瘠的土壤中也可生長。
  • 每日識藥(第二百三十四期):野胡蘿蔔
  • 李時珍說它「通結氣,利腸胃」,曾是兒時美味,如今少人識
    導讀:人稱「黃瓜菜」如菠菜般鮮嫩,李時珍說它「通結氣,利腸胃」,曾是兒時美味,如今少人識。對於農村朋友來說,鄉下最多的植物就是路邊的各種野草,在很多人看來野草四處叢生貌似一無用處,而事實上這些野生植物卻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大的益處,只是很少有人關注它們,比如野菜。
  • 陽江人煲湯常用的藥根,你識得幾樣?
    五葉神在陽江人的餐桌上,一鍋藥根煲的靚湯是必不可少的牛大力、點稱根、淡竹薯... 那你識得幾樣?稔根 其根具有滋補強腎、寧心安神、增強智力的作用,是一種藥食兩用的藥材,客家人通常用來煲湯,其味甘甜,帶有濃濃的人參味,湯色鮮美,乃湯中之精品,喝後回味無窮。是家庭筵席、酒樓、宴會的絕佳湯料。
  • 【每日一味藥】乳香
    【每日一味藥】乳香 【性味歸經】辛、苦,溫。(《聖惠方》) 2、小兒洩瀉:肉豆蔻五錢,乳香二錢半,生薑五片。同炒黑色,去姜,研為膏收,旋丸綠豆大。每量大小,米飲下。(《全幼心鑑》) 3、疔瘡惡腫:千針草四兩,乳香一兩,明礬五錢,為末。酒服二錢,出汗為度。
  • 每日識藥(第四十七期):紅花酢漿草
  • 每日識藥(第一百一十六期):蠟瓣花
    藥方集錦:《浙江天目山藥植志》:治惡寒發熱,嘔逆心跳,煩亂昏迷(俗稱風蛇落肚症):乾燥蠟瓣花根皮三兩,仙鶴草、堅漆柴(金縷梅科檵木)根或葉各四至五錢,燈芯草、早竹葉各三至四錢,老薑三片,水煎,早晚飯前各服一次。
  • 全年營收為零!研發救命藥的百奧泰
    一、上市時唯一一款過審藥 據招股書,公司直到上市前,只有一款藥通過了評審:阿達木單抗,批准的適應症是強直性脊柱炎。 截至招股說明書籤署日, 發行人有 1 個產品獲得上市批准,有 20 個主要在研產品,其中 4 個產品處於 III 期臨床研究階段, 1 個產品處於 II 期臨床研究階段, 4 個產品處於 I 期臨床研究階段。
  • 雞眼草 蓮子草 花花草 夏閉草 小延邊草 花生草 地莖草 白萹蓄 日頭草 小關門
    雞眼草 蓮子草 花花草 夏閉草 小延邊草 花生草 地莖草 白萹蓄 日頭草 小關門  雞眼草 蓮子草 花花草 夏閉草 小延邊草 花生草 地莖草 白萹蓄 日頭草 小關門  雞眼草 蓮子草 花花草 夏閉草 小延邊草 花生草 地莖草 白萹蓄 日頭草 小關門  雞眼草   豆科  Fabaceae  雞眼草屬  別名: 蓮子草  花花草  夏閉草
  • 定經草 - 定經草 - 專區 - 生物谷
    定經草(《泉州本草》)【異名】水辣椒、四方草、蘭花仔(《廣西藥植名錄》),驚風榴、四角草(《福建中草藥》)。【來源】為玄參科植物長蒴母草的全草。【植物形態】長蒴母草一年生草本,柔弱,全體禿淨。莖下部伏地,長10~30釐米,花莖上舉。單葉對生;卵形,長1~2釐米,先端短尖或鈍,基部心形,邊緣有鋸齒。
  • 每日識藥(第三十二期):光葉海桐
    注意事項:海桐與光葉海桐同作為常見的綠化植物,所以大家千萬不要混淆哦!
  • 每日一草:半枝蓮
    物種別名並頭草、牙刷草、四方馬蘭、半支蓮、鼻尖菜、鼻尖草、耳挖草、趕山鞭、金挖耳、瘦黃芩、水黃芩、水荊芥、田基草、田基黃、通經草、挖耳草、望江南、望江青、望江清、狹葉韓信草、向天盞、半邊蓮、單片花、歧花黃芩、水韓信、水黃岑、
  • 每日識藥:(第一百六十九期)結香
  • 每日識藥(二十七期):油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