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時珍說它「通結氣,利腸胃」,曾是兒時美味,如今少人識

2021-01-10 一米視覺

導讀:人稱「黃瓜菜」如菠菜般鮮嫩,李時珍說它「通結氣,利腸胃」,曾是兒時美味,如今少人識。

對於農村朋友來說,鄉下最多的植物就是路邊的各種野草,在很多人看來野草四處叢生貌似一無用處,而事實上這些野生植物卻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大的益處,只是很少有人關注它們,比如野菜。

說到野菜,相信大家多多少少吃過一些,像薺菜、藜蒿、灰灰菜、鼠麴草,貌不驚人的野菜之所以成為我們飯桌上的美味,得益於野菜的營養和經濟價值。而有些價值不錯的野菜卻不為人所知,比如今天說到的「黃瓜菜」,如菠菜般鮮嫩,李時珍說它「通結氣,利腸胃」,曾是兒時美味,如今少人識。

地不論南北、境不別城鄉,時不分四季,在農村到處可見葉片翠綠,花葶俊俏、花朵黃澄澄的菊科植物,像蒲公英、苦菜、蘆蒿、地膽頭……而最常見的估計就是「黃瓜菜」了。其葉形寬大葉面油綠,邊緣波狀齒裂形似菠菜,李時珍說它「其花黃,氣如黃瓜」,可以當蔬菜食用,於是就有了「黃瓜菜」這個稱呼。

在農村人們常依野菜的口感味道或用它來命名,「黃瓜菜」就是其中之一,而它真正的名字叫黃鵪菜,是菊科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莖直立基部多分枝,舌狀花花冠黃色,頭狀花序有柄。葉基生提琴狀羽裂深波狀齒,葉柄微具翅。

黃鵪菜又名毛連連、野青菜、黃花枝香草,幼苗葉片邊緣呈波狀開裂,跟薺菜比較像,俗稱「野薺菜」。採摘其幼芽、嫩莖葉及花蕾,用淡鹽水浸泡除去苦味,可以涼拌、燉湯或清炒著吃,滋味鮮美。

黃鵪菜生於山坡草地、溪邊草叢、田間路旁陰涼潮溼處,有很強適應性,甚至磚縫、水泥塊縫隙中都能長出來。將它連根拔出,葉片枯萎後淋上雨水,又可以恢復新鮮,民間稱它「還陽草」。黃鵪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膳食纖維、甾醇類、酚酸,鈣及鋅元素營養價值很高。

李時珍說它「通結氣,利腸胃」,當野菜吃有著清熱解毒,活血消腫等作用,可用於咽痛、乳癰、瘡癤腫毒、急性腎炎及跌打損傷,是清熱消腫「特效藥」。黃鵪菜如菠菜般鮮嫩,是一種上好的養生野菜,在市面上賣20元一斤,曬乾後一斤賣到70多塊。曾是兒時美味,可惜長在路旁少人識,如今淪為田間雜草。

黃鵪菜葉片寬大翠綠,開花漂亮勃勃生機,既可當蔬菜吃還可以當綠植種植觀賞,雖說在野菜界裡味道一般,卻有著不錯的食用及經濟價值。需要提示一點,野菜營養豐富,不過很多植物的外形比較相似,野菜雖好在採挖時一定請辨識好,不認識的野菜不要食用。各位朋友,大家吃過「黃瓜菜」?對其價值還有哪些了解?歡迎說出您的看法。

相關焦點

  • 感染幽門螺桿菌的人,要遠離3種食物,少往嘴塞,或助腸胃舒暢
    在飲食逐漸多樣化的環境下,不少人都難逃胃病的魔爪,被難忍的胃病纏上,所以說胃病是自己吃出來的,也未嘗不可。尤其是感染幽門螺桿菌,惹上這樣的傷胃傢伙,與飲食有很大的關係。許多我們以為對胃沒有傷害的食物,其實都是腸胃最大的「敵人」。
  • 縣區|冷水灘:春雷饋贈山珍美味——雷公菌
    走在湖南永州冷水灘區鄉間的山坡田野上,細心眼尖的人會發現有不少野韭菜、山筍、蕨菜兒等山珍嫩綠欲滴地散落在綠地上。也有一簇簇呈微黃或藍綠色,玲瓏剔透,半透明狀,形似木耳的藻類,它叫「雷公菌」。當地農村老百姓又稱之為「雷公屎」、地皮菜。雷公菌一般只會生長在天然無汙染的環境中,一年四季中只有在春天雷雨過後,在山坡、田埂、石塊上都能看到它們的身影,古人們常說「這是雷公賜給農民的美味」。
  • 這3種蔬菜傷胃,腸胃不好的人,建議少吃
    導語:如今人們的生活質量都有了一個挺大的改變,如今越來越多的人都開始非常注重養生,除了不吃一些垃圾食品之外,越來越多的人也都加入到了健身的隊伍中來。如果要是吃垃圾食品而且長期不運動的話,就會給我們的腸胃帶來非常大的負擔,雖然說如今很多人都非常的小心,但是依舊還是有人得上了胃部的疾病,反反覆覆是非常的難受的,甚至還影響到了我們的正常生活。有一些蔬菜,雖然說表面上看起來比較的有營養,但是卻在無形中破壞了我們腸胃的菌群,比如說這三種蔬菜是比較傷胃的蔬菜,你知道是哪三種嗎?不知道的話就跟隨著小編的腳步一起來看一看吧。
  • 被李時珍稱為水豚肉的花鯽魚,肉質鮮嫩,和河豚一樣美味
    被李時珍稱為水豚肉的花鯽魚,肉質鮮嫩,和河豚一樣美味現在食物的種類特別豐富,海鮮也成了人們經常吃的一種食材,大家說到海鮮,想到的都是一些螃蟹和扇貝之類的美味,這些海產品的價格都是比較昂貴,但也有一些水裡的美味比較適合普通人家吃,那就是江河裡面的小魚小蝦
  • 兒時一摘幾十斤,曾是農村娃零食,如今1元1斤沒人要,太可惜了
    導讀:兒時一摘幾十斤,曾是農村娃零食,如今1元1斤沒人要,太可惜了得益於農業技術越來越好,現如今人們可以吃到的水果品種也越來越多,甚至很多以前只在農村才能吃到的野果,也被發展成了水果,不僅讓愛吃水果的朋友能品嘗到它們的美味,還讓農民朋友多了增收渠道,比如刺梨、八月炸、樹莓、桑葚等
  • 兒時一碗捉上千隻,80元一斤搶著收,如今少有人賣,不吃了?
    以前的夏天,我們坐在外面乘涼,一群人搖著蒲扇,一邊聊天,一邊吃著西瓜,好不快活。而且耳邊時常還能聽到知了的聲音,知了跟蛙聲可以說是夏天標配的存在。兒時一碗捉上千隻,80元一斤搶著收,如今少有人賣,不吃了?
  • 一種野果長得像櫻桃,農村兒時的美味,根部價值高,很多人不知道
    這種果子長得像櫻桃,農村兒時的美味,根部價值高,很多人不知道!我從小就生活在農村,所以對農村有一種特別的情懷,尤其是小時候發生的一點一滴,這些都是兒時的美好回憶。比如山稔、金櫻子、番石榴等,都是非常美味,城裡人有錢也買不到。今天與大家分享一種農村常見的野果,它外形長得像櫻桃,農村兒時的美味,這種野果叫金剛藤。金剛藤它的學名叫菝葜,別名叫麻甲簕、鱟殼刺、麻甲頭,在我們老家叫馬甲頭仔。
  • 人稱「腎果」,是農村娃美味零食,如今野生不多,30元一斤
    大家好,這裡是「農看農」,每天分享農村新鮮事,探討農村養殖/種植新項目,今天我們的主題是人稱「腎果」,是農村娃美味零食,如今野生不多,30元一斤。關於這腎果,農村娃一點都不陌生,曾經還是農村娃最稀罕的美味食品。腎果的原名是八月瓜,可能對於農村野果有點了解的人都知道,它屬於野果當中最普遍的一種水果,同桃金孃一樣被人們所熟知。但實際上大家真的認識它嗎?
  • 平時少吃這3種蔬菜,能對腸胃起到防護作用,建議儘早停止食用
    因為現在人們的生活節奏太快的原因,使得現在的人越來越不注意飲食搭配了,腸胃也是因為這個情況出現了或大或小的疾病。其實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吃的一些蔬菜,就會對胃部造成傷害,但是我們卻還不自知,經常會過多食用,從而是腸胃的負擔加重。
  • 這種魚每到春天就泛濫,李時珍稱它為水豚,肉質鮮美,熱量還很低
    這種魚每到春天就泛濫,李時珍稱它為水豚,肉質鮮美,熱量還很低如果對海鮮不過敏的話,大部分人其實還是比較喜歡吃的,當然是在資金比較充裕的情況下。雖然它們的確很好吃,但是大部分人吃得最多的還是普通的河鮮,尤其是魚類最多,螃蟹的話是有季節的,小龍蝦也是有季節的,但是魚類卻可以每個季節都可以吃到,並且有一些魚也是很好吃的,就比如這種魚,它每到春天就泛濫,李時珍稱它為水豚,肉質鮮美,熱量還很低。
  • 香菇和它才是「黃金搭檔」,通宿便清毒素,保護腸胃身體好
    香菇和它才是「黃金搭檔」,通宿便清毒素,保護腸胃身體好。春季有很多營養豐富的食材,不僅僅是各種各樣的綠葉蔬菜,還有各種菌類,而且味道清新順滑,一直受到大家的歡迎。其實一開始,蘑菇曾一度被斷定是毫無營養價值的食材,但是經過後來的研究,大家才了解到蘑菇的好處。
  • 它被稱為「皇帝菜」,胡蘿蔔素的含量極高,極其適合腸胃不好的人
    它被稱為「皇帝菜」,胡蘿蔔素的含量極高,極其適合腸胃不好的人茼蒿作為一種時蔬,有著一股濃鬱的香氣,吃起來也比較鮮香,還帶著一股子脆勁。還被稱為「皇帝菜」,茼蒿含有一種揮髮油,這種揮髮油比較特殊,會散發出一股濃鬱的氣味,可以幫助你消食開胃,從而增進你的食慾,不僅如此它還可以寬中理氣,治療你的脾胃不和。並且其含有豐富的粗纖維有助於腸胃的蠕動,幫助人體消化,極其適合腸胃消化不良的人群食用。
  • 明明臭不可聞,古人卻叫它九香蟲,南方人愛吃它,如今1斤600元
    導讀:明明臭不可聞,古人卻叫它九香蟲,南方人愛吃它,如今1斤600元 大暑節氣到來了,一年中最熱的中伏也要到了,再過不久南方馬上就要迎來「雙搶」了,也就是搶收早稻,然後還要搶著插晚稻秧苗了,農活很多,勞動強度也很大,並且時間緊,一把要在半個月內完成,所以就叫「雙搶」。
  • 兒時以為有毒不敢吃,如今改個名成「高端」水果,是炒作嗎?
    導讀:兒時以為有毒不敢吃,如今改個名成「高端」水果,是炒作嗎?對於很多90年代以前農村長大的朋友來說,兒時的記憶裡最為深刻的零食,也許就是野果了,畢竟在那個年代,農村生活條件不好,農村娃們也沒錢買零食吃,而那個年代的農村環境好,野果也很多,所以野果自然而然的成了那個年代農村娃常吃的零食。
  • 其實李時珍早已道出原因,古人試過
    商業只不過是將一些產品倒賣,它沒有產生實質性的產品,不像農業,如果發展好了將會產生大量的糧食供皇宮貴族以及平民百姓們過上能夠保證溫飽以上的生活水平。類似昆蟲,雞爪,雞頭鴨頭等這些東西都是西方廚師不會參考運用,而我國的廚師們則將這些東西的美味發揮到了極致。不論是飛禽走獸還是奇珍異草,都有適合它和適合各類人的烹飪手段。對美食很有研究的中國人,把很多食材運用到極致,但是卻唯獨不用貓肉。中國人為何不吃貓肉?其實李時珍早已道出原因,而且古人嘗試過。
  • 酸筍,兒時的味道
    可是我覺得做成甜的,拿來和肉片炒也是很美味的。筍,那是兒時的味道。有時候是辛酸苦楚,有時候卻覺得返璞歸真,簡單快樂。時間就像是一個沙漏般不停的消逝。轉眼間,30年過去了。如今一看到酸筍,我就覺得那是兒時的辛酸味道兒,也是兒時成長的快樂。有一句話說得好:知足常樂。越簡單越覺得快樂,越貪婪越覺得痛苦。有時候,太過於追逐名利,會讓人覺得很累。
  • 李時珍說它「通命門,暖丹田」,抗衰老而駐顏,但與斷腸草難區分
    延緩衰老而且體魄健壯一直是喜愛養生之人的不斷追求,古時候就圍繞這種美好的理想而假想出長生不老的美麗傳說,現如今的養生愛好者雖然不再沉浸在這種假想之中,但也是一直在為了健康而努力。關於養生每個人或許都有獨到的見解,不論是傳統養生方式還是現代健康理念只有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 父輩們兒時的農村,村村鴨鵝叫戶戶有雞窩,如今的家禽哪去了?
    現在的農村水域,像河流溝渠,鴨鵝已經不多了,不像過去在父輩們的記憶裡,兒時的農村,村村鴨鵝叫戶戶有雞窩了,那時雞鴨鵝是農村農民普遍餵養的家禽,不是為了賺錢,而是平日裡為了吃蛋,逢年過節可以吃肉!說到鵝當然許多人會想起小時候的那首詩,「鵝鵝鵝」,而鵝與農民出身的書聖王羲之的故事層出不窮,有所謂的「一筆鵝」、父子共寫鵝,以及取筆勢於鵝等等。比如,明代的湯臨初曾說:「世傳右軍好鵝,莫知其說。蓋作書用筆,其力全憑手腕,鵝之一身,惟項最為圓活,今以手比鵝頭,腕作鵝項,則亦高下俯仰前後左右無不如意。」這一說法在書畫史上非常有名,似乎早已是定論,因此廣為流傳。
  • 此物斑鳩吃後如醉酒,李時珍說養生益氣血精,烏髮,助睡眠,潤腸
    比如有一種自然的產物分為黑白兩種,此物斑鳩吃了以後如同醉酒,李時珍說黑白兩色如同一文一武,養生可以益於氣、血、精,烏白髮,助睡眠,潤腸道,這一物就是桑科植物桑樹的果穗,俗稱桑葚。,指的是糖分不按照正常的規律代謝;同時期的《本草拾遺》提出桑葚養生「利五臟,通氣血」,另外還有常吃桑葚可以烏白髮的論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