鬱李Cerasus japonica (Thunb.) Lois.(薔薇科)
古往今來,豔麗的鬱李也引起了文人墨客不少的讚頌。那麼,今天就讓小編來帶大家了解一下鬱李吧。
拍攝日期:2017年3月24日
拍攝地點:安徽中醫藥大學(少荃湖校區)
識別特徵:
(1)灌木。
(2)葉卵形或寬卵形,邊緣有銳重鋸齒,無毛,或下面沿葉脈生短柔毛;託葉條形,邊緣具腺齒,早落。
(3)花與葉同時開放,2-3朵,無毛;萼筒筒狀,無毛,裂片卵形,花後反折;花瓣粉紅色或近白色,倒卵形;雄蕊多數,離生,比花瓣短;心皮1,無毛,花柱約與雄蕊等長或稍長。
(4)核果近球形,無溝,暗紅色,光滑而有光澤。
地理分布:
分布廣泛,分布在華北、華中以及華南;東北常栽培。多生於山地。
藥用價值:
鬱李仁:潤燥滑腸,下氣利水。主治大腸氣滯,腸燥便秘,水腫腹滿,腳氣,小便不利。
藥方集錦:
治水腫:鬱李核仁22克,松蘿22克,海藻22克,桂心、大黃各45克,葶藶37.5克,黃連15克,通草7.5克,石韋7.5克(去毛)。製法上藥九味,搗合下篩,和蜜為丸,如梧桐子大。鬱李核丸(《外臺秘要》卷二十引《範汪方》)
鬱李的根亦可入藥
《本經》:「主齒斷腫,齲齒,堅齒。」
《別錄》:「去白蟲。」
《藥性論》:「治齒痛,宣結氣,破積聚。」
《日華子本草》:「治小兒熱發作湯浴。風蚛牙,濃煎含之。」
註:照片由14中藥陳秀芬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