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佔據渦槳式支線飛機市場大半江山的ATR公司,發布了最新一期中國渦槳飛機市場預測報告。雖然已經時隔近兩年,現在再對其進行解讀有些「炒冷飯」的嫌疑,但筆者看到網絡上對這份報告仍沒有較為全面的解讀,加上近期較為空閒,於是欣然動筆。
(一)ATR何許人也?
ATR, 為一家由義大利的Aeritalia(已併入萊昂納多公司)及法國的法國航太(已併入空中巴士集團)合組的飛機製造商,雙方各持有50%股權。ATR成立於1982年,主要業務是設計,製造和交付渦槳飛機,目前交付機隊在近100個國家中的約200家航空公司旗下運行。
ATR生產的渦槳飛機產品
(二)中國渦槳飛機需求概述
首先從中國空中交通量的增長入手,ATR對中國渦槳飛機市場的可用座位公裡數(筆者註:可用座位公裡指飛行公裡乘以可出售座位數量,反映航空公司投入運力資源的多少)增長趨勢作出了預測。
根據ATR的預測,到2037年,現有的通用和支線航空提供的運力僅佔彼時的13%。支線航空開闢的新航線將帶來34%的新運力,而通用航空新航線提供的運力可佔53%。
筆者註:
通用航空(General Aviation),簡稱通航,是指除軍事、警務、海關緝私飛行和公共航空運輸飛行以外的民用航空活動;
支線航空(Regional Aviation),中國民航將使用70座以下渦槳飛機和50座以下各類飛機的航班定義為支線運輸。
ATR將中國市場分為西南、新疆、泛西北、泛東北、中東部五個地區進行研究。預計到2037年,中國將由渦槳飛機開闢共計2110條新航線。
在ATR對中國渦槳飛機機隊的交付和發展的預測中,我們可以看到,2017年中國僅有25架渦槳飛機在服役中。但到2037年,這一數據將猛增至1105架——除去5架預計繼續服役的飛機和20架被替換的飛機,將有280架新的渦槳飛機被投入到支線航空市場,多達800架渦槳飛機進入通用航空領域。
ATR樂觀預計,雖然仍處於初級發展階段,但中國的支線航空即將迎來大發展。通過新開闢的支線航線,超過500個機場將會互相連通。
(三)中國渦槳飛機市場趨勢
在過去的20年中,中國的飛機數量實現了7倍數量的增長,但各機型的增長情況極不平衡。窄體飛機(單通道幹線客機)的數量足足增長了8倍,寬體機的數量也增長了5倍,唯獨支線飛機的數量僅僅是20年前的2倍。截至2018年,中國支線飛機數量僅佔飛機機隊總數的不到2%,而在全球範圍內,這一數據為25%。
從中國機場的運輸量中,我們或許可以解釋為何支線飛機在中國倍受冷遇。佔機場總數13%的大型機場,承擔了航空市場90%的運輸量;而剩餘87%的機場,只貢獻了10%的運輸量。
不難發現,中國航空市場優先發展的對象,是大城市之間、大城市與國際間的運輸,而在中小城市之間的互聯互通明顯不足。支線航空的發展,正好可以彌補這一短板。
ATR還對一向被認為是支線航空最大對手的高鐵進行了深入調研。圖中用線條標註出了中國的高鐵網絡,紅色點代表千萬級機場,藍色點代表其他商業機場。可以看出,在大城市之間高鐵網絡的連通較為完善,但許多小城市之間並沒有直達的高鐵線路。通過支線航空,不僅可以使這些地區實現互聯互通,也可以組成航空——高鐵網絡,幫助人們更快速抵達目的地。
在ATR的設想中,大城市作為交通樞紐,應具有完善的高鐵網絡和大型噴氣式飛機;在大型的支線機場,多數窄體飛機、少數渦槳飛機組成的機隊能夠滿足運輸需求;在小型的支線機場,渦槳飛機和支線噴氣機將成為機隊主力,而在通航機場中,通航渦槳飛機就可以獨當一面。支線航空和通用航空的特點,使它們可以運營客流稀薄的航線,為旅客提供合理的票價,並且無需政府補貼。
(四)分地區預測
ATR從航線距離、公路旅行時間、高鐵網絡、各地區經濟指標等方面入手,預測了中國各地區渦槳飛機的發展潛力。
首先是中國西南地區。西南地區擁有豐富的自然和旅遊資源,但來自地形的挑戰使得高鐵建設困難且成本高昂。ATR預測西南地區在未來20年將需要175架30座渦槳飛機,用於通航短途運輸。共計225架各級渦槳飛機有望交付,開闢出390條新航線。
其次是新疆地區。新疆同樣具有豐富的旅遊資源,但地廣人稀,公路運輸十分耗時,建設高鐵的難度和成本也較高。在中國各省級行政區中,新疆具有最多的機場數量,但交通量高度集中於烏魯木齊,其他城市和機場間航空連接比較稀疏。80架渦槳飛機交付後,240條新航線可以得到開闢,從而解決這一問題。
再將目光投向泛西北地區。這一地區地廣人稀,地形複雜,支線航空和短途通航所需投資少,見效快,120架30座渦槳飛機用於短途通航、10架50座和20架70座渦槳飛機用於支線航空,開闢290條新航線,能夠為當地居民提供更好的通達性和發展機會。
而在泛東北地區,高鐵只連接了主要的大城市(2018年數據,現已有很大改觀),公路運輸耗時較長。渤海灣周邊省份的大量的支線機場,可以通過短途通航和支線航空建立起更好的聯結。因此,ATR樂觀估計泛東北地區需要95架70座級渦槳飛機來支撐支線航空發展,共計345架渦槳飛機將帶來650條全新的航線。
最後是中東部地區。這一地區經濟發達,高鐵網絡密布,一般認為不適合發展支線和短途通航。但ATR認為越是發達的地區,就越存在支線、通航機場間連接的需求,而高鐵意不在此。因此,ATR樂觀地預測,中東部地區在未來20年間將需要300架渦槳飛機,來運營540條新航線。
(五)結語
從ATR對中國渦槳飛機需求的預測中,我們不難看出中國通用航空和支線航空領域的巨大潛力。在三部委聯合印發的《中國民用航空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中,通用航空同樣是重點發力的對象。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中國通航和支線航空能夠打破現有體系框架下的種種束縛,實現跨越式的發展。
你的城市有沒有通航機場或者支線機場呢?你曾經乘坐過通航飛機或者支線飛機嗎?歡迎在評論區和小編交流感受!這裡是飛機博物館,歡迎大家的關注和評論,我將持續為大家更新飛機美圖、知識乾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