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業法執法檢查:渤海經濟魚類品種由80多減到十幾種 - 國內...

2020-12-06 新京報網

新京報快訊(記者 王姝)24日,在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上,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武維華作全國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關於檢查《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實施情況的報告。報告顯示,渤海經濟魚類品種由上世紀80年代的八十多種減少到近年來的十幾種,帶魚、小黃魚、鰳魚等已絕跡多年。

 

此次執法檢查,是漁業法1986年實施以來的首次執法檢查。報告顯示,此次檢查發現我國漁業資源養護基礎依然脆弱。除了上述渤海經濟魚類品種的變化,浙江省帶魚、小黃魚、鯧魚、梭子蟹等四大主要經濟魚類的可捕資源量近年來呈下降趨勢,漁業資源小型化、低層次化、低值化趨勢較為明顯;長江口傳統優質優勢魚類品種逐步減少,蝦蟹等短生命周期品種增加。

 

一些地方積極引導社會力量投入增殖放流,但對社會放生行為缺乏必要規範,廣西壯族自治區部分群眾在漁業養殖水域隨意放生巴西龜、雀鱔、食人魚等外來物種,對原生物種造成衝擊。

 

此外,在執行漁業法第30條關于禁漁區、禁漁期、漁具管理的規定中,海洋伏休存在時間差是地方反映較多的問題。據報告,「休漁結束開捕後,捕撈力量的投入高峰基本抵消了休漁養護效果,地方政府的監管職責以及區域聯合執法需要加強」。


新京報記者 王姝

編輯 李國君 校對 張彥君

相關焦點

  • 黃渤海為保護魚種 伏季休漁全面啟動
    中廣網濟南6月1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18時41分報導,今天上午,2010黃渤海伏季休漁全面啟動,以修復黃渤海脆弱的漁業生態系統。各沿海省份加大海上執法力度,確保休漁期海上治安穩定。
  •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執法檢查組關於檢查《全國人民代表...
    執法檢查組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慄戰書同志擔任組長,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王晨同志和沈躍躍、丁仲禮副委員長,楊振武秘書長和環資委高虎城主任委員任副組長,成員有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環資委委員、部分全國人大代表。採取執法檢查組赴地方檢查與委託省級人大常委會檢查相結合的方式,對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實現執法檢查「全覆蓋」。
  • 執法檢查報告中的野生動物保護現狀
    ——透視執法檢查報告中的野生動物保護現狀  新華社記者胡璐、周勉  10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關於檢查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和野生動物保護法實施情況的報告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一次會議審議。
  • 渤海會成為死海 恢復清潔需要二百年
    國家海洋局檢測的結果是,渤海水體中的無機鹽、活性磷酸鹽、銅、COD、石油、鋅等全部超標,一種或多種汙染物超過一類水質標準的面積已佔到總面積的56%。海底泥中,重金屬竟超過國家標準的2000倍。  「現在,渤海沒有一種魚類、貝類、螃蟹能夠形成規模群帶,汙染造成的危害是滅絕性的,渤海產卵場汙染面積達100%。」農業部漁業局資源環保處處長吳曉春在接受《中國經濟周刊》採訪時說。
  • 30年東莞魚類少了36種 中華鱘等珍稀魚種劇減(圖)
    本期綠版為您介紹東莞魚類資源的變化,一起探尋東莞魚類劇減背後的原因。  檔案  已經消失:鰣魚、中華鱘、赤魟等種類———已十多年沒有見,有的在東莞可能已經滅絕  正在消失:桂花魚、斑鱯、鰻魚、鳳尾魚等———屬東江名貴特色魚類,已經很難捕到較大個頭的,在魚類資源中資源量下降得非常厲害。
  • 潮汕人超愛吃的這種魚,在國內不值錢,一出口就變成了高檔魚類!
    我國每年的進出口魚類數量都非常可觀,而有一種作為常出口的魚類品種在國內卻賣得非常便宜並不值錢,但只要一出口就變成了高檔魚類。這種魚的官方學名叫做鯒魚,俗稱有很多種,比如狗腿魚,辮子魚、牛尾魚、拐子魚、百甲魚、箭頭子、竹甲等,不同的地區叫法有所區別,而作為最懂吃它的潮汕人又把它叫做淡甲魚。
  • 透視執法檢查報告中的野生動物保護現狀
    10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關於檢查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和野生動物保護法實施情況的報告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一次會議審議。今年5月至7月,執法檢查組採取赴地方檢查與委託省級人大常委會檢查相結合的方式,對31個省(區、市)實現執法檢查「全覆蓋」。
  • 全國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關於檢查《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實施...
    檢查期間,檢查組分別聽取了4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及13個市縣政府及有關部門的匯報,召開了19次有地方統計局及其他政府有關部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隊、城市社會經濟調查隊、企業調查隊、統計用戶和統計調查對象參加的座談會,走訪了11個城鎮和農村居民記帳戶,實地考察了15個不同類型的企業,與多位統計幹部和有關人員進行了個別談話,廣泛聽取了多方面的意見。
  • 渤海五分之一海水遭汙染 海洋生物瀕於滅絕
    像小清河這樣的中大型入渤海河流,約有45條。它們分處海河、黃河、遼河三大流域,每一條都是程度不同的小清河。此外,渤海沿岸擁有成千上萬的排汙口。山東、天津、河北、遼寧三省一市均在環渤海海岸上建立眾多工業區,入駐企業多為高汙染企業。  面對中國快速經濟發展帶來的環境負外部性即汙染,渤海被迫照單收納。
  • 渤海大型魚類已近枯竭 十張圖了解2018年中國海洋開發現狀與趨勢
    中國擁有著三萬多公裡的海岸線和三百萬平方公裡的海洋國土面積,蔚藍大海為國家發展提供了豐富的自然資源,但海洋卻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健康。過度捕撈,海洋生態遭遇破壞我國海域共擁有魚類超過三千種,豐富的漁業資源是我國海洋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
  • 斑海豹已向渤海洄遊大連開展專項執法行動加大保護力度
    原標題:斑海豹已向渤海洄遊大連開展專項執法行動加大保護力度   進入冬季,根據遼寧省海洋水產科學研究院的監測,斑海豹已向渤海洄遊,逐漸進入繁殖季節。
  • 渤海石油開發違法排汙嚴重 海上溢油漂油事件頻發
    為了保護渤海海洋資源與環境,加強對渤海海洋石油勘探開發活動的管理與服務,及時發現、處置各類海洋違法違規行為和突發海洋環境汙染損害事件,國家海洋局北海分局正式啟動了渤海石油勘探開發定期巡航執法。目前,中國海監11號、21號搭載著執法監察人員正在渤海預定海域進行執法檢查。
  • 陳松林手繪魚類基因圖譜 國內率先建立「魚類精子庫」
    本期《科創周刊》帶你走近魚類生物技術與遺傳育種專家陳松林和衛星海洋服務新銳企業華際衛通。國內率先建立「魚類精子庫」魚類精子庫、細胞庫是保存魚類種質的重要手段。在上世紀80年代中期,我國在魚類精子、胚胎冷凍保存和細胞系建立上相當薄弱,缺乏魚類種質冷凍保存的有效技術和精子庫、細胞庫。
  • 玄鳳鸚鵡國內有多少種?廚子整理發現有60種之多,內附品種圖表!
    這5種可能性,解答鸚鵡憑空消失的原因!最近頭粉絲想養大型鸚鵡,可是自己又辦不了《野生動物馴養繁殖許可證》問我還有什麼體型大,可以合法飼養的鸚鵡品種?目前可以合法飼養的鸚鵡品種僅三種,分別是:1.虎皮鸚鵡所有品種,2.牡丹鸚鵡桃臉系類也就是我們鳥友俗稱的面類,3.玄鳳鸚鵡所有品種。
  • 新型海水養殖魚類品種之—多鱗鱚(沙錐魚)
    新型海水養殖魚類品種之—多鱗鱚(沙錐魚)2016-04-26 14:48: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南方水產        瀏覽量: 11176 次 我要評論 我國有三種鱚科魚類,第一種叫斑鱚,第二種是少鱗鱚,我們主要研究的是第三種多鱗鱚,漁民把它叫做金鱚。
  • 我國冷水性魚類產業現狀及發展趨勢探討
    1.2&nbsp我國冷水性魚類的種類及其主要經濟魚類我國冷水性魚類約有88&nbsp種(亞種),其中具有經濟價值的種類有大麻哈魚、鱘魚、鰉魚、河鱒、紅點鮭、哲羅魚、細鱗魚、虎嘉魚、黑龍江茴魚、雅羅魚、狗魚、大銀魚、裂腹魚類、重唇魚、江雪等50&nbsp餘種。冷水性魚類具有營養價值高、肉質細嫩、肉味鮮美、方便食用、易於深加工等特點。
  • 它形似鱸魚,屬名貴食用經濟魚類,肉質鮮嫩,全身都是寶!
    隨著養魚產業的發展,市面上可供食用的魚類品種越來越多,其中有些品種還極具市場價值,有效帶動了地方經濟的發展。今天小編要介紹的這一名貴食用經濟魚類,是寧波一帶的海漁特產,外形與鱸魚較為相似,學名叫做鮸魚,也叫米魚。它的營養價值很高,而且全身都是寶,因此也吸引了不少的養殖戶。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具體認識下米魚。
  • 魚類等水生野生動物不列入禁食範圍,但不是水裡遊的都能吃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經濟法室副主任楊合慶在答記者問時表示,捕撈魚類等天然漁業資源是一種重要的農業生產方式,也是國際通行做法,漁業法等已對此作了規範,根據各方面的一致意見,按照《決定》的有關規定,魚類等水生野生動物不列入禁食範圍。但這並不意味著水裡遊的都能吃。
  • 釣魚人都來看看,這些魚你們都釣到過嗎?中國魚類品種介紹!
    在我國,分布於南海,東海,黃海,和渤海的比較的多。鯔魚是一種喜歡群居,很活潑的一種中上層魚,常年棲息於港灣之內,或者河口的一種隨波飄動,遊動速度極其快的一種魚。是許多近海垂釣愛好者常常會選擇的一種對象魚。沿海城市河道內經常能釣到的一種魚類,必須得用霧化好的餌!
  • 貴州地區發現「遠古世界」,超過80種罕見生物,有的長達十幾米
    該研究論文指出,研究人員在貴州雞窩寨地區發現了較為龐大的生物礁化石群,並且辨認出了其中超過80種遠古海洋生物。那麼這些遠古海洋生物生活在哪個時期?生物礁之間存在怎樣的聯繫呢?由於泥盆紀時期出現了大量的魚類生物,因此這個時期也被稱為「魚類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