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蛋白質分子量標準參照物

2021-01-12 生物谷
常用蛋白質分子量標準參照物

來源:來源網絡 2006-11-28 20:54

(1)高分子量標準參照 (2)中分子量標準參照 (3)低分子量標準參照
肌球蛋白 212,000 磷酸化酶B 97,400 碳酸酐酶 31,00
β-半乳糖甘酶B 116,000 牛血清白蛋白 66,200 大豆脻蛋白酶 21,500
磷酸化酶B 97,400 穀氨酶脫氫酶 55,000 抑制劑
牛血清白蛋白 66,200 卵白蛋白 42,700 馬心肌球蛋白 16,900
過氧化氫酶` 57,000 醛縮酶     40,000 溶菌酶   14,400
醛縮酶     40,000 碳酸酐酶 31,000 肌球蛋白(F1) 8,100
    大豆脻蛋白酶抑制劑21,500肌球蛋白(F2) 6,200
    溶菌酶     14,400 肌球蛋白(F3) 2,500

本網站所有註明「來源:生物谷」或「來源:bioon」的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於生物谷網站所有。非經授權,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取得書面授權轉載時,須註明「來源:生物谷」。其它來源的文章系轉載文章,本網所有轉載文章系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轉載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

我們聯繫

,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

溫馨提示:87%用戶都在

生物谷APP

上閱讀,掃描立刻下載! 天天精彩!

相關焦點

  • 層析、電泳與蛋白質分子量測定
    如果知道這種成分在蛋白質中的準確數量,就可以計算出蛋白質的分子量。不過對於未知蛋白,一般只能計算出最低分子量。也可以測定多種成分的含量,或結合其它方法來計算真實分子量。滲透壓也可以用來測定分子量。在理想溶液中,滲透壓與溶質形狀無關,是濃度的線性函數。
  • SDS-PAGE測定蛋白質分子量及蛋白質的純度鑑定
    首頁 » SDS-PAGE測定蛋白質分子量及蛋白質的純度鑑定 SDS-PAGE測定蛋白質分子量及蛋白質的純度鑑定 來源:來源網絡 2007-04-02 16:14
  • 分子量計算
    翻譯:劉廣峰這是RAW-BioSAXS教程的第二篇,本教程涵蓋了根據SAXS數據計算分子量的基本原理和操作。具體的操作可以參看之前的一篇:分子量的計算。 概述有許多方法可以根據SAXS數據計算分子量。RAW程序支持四種最常用的方法:Ø 利用絕對強度I(0)計算分子量[1]。
  • 飼料常用原料蛋白質的組成特點
    蛋白質的分類、優質蛋白質的評價標準、飼料常用原料蛋白質的組成特點以及老年犬貓的蛋白質需求。餵食高質量的蛋白質對動物非常重要,尤其是犬貓。蛋白質的質量標準可以參考其「BV值」即生物價/生物活性。BV值越高,代表蛋白質質量越高,對動物越是有益。通常來說,任何動物來源的蛋白質都有著比植物蛋白質更高的生物價。 有一個常用公式來簡單計算一種蛋白質對動物的作用有多大,即 消化率x生物價=最終利用率。
  • 【每日一練】常用分子生物學技術的原理及其應用
    二十二、常用分子生物學技術的原理及其應用解析1 解析:C聚合酶鏈反應
  • 蛋白質的SDS—聚丙烯醯胺凝膠電泳
    1967年,Shapiro等人首先發現,如果在聚丙烯醯胺凝膠電泳系統中加入一定量的SDS,則蛋白質分子的電泳遷移率主要取決於蛋白質的相對分子質量大小。SDS是1種陰離子型去垢劑,帶負電荷。因此,蛋白質在含有強還原劑的SDS溶液中與SDS分子結合時,可形成SDS-蛋白質複合物。
  • 蛋白質的功能與分類
    蛋白質(protein)是原生質的主要成分,目前世界上任何能夠獨立生存的生物都含有蛋白質。所以說,沒有蛋白質就沒有生命。就連非常簡單的、寄生存在的病毒,也是由蛋白質和核酸組成的。蛋白質是功能分子,細胞生存需要的很多生理功能都是通過蛋白質實現的。自然界的生物多種多樣,因而蛋白質的種類和功能也十分繁多。
  • 重均分子量5000-7500--2020年右旋糖酐鐵標準草案的公示
    目前國內市場上供應的右旋糖酐鐵原料主要存在以下幾種情況:①重均分子量在1800-3500之間;②重均分子量大於10000;③重均分子量合格,但上下浮動過大(本身不穩定特性),個別時候低於5000或者高於7500,工藝不穩定;④重均分子量合格,分布係數大於2.0;⑤重均分子量合格(5000-7500),分布係數小於1.8
  • 蛋白質的分子結構
    胺基酸分子通過形成肽鍵連接成肽鏈,再由一條或一條以上的肽鏈按照一定方式組成具有一定空間結構和生物活性的大分子,承擔一定的生理功能。由於組成蛋白質分子中的胺基酸的種類、數量與排列順序以及蛋白質的空間結構的不同,形成了多種多樣結構不同的蛋白質。蛋白質的分子結構是蛋白質承擔功能的物質基礎。蛋白質的分子結構分為4個層次,包括一級結構、二級結構、三級結構和四級結構。
  • 常用的分子生物學基本技術2
    常用的分子生物學基本技術2 來源:來源網絡 2006-12-05 23:35 IS PCR的技術特點 (1)既具有PCR的特異性與高靈敏性
  • SDS-PAGE蛋白質電泳常見問題分析
    當分子量在15KD到200KD之間時,蛋白質的遷移率和分子量的對數呈線性關係,符合下式:logMW=K-bX,式中:MW為分子量,X為遷移率,k、b均為常數,若將已知分子量的標準蛋白質的遷移率對分子量對數作圖,可獲得一條標準曲線,未知蛋白質在相同條件下進行電泳,根據它的電泳遷移率即可在標準曲線上求得分子量。Q:配膠緩衝液系統對電泳的影響?
  • 實驗室日常檢測常用標準大全
    實驗室日常檢測常用標準大全,太全面了,值得收藏備用!   GB/T30431-2013 實驗室氣相色譜儀   GB/T4946-2008 氣相色譜法術語   GB/T6040-2002 紅外光譜分析方法通則   GB/T6041-2002 質譜分析方法通則   GB/T6315-2008 遊標、帶表和數顯萬能角度尺   GB/T8322-2008 分子吸收光譜法 術語
  • 蛋白質PEG化修飾與純化
    ,隨著平均分子量的不同,性質也產生差異,當分子量小於1000Da時,聚乙二醇是無色無臭粘稠的液體,高分子量的聚乙二醇則是蠟狀白色固體,固體聚乙二醇的熔點正比於分子量,逐漸接近67℃的極限。毒性隨分子量的增加而減少,小於400Da的 PEG在體內會經乙醇脫氫酶降解成有毒的代謝物,而分子量大於1000 Da的PEG經過多年應用於食品業、化妝品業和製藥業證明沒有毒性。聚乙二醇分子中含有大量乙氧基,能夠與水形成氫鍵,因而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同時又可溶於除乙醚、己烷、乙二醇以外的大部分有機溶劑。
  • 實驗室常用技術參數資料
    一、核酸及蛋白質常用數據 1.核苷三磷酸的物理常數 化合物分子量λmax(pH7.0)1摩爾溶液(pH7.0)中λmax時的最大吸收值OD280/OD260ATP100,000蛋白質=10μg  100pmol分子量50,000蛋白質=5μg  100pmol分子量10,000蛋白質=1μg  胺基酸的平均分子量=126.7道爾頓  (5)蛋白質/DNA換算:  1kb DNA=333 個胺基酸編碼容量=3.7×104MW蛋白質  10,000MW蛋白質=270bp
  • 分子計算機的運算過程是蛋白質分子與物理化學介質的相互作用過程
    分子計算機  分子計算機體積小、耗電少、運算快、存儲量大。分子計算機的運行是吸收分子晶體上以電荷形式存在的信息,並以更有效的方式進行組織排列。分子計算機的運算過程就是蛋白質分子與周圍物理化學介質的相互作用過程。
  • 從零開始了解蛋白質的分離純化
    蛋白質易溶於水,因為其分子的-COOH -NH2和-OH都是親水基團,這些基團與極性水分子相互作用形成水化層,包圍於蛋白質分子周圍形成1~100 nm大小的親水膠體,從而削弱了蛋白質分子之間的作用力。當大量鹽加到蛋白質溶液中,高濃度的鹽離子(如硫酸銨的 SO42- 和NH4+)有很強的水化力,可奪取蛋白質分子的水化層,使之"失水",於是蛋白質膠粒凝結並沉澱析出。
  • 生物實驗中常用生化試劑作用
    溶解細胞膜上的脂類與蛋白質,因而溶解膜蛋白而破壞細胞膜,並解離細胞中的核蛋白,SDS 還能與蛋白質結合而沉澱 3.IPTG 異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 常用於藍白斑篩選及IPTG誘導的細菌內的蛋白表達等.IPTG和乳糖的結構相似,所以它和乳糖一樣,可以與乳糖操縱元的阻遏蛋白結合,使阻遏蛋白的空間構像變化,四聚體解聚成單體,失去與操縱子特異性結合的能力,從而解除了阻遏蛋白的作用
  • 質譜檢測法與蛋白質分析
    質譜儀不僅能夠檢測蛋白質多肽的分子量和胺基酸序列,還能發現蛋白質的結合位點以及翻譯後修飾情況。在檢測蛋白質多肽的分子量和胺基酸序列時,使用單級質譜儀(single-stage mass spectrometers)就足夠了,而在發現蛋白質的結合位點以及翻譯後修飾情況時除了進行單級質譜檢測之外,還會選擇特殊的離子通過碰撞對其進行裂解分析。
  • 化學有機物之蛋白質的鹽析與透析
    二、實驗原理蛋白質是親水膠體,藉助水化膜和同性電荷(在pH7.0的溶液中一般蛋白質帶負電荷)相互排斥作用維持蛋白質膠體的穩定,向蛋白質溶液中加入中性鹽可破壞這些穩定因素,使蛋白質沉澱析出,稱為鹽析。鹽析所得到的蛋白質沉澱經透析或用水稀釋以減低或除去鹽後,蛋白質能再次溶解並恢復其天然結構和生物活性,稱為透析。
  • 第一章 蛋白質化學--第一節 蛋白質分子的組成
    例如,機體新陳代謝過程中的一系列化學反應幾乎都依賴於生物催化劑-酶的作用,而本科的質就是蛋白質;調節物質代謝的激素有許多也是蛋白質或它的衍生物;其它諸如肌肉的收縮,血液的凝固,免疫功能,組織修復以及生長、繁殖等主要功能無一不與蛋白質相關。近代分子生物學的研究表明,蛋白質在遺傳信息的控制、細胞膜的通透性、神經衝動的發生和傳導以及高等動物的記憶等方面都起著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