飼料常用原料蛋白質的組成特點

2020-12-07 騰訊網

蛋白質的分類、優質蛋白質的評價標準、飼料常用原料蛋白質的組成特點以及老年犬貓的蛋白質需求。

蛋白質的分類

蛋白質按化學組成可分為簡單蛋白質(包括清蛋白、球蛋白、組蛋白、精蛋白、醇溶蛋白、谷蛋白、硬蛋白)和結合蛋白質(包括核蛋白、糖蛋白、脂蛋白、色蛋白、金屬蛋白、磷蛋白)。

優質蛋白質的評價標準

蛋白質並不是都一樣的,這一點眾所周知。餵食高質量的蛋白質對動物非常重要,尤其是犬貓。蛋白質的質量標準可以參考其「BV值」即生物價/生物活性。BV值越高,代表蛋白質質量越高,對動物越是有益。通常來說,任何動物來源的蛋白質都有著比植物蛋白質更高的生物價。

有一個常用公式來簡單計算一種蛋白質對動物的作用有多大,即 消化率x生物價=最終利用率。雞肉和玉米蛋白粉的消化率都很高,近100%,但生物價一高一低並不同。攝入同樣份量,卻會產生不同的利用率。對貓來說,植物蛋白永遠不是足夠優秀的膳食蛋白質來源。

1994年Morris,James G.and Quinton R. Rogers的《Assessment of the nutritional adequacy of pet foods through the life cycle》研究中提出了14種蛋白質的生物價比較,可以參考一下:

飼料常用原料蛋白質的組成特點

飼料中提供蛋白的第一類原料是蛋白質原料,包括植物蛋白、動物蛋白、微生物蛋白。植物蛋白如大豆類(豆粕等)、菜粕等,動物蛋白如肉類、肉粉(魚粉、雞肉粉、豬肉粉等)、血漿粉、奶粉、雞蛋粉等,微生物蛋白如酵母類蛋

總體來講:植物蛋白以球蛋白為主,三、四級結構緊密,二級結構中β-摺疊和無規捲曲含量高,蛋白溶解性低,可消化性低。動物蛋白以肌原纖維蛋白、肌漿蛋白為主,三、四級結構緻密度低,蛋白溶解性高,可消化性高。

來源:王瑞紅,2016;趙冬冬,2009;郭圓圓,2011

飼料中提供蛋白的第二類原料是能量原料。由於能量原料用量大,不可忽視這些原料提供的蛋白對整個飼料蛋白消化率的影響。飼料常用能量原料如玉米、小麥(麵粉)、碎米、大麥、高粱等。能量原料中蛋白質類型主要包括醇溶蛋白、谷蛋白、球蛋白、清蛋白,不同原料中所含蛋白類型的比例不同,決定其中蛋白可消化性不同。

來源:賈祥祥,2011;張飛,2012;李明,2006

影響蛋白質可消化性的主要因素

● 原料粉碎細度;

● 蛋白質被暴露程度;

● 蛋白質的溶解性;

● 蛋白質空間結構的複雜性或緊密度;

● 蛋白分子量大小。

老年犬貓的蛋白質需求?

隨著犬貓年齡的增加,他們需要更多優質的蛋白質。

01 狗狗

1999年5月《dog world》雜誌上表示:基於特定的生化需求,老年狗對蛋白質的需求量相比年輕狗多50%。根據蛋白質的質量高低,老年狗的熱量需求裡,20-30%應來自蛋白質。健康成年狗如一隻金毛,體重27kg以上,每天需要1000-1200千卡熱量,這其中20-30%來自蛋白質,意味著每天至少需要食用400g以上的肉類。

Dorothy LaFlamme(獸醫、動物營養學家)博士在其2013年的報告《寵物食品安全:膳食蛋白質》總結:膳食蛋白質對於正常的蛋白質周轉及身體組織維持很關鍵。健康但年長的狗對於蛋白質的需求量會更高,這時蛋白質攝入不足可能產生老年組織喪失,進而增加早亡機率。除非有醫療方面的必要,膳食蛋白質不應該予以限制。

02 貓咪

著名的貓內分泌學專家Mark E Peterson醫生強調隨著貓的年齡增長,其蛋白質需求量會一步步上升。對4-9歲的貓來說,其熱量需求會持續走低,這就是這年紀的貓易胖的原因。可一旦達到10-12歲,能量需求會突然上升。此時如蛋白質不足可能產生持續的肌肉組織喪失,這一現象的專有名詞叫「老年少肌症」。

老年貓攝入多少蛋白質才能最大化預防肌組織損失尚無定論。但方向很明確,高於常見營養標準的高蛋白攝入對許多貓是有好處的。每天餵食普通壯年貓每公斤體重5.5-6g的蛋白質是較為理想的(相當於4公斤的貓食用120g以上瘦肉/天)。對於11、12歲的老年貓,熱量攝入及蛋白質攝入需要隨著年齡緩步上升,根據年齡上升10-60%,以此來預防老年少肌症。故老年貓的蛋白質需求會上升至每天6.0-8.5g/公斤體重(這意味著老貓如果太瘦,吃近200g的肉類/天都是合適的)。

PS: 圖文數據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牛飼料--蛋白質補充料!你懂嗎?
    花生餅 ( 粕 ) 是以脫殼後的花生仁為原料,加工取油後的副產品。依加工工藝的不同,產品分為餅與粕,其粗蛋白質含量高於豆餅,但胺基酸組成中除精氨酸含量較高外其餘比豆餅低;從必需胺基酸組成來看,花生餅仍屬品質較好的蛋白質飼料。產品本身質量的好壞,決定於原料中花生殼的去除程度。其常規成分與礦物質微量元素含量參見表 4—13 。
  • 7 種非常規植物蛋白質飼料
    事實上,豆粕是全球肉雞蛋白質營養的首要來源,但它也會被各地可用的第二蛋白質飼料,如上文提到的 DDGS 以及菜籽粕 ( 西歐 ) 和葵花粕 ( 東歐 ) 等替代,本文僅介紹最普通的替代性蛋白質飼料。 在價格和數量上具有優勢的地方蛋白質飼料通常供應量較小。一旦此類機會出現,肉雞生產者會被吸引從而使用這些富含蛋白質的替代物,但是使用後的效果往往令人失望。
  • 蛋白質分子的元素組成特點是 蛋白質元素組成特點如何
    特點是一切蛋白質都含氮元素,且各種蛋白質的含氮量很接近,平均為16%。由於組成蛋白質的胺基酸的種類、數目、排列次序不同,所以導致肽鏈的空間結構千差萬別,因此蛋白質分子的結構是極其多樣的。
  • 觀賞魚飼料如何選購,蛋白質含量的多少一定是衡量價值的標準麼?
    究竟什麼才是魚飼料選購的標準呢?我們從成分上來看,魚糧的組成成分大多數有:魚粉丶小麥粉丶幹蝦粉丶螺旋藻丶海藻粉丶胡蘿蔔素以及各種維生素和礦物質。基本上所有的魚糧在成分是來看都是大同小異的,而最直觀的就是其組成佔比:蛋白質含量丶脂肪含量丶纖維含量以及水分。而魚飼料的直觀組成佔比中,蛋白質的含量越高的魚飼料越就越貴。
  • 近紅外光譜技術在飼料原料養分預測中的應用
    NIR&nbsp技術的應用很好的解決了飼料工業發展的限制因素,在飼料原料檢測開始了廣泛的應用,如&nbspNIR&nbsp技術可高效檢測原料蛋白質的含量、粗脂肪的含量、粗纖維的含量、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以及其他常規養分如灰分等的測定具有著大量的應用,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飼料企業的發展。
  • 飼料添加劑丁酸鈉
    因丁酸具有游離性和揮發性的特點,飼料生產中將其製成相對穩定的鈉鹽---丁酸鈉。丁酸鈉在我國是允許使用的飼料添加劑品種之一,於2006年被農業部列入《飼料添加劑品種目錄》。在動物生產上的應用方式主要是在動物飼料中添加丁酸鈉產品,起到腸黏膜營養劑、電解質平衡調節劑、胃腸道微生態調節劑、複合酸化劑、香味劑、誘食劑等作用。現階段,國內對丁酸鈉在畜牧生產中的應用研究大部分針對幼齡動物。
  • 非常規飼料資源開發的思路與方法
    nFv中國飼料行業信息網-立足飼料,服務畜牧  然而,非常規飼料原料來源廣泛、成分複雜,具有適口性差、含有多種抗營養因子或毒物、營養價值較低、營養成分變異大、營養價值評定不準等共同特點[3],增加了使用難度。因此,目前的利用率仍然很低。
  • 酶工程、發酵工程、細胞基因工程,這些生物技術在飼料生產中的應用
    1、酶工程酶的化學本質為蛋白質,蛋白質是由20種胺基酸組成的,它作為生物催化劑,在許多化學反應中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通過酶,尤其是固定化酶的催化作用,可以簡化生產工藝,降低生產成本,改善操作環境,其經濟效益是非常可觀的。
  • 豬飼料中的蛋白質含量真的越高越好嗎?
    在豬的生長發育過程中,蛋白質是不可缺少的營養元素,如果豬只在生長過程中缺乏蛋白質,就會導致發育不良,生長受限。很多養殖戶在選擇飼料時都會看成分中是否含有蛋白質,認為蛋白質越高,飼料的質量就越好。而飼料企業也為迎合養殖戶的消費心理,就會在飼料的標籤上故意增加蛋白質的含量,粗蛋白只有36%,卻寫成40%。有的商家還會在飼料中添加質量較差的血粉、羽毛粉或非蛋白氮,使飼料中的粗蛋白含量很高。1、粗蛋白質作為飼料的一個營養參數,是飼料含氮物質的總稱,包括純蛋白質和氨化物。
  • 大豆粕在雜食性淡水魚類飼料中的應用
    一般認為,大豆產品在所有的植物原料中含有最為平衡的胺基酸組成,而且各種大豆產品的必需胺基酸相對含量(以粗蛋白的%表示)都十分相似。與大部分魚類對胺基酸的定量需求相比較,含硫胺基酸、蛋氨酸及胱氨酸通常被認為是大豆產品中最有限制性的胺基酸。  在水產養殖飼料中應用最廣的大豆產品是去油豆粕。如果包括豆皮,溶劑浸出形成的產品一般含粗蛋白44%,如不含有豆皮,則一般含粗蛋白48%。
  • 淺析飼料中雜質的來源及控制措施
    而且,飼料原料進廠時檢驗制度的不完善,往往導致超標接受的現象。原料中的動物性蛋白質飼料(如魚粉、肉骨粉)、礦物質飼料(如石粉、貝殼粉)及飼料添加劑的雜質處理均要求在原料生產中完成,一般不需要在飼料廠清理。液體原料(如糖蜜、油脂)常在卸料或加料管路中設置過濾器進行清理。飼料廠在清理穀物飼料及其加工副產品時,主要清除其中的石塊、泥石、麻袋片、繩頭和金屬等雜物。
  • 實驗動物飼料的類別
    包括鼠飼料,雞飼料、鼠飼料、兔飼料、犬飼料猴飼料等。按照動物不同的發育階段進行分類我們通常將飼料分成維持飼料和繁殖飼料。(具體請查看平臺文章:《國際通用的實驗動物配合飼料營養成分表》)按照飼料組成分類日糧型配合飼料,主要使用玉米或小麥等糧食作為碳水化合物的供應源,添加適量的蛋白質例如,魚粉、豆餅、
  • 必知 | 蛋白質,粗脂肪,粗灰分...金魚飼料成分的講究
    主要成分1:蛋白質簡介:蛋白質是生命所需的首要營養成分。飼料裡的蛋白質比例直接影響到魚的成長速度,以及體型變化。但過量的蛋白質卻會增加魚的腸道和腎臟負擔。所以,在選擇飼料的蛋白質比例時,要根據水溫和魚的成長階段進行判斷。例如小魚新陳代謝快,所需蛋白質比例就高一些,例如水溫低會導致魚的新陳代謝慢,這時蛋白質比例就要低一些。但很多玩家不知道,蛋白質又分動物蛋白和植物蛋白。動物蛋白主要由魚粉·蝦粉構成,特點是易吸收,但在低水溫(15度以下)時,卻並不利於變溫動物吸收,這時候就需要選擇以植物蛋白為主的胚芽飼料了。
  • 發酵飼料的原理是什麼?微生物發酵飼料的菌種及種類
    部分發酵飼料養豬雞鴨帶給你無臭味健康無抗養殖效果1、微生物發酵飼料定義發酵飼料是指在人工控制條件下,微生物通過自身的代謝活動,將植物性、動物性和礦物性物質中的抗營養因子分解或轉化,產生更能被畜禽採食、消化、吸收且無毒害作用的飼料原料。
  • 我國蛋雞營養與飼料研究進展
    雞需要的能量主要來自飼糧中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的化學能,其中穀物飼料含有較多的碳水化合物,佔飼糧的 70% ~ 80%。JYa中國飼料行業信息網-立足飼料,服務畜牧  準確評估家禽飼糧中有效能含量和確定家禽能量需要量,不僅可以確定原料的品質、提高能量利用效率、降低飼料成本,也能夠預測家禽的生產性能,更是減少排放的關鍵。
  • 外源性蛋白酶在飼料工業中的應用
    蛋白質消化不良,不僅導致蛋白質的浪費,還會導致腸道健康問題。科學選擇和使用外源性蛋白酶製劑能夠挖掘原料價值、控制配方成本、提高蛋白質消化利用率、促進腸道健康、提高動物生產性能 [1-2]。不同蛋白酶因其來源、性質、酶活、工藝等存在差異,使用效果差異也很大。本文主要綜述外源性蛋白酶的作用方式及其對動物生長性能和腸道健康的影響,以期為外源蛋白酶在飼料工業中的應用提供理論依據和實踐參考。
  • 酵母深加工產品及其在水產飼料中的應用
    但是直到最近10年,啤酒酵母作為營養豐富、無毒、無殘留和無抗藥性的飼料添加劑(原料),其在飼用方面的價值才引起廣泛關注,國內飼用酵母的開發利用才真正走上快速發展的道路。影響酵母深度開發利用的難點之一,就在於酵母細胞膜外有一層堅韌、不被胃腸道消化酶所消化的細胞壁。
  • 影響飼料中澱粉利用的因素分析
    由表1可見,常用穀物飼料中澱粉含量均較高,但是否可被動物完全利用,還有待探討。表1常見穀物籽粒中澱粉含量概況一、影響澱粉利用的因素1、飼料中澱粉的大小澱粉以澱粉粒的形式存在,並具有一定的結晶化度,其大小和形狀因物種不同而存在一定的差異。澱粉顆粒尺寸是決定澱粉消化性能的主要原因之一。
  • 2017-2022年中國飼料原料市場調查研究及發展趨勢分析報告
    飼料原料是指在飼料加工中,以一種動物、植物、微生物或礦物質為來源的飼料。來源於動物、植物、微生物或者礦物質,用於加工製作飼料但不屬於飼料添加劑的飼用物質。飼料原料包括糧食原糧,大豆,豆粕,玉米,魚粉,胺基酸,雜粕,添加劑,乳清粉,油脂,肉骨粉,穀物等十三個品種。
  • 海豐飼料他我你,親密夥伴金龜鯉.
    】飼料介紹。富含豐富的維他命、礦物質、蛋白質。讓美的身形與色彩互相融合15種蛋白質組成,營養好均衡生物發酵增豔原料強化骨骼,讓健康不落於後10種蛋白質組成,均衡營養配方高蛋白海洋源配方,提高適口性維持心臟及肝臟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