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菸重金屬源自耕地汙染 暴露農業生態危機

2020-11-23 網易財經

2009年10月12日,山西省安澤縣農民在家裡晾曬菸葉。沙浪攝

CFP供圖

當理察奧康納博士「出於好奇」在實驗室裡分析中國香菸的成分時,他恐怕想不到會找到一道新配方。這位美國羅斯韋爾帕克癌症學會(Roswell Park Cancer Institute)的研究人員發現,中國13個品牌的香菸中重金屬含量是加拿大香菸的2~3倍。

重金屬包括砷、鎘和鉛。它們無一例外是冷血殺手:砷是砒霜的主要成分;鎘被歸類為「頭等致癌物」,可能引發肺纖維化和腎臟病變;鉛可能造成頑固的便秘,並破壞人體造血系統。

10月7日,這一研究結果在美國健康政策雜誌《菸草控制》(Tobacco Control)上發表。對於大洋彼岸的中國菸草業來說,這可真不是個好消息。這裡每年生產2萬多億支香菸,擁有3.5億名中國菸民,並且每年有110萬中國人可能死於吸菸及二手菸導致的相關疾病。

菸草界的「三聚氰胺事件」

想要在一根香菸中尋找到重金屬的蹤跡並不容易。

從2005年12月開始,一個由中國、美國、加拿大三國研究人員組成的團隊,在北京、上海、廣州、鄭州、瀋陽、銀川、長沙等7個城市購買了78種「當地銷量最好的香菸」。這些用於測試的香菸都被小心翼翼地包裝起來,並於次日由快遞送往羅斯韋爾帕克癌症學會。

這家癌症學會始建於1898年,是美國最早建立的癌症研究機構,並最早開展了肺癌與吸菸相關性的研究。這次對中國香菸的研究是國際菸草控制政策評估項目中的一小部分。除此之外,團隊還在分析世界上20多個國家的菸草狀況。

為了保證香菸的品質,研究者將它們裝進編著號碼的白色箱子,然後儲存在一間巨大的冰庫裡。在接受測試以前,這些來自中國的香菸都保存在零下20攝氏度的環境中。冰庫外鐵門緊鎖,守衛森嚴。

針對重金屬的測試在2007年秋天開始。據研究小組成員、加拿大滑鐵盧大學心理學系研究員李強回憶,由於經費緊缺等原因,最終只隨機抽取了13種品牌。它們的品牌(型號)是:白沙(銀)、大前門(軟包)、都寶(新)、雙喜(低焦油)、黃金葉(世紀之光)、吉慶(紅)、紅河、紅金龍(硬包)、紅梅(黃)、紅旗渠(金)、紅塔山(常規紅包)、石林(白)、壹枝筆(硬包)。

經過檢測,研究人員得到了以下數據:每克香菸平均包含0.82微克(1微克等於一百萬分之一克)砷,3.21微克鎘,以及2.65微克的鉛。

單獨的數據很難引起人們的注意。奧康納決定選擇加拿大香菸作為參照組,因為「加拿大的香菸製造商和進口商都被嚴格地要求測量菸草中的金屬含量」。

一個不太樂觀的結果出現了,除了鉻含量持平外,中國香菸中的鉛、鎘、砷等3種物質都遠遠高於加拿大香菸。

儘管沒有針對菸草中重金屬危害健康的研究,但人體每天攝取重金屬的正常範圍分別為砷0.1~0.3微克,鎘0.6微克,鉻0.05微克。有人粗略地進行了換算,一包普通包裝的香菸約含14克菸絲,以此次檢測中鎘含量最高的品牌香菸來計算,抽一包煙就吸進去35微克鎘,僅僅3個月時間,鎘就可能累積到足以對人體產生危害的量。

據此,不少媒體稱之為「中國香菸重金屬門」事件,並將之比作 菸草界的「三聚氰胺事件」。

本文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東北黑土地或將消失 我國10%耕地遭重金屬汙染
    毒土:GDP至上的惡果當前,我國土壤汙染出現了有毒化工和重金屬汙染由工業向農業轉移、由城區向農村轉移、由地表向地下轉移、由上遊向下遊轉移、由水土汙染向食品鏈轉移的趨勢,逐步積累的汙染正在演變成汙染事故的頻繁爆發。
  • ...湖南公司被認定為「農業農村部耕地質量標準化驗室」
    2020】151號),中檢集團湖南公司成功入圍農業農村部耕地質量標準化驗室名單。5月11日至12日,受農業農村部耕地質量監測保護中心委託,湖南省農業農村廳土肥站組織專家組對湖南公司進行耕地質量標準化驗室現場考核,專家組仔細審查了湖南公司人員隊伍、儀器設備、設施環境、檢測能力和質量控制等檔案材料和實驗室現場,並安排了盲樣測試,湖南公司按時完成盲樣檢測,9項盲樣考核指標全部合格,順利通過了耕地質量標準化驗室現場考核。
  • 農業生態失衡,綠色革命的惡果已經顯現
    土壤酸化後,原本存在的一些重金屬物質溶解出來,再加上飼料、農藥、化肥中重金屬,使得重金屬進入食物鏈。一些重金屬本身具有致癌作用,進入人體後很難排出體外。 於是,烏克蘭人體清理專家在死亡的病人體中可以清除平均每人3-5公斤毒垢垃圾,相當於體重的4%-6%;其中鉛、汞等重金屬,氯、硝酸鹽,藥毒垢等約0.52公斤。
  • 淺談重金屬汙染土壤治理技術
    關鍵詞:重金屬;汙染土壤;工程修復技術一、重金屬汙染土壤發展現狀隨著城鎮化規模的逐漸擴大,人們的生產活動也逐漸增加。當前產生重金屬汙染土壤的因素具有多樣性,在農業生產過程中,農戶為了獲得更高的收益,在農作物生長的環節中,施用重金屬含量較高的化肥,重金屬化肥長時間堆積在土壤中不易揮發,一定程度上對當地的土壤造成嚴重破壞。
  • 生態農業是對化學化農業的撥亂反正
    殊不知,那種現代農業是不可持續的短視農業。如果中國放棄了自身農業優勢,一味學美國,長期下去是非常危險的。發展美國式現代農業能夠預見的後果必然是:農業生態環境持續出現退化,大量小農戶破產倒閉;越來越多的農民棄農經商、進城謀生;中國吃飯問題要靠國際市場滿足;社會將在食物鏈供應環節出現動蕩危機。
  • 農業農村部發布《受汙染耕地治理與修復導則》
    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農業農村部發布了《受汙染耕地治理與修復導則(NY/T3499-2019)》,規定了受汙染耕地治理與修復的基本原則、目標、範圍、流程、總體技術性要求及受汙染耕地治理與修復實施方案的編制提綱與要點,詳情如下:
  • 綠色生態 讓耕地更美
    根據國家《建立以綠色生態為導向的農業補貼制度改革方案》,到2020年,要基本建成以綠色生態為導向、促進農業資源合理利用與生態環境保護的農業補貼政策體系和激勵約束機制。如今,各地在美麗鄉村建設中,不僅大力整治農村人居環境,還通過綠色生產和生態修復,使大量耕地恢復了健康。
  • 「技術交流」重金屬面源汙染生態攔截與修復技術研究與集成
    》,湖南農業大學為課題參加單位。降雨和融雪產生的礦山面源汙染物對於周邊地表水、地下水和土壤都會產生嚴重的汙染,而且相對於其他礦山廢水,礦山面源汙染物的治理程度更低。在治理技術方面,相對於研究相對比較廣泛和充分的農業營養物面源汙染治理,礦山重金屬面源汙染治理在機理研究和技術開發方面都存在明顯不足。
  • 我國繪製土壤重金屬汙染圖 部分城市放射性異常
    ■連結湖南「鎘米」背後2/3耕地酸化加劇重金屬汙染的危害近期,湖南大米不時被檢出鎘超標,「魚米之鄉」光環被罩上一層陰影。事實上,土壤汙染已成我國眾多地方的「公害」。很多業內專家認為,湖南的「鎘米」危機是一場遲早要來的危機。全國1/5耕地重金屬汙染湖南省地質研究所專家童潛明認為,我國土壤汙染形勢已十分嚴峻。中國水稻研究所與農業部稻米及製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2010年發布的《我國稻米質量安全現狀及發展對策研究》稱,我國1/5的耕地受重金屬汙染,其中鎘汙染耕地涉及11省25個地區。
  • (微)塑料汙染對土壤生態系統的影響
    文/朱永官,朱冬,許通,馬軍(中國科學院城市環境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城市環境與健康重點實驗室)來源:《農業環境科學學報》2019年1期我們現在身處一個「塑料」的時代,塑料產品被廣泛應用於各領域,其產量和廢棄量逐年遞增。在歐洲,包裝領域需求塑料最多,佔總重量的40%,其次為建築、汽車、電器、農業等領域。
  • 安徽「十三五」重金屬汙染綜合防治規劃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土壤汙染防治行動計劃》等相關文件要求,建立健全重金屬汙染防治、風險防控和健康風險評估管理體系,穩妥推進重金屬汙染防治工作,編制本規劃。
  • 陳百明:耕地質量建設與管理應樹立生態環境理念
    只有在生態環境理念的指導下,建立以土壤培肥、水利保障、配置調整、災害防治、汙染治理等相結合的耕地質量建設與管理體系,才能保證耕地質量。生態和環境的區別與聯繫「生態」一詞源於古希臘文字,原指一切生物的狀態,以及不同生物個體之間、生物與環境之間的關係。
  • 生態新方向,農業新臺階
    生態農業,顧名思義就是在生態科學理論指導下,所開發的環境友好型、耕地固碳固氮型農業。長期堅持下去,耕地生產力不斷提高,生產出來的食物為綠色食物或有機食物。因此,生態農業不是落後、低產、低效的代名詞,而具有十分明顯的生態、社會與經濟效益。
  • 中國農業生產日益淪為化學農業
    依靠集體的力量把全國農田改造成大寨式的保持水土,旱澇保收的「海綿田」這種有機農業、生態農業的道路顯然辦不到了。種田大量施用化肥、農藥,養殖大量使用激素已經變成了唯一的出路。於是,共和國後30年的農業,拋棄了共和國前30年主要通過興修水利、改良土壤、培育良種等方法發展農業,施用化肥、農藥只是起輔助作用生態農業模式,走上了一條種田大量施用化肥、農藥,養殖大量使用激素的「美國式」化學農業道路。由於中國耕地不到美國的一半,為取得更高的產量,今天中國使用化肥、農藥、激素的單位數量已經達到了美國的數倍,成了世界上最典型的化學農業。
  • 重金屬對人類健康和生態環保的危害性(1)
    慧聰表面處理網訊:0前言     各種有害重金屬從採礦、洗礦石、冶煉到加工為各種成品,由於不負責任的排放,影響了灌溉用水,汙染了全國耕地總面積8.3%,也汙染了飲用水源,各大江河、湖泊、海灣大部分較差和極差,嚴重禍害民眾身體健康和水生物。
  • 土壤健康對發展有機農業的重要性
    更讓人憂心的是,根據有關統計數據,目前我國範圍內土壤汙染情況較為嚴重的耕地已經佔據全國耕地面積的20%,部分經濟較為發達的地區其耕地被汙染的情況更為嚴重,有些地區耕地重度汙染比例已達到該地區耕地面積的10%,而輕度汙染的比例已達到該地區耕地面積的70%。我國土壤健康狀況亟待改善,影響土壤健康的原因是方方面面的。
  • 技術案例:重金屬汙染修復技術及其應用案例詳解
    技術案例:重金屬汙染修復技術及其應用案例詳解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土壤是與人類生存息息相關的自然資源,據統計,我國受鎘、鉻、鉛、汞、鋅等重金屬汙染的耕地面積近 2000 萬公頃 ,約佔總耕地面積的六分之一 。
  • 珠三角多地蔬菜重金屬超標
    新華網廣州6月20日電(記者張建華)廣東有關部門對珠三角土壤檢測結果顯示,由於土壤汙染,珠三角多地蔬菜重金屬超標率達10%-20%,耕地受重金屬汙染問題較突出。
  • 重金屬汙染土壤修復的二次汙染與防治
    關鍵詞: 重金屬;汙染土壤;二次汙染;防治重金屬汙染能引起土壤組成與結構變化,濃度 過高時,會抑制植物生長,進入食物鏈後,將危害動 物與人體健康。國內外的重金屬汙染土壤修復技術 主要有:固化/穩定化、淋洗、水泥窯協同處置、植物 修復等[1-2]。
  • 地下水汙染引發生態環境三大危機
    相比霧霾 水汙染更揪心我們每天打開水龍頭,就有潔淨的水源源不斷流出時,很難意識到此時此刻我們正面臨著嚴峻的地下水危機。地下水是很多人賴以生存的水源,它曾經是清潔、充沛、穩定的代名詞,如今卻被瀕臨枯竭、嚴重汙染、地質災害所取代。環境保護部去年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全國地下水近六成監測點的水質為較差和極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