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古老的頭皮屑化石被發現!它來自125萬年前的猛禽恐龍

2020-12-06 TechPunk

你知道嘛,恐龍也長頭皮屑!你可能見過博物館裡的恐龍骨架,但是見過它的頭皮屑嗎?

近日,古生物學家在一隻烏鴉大小的小盜龍化石身上發現了一些皮膚碎片,這些碎片就是它的頭屑,也就是說這些是距今 1.25 億年前的恐龍的頭皮屑!

小盜龍 (屬名:Microraptor)是一種在中國遼寧省發現的小型馳龍科食肉恐龍,生存於白堊紀 時期,即約 1 億 3 千萬至 1 億 2 千 5 百 50 萬年前。

如同始祖鳥,小盜龍的四肢與尾巴擁有長正羽,證實恐龍與鳥類之間有緊密的演化關係。

此後,研究人員通過測試另外兩隻有羽毛的恐龍,即北漂龍以及中國鳥龍,中國鳥龍是一種被稱為孔子鳥的原始鳥,也發現了頭屑化石的樣本。

中國鳥龍是第五個發現的 有羽毛恐龍 ,並且在 1999 年被發現時,是有羽毛恐龍中最接近鳥類的一種。

2009 年 12 月 22 日,美國科學家發現了世界上第一種能夠分泌毒液的恐龍——中國鳥龍,其生活在距今 1.25 億年前。

它能像今天的毒蛇那樣,將毒牙中的毒液注入獵物體內,從而有效麻痺獵物。

千禧中國鳥龍是以前肢行走的奔龍類恐龍,皮膚表面也長著絲狀衍生物,與鳥類的關係密切。

它的後頭部骨骼型態已經和多數恐龍很不一樣,而具有早期鳥類的許多特徵,肩帶構造也與 始祖鳥類似。

儘管不能飛翔,但它的前肢結構已經產生了一系列適應飛翔的變化,具備拍翅飛翔的各項必要特徵,專家稱為典型的「預演化模式」,這是骨骼結構轉化成鳥類飛翔能力的一項大突破!

北漂龍以及中國鳥龍可以長到 2 米長,它們比小盜龍要大兩倍有餘。此次皮膚薄片的發現成了解釋恐龍如何脫落皮膚的唯一證據。

此次也是人類第一次發現頭屑化石,下面是電子顯微鏡拍攝的頭皮屑圖像。我們可以看出該化石保存完好。

就像人類的頭皮屑一樣,恐龍的頭皮屑由角質細胞的堅韌細胞組成,角質細胞中充滿了蛋白質角蛋白。

這些碎屑形狀、大小和厚度不規則,它們可以幫助恐龍在飛行時散熱。如今,這些動物的化石遺骸正在中國東北地區進行修復工作。

相關焦點

  • 1.25億年前的恐龍頭皮屑算哪門子發現?
    1.25億年前的恐龍頭皮屑算哪門子發現?Patel翻譯 SME科技故事恐龍不怎麼注意個人衛生已經不是什麼秘密了,實際上不管是哪一種恐龍在現實中都可能非常噁心。它們的頭皮屑成了一個新的研究方向。在《自然通訊》上發表的一項新研究表明,科學家已經發現了距今1.25億年前的恐龍頭皮屑化石。這項發現不僅成為了一個調侃海飛絲的新梗,也的確解釋了恐龍脫皮的通用原理。
  • 科學家發現1.2億年前恐龍頭皮屑,意義十分重大
    人類對於恐龍的了解,並不比了解自己更多。這種曾統治地球上億年的物種,曾經是強大和力量的象徵,但卻因為某種原因,在6500萬年前從地球上銷聲匿跡了。人類現在只能通過化石來重塑恐龍當年的輝煌。最近,科學家又有了一個意義重大的發現,那就是恐龍脫落的頭皮屑,這為我們揭示了恐龍相當重要的生理機制,那就是蛻皮。在地球上的所有動物,都會蛻皮,掉毛或者換羽,這是新陳代謝的一種重要方式,可以幫助動物更好地應對外界的挑戰。對於爬行動物來說,蛻皮是一種相當重要的機制,一直以來科學家都推測恐龍也會蛻皮,但並不知道是通過哪種形式。而這次恐龍頭皮屑的發現,就為我們帶來了這個問題的答案。
  • 考古學家新發現的恐龍物種 - 一種可愛的小型猛禽
    考古學家新發現的恐龍物種 - 一種可愛的小型猛禽2019-02-07 16:33出處/作者:cnBeta.COM整合編輯:小小鹿責任編輯:luocaixia1 考古學家在在蒙古戈壁沙漠的Nemegt地質構造中新發現了一種虎尾龍Gobiraptor minutus,這一片遺址富含大約7000
  • 農民發現恐龍頭骨化石 系北美最古老的暴龍物種
    據CNN2月10日報導,在加拿大艾伯塔省南部發現了恐龍頭骨碎片的化石,屬於北美最古老的暴龍物種之一。新發現的恐龍,拉丁名為Thanatotheristes degrootorum,其名字主要由兩部分構成,前半部分取自希臘死亡之神塔納託斯(Thanatos),第二部分則是為了紀念德格魯特發現了這塊化石。它大約有7950萬年歷史,是50年來加拿大首次發現的新暴龍,也是北美發現的最古老的暴龍物種之一,比他的近親霸王龍早250萬年。
  • 盤點世界各地奇異的恐龍化石
    恐龍「嬰兒」胚胎20世紀20年代,在怒火危崖發現的這一恐龍蛋化石在當時震驚世界,這裡面有完整的恐龍胚胎。哺乳動物胃中發現的恐龍化石這是一種叫Repenomamus robustus的哺乳動物。在它的胃裡發現了小恐龍的化石。科學家說這種動物的最後一頓晚餐可能是1.3億年前哺乳動物獵食小恐龍的第一個證據。
  • 袖珍猛禽「舞龍」化石為研究恐龍與鳥類之間的聯繫提供了新思路
    據外媒報導,在中國發現的一種有羽毛的小型恐龍讓世界可以瞥見1.2億年前有羽毛的動物的樣子。據聖地牙哥自然歷史博物館稱,這要歸功於科學家所獲得的一種化石標本。這種化石可以幫助科學家探索鳥類與羽毛恐龍之間的早期聯繫以及區別。
  • 日福井縣發現世界最古老鳥類卵化石 距今1.2億年
    圖為日本福井縣立大學恐龍學研究所於1990年在日本福井縣勝山市發現的卵化石【環球網綜合報導】據日本NHK電視臺3月18日報導,日本福井縣立大學恐龍學研究所近日宣布,1990年在日本福井縣勝山市發現的卵化石,經證實為1.2億年前一種鳥類的卵殼。該研究所還表示,此卵化石也是當今世界上發現的最古老的鳥類的卵化石。
  • 6600萬年前巨型猛禽高3米被稱為「地獄雞」(圖)
    原標題:6600萬年前巨型猛禽高3米被稱為「地獄雞」(圖)   這種動物站起來10英尺高,因長著雞一樣的頭冠、羽毛翅膀、長爪、極具攻擊力的嘴和一條強有力的尾巴,被稱為「地獄雞」  研究人員把這3部分化石拼湊在一起,發現這些分開的骨骼剛好形成一副近乎完整的恐龍骨架
  • 南非發現地球上最古老的直立人化石!
    據消息稱,地球上最古老的直立人化石被發現了!這塊200萬年前的頭骨碎片與非洲「人類搖籃」中另外兩種已經滅絕的人類的化石混雜在一起,構成了人類最早的起源之一!據了解,該頭骨碎片是在南非一個古老的洞穴裡發現的,在這裡古生物學家發現了證據,證明人類已知的最古老的三個親戚在同一時間、同一地點生活在一起的真相。
  • 北海道發現日本最完整恐龍化石
    在中生代的白堊紀時期,日本卻與大陸相連,許多恐龍遷徙並且生活在這裡。在北海道,古生物學家發現了日本最完整的恐龍化石,它被命名為神威龍。北海道龍骨北海道位於日本本州島以北,這裡是日本最重要的恐龍及古生物化石產地之一。
  • 地球上最古老的直立人化石可能被發現了!
    據消息稱,地球上最古老的直立人化石被發現了!這塊200萬年前的頭骨碎片與非洲「人類搖籃」中另外兩種已經滅絕的人類的化石混雜在一起,構成了人類最早的起源之一!據了解,該頭骨碎片是在南非一個古老的洞穴裡發現的,在這裡古生物學家發現了證據,證明人類已知的最古老的三個親戚在同一時間、同一地點生活在一起的真相。
  • 盤點20個迄今為止,人類發現的最奇怪化石
    化石是在數百萬年的巨大壓力下形成的,它向我們講述了我們失散已久的祖先,和居住在他們世界裡奇怪生物的故事。隨著我們開發出新的挖掘技術,奇怪化石的發現變得越來越普遍。而這些化石也永遠地改變了我們對世界的認知,而我們對這些化石重要性的認識,才剛剛開始。
  • 一位美國大學教授,自製恐龍化石挖掘地圖,發現了地球最重恐龍無畏龍
    那麼,問題來了,如果你想找到恐龍,別去看古生代的巖石,那裡找不到它們,恐龍還沒有開始演化呢。你需要去找中生代的巖石,並且是有恐龍存活的年代,大概是2.35億至6600萬年前。目前找到這些巖石還是挺容易的,因為我們已經有了詳盡的地球地理地質面貌。但這絕對不是一項簡單的工作,地球的編年史,可以說是由巖石寫成的,一章接一章,也就是說最久遠的在最底層,年代最近的位於表面。
  • 發現恐龍化石的一個訣竅是……先找到橙色?
    那些橙色的東西是長在骨頭上的地衣,骨頭讓地衣在侵蝕的土地上有了一個穩定的立足點。這些骨頭是多孔的,在乾旱期能鎖住水分,而且還富含磷酸鹽等礦物質,這對地衣的生長至關重要。7600萬年前就已死亡的生物居然在現代生態系統中仍扮演著重要角色,想來也是很奇怪,但生命就是這樣,一有機會便會生長。
  • 這十個事實會顛覆你對恐龍的想像
    1 恐龍身上長滿了頭皮屑有羽毛的恐龍會蛻去大量的頭皮屑。這是一個令人噁心的事實,它揭示了恐龍不像蜥蜴那樣像舊衣服一樣蛻皮。取而代之的是,恐龍以頭皮屑的形式,一件一件地蛻皮。中侏羅世經歷了長有羽毛的恐龍的大量繁殖,它們的繼承者逐漸變成了鳥類。羽毛進化後,頭皮屑也進化了,化石羽毛上布滿了皮膚薄片。現代鳥類也會剝落,但鳥類的皮膚薄片富含脂肪,在飛行過程中起到生物冷卻系統的作用,吸收和散發熱量。恐龍的頭皮屑與鳥類和人類的頭皮屑相似。
  • 6000萬年的貓頭鷹化石被發現,捕食方式很奇特,爪子長得變樣了
    不過,在最新的一項研究中,科學家們卻發現,遠古貓頭鷹的捕食方式和現今的貓頭鷹截然不同。6000萬年前的貓頭鷹化石被發現根據資料顯示,通過在上世紀初於羅馬尼亞出土的遠古鵜鶘目鳥類化石,科學家們發現,在白堊紀末,當恐龍還沒有在地球上消失的時候,貓頭鷹就已經開始有了雛形,不過,最早的貓頭鷹的生活習性,也和現在截然不同。
  • 琥珀中發現史上最小的恐龍化石
    來自緬甸的一個壯觀的新琥珀化石擁有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小的史前恐龍的頭骨:一種生活在9900萬年前的類鳥生物,並不比今天活著的最小的鳥大。今天在《自然》雜誌上描述的這具化石,從後腦勺到鼻尖只有1.5釐米長,大約是指甲的寬度。
  • 中國發現迄今最古老帶毛四翼恐龍
    最古老的飛行生物據英國布里斯托大學的研究者報導,最近在中國東北發現了一種新的長滿羽毛的恐龍,從而證實了鳥類是從恐龍進化而來,還將有助於科學家研究早期鳥類的飛行機制。這種纖小靈活的動物,直立高度可達28釐米,是已知最早生長出羽毛的生物。科學家估計它們比公認最早的鳥類—始祖鳥還要古老100萬至1100萬年。
  • 浙江發現最古老的長有尾錘的甲龍
    浙江發現最古老的長有尾錘的甲龍圖註:縉雲甲龍復原圖,作者:張宗達2018年2月27日,英國《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上報導了來自中國浙江省的甲龍類恐龍化石,這種恐龍被命名為縉雲甲龍,它是已知最早長有尾錘的甲龍類恐龍。
  • 長角彎曲向前 發現7600萬年前"惡魔恐龍"(組圖)
    美國猶他州發現一種長著長彎角的恐龍化石,距今7600萬年。這種此前未知的恐龍被命名為「大鼻角龍」(學名Nasutuceratops titusi),因向前彎曲的長角也被形象地稱之為「惡魔恐龍」。大鼻角龍的化石是在猶他州沙漠發現的。  據信,大鼻角龍可能將長彎角作為一件武器,與其他雄性展開爭鬥,爭奪統治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