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人才並不難!日本頂尖科學家投奔中國,聲稱這點日本給不了

2020-05-09 問軍一杯酒

在經歷過兩次世界大戰後,世界大多數國家都意識到了科技才是第一生產力,因此非常重視人才的培養。美國更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能持續保持世界頭號強國的地位其實也和人才有很大關係。

留住人才並不難!日本頂尖科學家投奔中國,聲稱這點日本給不了

戰爭結束後,美國吸收了德國大批優秀專家,同時吸納了眾多世界上優秀的人才,當時不管是在經濟、科技、醫療以及軍事領域遙遙領先於其他國家。不過隨著我國這些年綜合實力的不斷提升,也吸引了眾多優秀外國專家,除了我們熟悉的烏克蘭專家外,我們的鄰居日本也有很多科學家慕名而來。

最近這些年,中國的強勢崛起也吸引了眾多日本科學家的關注,很多日本科學家都選擇來中國實現自己的夢想,為我國效力。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留住人才並不難!日本頂尖科學家投奔中國,聲稱這點日本給不了

其中最為關鍵的一點就是科研經費不足,日本科學家在自己國家根本無法獲得足夠好的科研環境,因此不得不選擇在其他地方發展。而我國在這些年,推出了眾多優秀國外人才的措舉,並為科學家提供非常良好的生活環境和科研環境。

對於日本年輕科學家來說,這一點日本根本無法給,因此選擇來到中國為我國效力。其中一位著名的日本化學家藤嶋昭,他就為我國培養了大批優秀的科學人才。40年間,他培養了38位中國留學生,其中有三位成為了中科院院士,為我國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留住人才並不難!日本頂尖科學家投奔中國,聲稱這點日本給不了

日本很多民眾對大批科學家來華這件事情也非常憤怒,因為日本這些年的經濟也非常發達,作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的日本,是有足夠好的物質條件來幫助科學家的,但他們卻給科研帶來很多困難,這也導致大量人才外流。

其實在科學技術高速發展的今天,對於一個國家而言,想要留住真正的人才並不難。我國經濟在飛速增長的同時,也秉承著對外開放的理念,給優秀人才的待遇也是越來越好,因此國外優秀科學家投奔中國也就很正常了。

留住人才並不難!日本頂尖科學家投奔中國,聲稱這點日本給不了

俗話說「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雖然我國和日本有過歷史恩怨,但對於日本的優秀人才,我國依舊會接納,正是因為我國開放的政策,也吸引大量優秀人才為我國效力。


相關焦點

  • 日本有多少頂尖科學家?中國有多少頂尖科學家
    我們知道,在任何時候,人才是一個國家發展和進步的重要力量。 也可以說是基礎,因為有人可以創造更多的東西。 比如飛彈,飛機,還是很多我們吃的喝的用的,各方面都需要人才沉澱。。 因此,一個國家要想強大,要脫穎而出,成為強大的國家,科學技術必須是第一生產力。
  • 世界頂級科學家名單:美國632人,日本294人,你可知中國有多少?
    要考上一所大學並不難,但要考上一所一流學府,則十分困難。找一份工作不難,但要找一份令人尊敬又羨慕的工作,難於上青天。 教育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培養人才,同理,每一個國家的科學家並不少,但要在世界上排上名,成為行業領域內的頂尖技術科學家,那則是鳳毛麟角了。這樣的稀有科學家,無論何時何地,都是重點保護對象。
  • 世界「頂尖科學家」:美國632人,日本294人,中國的人數是多少?
    世界「頂尖科學家」:美國632人,日本294人,中國的人數你別不信如今我們的世界千變萬化,有的時候仿佛要跟不上節奏
  • 頂尖科學家名單:美國632人,日本294人中國數字讓世界眼紅
    最終,錢學森跨越千山萬水回到了中國。他歷經千辛萬苦回到祖國,就是為了實現自己的愛國之心。他回來了。他為我國的科學研究帶來了先進的噴氣動力技術。他被譽為中國航天事業之父。錢學森使我們更接近科學技術。後來,越來越多的科學家選擇回國,用人才來代替他們。今天,科學在我國的迅速發展為我國人民帶來了非常美好的生活。現在世界頂尖科學家的名單已經公布。
  • 日本「頂尖科學家」有294人,美國有632人,我國1000萬人才有5個
    如果想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那麼科學技術人才是必不可少的部分,只有科學技術領域逐漸強大起來,只有科學家才能帶領中國走向富強。這不是只指中國,這一法則適用於世界各國,科學家對每個國家都很重要。日本的「頂尖科學家」有294人,美國有632人,可是我國一千萬人裡只有五個。這對中國來說太少了,遠遠不夠支撐中國的高速發展。
  • 日本頂尖科學家投奔中國,為我們送來多項大禮,連世界強國都羨慕
    因為人才眾多,並不意味著只要你是一個人才,國家就會讓你做科學研究和研究。這就需要大量的考核才能得到國家的重用。另一方面,只要你不是特別優秀的人才,你也可以成為人才群眾中的一員。畢竟,中國的發展需要符合國家發展目標的人才。
  • 許多日本人到中國認祖歸宗,聲稱自己是中國人後裔,真相是什麼?
    歷史長河,煙雨濛濛,展望未來,今朝終將成為歷史,我心不禁飛回到了過去 其實,這完全是一個巧合,日本列島早在冰河時期就已經有繩文人定居了,繩文人,是日本列島土生土長的人種,也是日本列島最為原始的居民,繩文人主要發源於日本本州島的關東地區。
  • 他是日本頂尖科學家,背負叛徒罵名,為中國培育13名頂級人才
    曾經有一位日本國寶級的科學家,對中國毫無保留的奉獻,並為中國培育出來了13名頂尖人才,但這位科學家卻被日本人稱為叛徒。他是日本國寶科學家,卻對中國毫無保留中國與日本自古以來就有著淵源,《後漢書》中曾第一次出現日本,後人也認為徐福最終的落腳地就在日本。在歷史的進程中,中日兩國也有著頻繁的交流。作為我們的鄰國,日本在發展過程中不斷的依賴中國並模仿中國。
  • 美國有632位頂尖科學家,日本有294位,中國的讓人驕傲!
    文/行走天涯美國有632位頂尖科學家,日本有294位,中國的讓人驕傲!我國自從改革開放以來發展的速度是非常快的。雖說我國如今一直還自詡是發展中的國家。但是不少發達國家的遊客來到我國旅遊一趟之後,都感嘆我國早就已經不輸給發達國家了。甚至中國人的日常幸福感程度和方便都是遠超西方國家的。然而真正的發達國家肯定要進行全方位的評估。比如人均GDP收入和福利,我國肯定還比不上歐美眾多國家。不過如果論一個國家的候機發展力的話,我國的實力是完全不輸給任何一個發達國家的。不然的話,我國最終也不會走上世界大國的行列。
  • 重大好消息,又一日本頂尖科學家來中國,如今投身AR技術報效我國
    據多家日媒報導,前日本晶片巨頭爾必達株式會社的社長:坂本幸雄,正式接受中國紫光集團的邀請,擔任紫光集團日本分公司的CEO(執行董事),負責領導位於日本神奈川縣川崎的DRAM晶片組研發中心。坂本幸雄還表示不在意這些「外在事物」,一心只想報效中國。
  • 海外大批科學家為何紛紛「逃往」中國?日本人說出了心裡話……
    近年來,有關中國人才流失的話題熱度一直居高不下。但最近的一組數據卻揭露了另一種現象:中國正在吸引著全世界的人才,有越來越多的海外人才紛紛湧入中國。這其中,日本科研人員湧入中國的數量尤為顯著。
  • 日本對大熊貓痴迷到什麼程度?為永久留住大熊貓,希望不要歸還
    尤其是我們的鄰國日本,對大熊貓的喜愛可以說是到了一種瘋狂的程度。日本對大熊貓的痴迷到了什麼程度?日本的網民在網上紛紛留言希望不要歸還熊貓。中國的網民:想多了。大熊貓作為一種瀕危的珍稀動物,長期以來都在中國的嚴密保護下生活。中國的研究人員對熊貓的棲息地與種族的生存狀況在進行著毫不懈怠的研究和維護。
  • 各國頂級科學家人數:美國680人,日本310人,中國有多少?
    這樣,頂尖科學家,便成了各國爭相爭奪的人才。自上個世紀以來,美國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科技大國,在抗日戰爭中,美國並未取得勝利,就擁有了核武器這一科技含量較高的大殺器,二戰結束後,美國又獲得了一批以前在德國從事科研的科學家。儘管近年來各國科技不斷進步,但今天的美國仍是世界上科技發展最快的國家。
  • 為何1000名頂級科學家皈依中國?日本國寶級科學家道出真相
    衡量一個國家科學創新的活力,最重要的指標就是看人才的流向。長期以來,我國高校因大量人才流失而飽受詬病,比如在納米材料領域,全球前10的科學家,我國就佔了6人,但這6人全都在美國工作生活。1074位世界頂級科學家皈依我國據統計,從2018年以來,已經有1074名頂級海外科學家到我國進行科研工作,其中人數最多的就是日本。從日本外務省的數據來看,長居中國展開科研的日本頂尖科學家同比上漲25%,他們在我國各大高校、研究院,成為我國科研事業發展的得力助手。
  • 聲稱在東海發現中國開採船隻,日本向中方提出抗議
    報導稱,日本政府相關人士公開表示:確認在「中日中間線」中方一側內發現了「勘探四號」半潛式鑽井平臺的身影,但未發現其「作業痕跡」;中方曾將勘探七號自升式鑽井平臺往這一海域派遣,不過此次勘探四號有別於過去中方常用的「淺海用配置」,而是可以在深海作業的半潛水型鑽井船。
  • 被美國放棄的頂級科學家,決定投奔我國時,順手帶來了千億技術
    人才不管對於哪個國家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國家想要得到發展,是離不開各行各業的人才的,所以在發展的過程中,各國也都是非常注重人才的培養。有些人才最終回報了祖國,為國家創造了巨大的貢獻,而有的人才卻因各種原因並沒有實現回報祖國。
  • 世界頂級科學家名單:美國632人,日本294人,中國有幾位?
    ,幾乎沒有哪位頂尖人才是國內自主培養,完全不受國外影響。對於中國來說,擁有500多名頂尖人才確實是一個喜訊,但這背後的危機卻足以令所有人深思。這也就意味著中國高校對自身培養出來的人才極其不自信,不僅在心理方面不認可,而且還在制度方面製造障礙,單方面阻礙中國本土高校培養出來的人才向上流動。
  • 被美國無情拋棄,他攜帶一技術投奔中國,為我國創造上千億價值
    如今,中國愈發重視科技建設和科技人才,所以就有一些被美國拋棄的科學家,選擇來到中國,為中國效力。今天要講的這個人,他本是一位美國科學家,但由於自己的項目不受美國重視,選擇投奔中國,並隨身帶來一技術,為中國創造了上千億的價值。
  • 日本諾獎得主野依良治:耐心點 中國會有更多人得獎
    來源:金融界網站10月29日,在第二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上,聊到中日兩國科學研究差異時,2001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日本科學家野依良治表示,「中國的科學研究很有希望,你們未來會有自然科學領域的諾貝爾獎獲得者,也會有更多的科學家得到全世界的認同,
  • 日本技術日本員工 外來的和尚能否念好奇點汽車這本經
    通過工資的發放形式不難看出,奇點汽車已經很難一次性將員工的工資結清,為了延長還款周期,甚至發生了向員工借款、分期付工資的行為。奇點汽車的資金情況想必出了問題,並且在這半年內應該未能得到有效的改善,這半年中沒能聽到有關奇點汽車融資的消息,甚至奇點汽車的相關一切都消聲覓跡,逐漸淡出公眾的視野。直到5月30日,奇點汽車憑藉一條增資擴股的消息再度把奇點汽車推向輿論視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