蟲洞譯科技 讓牛頓哭暈的EmDrive,不用燃料也能送你上火星!

2021-01-15 蟲洞創業之家

蟲洞:行業基金+孵化器。據說想要尋找更多資源的人都會關注!

EmDrive 是一種假想的外太空推進技術,而這項技術引發了大家多年的激烈討論。現在,Guido Fetta 計劃向人們證明 EmDrive 技術是可行的。在太空中,EMDrive 推進器的確可以產生動力。不用燃料也可以送你上火星!

 

即使大多數科學家都說這是不可能的。

 

EmDrive 違反了經典物理學定律?

牛頓第三定律是這樣的:

當兩個物體相互作用時,彼此施加於對方的力,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力」勢必會成雙結對地出現:其中一道力稱為「作用力」;而另一道力則稱為「反作用力」。

火箭要升空,就要產生推進力,那麼產生推進力的方法是火箭內部液態燃料燃燒,噴出的氣體對火箭產生向上的反作用力的推力,這個推力讓火箭升空。


但是 EmDrive 的外界沒有任何的作用力,可是它卻憑空產生了前進的推進力。



Cannae 公司決定使用該衛星挑戰牛頓第三定律


Fetta 是 Cannae 公司的創始人兼執行長。他的創意和靈感是來自於英國工程師 Roger Shawyer 在2003年首先提出的 EmDrive 技術。它們兩個都是封閉式的系統,覆蓋著滿滿的微波,沒有任何的排氣裝置。然後,兩位創造者都說自己的系統能夠在不排放廢氣的情況下產生推動力。但,在現實生活裡並沒有能夠解釋該項技術的公認理論。工程師 Shawyer 聲稱相對論效應會在驅動器的兩端產生不同的輻射壓力,因此產生淨力(也就是推動力)。


大多數物理學家都認為,EMDrive 明顯違反動量守恆定律。本質上,如果一個物體向一個方向加速,反方向必須有一個相等的動量。對於推進器,這就意味著推進器必須釋放粒子(例如燃料)或輻射。


EMDrive是一個封閉系統,它無法釋放粒子或輻射。根據動量守恆定律,EMDrive不可能無法產生動力。簡單來說,EMDrive 好比你向上拉鞋帶,然後你就可以浮起。

 

然而就在上個月,Jose Rodal 聲稱,在美國宇航局的航天論壇,美國宇航局的一篇「真空封閉式射頻腔脈衝推力的測量」的文章終於被同行評議接受,未來將有可能由美國航空航天研究所出版,但這尚無法確認。



EmDrive 系統的一個原型


背景

鑑於大家認為 EmDrive 是不可能實現的,歐美地區在很大程度上不認可工程師 Shawyer 的工作,儘管他在2007年曾寄過一份報告給波音公司(Boeing's Phantom works)。然後在2008年,由楊教授率領的中國研究隊在西安西北理工學院參與了這個試驗。他們發表了一系列的理論和實驗的論文,並在2012成功製造一個輸入幾千瓦就能得到幾盎司的推力的裝置,與傳統的離子推進器能夠相提並論。

 

EmDrive 系統再一次獲得頭條報導時,便是美國宇航局的 Eagleworks 團隊測試了幾個不同版本的 EmDrive,其中包括兩個由 Cannae 建立的版本。雖然他們提交了良好的結果,但人們還是廣泛懷疑和質疑他們的實驗技術。他們並不理會,工作也仍在繼續。據報導,現階段正在進行同行評審,這是證實科學可信度的一個重要過程。

 

在2015年,德勒斯登科技大學的一位物理學家 Martin Tajmar,調查了該科技的影響。此前 Tajmar 曾表明,聲稱「靜電力矩」——一種在帶電球體之間出現的扭轉力,實際上是由實驗裝置引起的,而所謂的「引力屏蔽」的確是由於在陀螺儀產生誤差。然而,當Tajmar建立了自己的 EmDrive 時,他驚訝地發現,它真的產生出推力。他也無法確定是不是由於自己在操作中產生錯誤致使實驗成功了。

 

在這些實驗中有可能發生的各種誤差源,如氣流、微波洩漏、電離光子的推力,已被排除.但鑑於這些結果似乎違背已知的物理知識,所以更有可能的便是,實驗者犯了一個錯誤,而並非物理學是完全錯誤的。因此,人們都旨在發覺實驗中的缺陷。




主要任務

 一種能夠通過所有的扭矩平衡和渦流的技術爭論的方法便是實際測試。只要它成功的在外太空中驅動,那麼物理學家將要面臨解釋這個現象的難題了。

 

如果測驗成功了,這不僅是踏出衛星領域的一小步,而是人類歷史上的一大步。。推進劑是讓低空衛星秩序運作的一個限制因素,因為它需要在間隔時間內產生推力來抵消大氣阻力。在專業用語中,它是一個被稱為空間運動體控制/位置保持的過程。然而,推進劑可是霸佔了火箭發射時重量的一半。太陽能電池板可以提供動力,但當一個火箭的推進劑運行時,它便會變得無用。

 

在8月17日,Cannae 宣布將使用 EmDrive 推進器發射6U立方體衛星的計劃。每個單元是一個10釐米的立方體,所以6U(6個單位)衛星將是一個小鞋盒的大小。驅動器也將會佔衛星大約四分之一。Fetta 打算讓衛星站崗至少六個月,而不是使用典型的6周。因為,它停留在軌道上的時間越長,衛星將必須自行產生推力維持運行。

 

Cannae 已經成立了一家名為 Theseus 的公司。他將與國際工業合作夥伴一起策劃發射衛星——LAI International of Tempe, AZ and SpaceQuest Ltd. of Fairfax, VA。現階段,發射日期還沒定下來,但2017年看起來像是個好年。「一旦在軌道上成功演示,Theseus 公司將提供我們的推進器到衛星市場售賣」。

 

競爭開始了。除了中國,和 Shawyer 本人,EmDrive 愛好者的開源社區也興起了。他們正在建自已的 EmDrive 和在 nasaspaceflight.com 的在線討論,到現在已有了數百頁的技術評論。

 

製造一個驅動器是挺便宜的,但它確實需要一個很高的精準度。然後,把它發射到軌道是另一回事。德國 Aachen 公司的工程師 Paul Koclya 已建造了一個容得進 PocketQube cubesat 衛星的小型 EmDrive。他認為該衛星可以在低於3萬美元的預算裡進行商業發射,也因此已經推出了眾籌活動籌集資金。「如果成功了,電影星際旅行裡的技術將會出現在現實生活中了」。

 

同時,科學家繼續查詢無推進器與已知的物理學的接連點。在英國普利茅斯大學的 Michael McCulloch 提出了一個解決方案,它涉及「量化慣性」——一個基於受人尊敬卻未經證實的現象稱為盎魯效應*。一家芬蘭的研究小組最近發表了一篇同行評議的論文,建議這樣的驅動器可以推行。一對看不見的排氣配對光子,經過了物理反應,抵消了對方的明顯影響,但仍然保持著行動的動力。

 

*盎魯效應:一名加速運動的觀察者可以觀測到慣性參考系中觀察者無法看到的黑體輻射,即加速運動的觀察者會發現自己處在一個溫暖的背景中。所表示的意義為慣性參考系中觀察者所看到的量子基態,在一名加速參考系的觀察者看來則是處在熱力學平衡態。

 

現階段最重要的事情便是 Cannae 能否成功的把衛星送上外太空。如果成功了,這將會改變人類的歷史。以後,將只需幾個鐘頭便會抵達月球、2-3個月便會抵達火星、兩年內抵達冥王星。雖然這些都是極度大膽的假設,但只要EmDrive 成功了,它將不會是天方夜譚。以後,也不需在火箭上擺放幾頓的燃料,EmDrive 足以讓火箭秩序飛行;也因此,製造火箭將會更便宜、更輕便。可以飛行更遠,直至還沒被人類探索的無知盡頭。


本文出自:Popular Mechanics,2016年9月2日

編譯者:蕭慶鈴



蟲洞創業之家·行業基金+孵化器

—行業基金—

發揮傳統線下行業資源優勢,

老行業人投新行業人,老行業人幫新行業人;

投資資金,更投資行業渠道資源,

幫助創業團隊快速成長;

回報的不僅是收益,

更有行業資源的增值變現以及自身的升級轉型;

—孵化器—

綜合類項目孵化平臺

公司註冊地址、集中辦公區、辦公位;

聯合騰訊、九鼎等舉辦項目路演,

公開課、分享會、BP打磨、沙龍等品牌活動;

從創業輔導到品牌傳播等十項免費服務,

從公司設立到技術開發等九項增值服務;

融資實務、項目拆解、遊學、農業第六產業化等八大板塊課程。

—垂直孵化—

農創空間:「網際網路+農業」的農業全產業鏈項目孵化平臺。

天品蟲洞高分子孵化器:高分子材料成果轉化孵化平臺。


相關焦點

  • 10周把人送上火星的EmDrive引擎,不需要燃料,還違背了牛頓第三定律!!
    今天分享的這篇文章,講的是一個可以送你上火星的飛天神器,它就像一個永動機,不需要燃料,其工作原理還違背了牛頓第三定律,然而實驗證明,它又確實是可行的。三言兩語說不清,差友們自己去看吧!!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矽谷鋒向標。公眾號 ID: guigufxb  謝謝~無論是普通人還是科學家,似乎能一眼望見 EmDrive 背後的荒謬,然而實驗結果卻讓人再次睜大雙眼。
  • 10周把人送上火星的EmDrive引擎,民科、神啟還是世紀大發現?
    因為現階段的太空飛行器需要攜帶大量的沉重燃料才能飛上外層空間,燃料沒了,太空飛行器也不能再運行。以 NASA 為火星之旅準備的 SLS 火箭為例,它需要將頂層的"獵戶座"太空艙送到外太空,但是如下圖所示,整個火箭的體積和質量最多的部分,是紅色和藍色的液態燃料罐。
  • 無視牛頓第三定律,EmDrive的逆襲
    這意味著,它是一個沒有燃料的火箭引擎。相比於傳統燃料罐,輕地不可思議。只需要太陽能,它就可以在外層空間慢慢地累積速度,最後達到極快速度飛至外星球。據估算,如果將 EmDrive 作為宇宙飛船的發動機,那麼前往月球只要 4 小時,到火星只要70天,到離我們最近的恆星半人馬座只需要 100年(現階段技術需要數萬年)。
  • 推進引擎EmDrive又出現在新聞裡 它真的靠譜嗎
    「無需燃料即可遨遊太空」、「不遵守動量守恆」、「推翻牛頓第三定律」…… 從誕生之日起,EmDrive這個噱頭十足的航天推進器就飽受爭議,許多科學家直斥其為「偽科學」。11月17日,EmDrive終於登堂入室,以論文形式出現在正規的同行評議期刊上,引發了新一輪的關注。但要說它推翻了物理學的經典定律,恐怕還為時尚早。
  • 要飛行6個月,卻沒有攜帶多少燃料,天問一號能到達火星麼?
    其實天問一號到達火星,根本就不需要多少燃料,靠的是太陽。牛頓大炮要說清楚這個事情,就要說到常常出現了物理書中的牛頓。發現了萬有引力之後,牛頓設想了一個實驗。他設想有一門加農炮架在一座非常非常高的山頂上發射炮彈。如果沒有空氣阻力和地球引力的話,那麼炮彈應該沿著發射的方向直線運動遠離地球。但在地球上物體都會受到引力的影響,因此炮彈的運行軌道應該是一個拋物線,從山頂落到地面。
  • 天宮二號測試無燃料EM引擎獲突破
    天宮二號測試無燃料EM引擎, 10周可達火星) 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按:本文由知社學術圈原創編譯。
  • 火星上的水可以為火星殖民者提供燃料和氧氣
    來源:新浪科技太空人在火星上找水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2月4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一項新的研究發現,未來,火星殖民者可以利用火星上的鹽水生產燃料和氧氣。研究人員表示,這一進展背後的新技術還可以用在潛水艇上,以便用海水製造氧氣。在火星上生存,任何潛在的殖民者必須得有氧氣來呼吸,得有燃料——如氫氣——來為設備提供動力。因此,他們在火星上發現的任何水源都將是無價之寶,因為他們可以用電和其他辦法將水分解成氫和氧。
  • NASA證實無燃料EmDrive引擎可行:結果引爭議
    ▲人們一度以為這款無燃料引擎不可能實現,但它如今離現實又近了一步。圖為EmDrive引擎的一款原型機。據悉,EmDrive引擎只需十周就能將人類送上火星。▲該系統可以產生每千瓦1.2毫牛頓的推力,比霍爾離子推進器的功率小得多,後者的推力高達每千瓦60毫牛頓。近日一篇外洩的論文顯示,科學家正在研發EmDrive引擎原型機,引發了大量爭議。
  • 火星的EmDrive引擎,民科、神啟還是世紀大發現?
    據悉論文已經通過了同行審議階段,一家主流學術期刊接受了論文發表的申請,不日我們將親見 NASA 數年神秘研究的成果。EmDrive 在科學界是個異數,是個「違反經典物理學」的存在,很容易被認為是引人嗤之一笑的民科。然而,十多年了,EmDrive 並沒有滑落到塵埃裡,反而引起越來越多的關注。因
  • 火星載人登陸的最大困境:為何人類無法從火星返回地球?
    其實按照現有的技術來說,我們前往火星雖然花費巨大,但是在技術上是沒有難度的。可是現在的困難不是去火星,而是返回地球。載人登陸火星後,就再也不能回來了,你還願意去火星嗎?隨著科學的發展,我們在航天領域的成就很多,更大推力的火箭,更精密可靠的控制系統,這些我們必須承認。
  • 「蟲洞」存在嗎?蟲洞能穿越時空嗎?
    蟲洞真的存在嗎?要了解蟲洞之前,我們就得先簡單的了解一下牛頓力學和相對論。話說在1687年,牛頓發表了著名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這本書可以說是科學史上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在這本書中,牛頓構建了他的理論體系,也就是牛頓力學,並通過萬有引力定律統一了宇宙中的物理學規律和地球上的物理學規律。但任何體系的建構都需要做好各個物理量的定義,尤其是對時間和空間而言。牛頓也對這兩個重要的物理量進行了定義。我們後來將其概括為牛頓的絕對時空觀。
  • NASA發明了史上最強的離子推進器,20年內可送人類去火星
    原標題:NASA發明了史上最強的離子推進器,20年內可送人類去火星 導語:圖說科技,用圖片感知科技大事件 01 NASA發明史上最強離子推進器,或20年內將人類送上火星 圖|NASA離子引擎測試 Credit:NASA 圖|發出藍色火焰的引擎或將把人類送去火星 Credit:JPL/ NASA
  • 用它做燃料一個月就能達到火星,但在浩瀚宇宙這速度太渺小!
    航天員是靠速度安全登陸月球,宇宙飛船也是靠速度才能前往火星,但即使全速前進,行星間的距離太過遙遠,仍需數年才能抵達。如果想前往外行星,又不想花費數年或數十年,我們需要能迅速前進的宇宙飛船,必須遠超過目前的速度。在數十年前將人類送上太空的科技,跟現在使用的科技仍然大致相同,這些火箭燃料推動宇宙飛船,穿越大氣層進入太空。
  • 移民火星不是夢?科學家研究用火星上的鹽水生產氧氣和燃料
    科學家研究用火星上的鹽水生產氧氣和燃料 站長之家(ChinaZ.com)12月28日 消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計劃在2024年之前將一名太空人送上月球,然後可能在2030年前往火星。
  • NASA披露離子發動機新突破 有望實現送人上火星
    「火星計劃即將來臨,我們已經知道霍爾推進器在太空中能夠運行得很好,」X3離子推進器研發項目的首席工程師亞歷克·加利莫爾(Alec Gallimore)這樣說道。「無論是在燃料經濟性方面,實現用最少的能量和推進劑在一年半載內完成設備的運送,還是在速度方面,更快地將飛船機組人員運送至火星,霍爾推進器都有待進一步的優化。」
  • 10周到火星:反物理的EmDrive引擎是個什麼神器?
    要把地球上的東西送入遙遠的太空深處是一件很難的事。現在我們是如何做到這一點的呢?首先,用動力強大的火箭把飛行器送上天,給它一個初始速度↓ 飛行器利用自己的初速度和其他行星的引力進一步調整速率和方向(俗稱「引力彈弓」)↓調整完畢後,依靠慣性在太空中移動(勻速),直到到達目的地(中間和到達目的地是可能會噴出少量氣體進行微調)↓
  • 中國稱成功製造出「無燃料引擎」EmDrive 有望應用於衛星系統
    這種全新的名為EmDrive的引擎不需要燃料,而是通過在空腔內反射微波來獲得推力,這個機制引起了轟動,因為它與物理法則相悖。       EmDrive引擎最近引發了爭論,美國宇航局(NASA)的團隊發表的一篇論文表明他們可能成功掌握了這項技術。如果這種違背物理學法則的理論變成現實,那麼製造出的引擎只需10周就可以將人類帶到火星。
  • 為了上火星,人類能有多努力?
    出品:科普中國製作: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臺(SHAO)天之文科傳團隊(吳徳 左文文 狄逸煥)監製: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對於火星探測,你是不是還有很多問號?從歷史到現實,從技術難點到解決方案,在這篇文章裡,我們將向你詳細述說人類探索火星的故事。一、歷史篇1. 為什麼要探測火星仰望蒼穹,漫漫宇宙中,我們是否孤獨?是否在另一個星球上,也存在著和我們相似的生物和文明?
  • 蟲洞技術必將實現空間瞬移革命
    一張紙的A地球和B火星兩端 愛因斯坦認為蟲洞就是2個不同時空的空間的摺疊,相當於是一張紙,你在一張紙的上下兩端分別畫個地球A和火星B出來。
  • 彩虹七色,你都能譯對嗎?
    紅橙黃綠藍靛紫,大部分人能脫口而出前面五種顏色的英文,那你知道「靛」和「紫」對應的英文分別是什麼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