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稱成功製造出「無燃料引擎」EmDrive 有望應用於衛星系統

2020-12-05 美國頻道

      中國科學家稱他們已經製造出「無燃料引擎」的可用雛形,正在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的軌道中進行測試,他們計劃將其儘快用於衛星系統。

      這種全新的名為EmDrive的引擎不需要燃料,而是通過在空腔內反射微波來獲得推力,這個機制引起了轟動,因為它與物理法則相悖。

      EmDrive引擎最近引發了爭論,美國宇航局(NASA)的團隊發表的一篇論文表明他們可能成功掌握了這項技術。如果這種違背物理學法則的理論變成現實,那麼製造出的引擎只需10周就可以將人類帶到火星。

      但據《《國際財經時報》》英國版(IBTimes UK)報導,現在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的科學家聲稱NASA的結論只是對他們已經取得成果的「再次確認」。在北京的一場新聞發布會上,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的研究人員稱中國政府自2010年就開始撥款支持這項研究,而且他們已經成功製造出可在近地軌道試驗的引擎。一個月前,匿名人士告訴《國際財經時報》EmDrive引擎正在天宮二號上進行測試。

圖為EmDrive的雛形——一個不需要燃料的引擎,曾經被認為是天方夜譚,現在似乎有了變為現實的可能性。(圖片來源:每日郵報)

      EmDrive不噴射任何燃料,而這違背了牛頓第三定律——即每個作用力都必定有與之相等的反作用力。

      據《國際財經時報》英國版報導,通訊衛星部門負責人在發布會上表示,近年來中國的國家研究機構對EmDrive進行了長期多次的測試,而NASA發表的結果實際上是對這項技術的再次肯定。

      中國空間技術科學院,是中國航天科技公司的附屬機構,也是「東方紅」衛星的製造商。據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通信衛星部門的首席設計師說,研究團隊製造出的引擎雛形目前只能產生幾毫牛頓的推力,而若要應用於衛星,推力至少要達到0.1到1牛。這意味著他們必須改進腔體設計以減少電力損耗,還要解決微波推進器如何放置在衛星上的問題。

      在發布會上科學家們表示,「無燃料引擎」正處在原理論證的階段後期,他們的目的是儘快在衛星工程中應用這項技術。科學家們說:「儘管可能遇到困難,但我們有信心成功,」據《國際財經時報》報導。

(責編:石希、梁軍)

相關焦點

  • 天宮二號測試無燃料EM引擎獲突破
    天宮二號測試無燃料EM引擎, 10周可達火星) 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按:本文由知社學術圈原創編譯。
  • NASA證實無燃料EmDrive引擎可行:結果引爭議
    據國外媒體報導,一項新研究指出,看似違背物理定律的EmDrive推進系統確實是可行的。▲研究人員正在努力降低太空航行的成本、提高飛行速度,增強我們的太空探索能力。▲人們一度以為這款無燃料引擎不可能實現,但它如今離現實又近了一步。圖為EmDrive引擎的一款原型機。
  • 推進引擎EmDrive又出現在新聞裡 它真的靠譜嗎
    無工質的推進引擎EmDrive又出現在了新聞中,它靠譜嗎。「無需燃料即可遨遊太空」、「不遵守動量守恆」、「推翻牛頓第三定律」…… 從誕生之日起,EmDrive這個噱頭十足的航天推進器就飽受爭議,許多科學家直斥其為「偽科學」。
  • 中國在太空測試電磁引擎 若成功到火星只需10周
    參考消息網12月26日報導 外媒稱,中國科學家聲稱,他們已經製造出了「不可能的」無反作用力引擎的工作樣機,並且表示已經在天宮二號太空實驗室上對其進行軌道測試。英國《每日郵報》網站12月20日報導,在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一個研究團隊發表的論文似乎證明他們已成功開發出電磁驅動引擎(EmDrive)技術後,這種革命性的無燃料引擎技術在最近引發了爭議。據稱,如果這種不符合物理學常識的概念成為現實,這一引擎可以讓人類在10周時間內到達火星。
  • Accion Systems和他們口香糖大小的衛星離子引擎
    據美國《via Satellite》雜誌報導,日前,依靠Accion Systems離子引擎Tile50作為推力的衛星Irvine 01在紐西蘭發射入軌。該衛星由一群高中生製造而成,將用於拍攝金星及其他天體及太空飛行器。
  • 「不可的」無燃料電磁引擎EMDrive或許已得到合理解釋
    「不可的」無燃料電磁引擎EMDrive或許已得到合理解釋。EMdrive或許能夠得到工程應用,無工質推進的電磁引擎EMDrive,並沒有違反物理定律。  Drive的合理解釋是,在麥克斯韋妖的技術上,外加一個磁場、電場、變化的電磁場、能勢場(如重力場)或其他非物質的可以作用到高低速粒子的作用力(在無工質推進工況下是這樣)。也可以加一個外在物質,作用於高低速粒子(如化學能加粒子的驅動、即化學火箭)。其中無工質推進中,利用這個原理推進的引擎,我在這裡定義為LY引擎(lightyear drive)。
  • 「工業之美」這家公司正在用口香糖大小的離子引擎來推動衛星
    該衛星由一群高中生製造而成,將用於拍攝金星及其他天體及太空飛行器。Tile50 圖片來源:Accion Systems創業公司Accion Systems的初始團隊來自於美國麻省理工大學(MIT),致力於打造針對微小衛星的離子引擎。該種引擎利用高速噴射帶電粒子來提供推進力。
  • 曲速引擎是科幻?還是現實?
    是一種超光速(faster-than-light, FTL)推進系統,和跳躍引擎、超光速引擎、星際傳送器等設備都是科幻作品中相似但理論不同的常見技術。曲速引擎以在影片《星際旅行》系列電影中最為常見。    和其他科幻作品不同,曲速引擎的理論在設定上並不允許在兩點間進行瞬時旅行。
  • 打破次元壁 EmDrive引擎或成真,星際旅行不是事兒
    曲速飛行是一種通過在壓縮時空中航行的技術,其原理就是在運動物體周圍利用反物質驅動的曲速引擎製造一個人工的曲力場,從而使物體能在這個扭曲的時空氣泡中以幾十倍於光速的速度移動。電影中虛構的情節似乎離現實也並不太遙遠。近日一篇外洩的論文顯示,科學家正在研發EmDrive引擎原型機,引發了大量爭議。
  • 科學家成功利用海水製造出氫燃料 應用廣泛
    來源:金融界網 參考消息網1月6日報導外媒稱,科學家成功利用海水製造出氫燃料。報導稱,美國史丹福大學研究人員已經可以利用太陽能、電極和未經淨化的鹹水實現制氫。傳統的電解水制氫主要問題在於電極損耗,這會限制整個系統的有效壽命。
  • 我國自研「小功率霍爾電推進系統」首次成功在軌應用於商業衛星
    電推進系統,也稱電火箭發動機,是一種不依賴化學燃燒就能產生推力的設備。它的優點是不再需要使用固體或液體燃料,省去了複雜的儲罐、管道、發動機燃燒室、噴管、相應冷卻機構等,能大幅減少太空飛行器的燃料攜帶量。電推進系統利用太陽能轉化為電能,然後電能轉化為機械能。
  • 美國宇航局測試曲速引擎:未來去月球只要四小時
    如果曲速引擎應用於航天領域,我們去月球只要4個小時,38萬公裡的路程僅僅在數小時內完成,因此這種動力甚至有望實現超光速旅行。美國宇航局測試的曲速引擎在一個封閉的空間內進行,科學家使用了電磁驅動器作為電力來源,試驗裝置不需要燃料就能運作。此前有研究人員透露該裝置無法在宇宙空間中運行,不過這個疑點現在已經解決,美國宇航局測試的曲速引擎能夠用於行星際航行。
  • NASA開始測試曲速引擎了!4小時到月球
    曲速引擎被認為是一個科幻元素,目前NASA已經對這種非人類科技的動力裝置進行了研究,並進行了一系列的測試。如果曲速引擎應用於航天領域,我們去月球只要4個小時,38萬公裡的路程僅僅在數小時內完成,因此這種動力甚至有望實現超光速旅行。
  • 長徵五號火箭成功發射,系統解析火箭引擎
    長徵五號火箭在去年12月27日發射,長徵五號火箭作為中國現役最強大的火箭,昨天我們已經聊過了長徵五號火箭發射的實踐-20衛星和長徵五號火箭推進力的一些問題。但是其實大家除了了解衛星和火箭推進力的一些基礎信息之外,還需要了解火箭引擎和設計歷史等等更具體的信息,今天我們就來深入討論一下。
  • 諾斯羅普·格魯曼的「衛星加油車2號」成功發射
    由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設計的「救援衛星」MEV系列提供了一個可能的解決方案。日前,該公司設計並製造的「任務擴展運載器2號」(MEV-2)於8月15日從歐洲航天局位於南美洲法屬蓋亞那的蓋亞那航天中心發射升空,開始了與通信衛星Intelsat 10-02對接的7個月旅程。
  • 獵鷹9號升空時引擎突然熄火,但60枚SpaceX衛星順利入軌
    趣味探索訊 北京時間3月18日20時16分,一枚烏黑的獵鷹9號火箭從佛羅裡達州NASA甘迺迪航天中心39A發射臺騰空而起,成功將SpaceX公司的60枚Starlink衛星送入預定軌道。3月15日,因為發動機故障,導致開始向外冒煙的獵鷹9號火箭在發射前最後一秒中止,發射時間被推遲,所以3月18日的這算得上是一次「補償」發射,這是可重複獵鷹9號火箭創下第五次發射紀錄。
  • 蟲洞譯科技 讓牛頓哭暈的EmDrive,不用燃料也能送你上火星!
    對於推進器,這就意味著推進器必須釋放粒子(例如燃料)或輻射。EMDrive是一個封閉系統,它無法釋放粒子或輻射。根據動量守恆定律,EMDrive不可能無法產生動力。簡單來說,EMDrive 好比你向上拉鞋帶,然後你就可以浮起。
  • 三體成真:NASA文件洩密EM無工質引擎確實可行
    EM引擎屬於一種無工質引擎,推進原理大體是這樣的:用電力在密閉的錐形腔內產生微波,微波在腔內來回反射,在兩端產生的推力差即可作為飛行器前進的動力。原理圖如下:    對於無工質引擎,三體迷們應該不陌生。
  • 人類抵達火星更進一步:NASA透露最新離子引擎系統
    9月2日消息,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目前,美國宇航局和引擎製造商Aerojet Rocketdyne的工程師透露稱,目前正在共同研製一種先進離子引擎,使人類登陸火星更進一步。這種引擎叫做「霍爾推進器(Hall Thruster)」,它使用電場和磁場來電離氙氣,並驅逐離子產生推進力。這項引擎技術比傳統化學火箭更清潔、更安全、更省燃料,但是該引擎的推力和加速度相對較低。
  • 科學網—微生物燃料電池有望走出實驗室
    有數據稱,5%的電力消費被用於汙水處理。根據美國國家發展委員會統計,美國每年需要處理330億加侖的生活汙水,處理費用大約為250億美元,其中大部分為能源成本。 因此,又能淨化水質、又能發電的微生物燃料電池一旦出現,將有望把汙水處理變成一個有利可圖的產業。Logan認為,未來汙水處理廠通過使用微生物燃料電池不僅可以滿足自身用電,還能向外輸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