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太空測試電磁引擎 若成功到火星只需10周

2020-12-04 參考消息

參考消息網12月26日報導 外媒稱,中國科學家聲稱,他們已經製造出了「不可能的」無反作用力引擎的工作樣機,並且表示已經在天宮二號太空實驗室上對其進行軌道測試。

英國《每日郵報》網站12月20日報導,在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一個研究團隊發表的論文似乎證明他們已成功開發出電磁驅動引擎(EmDrive)技術後,這種革命性的無燃料引擎技術在最近引發了爭議。據稱,如果這種不符合物理學常識的概念成為現實,這一引擎可以讓人類在10周時間內到達火星。

但現在,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的科學家們聲稱,NASA的研究結果「再次證實了」他們已經取得的成果,並且計劃「儘快」在人造衛星上運用這一技術。

由於不存在燃料的噴射,電磁驅動引擎將違背關於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的牛頓第三定律。不過據《國際財經日報》英國版報導,在北京的一次記者會上,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的研究人員證實,政府從2010年起一直在資助這項技術的研究,並聲稱他們已經研製出一臺設備,目前該設備正在近地軌道上進行測試。

就在公布此消息的一個月前,匿名消息人士告訴《國際財經日報》英國版,電磁驅動引擎測試正在天宮二號上進行。

據《國際財經日報》英國版報導,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通信衛星事業部負責人陳粵在記者會上說:「各國研究機構近年來已經對電磁驅動引擎進行了一系列長期的、重複性測試。可以說,NASA發表的研究結果再次證實了這項技術。一個完成毫牛頓級微推力測量試驗的實驗性驗證平臺的確立,以及多年的重複性試驗和對於相關幹擾因素的研究,證實在這一類型的推進裝置中是存在推力的。」

根據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通信衛星事業部總設計師李峰稱,研究團隊已經製造出一臺樣機,該樣機迄今為止只能產生幾個毫牛頓的推力。要能對人造衛星產生作用,這種發動機需要把推力提高到0.1~1牛頓之間。

李峰在記者會上說:「這項技術目前處在原理論證階段的後期,目標是使該技術能夠儘快地用於衛星工程。儘管做到這一點很難,但我們有信心取得成功。」

在上個月NASA的研究正式發表後,許多人曾對該研究結果不以為然,認為這是因為實驗中存在誤差。這些人中包括高級推進系統專家布裡斯·卡森蒂。

卡森蒂是康乃狄克大學的工程學教授,他對該校校刊《今日康乃狄克大學》表示,電磁驅動引擎對物理學原理的違背將「推翻我們所知道的全部物理學原理所依據的大部分基礎知識」。

NASA的這篇發表在美國航空航天學會《推進和動力雜誌》上的論文介紹了NASA「鷹工廠」實驗室進行的一系列成功試驗。論文的發表意味著它經過了與此項研究無關的科學家們的評議,從而提升了它的可信度——但這未必意味著研究結果是真實有效的。

卡森蒂說:「我個人認為對於這一結果可以有某種一般的解釋。例如,電流會使該引擎內部的元件發熱,它們在實驗過程中會膨脹,從而導致運動並表現為力的形式。此類影響是很難排除的。儘管論文的作者們不僅試圖排除這些熱力影響,還試圖排除其他許多可能導致實驗誤差的因素。」

儘管科學家已經發現牛頓定律在高速下並不適用的情形,但卡森蒂指出「牛頓定律在多數情況下仍然是正確的」。

他說:「根據我的經驗,這一研究結果在進一步的分析和測試中能夠站住腳的概率是渺茫的。但不會是零。」

本質上,電磁驅動引擎利用一個錐形密閉室內的光粒子及其周圍不斷反彈的微波來產生推力。這種運動在錐形物體的狹窄端產生推力,從而推動引擎前進。

相關焦點

  • 英媒:中國在天宮二號測試電磁驅動引擎 若成功可70天抵火星
    資料圖:由羅傑·肖開發測試的EM引擎 EM引擎是英文「Electromagnetic Drive」的簡稱,指的是一種全新的驅動方式——電磁驅動,由英國工程師羅傑·肖耶2000年左右提出。相比傳統引擎,EM引擎有著脫胎換骨的進步。 此次中國在這項研究上的突破性進展引起了外媒極大的關注。據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12月20日報導,中國已經開發出了低軌道太空測試設備,目前安裝在了天宮二號上進行測試。 《每日郵報》預計,如果EM引擎能夠成功投入實際運用,人類可以在10個星期內抵達火星。
  • 中國聲稱已開發出低軌道電磁引擎-10周內可到達火星
    中國的科學家們聲稱他們已經做出了一個「不可能的」無反作用引擎,並且他們聲稱已經在低軌道的天宮2號空間實驗室上進行了測試。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的一個研發團隊最近發表的一篇關於他們成功研究出這個徹底無需燃料的電磁引擎相關技術的論文引發了巨大的爭議。如果這個反物理學的理論成為現實,那麼使用這個引擎將可以將人類在10周內送到火星。
  • 英媒稱中國在天宮二號測試電磁引擎 可70天抵火星
    ——電磁驅動,由英國工程師羅傑·肖耶2000年左右提出。相比傳統引擎,EM引擎有著脫胎換骨的進步。此次中國在這項研究上的突破性進展引起了外媒極大的關注。據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12月20日報導,中國已經開發出了低軌道太空測試設備,目前安裝在了天宮二號上進行測試。《每日郵報》預計,如果EM引擎能夠成功投入實際運用,人類可以在10個星期內抵達火星。
  • 天宮二號測試無燃料EM引擎獲突破
    天宮二號測試無燃料EM引擎, 10周可達火星) 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按:本文由知社學術圈原創編譯。
  • 英媒:中國在天宮二號測試電磁驅動引擎,若成功可70天抵火星
    (想像中裝備EM引擎的太空飛船)EM引擎是英文「Electromagnetic Drive」的簡稱,指的是一種全新的驅動方式——電磁驅動,由英國工程師羅傑·肖耶2000年左右提出。「各國科研機構近幾年陸續開展了對EM引擎的一系列長期、反覆的試驗,這次NASA發表的試驗結果,可以說是再次確認了該技術。」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通信衛星事業部陳粵博士告訴科技日報記者。他也首次披露了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科研人員在EM引擎研發上的最新進展。
  • NASA測試了無需燃料的電磁引擎【陳榮專欄-108】
    【摘要】4小時到月球,10周到火星,100年到4.3光年外的半人馬星座α星……現在太空旅行只能在科幻電影裡看看,但NASA對一種無需燃料的電磁引擎的測試
  • 中國再曝黑科技:違反動量守恆定律的反物理引擎70天飛到火星
    俄媒稱,中國專家研製出違反動量守恆定律的電磁推進引擎(EmDrive)的工作樣品,據稱,若使用超大型的電磁驅動可以不消耗燃料就能在70天內飛抵火星。據俄羅斯衛星網9月12日報導,中國EmDrive的相關技術細節尚不清楚,不過,該引擎不久後或將在太空中進行測試。
  • 飛火星不是夢 中國離子引擎只需39天
    未來從地球飛到火星不必再花幾年時間,只需要39天。到火星旅行,將不再是夢想或電影情節。
  • 前沿丨NASA:無燃料電磁引擎打破物理基本定律
    若用於飛船,其速度之快可在10周內達到火星。據英國《每日郵報》近日報導,航空航天局經過多次試驗、排除一些誤差,驗證EM引擎(也稱電磁引擎)確實可以做到不使用常規的火箭燃料,而能產生推力。而這種非常規動力機制卻無法用現在的物理學定律解釋。
  • 揭開電磁驅動引擎的面紗:70天到達火星
    一個EmDrive引擎原型機。有些人認為該引擎可以讓飛行器在10周內就能到達火星,但更多人認為該系統違反了物理學定律。火箭推進技術對火箭的性能至關重要,其每一次進步,都預示著航天事業的巨大發展,促進著人類星際旅行的夢想變為現實,並不斷提升飛彈等武器裝備的水平。
  • 中國稱成功製造出「無燃料引擎」EmDrive 有望應用於衛星系統
    中國科學家稱他們已經製造出「無燃料引擎」的可用雛形,正在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的軌道中進行測試,他們計劃將其儘快用於衛星系統。       這種全新的名為EmDrive的引擎不需要燃料,而是通過在空腔內反射微波來獲得推力,這個機制引起了轟動,因為它與物理法則相悖。       EmDrive引擎最近引發了爭論,美國宇航局(NASA)的團隊發表的一篇論文表明他們可能成功掌握了這項技術。如果這種違背物理學法則的理論變成現實,那麼製造出的引擎只需10周就可以將人類帶到火星。
  • 中國領先世界的「反重力引擎」究竟有多科幻?7周就能送你上火星
    按照理論預計,EmDrive一旦正式投入使用,能讓太空飛行器在10周之內就抵達火星,而依靠傳統噴射引擎則需要6-7個月。這速度看上去是如此的誘人,也難怪航天大國們會爭相投入研究了。值得一提的是,美國和中國都不約而同地在2016年時,曝出了各自對於"EmDrive"的研究進展。
  • 外媒:中國天宮2號有神秘引擎 70天到火星
    中國的天宮系列空間實驗室項目進展順利,而英國《每日郵報》爆料稱,天宮二號還有個秘密任務,那就是測試全新的EM引擎。EM引擎即電磁引擎(Electromagnetic Drive),是一種全新的電磁驅動方式,由英國工程師羅傑·肖耶2000年左右提出,相比傳統引擎有著脫胎換骨的變化。
  • 離子推進器即將測試,兩個月可到火星
    幾個月前,NASA的工程師在測試中打破了幾項離子推進器的記錄,產生的推力達5.4牛頓,打破了此前3.3牛頓的記錄,運行電流250安培,是原記錄112安培的兩倍多,並且以102千瓦的功率運行,稍高於此前的98千瓦。
  • NASA證實無燃料EmDrive引擎可行:結果引爭議
    ▲研究人員正在努力降低太空航行的成本、提高飛行速度,增強我們的太空探索能力。▲人們一度以為這款無燃料引擎不可能實現,但它如今離現實又近了一步。圖為EmDrive引擎的一款原型機。據悉,EmDrive引擎只需十周就能將人類送上火星。▲該系統可以產生每千瓦1.2毫牛頓的推力,比霍爾離子推進器的功率小得多,後者的推力高達每千瓦60毫牛頓。
  • 「曲速引擎」即將首飛!星際旅行成真
    知名科幻作品《星際迷航》中,企業號飛船進行「星系跳躍」的法寶就是名為「曲速引擎」的先進推進裝置。以往,「曲速引擎」被認為不可能實現,但仰仗現在先進的科學技術,美國一家公司近日宣布已經開始測試「曲速引擎」的原型設備。
  • 10周把人送上火星的EmDrive引擎,民科、神啟還是世紀大發現?
    | EmDrive:沒有燃料的引擎EmDrive 的全稱是 Electromagnetic Drive (電磁驅動),其核心部件是一個特殊形狀的微波共振腔體,裡面不斷跳躍的微波給太空飛行器提供推力,而太陽能可以提供電力來維持微波的運動。
  • 10周把人送上火星的EmDrive引擎,不需要燃料,還違背了牛頓第三定律!!
    | EmDrive:沒有燃料的引擎EmDrive 的全稱是 Electromagnetic Drive (電磁驅動),其核心部件是一個特殊形狀的微波共振腔體,裡面不斷跳躍的微波給太空飛行器提供推力,而太陽能可以提供電力來維持微波的運動。Roger Shawyer稱其為"沒有排氣裝置的火箭引擎"。這意味著,它是一個沒有燃料的火箭引擎。
  • 曾被寄予宇宙航行厚望,電磁推進引擎和馬赫引擎現遭推翻
    近日,一批經驗豐富,並在充足經費支持下測試新一代太空飛行器推進技術——包括電磁推進引擎(EM-drive)和馬赫引擎(Mach-Effect thruster)——的研究人員,在 Space Propulsion 2018 國際會議上宣布:測試結果無法證明這兩者能產生其支持者所宣稱的理想推力。
  • 美國宇航局測試曲速引擎:未來去月球只要四小時
    如果曲速引擎應用於航天領域,我們去月球只要4個小時,38萬公裡的路程僅僅在數小時內完成,因此這種動力甚至有望實現超光速旅行。美國宇航局測試的曲速引擎在一個封閉的空間內進行,科學家使用了電磁驅動器作為電力來源,試驗裝置不需要燃料就能運作。此前有研究人員透露該裝置無法在宇宙空間中運行,不過這個疑點現在已經解決,美國宇航局測試的曲速引擎能夠用於行星際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