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抵達火星更進一步:NASA透露最新離子引擎系統

2020-11-23 太平洋電腦網

9月2日消息,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目前,美國宇航局和引擎製造商Aerojet Rocketdyne的工程師透露稱,目前正在共同研製一種先進離子引擎,使人類登陸火星更進一步。

這種引擎叫做「霍爾推進器(Hall Thruster)」,它使用電場和磁場來電離氙氣,並驅逐離子產生推進力。

這項引擎技術比傳統化學火箭更清潔、更安全、更省燃料,但是該引擎的推力和加速度相對較低。美國宇航局向Aerojet Rocketdyne提供一份為期3年、價值6700萬美元的合同一起開發這個系統——先進電子推進系統(AEPS)。

依據合同進行的項目可能會使航天運輸燃料有效率提升10倍,遠超過當前化學推進技術,並且提供現有電力推進系統兩倍的推進力。

先進電子推進系統核心技術——「霍爾推進器」,現已用於環繞地球的軌道上操控人造衛星。Aerojet Rocketdyne表示,公司現已成功地完成對先進引擎的早期系統集成測試,我們正在為美國宇航局設計一個13千瓦的霍爾推進器。

美國宇航局格倫研究中心的測試表明,該系統能夠在較高水平成功地轉換電力,產生最低限度的廢熱。Aerojet Rocketdyne公司執行總裁艾琳·德拉克(Eileen Drake)說:「通過保持在推進技術前沿,我們已經將自己定位於一個重要角色,不僅是回到月球,而且未來將人類送到火星。」

他還表示,先進電子推進系統是下一代深空探索的先鋒,我們非常高興處於探索最前沿。

目前研究團隊已進入設計終結和驗證階段,即將進行關鍵設計評審(CDR),在這個階段系統設計將最終定案。AEPS推進器可作為美國宇航局深空網關的動力和推進力元素,深空網關是深空機器人和人類探索行動的月球軌道前哨站。

與商業夥伴建立合作關係,該系統動力和推進力元素將驗證50千瓦級的太陽能電力推進裝置,從而支持在月球及其他星球的探索勘測,其中包括火星。

目前,霍爾推進器在軌道最大功率為4.5千瓦,這足以調整衛星的軌道或者方向,但是它的能量太少,無法運輸大量的貨物支持人類對深空環境的探索。

相關焦點

  • 20分鐘抵達火星?NASA發明粒子加速引擎,人類速度直逼光速
    在上世紀90年代,科學家提出「改造火星」的設想,準備將火星變成人類的新家園。那麼,從地球上出發,人類到達火星究竟需要多久呢?不過,如果人類實現了光速飛行,那麼大概只需要幾分鐘的時間就可以抵達。在這裡,我們不得不老生常談一個對於人類至關重要,關係到人類發展和人類命運的問題——人類什麼時候可以實現,或者說人類何時可以無限接近光速。
  • 飛火星不是夢 中國離子引擎只需39天
    未來從地球飛到火星不必再花幾年時間,只需要39天。到火星旅行,將不再是夢想或電影情節。
  • NASA發明了史上最強的離子推進器,20年內可送人類去火星
    原標題:NASA發明了史上最強的離子推進器,20年內可送人類去火星 導語:圖說科技,用圖片感知科技大事件 01 NASA發明史上最強離子推進器,或20年內將人類送上火星 圖|NASA離子引擎測試 Credit:NASA 圖|發出藍色火焰的引擎或將把人類送去火星 Credit:JPL/ NASA
  • 《火星救援》中的離子引擎可能成為現實,星際旅行已經不遠了
    2015年曾上映過關於太空人的科幻電影叫《火星救援》,這部電影中的太空人們稱作名叫赫爾墨斯號的宇宙飛船從地球出發飛越了將近5億千米的距離到達火星。而支持著赫爾墨斯號宇宙飛船在火星與地球持續航行的就是離子引擎。
  • 曲速引擎是真的嗎?
    近日,騰訊一篇《美國宇航局測試曲速引擎:去月球只要四小時》的文章引起熱議,那麼曲速引擎是真的嗎?那麼在星際旅行中,目前最靠譜的黑科技是什麼?一個是太陽能電力推進技術(Solar Electric Propulsion ,SEP),一個是離子推進技術(Ion Propulsion)。
  • 美國宇航局揭示一種「將人帶入火星的引擎」—霍爾推進器
    美國國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NASA)和噴氣火箭發動機公司(AeroJetRocketdyne)的工程師們透露,在一種旨在將人類送上火星的激進離子引擎上,向前邁出了一大步。它被稱為霍爾推進器,它利用電場和磁場電離氣體,如氙氣,並排出離子產生推力。
  • 太空農場、離子引擎、去火星?那些已成現實的黑科技
    其中,氧氣被釋放到空氣中,而氫氣則會被丟棄到宇宙中,或者被送入薩巴捷系統——一種從空間站大氣的副產品中提取水的系統。火星表面對於人類來說可並不怎麼適宜。那裡大氣溫度非常低,也幾乎沒有可以呼吸的空氣。在居住艙外的火星表面採集樣本、維護設施時,太空人要想活下來,太空衣是必不可少的。
  • NASA「毅力號」火星探測器即將發射
    實時報導和倒計時評論將於北京時間當天晚上7:00開始,可前往Theta.TV (https://www.sliver.tv/win/nasa )以及NASA的網站(https://www.nasa.gov/live/)觀看。
  • 78天到火星!NASA神秘離子推進器再創紀錄
    馬斯克昨天發布詳細計劃,稱不會在火星上搞「房地產」,他要搞的是「物流」,建立地球到火星之間的人員和物質運輸通道。
  • 【動力|行業】曲速引擎是真的嗎?
    近日,騰訊一篇《美國宇航局測試曲速引擎:去月球只要四小時》的文章引起熱議,那麼曲速引擎是真的嗎?我們來看下面這張截圖。
  • NASA究竟如何選擇火星登陸點的?
    來自:R.Luk(NASA/JPL實驗室/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如何成功抵達火星表面?不僅依賴於多年的規劃,還有科學工程研究,一次成功的發射以及長達數月的幾百萬英裡的旅行。每個探測器都僅有一次著陸火星表面的機會,所以登陸點的選擇至關重要。
  • 科學家發明超級離子推進器:打破NASA紀錄
    ,雪梨大學的研究人員帕迪-諾伊曼博士創造了一種可產生自由基離子驅動的裝置,這是新型空間離子發動機,打破了美國宇航局保持的燃油效率紀錄。離子推進器產生的推力要高於目前任何一款火箭,從本質上看,離子發動機可向後釋放離子,使飛船獲得前進的推力。到目前為止,離子推進器主要用於深空探測器和通信衛星等太空飛行器,比如黎明號就使用了離子推進器前往穀神星,一旦該技術成熟,就會有更多的太空飛行器使用離子推進器。
  • 強大的離子推進器將執行NASA的DART任務
    它將前往名為Didymos(或65803 Didymos)的雙小行星系統。這個雙小行星系統不會對地球構成威脅。該雙星系統中較大的一顆小行星名為Didymos A,直徑約780米,而較小的一顆小行星名為Didymos B,直徑僅約160米。DART將撞向Didymos B。它的尺寸接近威脅地球的小行星尺寸。
  • 如果人站在離子推進引擎後面會發生什麼?
    我們在宇宙類科幻電影裡常常可以看到星際飛船或者戰艦,使用一種發著幽藍色光的推進引擎,是不是覺得很炫酷?這種幽藍色的推進裝置叫做離子推進器。其實已經在某些衛星和太空飛行器上使用了。 並非最新科技 人類通過磁場控制帶電粒子的運動並不是什麼新科技
  • NASA證實無燃料EmDrive引擎可行:結果引爭議
    據國外媒體報導,一項新研究指出,看似違背物理定律的EmDrive推進系統確實是可行的。▲研究人員正在努力降低太空航行的成本、提高飛行速度,增強我們的太空探索能力。▲人們一度以為這款無燃料引擎不可能實現,但它如今離現實又近了一步。圖為EmDrive引擎的一款原型機。
  • 萬字詳解NASA毅力號火星任務:尋找生命,開啟往返火星第一步
    毅力號還將收集有關應對未來人類火星探險挑戰的技術知識,並證明其可行性。 作為一項技術演示,一架別具匠心的火星直升機也將貼著毅力號火星車的腹部,沿著火星飛行。 為什麼要在這個發射期?
  • NASA開始測試曲速引擎了!4小時到月球
    曲速引擎被認為是一個科幻元素,目前NASA已經對這種非人類科技的動力裝置進行了研究,並進行了一系列的測試。如果曲速引擎應用於航天領域,我們去月球只要4個小時,38萬公裡的路程僅僅在數小時內完成,因此這種動力甚至有望實現超光速旅行。
  • NASA毅力號直播攻略來了!萬字長文詳解火星任務
    建立在前浪們的經驗之上美國宇航局在火星上的第一個探測車叫索傑納,只有一個微波爐大小。1997 年索傑納號火星車進行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在火星表面和地球系統以外的巡視探測。之後的火星探測車,勇氣號和機遇號,都是高爾夫球車的大小,在 2004 年著陸後,他們發現了火星在變成冰凍沙漠之前曾有水存在的證據。
  • NASA披露離子發動機新突破 有望實現送人上火星
    11月2日消息,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日前,來自NASA和美國密西根大學的工程師們公布了一個在離子發動機研發方面突破了紀錄的測試,該離子發動機的設計初衷是讓它實現帶人類登上火星。一些專家曾表示,霍爾推進器能在幾周而不是幾年內,將人送到火星。在日前進行的幾場測試中,X3離子推進器打破了三項此前由其它霍爾推進器創下的紀錄,這讓實現載人火星計劃的希望,又大了幾分。此次主導X3離子推進器研發的科學家包括密西根大學航天航空工程教授歷克·加利莫爾和密西根大學航天航空工程學院的院長羅伯特·J·弗拉希奇(Robert J. Vlasic)。
  • NASA在火星地表下找到了大量的水,繪製火星水資源地圖……
    https://futurism.com/the-byte/nasa-treasure-map-water-ice-mars12月12日各個美國科技媒體都在報導,NASA宣布的最新探火成就:火星上到處都是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