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做畫家必須首先學習素描, 這是一個傳統的說法。
任何一個曾經打算成為畫家的人, 都是從繪畫的願望開始的。對畫畫的熱愛使得所有那些處於萌芽狀態的信心得以確立, 並且在以後的全部努力中只要始終有強烈的創作激情,強烈的繪畫欲望就不會衰減。
當我們初次進入美術教師時,我們都知道首先要學習的是素描。我們在美術上的首次嘗試是從素描開始, 我們清楚知道素描是觀賞畫的基礎並且是整個美術生涯的核心。
可以說沒有一個培養畫家的體制不教素描——的確不會貿然的制定一份沒有素描課的課程表。 否則形象化表現的能力就會失去依仗。
按理說,學習素描是指畫人物。假如我們說:這是位畫家他會素描。 意思是說, 這個畫家會畫人物。
而現在出現了一個極其細微的區別, 在世界上屬於人物流派的畫家中哪些人是最卓越的, 哪些人堪稱是第一流的——我們怎樣才能分辨出來呢?
誰能夠權威的、逼真的畫出人體組成中最難表現的部分:人類的手, 誰就是出類拔萃的畫家, 並且看一個畫家是否有造詣,往往是看他是否能夠畫好手。
在馬薩喬的《失樂園》中, 手和內容的表現形式耐人尋味
格呂瓦爾德在《耶穌遇難》中用手表現了痛苦
波提切利的《博士來拜》給人們留下了仁慈而寬厚的印象
而丟勒用《祈禱的手》表現的質樸和虔誠則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境地
在達文西, 米開朗基羅, 格列柯,魯本斯,委拉斯凱茲, 卡拉瓦喬, 倫勃朗等等畫家的作品中,人物和手在表現形式上協調一致,完美無缺, 對這一點誰又能有異議的呢?
那麼我們是否也要信守人物的標準和人手的尺度, 馬蒂斯、羅奧布、勃拉克和畢卡索在畫人物的基礎上對美術作出了創造性的貢獻,對於他們的成就還有人表示懷疑嗎?
羅丹在苦難的《加萊義民》或是在沉思的《思想者》中, 如果不是用手來表現主題,那我們怎麼能夠讀懂它的含義呢?
我們不妨大膽的探討一下這一種見解。世界上的全部藝術中,那些最富於感染力且極其生動的表情無一不是圍繞著手, 從最早的奧列尼亞克獵人的手到埃及的法老陛下, 是手給我們講述了歷史。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民主政體的英雄哈爾莫蒂烏斯和阿利斯多吉頓的雕像, 正是用手喊出了對暴政的反抗, 並且宣布了鬥爭的勝利。
米開朗基羅在西斯廷禮拜堂的拱頂壁畫中讓亞當的手接受了生命的火種。 在切利尼你的《柏修斯》中, 美杜莎那令人毛骨悚然的頭高高地擎在手上。
手,正如羅丹像我們所展現的是人類的另一個自我《上帝之手》。
但是,畫家,另一個造物主,也是用手, 在塑造手的同時,創造了他自己。
下一期會給大家分析手的組織和結構形態及關聯,純純的乾貨喲,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