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的體溫只有35℃?背後的真相你了解過嗎?這3個原因不容忽視

2020-11-29 熊貓醫學

人體溫度是恆定的,基本上保持在36℃至37.3℃之間,高於這個溫度範圍即為「發熱」,根據高溫的閾值不同,又可以分為「低熱」「中熱」和「高熱」。現實中有很多因素可以導致體溫升高,比如炎症反應、感冒,但是對於低溫,也就是體溫低於36℃,你有了解過背後的原因嗎?通常來講,當一個人的體溫低於36℃,維持在35℃至36℃之間,這屬於體溫偏低。有的時候,人們在測體溫時,發現自己只有35℃,但卻並沒有任何不適,難道人體的溫度只有35℃嗎?背後真相究竟是怎樣的?你知道為什麼嗎?這3個原因不容忽視。

1.環境溫差太大

我們體內的溫度是恆定不變的,但是體外的溫度是變化的,尤其是溫差比較大的地方,經常有零下幾十度的環境,也有高溫幾十度的狀態,這樣的溫差會被皮膚帶來一定影響,因為皮膚會隨著溫度的變化而發生變化,溫度降低了,皮膚毛孔會收縮發揮保溫的作用;溫度升高了,皮膚毛孔會散開發揮散熱的作用。大家平時監測體溫的時候,通常選擇的部位是腋下,這4個部位的皮膚暴露於外界,所以難免會受環境溫度的影響,從而出現較大的溫差波動。

2.體溫計放置錯誤

大家平時使用的體溫計通常是水銀式體溫計,這種體溫計在遇到溫度變化的過程中,會隨著溫度的升高水銀髮生膨脹,由此顯示出具體的溫度。但是當溫度計的擺放位置發生錯誤,導致測量的溫度發生了偏差,也會給人誤導。比如當測量體溫的時候,水銀埠沒有完全覆蓋於腋下,這會導致實際體溫與監測體溫發生偏差,最有可能出現測量的溫度要低於實際體溫,也就是人們發現的體溫只有35℃。對於這種情況,建議大家每次測量體溫的時候,一是要注意測量的方法,二是要採取多次測量的方式,二者結合起來才能夠確保體溫測量準確無誤。

3.攝入的能量不足

大家在平時的生活中應該會有這樣的體驗,突然很餓卻沒有食物及時補充能量,這個時候就會表現出渾身冒冷汗、手抖、心慌,這屬於典型的低血糖反應。人體能量處於不足狀態時,代謝會暫時加速,伴隨著身體代謝的紊亂體溫也會發生降低。在充分補充營養和能量之後,這種「低溫」狀態又會得以恢復,由此提示身體的能量不足,需要引起關注。

所以體溫降低並非正常表現,除了誤差、測量方法不對之外,還應該關注自身所攝入的能量,綜合這些因素來分析就可以找準病因,為自己的健康保駕護航。

【本文由「熊貓醫學」新媒體獨家出品,圖片來源於網絡。作者慕秋,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複製】

相關焦點

  • 滅蚊燈對人體有害嗎?格林盈璐帶你了解背後的真相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滅蚊燈成的搜索熱點竟是集中在「是否對人體有害」、「滅蚊燈有效嗎」這些問題上。比如南京某媒體刊文《滅蚊燈對人體有害嗎?》一直佔據著百度首頁的「制高點」。國內知名滅蚊燈研發生產企業格林盈璐曾在就此問題在採訪中表示,對於滅蚊燈這類新興的、依靠物理技術滅蚊的高科技產品,人們的認知盲點依舊很多。滅蚊燈發出的紫光傷人嗎?
  • 體溫35度是低燒嗎 發低燒這樣治療
    低燒是一種常見的疾病,有許多人都得過低燒,低燒是發燒的一種,通常指的是發燒溫度在三十八度以下,那麼請問體溫35度是低燒嗎?發低燒怎麼辦?持續低燒的原因是什麼?下面小編為大家講解。體溫35度是低燒嗎人體正常的腋溫是三十六到三十七度,而目前患者的腋溫只有三十五度是不正常的,提示是屬於體溫多低的,需要及早的行治療。對於目前的情況首先是需要做好保暖,其次是需要多喝溫開水以利於體溫的升高,而且要定期監測體溫的變化情況。
  • 體溫一高就緊張,發熱背後的原因有哪些?
    那發熱與新冠病毒之間究竟有何千絲萬縷的關聯,對於體溫和發熱,您又了解多少呢?今天我們就來詳細解釋一下。  測量體溫工具多  常見的體溫測量工具有很多,水銀體溫計、電子體溫計、紅外測溫儀(額溫槍,耳溫槍)等。各有什麼應用場景呢?  水銀又叫做汞,汞對於環境的危害非常大,所以全球多個國家已經陸續禁用含汞的醫療器械。
  • 體溫35度是低燒怎麼來判斷
    低燒是一種常見的疾病,為什麼會發低燒呢,發低燒怎麼辦,持續低燒的原因是什麼,下面就來了解了解。體溫35度是低燒嗎人體正常的腋溫是三十六到三十七度,而目前患者的腋溫只有三十五度是不正常的,提示是屬於體溫多低的,需要及早的行治療。
  • 我的世界:曾讓你唯唯諾諾的五個「禁忌種子」,背後真相你了解嗎
    我的世界:曾讓你唯唯諾諾的五個「禁忌種子」,背後真相你了解嗎 你是否去探索過那些駭人聳聽的"禁忌種子
  • 為什麼至今只有美國人成功登月過?除了技術,這個原因也不容忽視
    登月是見證一個國家的航天航空綜合實力的重要參考,但時至今日只有美國人成功登月過,可見登月的難度有多大。航天航空的實力,說到底還是考研一個國家的綜合實力,因為製程航天航空必要有堅實的科學技術和經濟基礎,沒有資金投入沒有技術輸出哪能造得出像登月飛船和火箭這樣的高科技東西。
  • 測體溫才35℃?!紅外測溫槍靠譜嗎?
    有時工作人員會嘟囔「怎麼這麼低,35 度不到」,碰到高溫的,工作人員就緊張了,「37 度?來重量一下!」。大家對這種測溫槍應該不陌生了,它的好處其實也很明了,非接觸式測溫不會傳染病毒,快速,便於大規模應用,但是這種簡易快速方法測出來的體溫靠譜嗎?劃重點「紅外測溫槍」靠譜嗎?
  • 體溫36度正常嗎 體溫偏低怎麼辦
    身體正常體溫在36—37度左右。但是有的朋友發現,自己的體溫一直在36度甚至更低一點,便會擔心是不是身體哪裡出了問題。本文詳細的講解了人體體溫的奧秘。體溫36度正常嗎?男女老幼的體溫有什麼差別?要想讓體溫維持正常該怎麼做?相信你看完會有所了解。
  • 你的體溫正常嗎?多少度算發燒?醫生和你聊聊如何正確測體溫
    新冠疫情期間,許多人對體溫也特別關注起來了。測體溫成了大家最關心的話題。進小區、進單位,滴一下!在做網絡諮詢的時候,被問的最多的問題之一也是:醫生,我這個體溫正常嗎?有沒有發熱?37.3℃是不是發熱了?因為大家都害怕發熱。
  • 較真丨人體正常體溫37度已成歷史是真的嗎?體溫普遍降低意味著什麼?
    3一個人的體溫是一個挺複雜的數值,並非一直不變。雖然每一個人的正常體溫可能都會不同,但如果體溫超過你自己的平日正常體溫範圍,那就是發熱,必要時就需要就醫。 查證者:勿怪幸 | 醫學博士
  • 漲知識丨我們的正常體溫不再是37℃了?人體變涼了嗎?
    體溫計不同當年測量數據不準?在1992年之前,學界對37℃的標準體溫幾乎沒有過嚴厲的質疑。1992年,美國馬裡蘭州大學做了一項疫苗測試。研究人員測量了148名研究對象的體溫,發現平均體溫為36.8℃。2017年,一項英國的研究採取了3.5萬名研究對象25萬次體溫記錄,同樣發現平均體溫在36.6℃左右。
  • 你的體溫還有37度嗎?體溫下降1度,免疫力下降30%!3招或有幫助
    在量體溫的時候,你有沒有發現,你的體溫並沒有37度!而是在36度多一點。以前,人們普遍認為,人體的溫度是37度。那麼,體溫下降會給人體帶來什麼影響呢?人體正常的體溫是37度的說法,起源德國的一個內科醫生,他叫溫德利希。1851年,他收集了大約26000名正常人的體溫數據,發現大家的體溫基本上都是37度。
  • 紅外體溫槍測體溫原理,了解一下
    近來,由於疫情阻擊戰的打響,不少的地方都實施了體溫檢測,就連小區門口的保安大叔都紛紛裝備上了「武器」,不管你是誰,只要敢進小區一步就得經過嚴格的檢查。「36.7 ℃,安全!」>口腔溫度 35.5℃~37.5℃腋下溫度 34.7℃~37.3℃耳蝸溫度 35.8℃~38℃額頭溫度 35.8℃~37.8℃目前常見的紅外體溫計主要為 紅外耳溫槍和紅外額溫槍,其通稱為非接觸式紅外測溫儀。
  • 泳池的水溫比人的體溫要低,為什麼?告訴你有3個原因
    那為什麼池水的溫度要比體溫低呢?我們用同樣溫度的水不好嗎?我想這些問題都會在遊泳愛好者的大腦裡出現過,今天小編就聊聊為什麼池水溫度低。1、遊泳可以消耗體內的能量,這是造成池水溫度低的原因之一我們都知道,遊泳屬於有氧運動,人們通過這項運動可以進行減肥,給身體塑型。大家深有體會,當我們剛下到泳池的時候,會感覺很冷。
  • 37攝氏度對人體而言是正常體溫嗎?專家的回答絕對是亮點
    趣味探索訊 不知道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歷,早上起床突然感覺疼痛和寒冷,在不確定生病之前,你需要一個體溫計。當體溫計測量值顯示為37.2攝氏度左右時,你可能會認為這是正常體溫,繼續起床上班。然而今天的一位專家卻不這麼認為,專家是這樣看待人體體溫值的。
  • 體溫越低越健康嗎?
    體溫過高就是我們比較常聽到的「發熱」,對於體溫過低現象較少見,那我們來了解下它。01什麼是正常體溫?人體的體溫由位於下丘腦前部的體溫調節中樞控制,下丘腦體溫調節中樞可使肌肉和肝臟代謝活動而產生的額外熱量與從皮膚和肺散發的熱量保持平衡,因此,在正常情況下,人體能夠維持相當穩定的體溫。
  • 無人機小區上空盤一圈測體溫,背後技術靠譜嗎?
    有一些眼尖的網友發現,視頻中出現的測溫無人機,其中就有大疆六軸御Mavic 2 行業版,而這種解析度的紅外機芯,加上探測距離,噱頭大於實用,達不到0.5甚至是0.3度的精度。另外,目前常見的測溫機芯,搭配黑體,基本可以達到0.3度精度,不用黑體基本就是0.5度,商場火車站也是採用這種紅外測體溫的方法。
  • 被人體排毒時間表騙了這麼多年,沒想到,背後的真相竟是...
    相信不少人對網上流傳的「人體排毒時間表」印象深刻。這張表把人體的系統器官都給安排了一個特定的時段,認為在某時段是某器官的排毒時間,睡覺能排一切毒。事實上果真如此麼?其實,這些編撰得頭頭是道的「生活常識」,很多都是毫無根據的危言聳聽。
  • 35個偽科學的真相-別被忽悠啦
    物質只有3種形態嗎?維生素C能大量服用嗎?狗活1年是否相當於人活7年?所有這些問題的答案一定會讓你大吃一驚。以下盤點的是35個偽科學真相。【 2 】 物質共有4種形態,而不是我們通常認為的只有固態、液態和氣態這3種形態。
  • 孩子體溫35度5,是體溫底還是低燒?
    作者:寶寶知道 ★茉莉★我簡直要瘋了,今天是妞妞拉稀的第三天,就在剛才趁著她睡著了,量了一下體溫,竟然是35度5,上百度查了一下,有說是體溫低,注意給孩子保暖,有說體溫這麼低,是不是沒有量好體溫,我確信我量好了,而且還量了兩次,第一次35度5,第二次35度7,怎麼這麼低的體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