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直在做疫區心理援助工作,其中有不少對新型冠狀病毒產生了焦慮恐懼,然後合併了現實生活中的一些壓力和負向情緒,導致出現了不少心理障礙。同咱們很多愛滋病恐懼症恐友一樣,他們絕大部分也都產生了比較明顯的軀體化症狀,諸如低燒,淋巴腫大,皮疹,腹瀉,失眠,頭痛頭暈等種種反應,只是他們不會像咱們恐友那樣,認為這些症狀是愛滋病感染的徵兆,他們中有部分會將這樣的症狀歸為是不是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感染前兆。這說明,不管是恐懼焦慮哪樣的疾病,只要是具備傳染性的,沒有足夠安全感的人們,都會去體驗那種預兆性的恐慌感,都會有很多軀體化症狀,這都是神經免疫降低的表現。所以在此,希望咱們的恐友,千萬不要一有症狀就把這個鍋扣在了愛滋病毒的腦袋上,這個鍋,它背不動。
因為新型冠狀病毒的影響,咱們機構賴以生存的一對一面詢,全部延後,最近弄得機構運營也是有點捉襟見肘。實地面詢是增加恐友與老師相互了解和擁有信任安全信號的最好方式,也是目前用在有效脫恐方面的最直接方式,大量的恐友因面詢中心,實地感受恐艾幹預的能量場而脫恐,但是也因為疫情,有不少的恐友實地面詢只能陽春三月再來了。疫情重於山,國家大我大於小我,只有國家繁榮穩定,我們也才能更好地在環境中去改善調整自我。而作為專業做傳染性疾病恐懼症的我們,在本次疫情中參與了大量的針對恐懼新型冠狀病毒的心理工作,以至於張老師在寫幹預筆記和回復官網在線留言上相對比較滯後。
在這裡老師繼續簡單談談一些關於網絡環境以及公共衛生的話吧,而希望通過這些所見所聞也讓恐友明白,當恐懼來臨的時候,無論是恐艾的,還是恐新型冠狀病毒的,其實並無什麼兩樣,這裡更希望恐友真不要覺得自己是特殊人群,自己是萬裡挑一,為什麼別人不恐我卻恐得那麼厲害。通過這次疫情的公共事件,我們足以看得出來,當大家真的感覺到傳染性疾病就在自己身邊的時候,處於自我保護,都會表現出一定的敏感緊張,甚至衍生出不科學的心理防禦。別說多年來愛滋病社會評價,現在因為疫情,就連武漢相關,以及鄂系車牌,都成為了一種躲避或歧視的理由,引起一定的社會負向評價。
最近在網上關於鍾南山院士說過什麼話,一天可能看到無數個版本,自媒體的文章標題總是寫著鍾南山說過什麼什麼,事實上大部分都並不是鍾南山院士說的,也沒有看到相關視頻採訪的具體內容。這說明什麼,大部分不過是為了吸引眼球而杜撰的。畢竟院士再次獲得國人的敬重,那麼他說的話就是真理,就是信條。以他的名義發言,總會吸引人。那麼同理,在愛滋病恐懼圈裡,很多文章真的就是曹奶奶,邵教授,盧教授本人說的嗎,顯然並不是,老師自己在開會的時候都聽到無數專家表態說網上某某話並不是他們本人說的,如果不是本人視頻或者大家當場去溝通,建議大家對網絡上的話語最好是持一定的理智判斷。最典型的是說某教授保證某周絕對排除,別人壓根表示沒有說過那話。因為在不了解對方具體的情況下,把大數據極端化,貿然去說絕對,很容易變成行業內不專業的笑話,這個就是循證醫學的基本。
關於愛滋病窗口期,每次都有恐友說,張老師能不能告訴我愛滋病窗口期到底是多久,其實關於愛滋病窗口期的話題,老師寫得文章也寫了幾十篇了吧,從09年到現在,就從來沒有改過,我們中心對於普通恐友一直執行的是4-6周的愛滋病窗口期標準,大家可以去翻翻十年前的文章,咱們中心一直是這麼寫的,當時很多醫生還在三個月的時候,我們就已經是這個結論了,當然也承擔了一定的內部壓力,不過是客觀的,我們就要表達客觀,畢竟抗原抗體分別什麼時候達到峰值,想必恐友們基本都是心知肚明的。
大家想想,零九年的時候不就是全國都普及了三代試劑嗎,而現在國標改成了三代三周左右的愛滋病窗口期,事實上和十年前有什麼差別呢。而抗原在四周以後逐步會下降,其實四周以後檢測愛滋病主要就是測試抗體,三代四代試劑本身又有什麼差別呢,沒差別,所以我們在零九年就首次提出了一句非常歷史性的話語,「四周以後,您認為窗口期是多久就是多久」。這句話目前都還在被很多志願者使用。而另外一句話「高危行為都不是,沒有窗口期的說法」也一直被廣泛使用。有的恐友可能想問試劑怎麼樣,現在市場上90%的試劑的實驗數據,靈敏性和特異性(就是假陽假陰性)的數據都能被查到,自從很多年前某試劑出過一次問題以後,國家在質量這方面管得非常緊了。
有人也會來問老師有沒有見過六周轉陽的案例,老師可以明確告訴大家,沒有見過恐友六周轉陽的,但是聽到過說在臨床報告裡有看到過六周轉陽的。或許這句話可能會嚇到一部分偏執的恐友,但是老師是個直性子,有一說一,實事求是,不會刻意去恐嚇誰,也不會刻意安慰誰,因為這兩種都不能幫助恐友達到真正脫恐的目標。而那個事實是什麼呢,是一個長期吸食海洛因的人,被強制戒毒前沒有查出愛滋病感染,但是被強制戒毒期間並沒有其他接觸就查出來了,而那個時間超過了六周。另外也會有一些人可能不會在意時間,像常常去高危的,一個月高危幾十次,重複高危,那麼後來轉陽這個也很正常,目前極少部分男同也存在了這樣的現象。
為什麼目前會有的醫生會強調三個月呢,一個是很多疾病複查的常規時間就是三個月標準,還有第二就是因為醫生都沒有和您認真溝通過,花時間了解您。鬼知道是不是有長期吸毒史,長期處於高度輻射狀態,近期有進行過大型的手術,或近期有接受了大量的輸血等可能影響免疫的特殊情況。這也是為什麼醫生不會在短短溝通幾句話後,把話語說死的原因,但是如果一個醫生老師真的花了時間用心了解您,也知道您的情況,在知道您不是特殊人群,那當然還是可以進行一定的明確判斷。所以對於普通恐友,是完全可以以核酸檢測,抗原抗體四代檢測,抗體三代檢測分別對應檢測窗口期是一周左右,兩周左右,三周左右的國家最新標準作為判斷了。
成都市恐艾幹預中心考慮到一定的誤差性,按照正態分布的判斷標準,保守到了兩倍值,即變成了四代四周三代六周,也就是還是並沒有改變中心十多年的言論。只是在很多年前,大家看來中心有些激進,以現在來看,中心又有些保守,實際上中心還是那個中心,幫助過幾十萬恐友脫恐的那個實體機構,這麼多年未曾改變。
關於愛滋病窗口期,這個更多是血液中心關心的一個數字指標,而在做愛滋病臨床治療或者流行病學的領域裡,都不是作為一個重點研究的數據,相關的數據也沒有,更多是用大數據進行分析,包括平常疾控醫生和愛滋病治療醫生的臨床來源。所以也希望大家不要再相互爭論了,醫生們站的角度不一樣,參考的點不一樣,所以會按照自我去認為愛滋病窗口期,也就造成了不同的參考,這些千萬不要以醫生是否權威,是否擅長於哪個理論去進行爭論,反而是爭論讓恐友們產生了很多矛盾和衝突,加劇了心理疾病的嚴重程度。其實作為愛滋病恐友,就請只以自己最相信的唯一一個醫生的話語作為判斷,前提是這個醫生的確對您花了時間,的確是了解的,熟悉的,且對您是認真負責的。那您就可以把自己交給他,雖然現在這個社會,要建立彼此信任的關係不容易,但是努力,還是有緣遇到好醫生的。比如說佑安地壇302醫院的眾多醫生,還有咱們中心的陳曉宇,郭海燕醫生啊。
最後,老師還是補充下,目前主流說法基本都是四代四周和三代六周,看來這點咱們中心還是挺「運氣」的,十年前的觀點成了現在的主流觀點。也希望咱們恐友都能夠讓自己放輕鬆點,千萬不要試圖去尋找不一樣的角度和答案,看似那樣分析的越多對自己脫恐越有幫助,但就老師這麼多年恐艾幹預經驗來說,那是屬於想法目標是正確的,方法是錯誤的,那樣不容易脫恐。最後再次祝大家越來越好,都能順利通過在中心的自助學習脫恐。歡迎大家可以關注恐艾幹預中心公主號,上面有音頻視頻可以學習,也有感染風險評估和心理嚴重程度評分進行測試,以便更好地了解自己目前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