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生物創新大會現場直擊丨「基因書寫」將成為未來醫學超凡工具

2021-01-07 生輝SciPhi

在前不久舉行的 「光明科學城2020 工程生物創新大會暨《麻省理工科技評論》中國生命科學創業大賽決賽」 上,Tessera Therapeutics(以下簡稱 「Tessera」)聯合創始人兼 CEO Geoffrey von Maltzahn 針對新興技術 「基因書寫」(Gene Writing)發表了演講。

圖 | Tessera Therapeutics 聯合創始人兼 CEO Geoffrey von Maltzahn(來源:Tessera Therapeutics官網)

以下是演講實錄整理:

大家好,我是 Tessera 聯合創始人兼 CEO Geoffrey von Maltzahn,我也是 Flagship Pioneering 的合伙人,很高興藉此機會向大家介紹我們正在做的工作。

Tessera 正在研究 「基因書寫」 技術,我將從具體內容和潛在應用兩個方面進行介紹。

(來源:Tessera Therapeutics 官網)

我們看上面這張圖,這是驅動我們生命的基因代碼,我們每個人的生命都基於這些數以百萬計的基因代碼。如果一個剛出生的孩子基因中缺少了圖中紅色的部分,他可能活不了幾個月。

目前科學界在解讀基因代碼上已經取得了不俗的成績,從 20 年前的一個人類基因組到現在的數百萬至數十億,我們得以窺視 「生命之樹」 的每個分支的秘密。

不過在編寫基因代碼的能力上,我們始終進展有限,這也是我們創立 Tessera 的目的。如果我們能把這些紅色基因代碼寫回基因組的特定區域,這個孩子就能過上正常人的生活。

我們做這件事的原因很簡單,即 DNA 是驅動我們生活世界的底層代碼,所以基因組編輯很可能是本世紀的一項決定性技術。未來難以預知,但我們確信基因編輯在未來一定扮演重要角色。

在過去的 100 年中,醫學一直在向 DNA 方向發展。目前的藥物發現都主要集中在小分子藥物、蛋白質等。但在疫情中我們看到了更多的 RNA 藥物正在拯救世界,DNA 治療也逐漸開展臨床試驗,而這僅僅是 DNA 作為藥物跨入治療領域的一個開端。如果你想治癒一種疾病或提供持久的保護防範於未然,DNA 療法是正確的歸宿。

DNA 驅動著每個細胞的生物過程,我們認為遺傳療法的優勢正在凸顯,在效率、特異性、保真度方面遺傳療法的表現矚目,並且脫靶突變的問題在將來都可以通過免費測序讀取解決。

最好的技術應該在領域內得到最廣泛的應用,因此,我們的使命就是 「通過書寫生命的代碼來治癒疾病。」 定位基因組中的某個位置,通過無損傷的插入或刪除,將一對鹼基替換成任何其他鹼基。把一個完整的基因、一個更小的序列、一個外顯子或是多個基因寫進基因組,這個過程聽起來很簡單,但對醫學卻有著廣泛影響。

在過去幾年中,我們發明了一種名為 「基因書寫」 的技術,實現了這個過程。這一方法極有可能成為未來醫學在遺傳水平上具有超凡應用意義的工具。阻止一個基因在染色體間跳來跳去,這種通過跳躍基因向基因組中引入變化的能力,極有可能幫助人類倖免某些疾病。例如一種遺傳藥物能保護你不受阿爾茨海默病或其他類似疾病的侵襲。

接下來,我將介紹我們是如何做到的。

CRISPR 是一個非常棒的工具,可以程序性地切割 DNA。當基因組被 CRISPR 工具切斷時,它試圖進行自我修復,不過通常以一種容易出錯的方式進行修復,這很可能導致基因失去功能,所以如果你想讓一個基因喪失功能,CRISPR 和其他核酸酶是不錯的工具。

但目前這個領域最需要的是不僅僅是剪切或是關閉某些基因功能,而且是加入治療性信息。

CRISPR 在這方面做的並不好,但這並不是它的錯,這反而激發了我的靈感。

CRISPR 是微生物在進化過程中形成的一種出色的可編輯免疫系統,它可以有序地摧毀入侵的 DNA,所以並非是通過藉助 CRISPR 的能力就能完成對複雜基因序列的 「書寫」。

那我們後退一步去看看大自然會給我們什麼啟示,看看自然界數百萬年的進化是否已經有了可以進行程序性 「書寫」 的機制。我們很快意識到,一類被稱為 「可移動遺傳因子」 的 DNA 可以進行自我複製,並且可以非常高效地粘貼或移動到一個新的位置。

如果你聽過 Richard Dawkins 關於 「自私的基因」 的概念,你也許會知道我們的基因組是一個被自然選擇的單元。它像一個 「城市」,成千上萬的基因像住在其中的生命體,它們為爭奪生存的制高點而戰。「可移動遺傳因子」 就是一段能夠進行自我複製,找到一個新的 「居所」 並 「入住」 的 DNA 序列。人類的基因組是由曾經的 「可移動遺傳因子」 塑造的,如果你去看自然界的各類基因組,「可移動遺傳因子」 是世界上最豐富的一類基因。我們憑藉它來構建生物技術。我們相信,已經被選擇的進化標準與治療性序列書寫進基因組的概念完美契合。

過去幾年間,我們通過計算發現,千百萬年來,「可移動遺傳因子」 依然具有功能。我們尤為關注的,是可以在人類基因組上進行操作和可以被編輯的那些 「可移動遺傳因子」。它們可以進一步自我繁殖、複製或是在基因組間跳躍。不僅如此,在某些特定情況下,「可移動遺傳因子」 複合體可以在基因組中的不同位置通過編程插入各種各樣的治療序列,而不是插入它們自身。

這樣的 「基因書寫器」 系統,通常包括至少兩個部分:一個 「基因書寫蛋白」 和一個 「基因書寫模板」。

如果你把基因書寫蛋白和 CRISPR 進行對比,可以看到在完成切割後,CRISPR 會認為 「修復不在我的工作範疇內」,而是依賴於宿主細胞自身進行修復或插入序列,而我們所設計的基因書寫蛋白和基因書寫模板就可以將某段 DNA 插入特定位點。

我們已經構建了可以解決不同大小基因序列的 「基因書寫器」。從單鹼基或多鹼基對的替換,到上至 100 個鹼基對的無損傷插入或刪除,或是在指定位置寫入整段外顯子或基因,我們稱為 「書寫 「。

我們又從另一個自然產物 - 逆轉錄轉座子中獲得了靈感,借用了它的複合體,創造了 「RNA 基因書寫器 「。逆轉錄轉座子是」 可移動遺傳因子 「的一個分支,我們藉助重組酶和轉座子複合體構建了 DNA 遺傳學。在 「RNA 基因書寫器」 中我們已經創造了能看到的所有類型的編輯系統,從改變一個鹼基到其他任何鹼基,到無損傷的插入或刪除,乃至寫入整個基因。而對於 「DNA 書寫器」,將某個基因插入或寫入某個特定位置則尤為適用。

我將向你們展現這些工作原理,我希望它能證明,利用大自然的創造力來做這件事是多麼偉大。

一個 「RNA 基因書寫器」 會靠近並抓取它的模板 RNA,然後進入基因組並將其混合,從而介導局部展開並將特定序列的 RNA 退火到該位點,然後靶向引發逆轉錄,將 RNA 轉化為互補 DNA,從而將新的 DNA 序列插入該位置。據我們所知,我們所做的正是分子生物學領域的第一次。

我們在細胞中插入兩個 RNA,一個編碼基因書寫器蛋白,另一個則是模板 RNA。這兩個 RNA 共同作用使一個全新的 DNA 基因插入基因組。正如我們在 mRNA 疫苗中所看到的僅利用 RNA 進行治療可以產生多重優勢,包括可擴展能力、定製能力以及潛在的低成本。

而對於另一類基因書寫器,則褒貶不一。或許有人認為更優雅,有人則認為更無聊。

一個 「DNA 基因書寫器」 抓住一個 DNA 環靠近基因組。只需一步就可以直接將其插入到特定位點,這特別適合插入整個基因。

我們已經發現了第一批能夠以高度序列特異性且高效地將基因插入人類基因組的 「DNA 基因書寫器」,我們將多個 「DNA 基因書寫器」 用於臨床試驗,治癒了多種患有遺傳缺陷的小鼠。不幸的是,在發育中的幼崽,肝臟細胞不斷分裂。這意味著我們目前通過遞送 DNA 環的這種基因治療方式,整合到基因組效率低下。當細胞複製它們自身的基因組時,這個 DNA 環並沒有被複製。在我們的系統中,通過遞送 DNA 環和 「DNA 基因書寫器」 已經能夠將該序列永久性地插入成年小鼠或幼年小鼠基因組中,從而在靶向細胞中永久治癒。因此,我們對遺傳醫藥和基因書寫領域充滿信心。

我們也相信它將成為醫藥領域的一個重要分支,目前有數萬億美元的公司在開發生物小分子、生物製劑,大多數有療效,而其中的一些能夠治癒疾病。基因書寫提供了一個讓我們從發掘藥物治癒疾病到通過編寫疾病易感基因避免疾病侵襲的可能。這些遺傳代碼是終生疾病的遺傳基礎,也是我們健康生活的組成部分。

Tessera 仍是一家年輕的公司,我們位於劍橋,緊鄰波士頓。如果我們不關注公司在全球的定位、不考慮世界各國之間的協同效應,我們將失去一部分機會。在許多方面,如研發和臨床試驗,中國都是理想之地。而且在中國對於生物技術的信念也非常值得欣賞。比起美國,中國有更多的 CAR-T 臨床試驗在進行,越來越多的資金投向這些療法。很榮幸能從兩個維度向您展示我們正在做的事情。

相關焦點

  • 2019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大會即將召開
    2019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大會暨創新醫療峰會將於2019年11月14-16日在山東濟南召開,本屆主題是"醫工融合發展 創新引領未來"。 2019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大會暨創新醫療峰會將於2019年11月14-16日在山東濟南召開,我們為您甄選了此領域的熱門研究話題:醫學人工智慧,神經工程,再生醫學,生物材料及醫學科技發展趨勢等,希望對您的研究有所幫助。所有內容免費開放至2019年12月12日。抓緊時間及時下載您所感興趣的文章吧!
  • 2020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大會暨創新醫療峰會在京召開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2020年11月21日,由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主辦的2020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大會暨創新醫療峰會在北京盛大開幕,大會的舉辦適逢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40周年慶。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院校長王辰,國家藥監局副局長徐景和出席開幕式並致辭,就助力科技創新,強化監管創新提出了新期待。大會確立了「醫工融合發展,創新引領未來」的主題,通過線下線上結合、線上為主的方式,將學術交流、技術轉化、產業發展等結合起來,吸引了政、產、學、研、醫等各界的關注,線上觀看達10餘萬人次。
  • 2020工程生物創新大會即將在深圳光明科學城啟航
    面對種種未知與可能,12 月 19 日 - 20 日,首屆光明科學城・2020 工程生物創新大會暨《麻省理工科技評論》中國生命科學創業大賽決賽將在深圳光明科學城光明區文化藝術中心舉辦。數十位生命科學領域特別是合成生物學領域的頂級科學家、商業領袖及投資機構代表將蒞臨現場,探討合成生物學發展現狀及其將為人類社會帶來的巨大影響。
  • 光明科學城2020工程生物創新大會暨生命科學創業大賽順利舉行
    2020年12月19-20日,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剛剛結束之際,光明科學城·2020工程生物創新大會暨《麻省理工科技評論》中國生命科學創業大賽決賽在深圳光明區舉辦,以實際行動落實會議精神。光明科學城·2020工程生物創新大會是我國合成生物領域本年度一次規模盛大、覆蓋面廣、產業參與度極高的會議。
  • 「大數據+」助推生命科學、醫學、農業創新發展!ICG-15國家基因庫...
    10月27日,由深圳國家基因庫承辦的「大數據分析與生物樣本庫」(Ⅲ-1)和「未來農業、未來食品與全球發展」(Ⅲ-5)兩場分論壇舉行,13位國內外知名資深專家受邀出席,以專題報告分享最新科研成果、權威應用經驗及獨到的行業洞見,串聯基因組技術、大數據技術和未來農業,發掘生命科學、臨床醫學、未來農業研究的創新機遇。
  • 大數據+」助推生命科學、醫學、農業創新發展!ICG-15國家基因庫分...
    10月27日,由深圳國家基因庫承辦的「大數據分析與生物樣本庫」(Ⅲ-1)和「未來農業、未來食品與全球發展」(Ⅲ-5)兩場分論壇舉行,13位國內外知名資深專家受邀出席,以專題報告分享最新科研成果、權威應用經驗及獨到的行業洞見,串聯基因組技術、大數據技術和未來農業,發掘生命科學、臨床醫學、未來農業研究的創新機遇。
  • 西湖大學首屆全球人才招募大會,揭示未來生物醫學發展的三大方向
    」,將用人工智慧數據分析直接計算和演化代替傳統常規的生物醫藥合成及有效化合物分析,由德國Segler團隊開發的新AI工具則使這一過程大大縮短。在未來,人類發現新藥或者其他產品的速度將有望達到全新水平。 2018年3月,韓國Ulsan國立科學技術研究院的化學家Grzybowski報告說,他已經在實驗室測試了 Segler團隊開發的新AI工具算法建議的8條化學反應途徑,並且都成功了。
  • 精準護理創新大會將於11月在廣州召開
    、多專科的專業力量組成,匯聚臨床、護理、生物醫藥、醫學大數據、人工智慧、智慧財產權、成果轉化、醫學工程等領域專家,將就精準醫學新技術、新方法在護理中的應用,以及醫工結合、智慧財產權保護、成果轉化進行廣泛而深入的交流、探討,有望為我國的精準護理帶來全新的思考和規劃,引領大家走向精準護理技術進展和產業發展的大道。
  • 藥渡直播直擊同寫意大會現場,攜你站在產業前沿技術風口!
    第二屆同寫意前沿技術大會現場 第二屆全球生物醫藥前沿技術與政策法規大會專題創作的音樂合集,由主論壇開場音樂,八個分論壇主題音樂和開幕音樂組成。包含了同寫意的音樂Logo,各論壇多樣性、關聯性和差異性。作曲和演奏製作是美國新英格蘭音樂學院作曲系在校生孫瓏菲(Flora Sun)女士。
  • 2020全國生物醫學工程-智能醫學工程博士生論壇召開
    本站訊(通訊員 張波)2020年11月7日,「2020全國生物醫學工程-智能醫學工程博士生論壇」在天津泰達會館隆重召開。他們分別介紹了天津大學及醫學部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等方面的相關情況,希望通過此次大會進一步搭建各高校之間多學科交流互動的平臺,擴展學術視域,鼓勵同學們嘗試多學科、多領域、多向度的借鑑吸收、共融創新,推動新一代生物醫學工程、智能醫學工程技術向縱深發展。
  • 2019年全國納米醫學與工程高峰論壇暨天津市生物醫學工程學會和...
    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家納米科學中心主任趙宇亮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香港科技大學講座教授唐本忠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化學與環境學院院長江雷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閻錫蘊院士,大會名譽主席、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常務理事、東南大學顧寧教授,大會主席、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納米醫學與工程分會主任委員、天津市生物醫學工程學會理事長、天津市科協生命科學學會聯合體輪值主席
  • 合成生物學頂級會議「2020 工程生物創新大會」召開 行業龍頭凱賽...
    來源:時刻頭條12月19日-20日,光明科學城 2020 工程生物創新大會暨《麻省理工科技評論》中國生命科學創業大賽決賽在深圳光明科學城光明區文化藝術中心舉辦。據了解,此次大會由深圳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光明區人民政府主辦,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中國科學院深圳理工大學(籌)等承辦。深圳市副市長艾學峰,光明區委書記、區長劉勝,深圳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曾堅朋、中科院深圳先進院副院長呂建成、光明區領導姚高科以及深圳市科技創新委員會相關領導親臨現場。
  • 2018年中國生物醫學工程聯合學術年會—納米醫學分論壇圓滿結束
    9月20日-22日,逾千名生物醫學工程領域的專家、學者及青年人才齊聚鵬城,在「醫工交叉、融合創新」的主題下,共同探討生物醫學工程領域的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CBME2018開幕式現場 9月20日下午,CBME2018在深圳會展中心梅花廳盛大開幕,由大會聯合主席、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深圳先進院)副院長鄭海榮研究員主持,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候任理事長及大會主席胡盛壽院士、深圳市人民政府副市長艾學峰同志、承辦單位代表、深圳先進院樊建平院長等領導相繼致辭,各位領導對此次大會高度重視,希望本次會議成為促進生物醫學工程學科建設
  • 2018年中國生物醫學與康復工程論壇暨第十七屆全國生物醫學工程...
    ,祝賀大會隆重召開,希望以此次會議為契機,進一步推進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專業的發展。開幕式中,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醫學人工智慧分會康復及人機工程學組正式成立,明東教授受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委託對康復及人機工程學組的成立表示了熱烈的祝賀,對學組未來的工作提出了殷切的希望,他代表學會宣讀了學組首屆委員名單。
  • 微評丨醫療影響力排行榜:高值耗材首輪國採、進博會、阿里健康
    直擊進博會丨武田五年戰略公布,預計將有超15款新藥上市每五年設定一個戰略計劃,是亞洲最大製藥企業武田製藥的習慣。2016年,武田製藥為中國市場設定了一個頗具挑戰性的目標,即五年內在中國推出10款新藥,集中於消化、腫瘤和代謝等領域。五年後的2020年第三屆進博會上,武田製藥在現場再次發布了其下一個五年發展計劃及研發管線。
  • 聚焦數字PCR技術,2019數字PCR創新開發者大會成功舉行
    近日,由清華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系、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醫學檢驗工程分會主辦,北京新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測序中國承辦的「2019數字PCR創新開發者大會」在清華大學召開。本次大會迎來了來自北京協和醫院、北京天壇醫院等醫院、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廈門大學等高校、以及中國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博奧生物等單位的八十餘位行業專家,共同分享國產數字PCR技術的科研轉化進展、及其在臨床、檢驗檢疫等領域的創新推廣應用。
  • 2020中國生物技術創新大會在蘇州舉行
    光明日報蘇州11月3日電(記者蘇雁通訊員吳秋陽)11月3日,2020中國生物技術創新大會在江蘇省蘇州市工業園區開幕。包括30多位生物技術領域的院士在內的2000餘位專家學者共聚金雞湖畔,共話中國生物技術創新發展。
  • 繼JPM大會後,金斯瑞再起航!邀您共話細胞/基因產業未來
    在今年年初,全球頂級醫療健康投融資盛會J.P.摩根醫療健康大會(JPM)上,金斯瑞作為細胞基因治療行業的領軍者舉辦的金斯瑞生物科技全球產業論壇,吸引了眾多行業領袖的參與,在這個全球生物醫藥健康領域最具規模,信息量最大的醫療投資、產業交流大會上,金斯瑞作為一股獨特的「中國力量」將中國生物醫藥推向世界舞臺,並受到全球的廣泛關注和認可。
  • 2019年中國生物醫學與智慧醫療論壇暨第十八屆全國生物醫學工程...
    會議由全國生物醫學工程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協作組和全國智能醫學工程教育聯合體主辦,在全國工程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和國際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學會生物醫學工程分會(IEEE-EMBS)的指導下,由南京醫科大學生物醫學工程與信息學院、東南大學-南京醫科大學醫工交叉創新研究院、天津大學醫學工程與轉化醫學研究院、天津大學精密儀器與光電子工程學院等單位共同承辦。
  • 2018整合醫學大會主題辯論:未來醫學 誰是領跑者
    健康一線(vodjk.com)西安現場報導:4月29日,由中國醫師協會整合醫學分會、中國工程院醫藥衛生學部等8個單位聯合主辦,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軍醫大學承辦的「2018中國整合醫學大會」在西安曲江國際會議中心盛大開幕。本次大會的主題是「貴在整合、難在整合、贏在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