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整合醫學大會主題辯論:未來醫學 誰是領跑者

2021-01-09 健康一線視頻網

健康一線(vodjk.com)西安現場報導:4月29日,由中國醫師協會整合醫學分會、中國工程院醫藥衛生學部等8個單位聯合主辦,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軍醫大學承辦的「2018中國整合醫學大會」在西安曲江國際會議中心盛大開幕。本次大會的主題是「貴在整合、難在整合、贏在整合」。

2018中國整合醫學大會現場

上午主旨報告結束之後,在會議中場,舉行了「未來醫學,誰是領跑者」的主題辯論,此次辯論由王辰院士團隊、張伯禮院士團隊、郎景和院士團隊、詹啟敏院士團隊、顧東風院士團隊、程京院士團隊等6個團隊的12名辯者,分別代表全科醫學、中醫藥學、醫學人文、精準醫學、循證醫學、轉化醫學展開辯論。

圖為主題辯論現場

辯論第一環節,各團隊的一辯分別就自己所代表的觀點進行總體論述,代表循證醫學的空軍軍醫大學西京醫院心內科主任陶凌認為目前循證醫學各種技術手段逐漸發展,自身的進步加上患者的需要,必會使得循證醫學成為未來醫學的領跑者。

圖為主題辯論現場

代表全科醫學的北京新城區新街口衛服中心的姚彌則認為,目前存在的主要醫療問題如醫療資源不平衡、醫患關係緊張等都要藉助於全科醫學的發展,全科醫學可以綜合治療心理、行為和社會問題,承擔著健康守門人的角色,全科醫學可以避免資源的浪費,可以提高患者的自主權,建立良好的醫患關係,為患者提供長期的縱向的服務,全科醫學是以人為中心的科學,基於此,全科醫學會是未來醫學的領跑者。

圖為主題辯論現場

代表精準醫學的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副主任馬飛則認為,精準醫學才是未來醫學的領跑者。他說,目前威脅人類健康的兩大疾病是心血管疾病和癌症,而精準醫學正適合解決這類問題,精準醫學模式使得疾病治療療效最大化、副作用最小化。

圖為主題辯論現場

轉化醫學團隊的清華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系郭永教授認為,在如何促進人民健康的問題上,轉化醫學會提供最好的解決路徑,轉化醫學同時適合中醫與西醫,相比於其他醫學學科,它能夠更好的為人民的健康服務。

圖為主題辯論現場

醫學人文團隊的中日友好醫院婦產科醫院凌斌認為,目前的醫學科學並無法消除病人對於死亡的恐懼,然而醫學人文正可以在安慰和撫慰人的心靈與靈魂上發揮重要的作用,所以,醫學人文必會成為未來醫學的領跑者。

圖為主題辯論現場

第一環節結束,辯論進入更加的精彩的第二環節,各辯手針對自己團隊以外的學科觀點進行針鋒相對卻又妙趣橫生的辯駁,不時贏得觀眾的陣陣掌聲。

圖為主題辯論現場

醫學人文團隊認為全科醫學是夯實基礎的學科,自然不能引領未來,而循證醫學的調查研究也離不開人文精神;轉化醫學團隊則認為中醫雖是國粹,但缺乏科學的理論體系;精準醫學認為全科醫學擁有廣度卻缺乏深度,循證醫學對於證據的追求則容易陷入教條化;循證醫學認為精準醫學只是一個概念,而距離落地實施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中醫藥學認為自己擁有千百年豐富的實踐體系,可以為人文醫學提供文化滋養,為轉化醫學提供反向的轉化模式。

圖為主題辯論現場

總之,通過這場辯論,我們享受到了一場視聽盛宴,不同於通常意義上的辯論會,此次辯論會並不以輸贏為目標,旨在通過各團隊代表對各自觀點的闡述,使得大家對現有的醫學模式有一個基礎的認識,也使得攻辯雙方能看到自己的優勢和不足,能夠基於信心和胸懷,整合各自的優勢,只有如此,才能真正成為未來醫學的領跑者!

相關焦點

  • ...2018整合醫學人文高峰論壇暨《中國醫學倫理學》雜誌創刊30...
    光明網西安4月29日訊(記者張哲浩 見習記者張亞雄)4月28至29日,由《中國醫學倫理學》雜誌、中國醫師協會整合醫學分會整合醫學人文專業委員會、國家人口與健康科學數據共享平臺等共同主辦的「2018整合醫學人文高峰論壇暨《中國醫學倫理學》雜誌創刊30周年學術會議」在西安舉行。
  • 孫穎浩:整合醫學——外科醫生將何去何從
    健康一線(vodjk.com)10月8日訊 2016年整合醫學大會暨中國醫師協會整合醫學分會第一屆學術年會於10月8日在西安召開,健康一線為此次大會全程報導。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孫穎浩提出,精準醫學、整合醫學--外科醫生將何去何從?
  • 2020中國腫瘤學大會東協國際腫瘤整合醫學論壇腫瘤微創技術...
    2020年11月12日至15日,由中國抗癌協會主辦,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廣東省抗癌協會承辦,國際抗癌聯盟(UICC)、中國整合醫學發展戰略研究院協辦的2020中國腫瘤學大會(CCO)在廣州隆重召開。
  • 第三屆中國—東協國際腫瘤精準醫學大會在南寧舉行
    11月7日至11日,由廣西抗癌協會、廣西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主辦,中國癌症防治雜誌、區域性高發腫瘤早期防治研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一帶一路」國際腫瘤專業人員聯合培訓基地協辦的第三屆中國—東協國際腫瘤精準醫學大會暨2020年廣西腫瘤學大會在綠城南寧隆重舉行。
  • 2018年中國生物醫學與康復工程論壇暨第十七屆全國生物醫學工程...
    本站訊(通訊員 倪廣健)12月15日-16日,2018年中國生物醫學與康復工程論壇暨第十七屆全國生物醫學工程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工作研討會在廣東佛山召開。,祝賀大會隆重召開,希望以此次會議為契機,進一步推進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專業的發展。
  • 騰訊醫學ME大會:從生命痛點出發 探索醫學科普進化之路
    11月8日,2020騰訊醫學ME大會(以下簡稱「ME大會」)正式上線,全球頂尖醫學領軍者共聚,從「痛點」出發,聚焦新冠疫情、心臟病、癌症、生殖醫學、抑鬱症等前沿醫學,結合網際網路科技對用戶痛點的洞察,為大眾解碼生命的前沿思考。
  • 2020騰訊醫學ME大會:從生命痛點出發探索醫學科普進化之路
    11月8日,2020騰訊醫學ME大會(以下簡稱「ME大會」)正式上線,全球醫學領軍者從「痛點」出發,聚焦新冠疫情、心臟病、癌症、生殖醫學、抑鬱症等前沿醫學領域,結合網際網路科技對用戶痛點的洞察,為大眾解碼生命的前沿思考。
  • 2018年中國生物醫學工程聯合學術年會—納米醫學分論壇圓滿結束
    9月20日-22日,逾千名生物醫學工程領域的專家、學者及青年人才齊聚鵬城,在「醫工交叉、融合創新」的主題下,共同探討生物醫學工程領域的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CBME2018開幕式現場 9月20日下午,CBME2018在深圳會展中心梅花廳盛大開幕,由大會聯合主席、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深圳先進院)副院長鄭海榮研究員主持,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候任理事長及大會主席胡盛壽院士、深圳市人民政府副市長艾學峰同志、承辦單位代表、深圳先進院樊建平院長等領導相繼致辭,各位領導對此次大會高度重視,希望本次會議成為促進生物醫學工程學科建設
  • 整合臨床與基礎醫學的資源,北大成立急診醫學學系
    ,為了充分整合優質資源,培養高端急診醫學人才,開展多中心臨床和基礎科學研究,2019年6月,經由北京大學醫學部批准,北京大學醫學部急診醫學學系正式成立。 北京大學黨委副書記、醫學部黨委書記劉玉村教授,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院長、國際創傷救治聯盟主席姜保國教授,國際創傷救治聯盟副主席、中國醫師協會急診醫師分會副會長黎檀實教授,中華醫學會急診醫學分會候任主任委員呂傳柱教授,中華醫學會急診醫學分會前任主任委員于學忠教授等出席大會。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黨政領導班子成員及來自全國多家醫院的專家學者參加會議。
  • 2020中國腫瘤學大會在廣州召開
    大會由中國抗癌協會主辦,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以下簡稱「中腫」)、廣東省抗癌協會承辦,國際抗癌聯盟、中國整合醫學發展戰略研究院、中國工程院醫藥衛生學部協辦。  本次大會秉承「腫瘤防治,贏在整合」的主題,通過80個前沿專題,聚焦「基礎研究」,尋找科學問題,釐清研究思路;關注「臨床研究」,論道研究感悟,分享創新成果;推動「成果轉化」,搭建溝通橋梁,促進研企合作;開設「新品發布」,發新書、推新藥、展新裝;解構「智慧醫院」,共探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推動智慧醫療。  14日上午,大會舉行開幕式。
  • 名譽校長樊代明院士回校作講座 縱論「整合醫學」
    9月29日,中國工程院前副院長、成都大學名譽校長樊代明院士回校為基礎醫學院、臨床醫學院師生作「整合醫學縱論」主題報告。黨委書記毛洪濤出席報告會,校長、黨委副書記王清遠主持報告會。黨委常委、副校長王小軍、劉婭參加報告會。後疫情時代,人類面臨著新的醫學形勢。樊代明表示,醫學發展亟需轉變觀念。
  • 未來醫學的發展熱點:幹細胞與再生醫學
    在國內,再生醫學的重要性已引起相關決策部門和科技人員的高度重視,已初步建立起一支老中青相結合的再生醫學研究隊伍,且初步取得一些再生醫學領域的研究成果。王正國院士為大會作了題為「再生醫學——機遇與挑戰」主題評述報告,王正國院士談到再生醫學含有基因治療、組織工程治療、組織器官移植、組織器官缺損的再生與生理性修復以及活體組織器官的再造與功能重建。組織工程是再生醫學的外延,拓寬了再生醫學的廣度和深度。組織工程已成為Regenerative Medicine(RM)研究和發展的主要方向。
  • 整合醫學,讓醫療回歸「以人為本」
    近四年來,該院明辨醫改方向,精準定位、砥礪前行,以整合醫學理念構建「眼科名院、綜合強院」,讓「以人為本」「以患者為中心」的醫學理想落到實處。這既符合新醫改的方向,也是醫學發展的必然。  1  回歸整體觀,是醫學發展的必然  □記者 劉永生 通訊員 陳燕  近些年,整合醫學的理念受到國內學界的廣泛重視。
  • 聖大衛醫學中心德克薩斯心律失常研究所將舉辦2018年EPLive大會
    聖大衛醫學中心德克薩斯心律失常研究所將舉辦2018年EPLive大會 2018年02月27日 09:21作者:科普中國網編輯:網絡
  • 克利夫蘭醫學中心與綠葉醫療(中國)受邀參與2019中國醫院發展大會
    大會以「人才支撐發展、品牌引領未來」為主題,邀請國內外醫療行業領袖、優質醫院掌門人、頂尖高校和研究機構專家學者做主題報告,並設有人才和品牌分論壇、主題圓桌會、榮譽盛典等精彩環節,以多維度、多視角、多方面共同探討中國醫院發展中面臨的人才和品牌難題。
  • 2018中國生物醫學工程聯合學術年會即將召開
    中國生物醫學工程聯合學術年會是由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主辦的我國生物醫學工程及醫工交叉領域的重大學術活動。2018年度中國生物醫學工程聯合學術年會(以下簡稱CBME2018)將於9月20日--22日在我國現代化先鋒城市—深圳舉行。CBME2018的主題是「醫工交叉融合創新」。
  • 2019國際醫學影像物理和工程大會暨第九屆中國醫學影像物理學術...
    大會主題聚焦智能、多模、精準的現代醫學影像,設有4個分會場,內容涵蓋數字X射線影像、磁共振影像、核醫學分子影像、超聲影像、人工智慧與醫學圖像處理等領域。  大會由深圳市南山區科學技術協會指導,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醫學物理分會、IEEE北京分會中國電子學會、中國電子學會生命電子學分會主辦,中科院深圳先進院、健康信息學重點實驗室、中科創客學院承辦。200餘位國內外專家學者參會。
  • 「能量整合醫學」瞄準無創治療早期肺癌
    9月20日,上證報記者從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簡稱「十院」)採訪了解到,「能量整合醫學」作為一項可以無創治癒早期肺癌的「新利器」正在該院開展臨床研究。據悉,這是我國自主研發的、在國內外領先的創新醫學體系。該體系創建者、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呼吸科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範理宏教授向記者表示,未來能量整合醫學將助力醫學界攻克癌症難關。
  • 兩院院士四川行|樊代明:已在四川絕大多數市(州)建立了醫學整合中心
    他認為,未來的醫學發展,是整合醫學的發展,醫生治病不僅要找到病毒找到病因,還要以保護和提高人的自然力為根本。建整合型健康服務體系應對新挑戰「隨著社會科技的進步和發展,醫學也要發生相應的變化。」樊代明認為,現代社會人類對健康的需求越來越強烈,但是目前的醫學理論、診斷方法等並沒有跟上需求。
  • 行走在醫學上的領跑者
    對於自己的專科醫療技術要作為領跑者,能夠多開展三、四級手術,能夠多做技術創新,能夠在學術領導地位上充分的體現出來!在同行的比較中有位置。同時也要做臨床科研和臨床教學工作的帶頭人,要有省市以上的科技成果獎,省市以上的科研課題,還要有省新技術引進獎以及SCI論文和中華級論文等學術的年度要求。這些都構成了一個專科學科帶頭人的份量與作用評價!這一年我們欣喜的看到我們醫院各科主任與學術地位穩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