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棘胸蛙產業的發展現狀及問題

2020-11-26 吉山花瑤

我國棘胸蛙產業的發展現狀及問題

棘胸蛙的人工養殖,就是根據棘胸蛙的生物學特性,在人工設定的條件下,使得棘胸蛙的部分或整個生活史在人工條件下進行。與自然散養相比,人工養殖增加了不同程度的人工管理,從而提高了州螞、幼蛙的成活率及成蛙的回收率。

由於不同區域、不同物種的養殖效果有較大差異,因此在進行人工增養殖利用時,在養殖對象選擇上除了要考慮經濟價值外,還要考慮以下兒個因素第一,在選種和開發上要考慮物種環境適應能力。第二,技術的成熟程度。第三,生態安全性以及物種資源保護。

劉承釗等最早提出在池塘試養棘胸蛙,此後鄒明泉、鍾貽光也於1982年在池塘中進行人工養殖的初步觀察,因條件限制並未成功。1987年,孫清潔通過觀察了解蛙生存環境和生長環境,從而提出養蛙的可能性。1989年,袁鳳霞、溫小波等,在《淡水漁業》在發表了鄂西棘腹蛙生物學及人工繁殖技術袁鳳霞等。1989年,劉與鳳開展了人工模擬生態環境進行棘胸蛙試養實驗。1990年,劉元楷等對棘胸蛙人工繁殖也進行了研究。明確提出在模擬生態環境的前提下,能夠進行人工繁殖劉元楷等,。九十年代以後,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到棘胸蛙的養殖中來。

根據幼蛙、成蛙是否在人工條件下養殖,人工養殖又可以分成半人工養殖和全人工養殖。

1 棘胸蛙半人工養殖模式

半人工養殖就是利用現成的良好的自然條件,選擇山上植被條件好,有茂密的森林,兩山夾一溝,溝底有小溪流,背陰,最好小溪流落差較大,形成瀑布的地方養殖棘胸蛙。在養殖過程中,只是及時補充餌料,注意防逃防天敵,還可以在人工條件下進行蛙卵的孵化、蝌蚪的飼養,直到變態成幼蛙以後,才放至有防逃設施的山澗溪流中。

福建古田高建文提倡利用山澗溪谷進行棘胸蛙人工生態圈養。在背陰山谷中選擇水源常年不斷、水質清澈、流速緩慢、無汙染的山澗溪谷,谷地斜度平緩,周圍闊葉林多,溪邊水草從生,陰涼潮溼的地點,選擇陰涼的溪水邊根據地形具體情況因地制宜地建造產卵池、孵化池、蛾蚌池、幼蛙池和成蛙池。然後將蛙種包括親蛙和幼蛙投放在圍牆內。生態圈養棘胸蛙主要靠安裝黑光燈引誘昆蟲,放養數量多時,應人工輔助投餵人工培養的動物性活餌。

1987年底,楊偉國等在福建省邵武市將石自然保護區開展棘胸蛙的人工養殖研究。他們認為人工養殖棘胸蛙的理想方法是:卵的孵化、蝌蚪的變態及6月齡前的幼蛙的生長發育採取完全人工飼養;6月齡後的幼蛙的生長發育及成蛙的棲息繁殖採取半人工養殖。這種養殖方式既可以保證有較高的後代成活率.又可以滿足幼蛙生長發育及成蛙棲息繁殖等生命活動對自然環境條件的需要,加快生長發育的速度,提高繁殖率,並且可以大大節省人力物力。可是如果要大規模經營,那對半人工養殖的自然棲息繁殖地的要求要很高,而且必需面積要大。

也有人嘗試稻田仿人工自然精養棘胸蛙.他們選擇水源充足、排灌方便、保水性能好的稻田。為便於管理,養蛙溝、函一般開挖在稻田的四周和四個角。每個函的面積為20平方米左右,深1米,函埂高出田埂約20釐米,函底鋪30釐米厚的肥田泥,兩端鋪設管徑約為10釐米的進、出水管,管口安置鐵絲網。函與函之間用溝連通,溝寬為50釐米、深40釐米.函內和溝內兩側設置模擬自然條件的洞穴,並設有防逃設施.由於稻田施肥用藥等因素可能對這種棘胸蛙造成不良影響,因而這種養殖方式還未見有推廣應用。

半人工養殖充分有效的利用了山林資源,養蛙技術方法簡單.投資少、受益大,凡是水源常年不斷、水質清澈、流速緩慢、無汙染的山澗溪谷都可以圈養.但這種養殖方式不好控制,蛙的外逃,敵害的預防,蛙的數量,最後捕捉,都不容易控制。

2 棘胸蛙全人工養殖模式

棘胸蛙的全人工養殖,就是根據棘胸蛙的生物學特性,人工模擬棘胸蛙的野外生活的環境條件,使棘胸蛙抱對產卵、孵化、峭螞飼養、鰍蚌變態、幼蛙、成蛙的飼養及越冬等完全在人工條件下進行。全人工養殖模式實現了高密度、集約化養殖,人工模擬棘胸蛙生存的野外生態環境,經濟效益高。

1989年,胡石柳、江福來、蔡葆青在福建省尤溪和閩清進行了棘胸蛙的養殖實驗,對棘胸蛙人工催產、卵子孵化及蠟蚌培育環境條件進行研究。他們認為棘胸蛙對繁殖的環境條件是有一定要求,但是人工模擬的棘胸蛙繁殖環境並非要雷同於棘胸蛙自然繁殖場所的環境條件。人工模擬的棘胸蛙繁殖場所只要具備環境安靜陰涼,有供棘胸蛙棲息和產卵的洞穴,繁殖用水的水質清新,在藥物作用下,就能達到棘胸蛙人工催產的目的。棘胸蛙卵的孵化和鰍蚌培育在具備良好的水質,環境陰涼的條件下,其孵化率和鰍蚌成活率都能達到以上。

1990年,楊偉國進行了人工馴養棘胸蛙的繁殖研究,研究中發現,靜水或水勢平緩的水域內,棘胸蛙不能繁殖營養不良、環境噪雜對棘胸蛙的繁殖行為也有很大抑制作用。促進棘胸蝗在人工馴養條件下繁殖,必須提供流水及流水直接衝擊到的淺水層產卵附著物保證繁殖親蛙充足的營養及足夠的活動空間保持繁殖場所安靜蔭涼和隱蔽。

1992年,楊偉國又對棘胸蛙卵進行了人工孵化研究。試驗表明通過不斷改進,人工孵化棘胸蛙卵,能達到70%以上的孵化率,比野外孵化率50%要好。

2003年。柳富榮在棘胸蛙的人工養殖中也對蝌蚪的管理進行了描述,特別對蝌蚪越冬也進行了一定的研究.他認為越冬管理蝌蚪的越冬可在室內進行,水溫低於12℃時,蝌蚪即趨於冬眠狀態,不吃不動,潛於水底石縫或草叢中。越冬時水深保持20釐米,採用常流水、蛙池加蓋、保溫等防凍措施,如水面結冰則應將冰面敲破,使水體有一定的氧氣交換,以免蝌蚪窒息死亡。

2004年,肖調義;趙玉蓉;章懷雲;王紅權等對人工飼養棘胸蛙蝌蚪變態發育的研究.研究表明棘胸蛙從人工孵化到變態需80~90d,變態後體長、體重均較變態前有所減少,變態期間攝食減少,變態發育過程中,首先出現後肢,然後出現前肢,同時尾部縮短,最後全部吸收,從出現後肢到前肢的出現約需20d,從完全變態到幼蛙約需17d。動物性餌料能加速蝌蚪的變態發育,植物性餌料則能延緩蝌蚪的變態。

全人工養殖實現了高密度、集約化養殖棘胸蛙,隨著全人工養殖研究的深入,全人工養殖模式逐步完善,打破了棘胸蛙必須生活在山澗溪谷中的傳統概念,提高了棘胸蛙的回收率。全人工養殖只要求人工模擬的棘胸蛙繁殖場所具備環境安靜陰涼,有供棘胸蛙棲息和產卵的洞穴,繁殖用水的水質清新無汙染。但在養殖的過程中,一定要掌握好養殖技術。

3 棘胸蛙人工養殖業面臨的問題

3.1棘胸蛙半人工養殖業面臨的的問題

目前,棘胸蛙半人工養殖業面臨的問題很多,養殖技術不成熟是最主要的。棘胸蛙生活在南方各省背陰山的山澗溪谷的水坑、有瀑布的石洞中,蛙量少,捕捉困難。自然界天敵多,成蛙的繁殖率低,蝌蚪、幼蛙在野外存活率低。所以,半人工養殖棘胸蛙存在投入高,收益低,風險大的問題。

3.2棘胸蛙全人工養殖業面臨的的問題

有報導認為棘胸蛙已實現全人工養殖,而且養殖技術己日趨成熟。但目前市場上的棘胸蛙大部分都是從自然界捕捉,屬於人工養殖的很少,而且數量有限,價格居高不下。真正要實現棘胸蛙的標準化、規模化養殖,仍然存在許多問題。其中,以下三個問題最為突出。

棘胸蛙養殖技術不規範。目前全國無統一的棘胸蛙養殖技術規範,沒有嚴格的養殖標準。目前只有起步較早的浙江省杭州市發布了《棘胸蛙無公害養殖技術規範》。

(1)、棘胸蛙的種蛙來源和人工繁殖問題。目前,大部分南方各省的棘胸蛙養殖的州蚌和幼蛙還是來源於野外,如何保證蠟蚌的數量和質量,保證棘胸蛙在人工繁殖能夠規模化,是個很大的問題。

(2)、蟒蚌和蛙的疾病問題。

3.3 病害防治

棘胸蛙的病害發生和死亡現象在自然界很難被發現,僅在人工條件下才足以發生,發病率高達85%以上,是人工飼養棘胸蛙的關鍵,通過調查發現棘胸蛙的主要疾病有蟒螞的浮頭病、出血病、爛尾病、幼蛙的爛皮病、紅腿病、浮腫病、成蛙的爛吻病、紅腿病等等。

棘胸蛙的病害受多因子的影響,當前對它疾病的研究還很少,為了養殖業的健康發展,減少養殖戶的經濟損失,有必要對它的病原進行研究,為疾病的預防提供幫助。由於這一點是關於養殖的問題,因此病害防治中的用藥等等可忽略。

相關焦點

  • 我國石榴產業發展現狀簡析!
    我國石榴產業發展概況 我國石榴產業發展到現在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一是長期緩慢發展階段,二是20世紀80年代初到21世紀初中速發展階段,三是21世紀初至今的快速發展階段。
  • 我國林業生物質材料產業現狀與發展趨勢
    摘要:介紹生物質與生物質材料的定義與分類,概述我國生物質材料產業發展現狀以及存在問題,提出了發展林業生物質材料產業的建議。 隨著我國經濟和社會的快速發展,能源和資源供給的巨大缺口,已成為我國經濟與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瓶頸。
  • 我國金屬製品產業的現狀及發展趨勢
    發展我國金屬製品產業應該從我國的國情出發,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走中國特色的新型工業化道路。因此,有必要理性認識我國金屬製品產業的現狀及發展遠景。   我國金屬製品生產的現狀     近幾年來,金屬製品業在產量、質量、品種上均發展較快,我國已成為世界金屬製品生產大國。
  • 我國冷水性魚類產業現狀及發展趨勢探討
    我國冷水性魚類產業現狀及發展趨勢探討出處:《水產學雜誌》 作者: 水產養殖網 2018-12-28 21:00:001.5&nbsp我國冷水性魚類產量(養殖、增殖及進口)及其潛力我國雖然是水產養殖大國、但鮭鱒魚養殖產量卻不及世界總產量的1%,而近年來鱘魚養殖業由於產業技術問題的逐步突破,加之鮭鱒魚廠家受病害侵襲而轉產養殖鱘魚的因素,使鱘魚產業迅猛發展,一躍成為第一大鱘魚養殖國,產量佔世界總產量的80%。據統計近年來,我國冷水魚年產量均在7×104t&nbsp左右。
  • 中國棘胸蛙日漸瀕危 福建德化實現規模化生態養殖
    中新網德化4月10日電(林永傳 劉真真)近年來,由於環境汙染破壞,加上人類難以抵禦其美味誘惑而亂捕濫殺,野生棘胸蛙數量驟減,日漸瀕危,被列入珍稀動物保護。  10日,一場生態農業與產學研對話的「石凍王」棘胸蛙產業發展發布會在德化舉行。德化現已建成的棘胸蛙生態養殖基地,是福建省首個規模化、規範化的棘胸蛙生態養殖基地。  「依託於德化生態壞境,地處戴雲山脈的德化縣春美鄉古春村打石坑,山清水秀,水資源豐富,水溫穩定,既遠離人類居住地,也無任何農事活動和汙染源,原本就是野生棘胸蛙的棲息地,也是棘胸蛙的絕佳人工養殖地。」
  • 我國醫學影像產業現狀及發展趨勢解析
    摘要 作為我國醫療器械最大的細分領域,國內高端醫學影像設備80%以上的市場份額為國外巨頭所把控。近年來,國內企業研發實力強勁,有望在政策加持、需求擴容的時機下,加速推進國產化進程。同時首個人工智慧醫療影像輔助決策產品的批覆將進一步擴展國產影像產品的應用領域,有望緩解醫療資源分配不均衡的現狀。
  • 青山綠水「錢蛙蛙」:德化人工養殖棘胸蛙獲得成功
    德化人工養殖棘胸蛙獲得成功,既保護了生態環境,又挽救了珍稀物種——青山綠水「錢蛙蛙」管理人員展示人工養殖的成品棘胸蛙。數位來自省內科研院校的專家與企業家在會上展開交流,探討棘胸蛙產業發展。棘胸蛙俗名石雞、石蛙等,閩南人取其閩南語諧音,稱之為「石凍王」。棘胸蛙是我國特有的大型野生蛙,喜歡晝伏夜出,以昆蟲及其幼體為食,對自然條件要求很高,包括青、清、靜、淨等四點。
  • 黃章勇:關於我國通信光電子產業發展現狀的調研報告
    ,同時介紹了我國光電子器件產業發展現狀,分析了造成目前現狀的主要原因,只有改變觀念,加強聯合,形成完整的通信光電子產業鏈才能在國際競爭中取得有利地位。要推動光纖通信的普及和發展,首先要推動光電子器件的研究開發和產業化。我國政府十分重視光電子器件的研發,國家高新技術發展計劃安排專題,組織技術攻關,跟蹤國際先進技術,極大地推動了光電子器件的研究開發和產業化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績。近一年來,我們訪問了大部分國內通信光電子企業,查閱相關資料,撰寫了本調研報告。本文將介紹我國光電子器件的製造技術和能力,以及產業化的現狀,並分析了造成目前現狀的主要原因。
  • 福建建成首家規模化、規範化棘胸蛙生態養殖基地
    新聞發布會上,德化縣雙全農業有限公司與部分酒店客戶舉行籤約 中國網4月11日訊 4月10日,德化縣舉行「石凍王」棘胸蛙產業發展新聞發布會目前,福建省德化縣雙全農業有限公司投入1000多萬元資金的棘胸蛙生態養殖基地已經建成,於2013年6月經福建省林業廳組織專家組實地驗收,取得了棘胸蛙銷售許可證,是該省唯一一家規模化、規範化的棘胸蛙生態養殖基地。作為全省首家經國家行政主管部門審批的合法的棘胸蛙養殖、經營、加工企業,雙全農業有限公司現有生產設施總面積達6000多平方米。
  • 棘胸蛙石蛙養殖常見問題之成蛙飼養技術介紹
    棘胸蛙石蛙養殖常見問題之成蛙飼養技術介紹出處:廣東省農科院情報所 作者: 水產養殖網 2013-10-15 12:13:00 &nbsp&nbsp&nbsp&nbsp根據棘胸蛙生長特點,習慣上把體重50克以下劃分為幼蛙飼養階段,50克以上劃分為成蛙飼養階段。其實,幼蛙和成蛙飼養,僅是人為地劃分而已。
  • 我國檸檬產業發展現狀簡報!
    四川的安嶽縣是我國最大的檸檬生產基地,其次是雲南德宏、重慶潼南。安嶽檸檬以其自然優勢、技術優勢、規模優勢、品質優勢和品牌優勢贏得了「中國檸檬看四川,四川檸檬看安嶽」的美譽。安嶽縣是農業農村部命名的「中國檸檬之鄉」。檸檬種植規模、產量、市場佔有率均佔全國檸檬產業的80%以上。
  • 可降解塑料產業的發展現狀以及分析了未來產業的發展趨勢
    打開APP 可降解塑料產業的發展現狀以及分析了未來產業的發展趨勢 新材料在線 發表於 2021-01-14 11:27:32 2020
  • 生物質能產業現狀及發展前景
    中國政府對生物質能的開發利用也極為重視,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連續在4個「五年計劃」中將生物質能利用技術的研究與應用列為重點科技攻關項目,開展和實施了一系列生物質能利用研究項目和示範工程,推動了我國生物質能產業的發展。本文對生物質能資源現狀及發展潛力、產業發展現狀和政策環境進行了綜合評價,分析了未來生物質能產業發展前景,並對生物質能產業發展提出建議。
  • 福建省特色的蛙類品種棘胸蛙基因組破譯
    臺海網8月14日訊 據福建日報APP-新福建報導 8月13日,泉州市德化縣舉辦石凍王(棘胸蛙)全基因組測序成果發布會,會上發布了棘胸蛙全基因組測序研究成果。據悉,棘胸蛙全基因組測序研究,由福建省德化縣雙全農業有限公司、福建省石凍王生物技術研發中心與福建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合作開展,經過多年科技攻關,取得了具有影響力的科研成果。科研團隊以「石凍王」(棘胸蛙)為突破口,以德化縣的棘胸蛙優質品種為研究對象,採用PacBio和Hi-C技術為研究手段,對棘胸蛙進行基因組測序和組裝。
  • 雷射全息技術在我國的應用與發展現狀是什麼樣?
    2020年是雷射全息發明60周年,雷射全息技術和應用的發展極大地改變了世界。黨的「十九大」確定了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躋身創新型國家前列的戰略目標,這為雷射全息技術和應用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也對雷射全息技術與應用的發展提出了高標準的要求。雷射全息技術目前在我國的應用於發展現狀是什麼樣呢?
  • 後摩爾時代集成電路製造發展趨勢,以及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現狀
    我國集成電路產業近20年來取得了顯著發展,總結了國內集成電路產業的發展歷程及現狀,並對未來發展進行了展望。得益於我國集成電路市場規模的快速增長,越來越多的國內集成電路製造企業躋身全球前列。十二五以來,在我國各地紛紛建設集成電路製造工廠 ,集成電路製造業呈現出一派繁榮的景象。但是,與表面繁榮相對的是我國集成電路產業與世界全面的差距,特別是2018年中興事件的發生,讓全國上下對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的現狀有了清晰的認識。
  • 機器人產業發展現狀及未來前景預測
    打開APP 機器人產業發展現狀及未來前景預測 發表於 2019-07-26 15:26:08 集聚機器人產業發展的產業優勢、研發優勢和人才優勢,努力把餘姚機器人智谷小鎮打造成為國內機器人及智能裝備領域的「人才窪地」與「產業高地」。  機器人產業園以機器人產業為核心,圍繞機器人本體、機器人、控制系統、功能零部件生產等產業鏈環節而成的產業集聚區。以產業園區和企業為依託共同形成的產業集聚已成為我國機器人產業發展的重要特徵之一。
  • 淺談我國生物質電廠的發展現狀與建議
    淺談我國生物質電廠的發展現狀與建議 張海增(陽光凱迪新能源集團有限公司 湖南桂陽 424400)  【摘要】目前我國政府十分重視包括生物質直燃發電在內的可再生能源產業的發展,2006年01月0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可再生能源法》正式實施,2006年上半年依據
  • 三大趨勢凸顯,我國無人機產業發展情況一覽
    無人機產業發展,不僅是衡量國家軍事實力、科技創新和高端製造水平的重要標誌,同時也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和促進人民更好生活的關鍵支撐。那麼截至目前,我國無人機產業具體處於何種水平呢?未來其又將呈現出怎樣的發展呢?今天,我們不妨一起來了解一下!
  • 靜電紡絲產業發展現狀與上海未來發展方向
    本文介紹靜電紡絲技術發展現狀,對上海提出建議。靜電紡絲技術作為一種亞微米、納米級纖維的製備技術,擴展了纖維的功能性,有原材料來源廣泛、纖維結構可調性好、製備技術擴展性強、多元技術結合性強等優點。近些年來該技術研究較多,技術發展迅速,在環境治理、個體防護、生物製藥、清潔能源和國防軍工等領域已達到應用前期水平,部分實現了產業化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