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首次!福建省特色的蛙類品種棘胸蛙基因組破譯

2020-11-22 臺海網

臺海網8月14日訊 據福建日報APP-新福建報導 8月13日,泉州市德化縣舉辦石凍王(棘胸蛙)全基因組測序成果發布會,會上發布了棘胸蛙全基因組測序研究成果。

據悉,棘胸蛙全基因組測序研究,由福建省德化縣雙全農業有限公司、福建省石凍王生物技術研發中心與福建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合作開展,經過多年科技攻關,取得了具有影響力的科研成果。科研團隊以「石凍王」(棘胸蛙)為突破口,以德化縣的棘胸蛙優質品種為研究對象,採用PacBio和Hi-C技術為研究手段,對棘胸蛙進行基因組測序和組裝。組裝得到的棘胸蛙基因組大小為2.847Gb,Scaffold N50達到458.756Mb,達到了染色體級別。

據介紹,該成果在世界上首次破譯了棘胸蛙基因組,在國際的蛙類基因組研究上填補了棘胸蛙屬基因組的空白,使得棘胸蛙這個福建省特色的蛙類品種在世界基因研究領域亮相,對棘胸蛙的科學研究有重要的意義。

「棘胸蛙基因組圖譜的測定將獲得棘胸蛙的最基本的生命學信息,為基因組多樣性、起源以及進化等研究提供數據。」發育與神經生物學福建省高校重點實驗室博士黃鎮說。 通過棘胸蛙基因組圖譜的分析以及功能基因組的研究,將在棘胸蛙的種質資源保護、重要育種性狀、代謝與藥用性狀方面展開研究,將為棘胸蛙的育種、加工、產品開發等整個產業提供技術保障。

(福建日報記者 黃瓊芬 通訊員 吳有森 )

相關焦點

  • 世界首次!福建特色蛙類品種棘胸蛙基因組破譯
    據悉,棘胸蛙全基因組測序研究,由福建省德化縣雙全農業有限公司、福建省石凍王生物技術研發中心與福建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合作開展,經過多年科技攻關,取得了具有影響力的科研成果。科研團隊以「石凍王」(棘胸蛙)為突破口,以德化縣的棘胸蛙優質品種為研究對象,採用PacBio和Hi-C技術為研究手段,對棘胸蛙進行基因組測序和組裝。
  • 福建特色蛙類品種棘胸蛙基因組破譯
    據悉,棘胸蛙全基因組測序研究,由福建省德化縣雙全農業有限公司、福建省石凍王生物技術研發中心與福建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合作開展,經過多年科技攻關,取得了具有影響力的科研成果。科研團隊以「石凍王」(棘胸蛙)為突破口,以德化縣的棘胸蛙優質品種為研究對象,採用PacBio和Hi-C技術為研究手段,對棘胸蛙進行基因組測序和組裝。
  • 首個現代蛙類基因組被成功破譯
    原標題:首個現代蛙類基因組被成功破譯  南方日報訊 (記者/馬芳 通訊員/劉旭林)3日,來自中科院昆明動物所和深圳華大基因國家基因庫的研究人員成功破譯了高山倭蛙基因組,這是迄今為止破譯的首個現代蛙類基因組,也是目前破譯的第二個兩棲動物的基因組,為兩棲動物進化研究提供了新線索。相關研究成果在美國科學院院刊(PNAS)雜誌在線發表。
  • 德州驢基因組被破譯
    12月9日,國際著名權威學術刊物《自然》的子刊《自然通訊》發表了學術文章《成功破譯中國特色的德州驢的基因組》。文章表示,東阿阿膠與合作單位歷時六年,利用目前最先進的測序技術,獲得國際首個組裝到染色體水平的家驢基因組參考圖譜。這不僅代表著道地中藥材東阿阿膠的驢皮原料多了一把「質量安全鎖」,更意味著中國在全球率先掌握驢基因資源,成為科學界繼牛、雞、豬、馬基因組測序之後,畜禽生命科學的又一裡程碑。
  • 德州驢基因組被破譯了
    12月9日,國際著名權威學術刊物《Nature》的子刊《NatureCommunications》(影響因子12)發表了學術文章《成功破譯中國特色的德州驢的基因組》。文章表示,東阿阿膠與合作單位歷時六年,利用目前最先進的測序技術,獲得國際首個組裝到染色體水平的家驢基因組參考圖譜。
  • 中國科學家破譯世界首例古小麥全基因組
    中國科學家破譯世界首例古小麥全基因組 2019-06-25 22:>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李泊靜   中新網長春6月25日電 (記者 郭佳)歷經十餘載研究,中國科學家測定並分析出了世界首例古小麥全基因組序列
  • 福建農林大學率先破譯菠蘿基因組
    本報福州11月3日電(林智仁記者陳強)記者今天從福建農林大學獲悉,該校明瑞光教授團隊的最新研究成果「菠蘿基因組與景天酸代謝光合作用的演化」11月2日在國際學術權威刊物英國《自然·遺傳學》在線發表。這是世界範圍內首次破譯菠蘿基因組,標誌著福建農林大學在菠蘿基因組和景天酸代謝光合作用研究方面處於國際領先水平。
  • 福建農林大學:明瑞光團隊首次破譯菠蘿基因組
    11月3日,福建農林大學宣布,該校在全世界範圍內首次破譯菠蘿基因組,這標誌著學校在菠蘿基因組和景天酸代謝光合作用研究方面處於國際領先水平。  11月2日,福建農大明瑞光教授團隊的研究成果「菠蘿基因組與景天酸代謝光合作用的演化」在國際學術權威刊物英國《自然·遺傳學》在線發表。
  • 人類首次破譯世界最大硬骨魚基因組
    深圳特區報訊(記者 聞坤)日前,深圳國家基因庫和新加坡A*STAR研究所的研究人員,首次破譯了世界最大的硬骨魚——翻車魚的基因組,並在開放期刊Giga Science上公布了研究成果。研究人員發現了許多特異性的基因變化,這或許可解釋其極快的生長速率、巨大的體形和不同尋常的骨骼形態。
  • ...聯合為蛙發聲:本土蛙與牛蛙同屬兩棲類,是安全馴養品種,不應被禁!
    也就是說,中華鱉、烏龜、牛蛙等品種可以不被禁食。隨後,3月5日,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局長張顯良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也表示,陸生和水生之間的兩棲爬行動物,如龜鱉類和蛙類,根據協商,明確由農業部按照水生動物管理。包括中華鱉、烏龜在內的絕大多數龜鱉,以及蛙類中的牛蛙和美國青蛙可以養殖食用。這給產業從業者吃下了一顆定心丸。
  • 我國科學家首次破譯南極衣藻的基因組
    據自然資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消息,7月2日,該所研究團隊聯合南京師範大學研究團隊在《Current Biology》上在線發表了題為「Adaptation to Extreme Antarctic Environments Revealed by the Genome of a Sea Ice Green Alga」的研究成果,首次對南極海冰生態系統特有的南極衣藻進行了基因組適應性進化研究
  • 中國棘胸蛙日漸瀕危 福建德化實現規模化生態養殖
    中新網德化4月10日電(林永傳 劉真真)近年來,由於環境汙染破壞,加上人類難以抵禦其美味誘惑而亂捕濫殺,野生棘胸蛙數量驟減,日漸瀕危,被列入珍稀動物保護。  10日,一場生態農業與產學研對話的「石凍王」棘胸蛙產業發展發布會在德化舉行。德化現已建成的棘胸蛙生態養殖基地,是福建省首個規模化、規範化的棘胸蛙生態養殖基地。  「依託於德化生態壞境,地處戴雲山脈的德化縣春美鄉古春村打石坑,山清水秀,水資源豐富,水溫穩定,既遠離人類居住地,也無任何農事活動和汙染源,原本就是野生棘胸蛙的棲息地,也是棘胸蛙的絕佳人工養殖地。」
  • 科學家首次破譯同源四倍體紫花苜蓿基因組
    染色體水平的紫花苜蓿基因組組裝。西北工業大學供圖「牧草之王」紫花苜蓿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牧草作物。但由於紫花苜蓿是同源四倍體,異花授粉。這極大阻礙了其基因密碼的破譯和新品種培育。近日,《自然—通訊》在線發表我國地方特有品種新疆大葉紫花苜蓿的四倍體基因組,並成功將四倍體基因組組裝到了32條染色體上。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博士生陳海濤為論文第一作者,西北工業大學教授邱強和王文,以及中科院西雙版納植物園研究員陳江華為論文共同通訊作者。
  • 竹藤基因組學學術成果首次發布
    我國在竹藤基因組學方面取得突破,在世界上首次破譯黃藤和單葉省藤兩種棕櫚藤的全基因組信息,持續完善提高毛竹基因組到高精度的染色體水平。我國竹藤品種、資源儲量、產業發展和科研水平均居國際領先地位,是世界竹藤產業的主要技術研發國。本次成果為基於信息技術、生物技術等的竹藤植物的生命科學研究奠定了堅實基礎,為挖掘調控竹藤植物速生、材性等重要性狀相關功能基因研究、分子育種開闢了新途徑。相信,隨著「全球竹藤基因組計劃」的全面實施及其產生的研究成果,將推動竹藤植物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及全球竹藤產業可持續發展。
  • 福建寧德市屏南縣生態「棘胸蛙」躍入「央視」視野
    後經網絡搜索,發現清水源棘胸蛙養殖有限公司是國內目前最大的棘胸蛙生態養殖基地,且多項養殖技術領跑國內同行,生態養殖的棘胸蛙,營養價值高,在市場上賣得火到『爆』。經研究後決定到該養殖基地拍攝這期節目,節目一報批,我們就聯繫上鄭朱昂高工過來了,計劃從10月16日拍攝到20日。」欄目組的鄭國雋編導解釋。
  • 科學網—科學家破譯小菜蛾基因組
    科學家破譯小菜蛾基因組為農業害蟲的有效防治提供科學依據  本報訊(記者楊釗良 通訊員楊純財、曹佳奕)
  • 科學網— 破譯同源四倍體紫花苜蓿基因組
    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等
  • 福建農林大學在全世界首次破譯菠蘿基因組
    原標題:福建農林大學菠蘿基因組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成果在國際學術權威刊物《自然 遺傳學》在線發表   拓展閱讀:菠蘿基因組項目主要研究成果   菠蘿是世界上僅次於香蕉的主要熱帶水果,有85個國家生產,種植面積達100多萬公頃,每年給全球帶來86億美元的直接經濟價值。
  • 福建省高校領銜破譯菠蘿基因組 改良菠蘿的酸甜度
    閩南網11月4日訊 11月2日,國際學術權威刊物《自然遺傳學》在線發表了福建農林大學明瑞光教授團隊的研究論文《菠蘿基因組與景天酸代謝光合作用的演化》。記者昨日從福建農林大學獲悉,該項研究在全世界首次破譯菠蘿基因組,標誌著我國在菠蘿基因組研究方面處於國際領先水平。
  • 科學家首次破譯同源四倍體紫花苜蓿基因組—新聞—科學網
    染色體水平的紫花苜蓿基因組組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