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CRISPR工具或能通過將RNA複製到基因組中精確修飾基因

2020-11-30 生物谷

2019年11月19日 訊 /生物谷BIOON/ --構成生命藍圖的DNA序列變異對任何物種的健康都是至關重要的,成千上萬的DNA突變被認為都會導致疾病,經過幾十年的遺傳學和分子生物學研究後,如今研究人員在開發能夠糾正突變的基因組編輯工具上取得了巨大的進展,但由於工具依賴於複雜和相互競爭的細胞過程,基因編輯的效率和準確性似乎受到了根本性的限制;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Nature上的研究報告中,研究者Anzalone等人描述了一種「查找並替換」(search-and-replace)的基因組編輯技術,即將兩種分子機器相結合來精確改變基因組,該技術對於生物醫學科學研究具有直接且深遠的影響。

人類對基因組進行改造的努力早於對基因乃至遺傳起源的了解,第一個基因組工程依靠自然變異和通過選擇性繁殖的人工選擇。比如,現代玉米就是通過9000多年前的人工選擇,從其野生型祖先-大芻草(Teosinte,墨西哥玉米)進化而來;後來人們意識到DNA序列會影響生命,同時還能利用誘變劑(比如輻射或化學藥物)來增強和加速人工進化,這就推動了後代的發展。

圖片來源:Randall J. Platt. doi: 10.1038/d41586-019-03392-9

接下來科學家們發現,修復DNA序列錯誤的細胞過程可能會被劫持,其能允許來自外源性模板的DNA序列在DNA斷裂時插入到基因組中,如果DNA被故意破壞,這個過程就會被大大加強,這一發現引發了科學家們20多年來對一種酶類的研究,這種酶類可以在科學家們感興趣的任意位點來切割DNA,最終研究人員採用了細菌的CRISPR-Cas9系統,其中Cas9酶類能夠利用一種定製化的RNA嚮導來在人類細胞中尋找DNA序列並進行切割。

CRISPR-Cas9系統能夠幫助所有研究人員對基因組進行編輯,這引發了生物醫學研究領域的一場革命,然而最終其也僅僅是一把能夠切割DNA的分子剪刀,由於對DNA的切割對細胞會帶來致命性的作用,因此必須通過許多獨立途徑中的一種對其進行緊急修復;在基因組編輯的背景下,研究者所想得到的結果常常是通過DNA來指導修復,從而實現更加精確地編輯,但大多數細胞更喜歡利用另一種機制,在這種機制中,DNA模板會被忽略,而DNA的兩個斷裂末端並不會被完美地縫合在一起,這或許就是基因組編輯的主要限制。

過去幾年,研究人員重點集中在將不完美的平衡轉化為精確的基因編輯,其中一種有效的策略就是對DNA進行編輯而不切斷雙螺旋中的兩條DNA鏈,雙鏈的斷裂時導致不完美編輯的主要原因,在這方面的一個裡程碑就是對鹼基編輯的發展,在該過程中,只切割一條DNA鏈的Cas9酶能與另一種酶類相結合,然而,鹼基編輯的技術限制及需要修改的不僅僅是單個DNA鹼基,意味著科學家們仍然迫切需要開發出新型的基因編輯方法。

為此,研究者Anzalone等人開發出了一種名為prime編輯(prime editing)的新型基因編輯技術,該技術依賴於一種混合分子機器,其包括一個改良版本的Cas9,其金輝切割兩條DNA鏈中的一條,和一個轉錄酶,同時會在切割位點安裝新的和可定製的DNA;這種組合與酵母中自然發生的過程非常相似,在酵母中,與RNA序列相對應的DNA會通過逆轉錄酶整合到基因組中去。

prime編輯能被一種工程化、兩部分組成的RNA嚮導進行調節,嚮導中的「尋找」部分會指導Cas9進入到DNA靶點的特殊序列,從而對其中一條DNA鏈進行切割,隨後,逆轉錄酶會在RNA嚮導的替換部位產生與該序列互補的DNA,並將其安裝在被切割的其中一個DNA末端處,從而取代原來的DNA序列。

此時,被修飾的雙鏈DNA會由兩條不互補的鏈組成,即被編輯過的鏈和未被Cas9切斷的完整鏈,非互補序列在細胞中是不被容忍的,其中一個鏈必須通過DNA的修復過程來固定從而匹配另外一個鏈,而完整的鏈則通常會被優先保留;因此作者通常必須使用第二種RNA嚮導來指導對完整鏈的切割,從而增加修復該鏈以匹配編輯序列的機會;研究者通過高效精確地將大量序列引入到DNA中,從而展示了prime編輯的多功能性,比如,研究人員在人類胚胎腎細胞中使用該技術來糾正產生血液鐮刀細胞病的突變,同時還能對引發神經性Tay-Sachs病的突變進行編輯,這幾乎完全避免了不完美的編輯,同時研究者還在體外對人類癌細胞和小鼠神經元進行了編輯。

幾十年來,基因組編輯的潛力一直受到難以進行精確修改的限制,因此很多技術主要集中在不完美的DNA編輯有用的情況下,這種基因編輯能用來破壞基因的功能,並未理解其功能提供了一定的途徑;如今prime編輯技術能夠更快更容易地建立或糾正多個特定的突變,與此前相比,其能夠對更多類型的細胞進行操作。

儘管如此,prime編輯技術也尤其局限性,發生在prime編輯組分之間的複雜、多步分子「舞蹈」還無法被預測,而且其並不總是會如預期那樣出現;因此仍然可能出現不完全的隨機編輯,這意味著研究人員可能需要測試幾個組分的不同組合,從而確定每個感興趣編輯所需要的編排方式;其次,將大型的prime編輯系統引入到特定的細胞類型中非常具有挑戰性,因為之前許多嘗試都在Cas9系統中失敗了。

基於這樣的研究目的,這些限制或許是不方便的,後期研究人員還會進行更為深入的研究對其進行克服,並更好地理解和調整當前方法;但是,對於醫學應用而言,這些問題提出了很大的挑戰,即不完美的DNA編輯是不可接受的,且將prime編輯系統引有效引入到細胞中將會至關重要;因此,儘管prime編輯能對生命的藍圖進行空前地控制,但只有時間才能夠證明其是CRISPR工具箱中另一種治療遺傳性疾病的萬能藥物。(生物谷Bioon.com)

參考資料:

【1】Randall J. Platt. CRISPR tool modifies genes precisely by copying RNA into the genome, Nature (2019) doi:10.1038/d41586-019-03392-9

【2】Andrew V. Anzalone, Peyton B. Randolph, Jessie R. Davis, et al. Search-and-replace genome editing without double-strand breaks or donor DNA. Nature (2019) doi:10.1038/s41586-019-1711-4

相關焦點

  • 動物所開發新型基因組編輯工具CRISPR/Cas12b
    她/他們利用Cas9系統有效地實現了哺乳動物基因組的編輯,並帶動了基因編輯領域的迅猛發展,將基因編輯技術成功拓展到基因轉錄表達調控、表觀遺傳修飾、全基因組功能篩選、鹼基編輯、基因組成像和細胞譜系追蹤等多種生物學應用。
  • CRISPR相關工具網站集錦
       作者:追風    CRISPR系統為代表的基因組編輯工具發展迅猛,被廣泛應用於各種細胞、動物以及植物的定點編輯。新Cas同源物、Cas9抑制劑(Acr)的開發等成果層出不窮。
  • ...利用新型CRISPR/Cas13靶向冠狀病毒SARS-CoV-2等RNA病毒
    對於人類基因組的許多區域,靶向DNA可能並不有效,而且也無法通過現有的DNA靶向性CRISPR篩選靶向諸如RNA病毒(比如冠狀病毒或流感病毒)之類的其他有機體。如今,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紐約基因組中心和紐約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新的CRISPR篩選技術,用於靶向RNA。
  • Nature:從結構上揭示一種新型基因編輯複合物的作用機理
    2019年12月24日訊/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人員捕捉到一種由對現有的基於CRISPR的工具進行改進而產生的新型基因編輯工具的首批結構圖片。他們在霍亂弧菌中發現一種獨特的「跳躍基因」並且這種跳躍基因可以在基因組中插入較大的基因負荷(genetic payload,即DNA序列)而不引入DNA斷裂,基於此,他們開發出這種稱為INTEGRATE的新型基因編輯工具。
  • 盤點|CRISPR基因編輯技術研究進展
    最近發表在《實驗醫學雜誌》上的一項研究中,努森茨威格和他的同事使用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對B細胞進行了修飾。B細胞是一種分泌抗體的白細胞。研究人員通過改造小鼠B細胞來製造人類自身的bNAbs。研究人員發現,以這種方式改變的細胞產生的抗體水平足以保護動物免受愛滋病毒感染,這意味著這項技術最終可能被用作免疫工具。
  • CRISPR編輯系統升級 利用「跳躍基因」精確插入DNA片段
    頂尖學術期刊《科學》最新上線發表的一篇論文中,Broad研究所、麻省理工學院McGovern腦研究所的張鋒教授與其同事帶來了一款全新的CRISPR基因編輯工具,利用「跳躍基因」,讓DNA片段插入基因組變得更加容易。大腸桿菌中的實驗結果顯示成功率達到80%,遠高於經典CRISPR系統。
  • Nat.Biotechnol|能靶向冠狀病毒RNA的新型CRISPR工具問世
    對於人類基因組的許多區域,靶向DNA可能無效,而其他生物(例如冠狀病毒或流感之類的RNA病毒)也無法通過現有的DNA靶向CRISPR篩選完全靶向。Wessels博士說:「我們在許多不同的轉錄本中加入了引導RNA,其中包括幾個人類基因,我們可以通過抗體染色和流式細胞術輕鬆地檢測轉錄本的敲低。」 「在此過程中,我們發現了一些有趣的生物學發現,這可能會擴大靶向RNA的Cas13酶的應用。」
  • 多項研究開發出可增強基因組編輯範圍的新型CRISPR/Cas9工具
    他們從犬鏈球菌(Streptococcus canis)中鑑定出了Cas9(ScCas9),並在實驗中對它進行了表徵。雖然與SpCas9相似,但ScCas9具有更廣泛地靶向DNA序列的能力。這一發現將Cas9酶可以靶向的位置從最初的基因組上的10%位點擴大到將近50%。
  • ...高解析度基因圖譜,並指出這種病毒的基因組僅由9個亞基因組RNA...
    在1977年,Jean Medawar和Peter Medawar寫道,病毒「只是包裹在蛋白中的一條壞消息」。SARS-CoV-2中的「壞消息」是這種新型冠狀病毒以非常長的核糖核酸(RNA)分子的形式攜帶它的神秘的基因組。在與COVID-19大流行的鬥爭中,世界似乎迷失了方向,無法發現這種冠狀病毒(SARS-Cov-2)的組成。
  • Cell:通過CRISPR篩選鑑定出抵抗新冠病毒感染的基因和藥物靶標
    2020年10月31日訊/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為了確定SARS-CoV-2的新的潛在治療靶點,來自美國紐約大學、紐約基因組中心和西奈山伊坎醫學院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進行了全基因組範圍內的功能缺失CRISPR篩選,以便系統地敲除人類基因組中的基因。他們研究了哪些基因修飾使得人肺細胞對SARS-CoV-2感染更具抵抗力。
  • ...解析度基因圖譜,並指出這種病毒的基因組僅由9個亞基因組RNA組成
    在1977年,Jean Medawar和Peter Medawar寫道,病毒「只是包裹在蛋白中的一條壞消息」。SARS-CoV-2中的「壞消息」是這種新型冠狀病毒以非常長的核糖核酸(RNA)分子的形式攜帶它的神秘的基因組。在與COVID-19大流行的鬥爭中,世界似乎迷失了方向,無法發現這種冠狀病毒(SARS-Cov-2)的組成。
  • Nature子刊:抗CRISPR蛋白介導的CRISPR-Cas9系統可提高基因編輯...
    根據這些研究結果,他們成功地展示了更精確的基因編輯,並抑制了稱為脫靶效應的非預期基因缺失、插入或突變。論文通訊作者、廣島大學生物醫學與健康科學研究生院教授Wataru Nomura說,「我們的目標是開發出避免脫靶效應的方法,脫靶效應是基因組編輯領域最具挑戰性的問題之一。我們的方法是一箭雙鵰。我們可以同時提高基因組編輯的精確性和抑制脫靶效應。」對基因編輯進行更多的控制CRISPR-Cas9作為一種更簡單、更便宜的工具,開創了基因編輯的新領域。
  • CRISPR精品操作指南:如何精確有效完成實驗!
    CRISPR全稱為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ers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是源於細菌及古細菌中的一種後天免疫系統,它可利用靶位點特異性的RNA指導Cas蛋白對靶位點序列進行修飾。直到近年,科學家們才開始利用這一系統在活體動物基因組中生成靶向突變,刪除原有的基因或插入新基因。
  • 北大魏文勝組開發新型RNA編輯工具
    北大魏文勝組開發新型RNA編輯工具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9/5 13:45:15 北京大學魏文勝研究團隊開發出新型RNA編輯技術,其通過使用工程化RNA招募內源性ADAR進行可編程的RNA編輯。
  • 獲得諾貝爾獎的「基因剪刀」:重寫生命編碼的工具
    然而,最終她們卻發現了一種分子工具,可以在遺傳物質上進行精確的切割,使修改生命密碼成為可能。影響重大的分子工具在她們的發現僅僅8年之後,這些「基因剪刀」已經重塑了生命科學。通過這種技術,生物化學家和細胞生物學家現在可以很容易地研究不同基因的功能,以及它們在疾病進展中的可能作用。
  • 植物CRISPR 基因組編輯技術的新進展
    基因組編輯技術就是利用人工設計和改造的核酸酶對基因組進行精確的定點修飾,包括對基因組進行靶向基因敲入 (Knock-in)、基因功能敲除 (Knock-out) 以及有目的的片段替換。CRISPR/Cas9 的發現為生物學的基礎理論研究和轉化應用提供了簡單、強大的基因組編輯平臺,因此迅速成為遺傳操作的主流工具。同時,CRISPR/Cas9 也一直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發展和更新。
  • 獲得諾貝爾獎的 「基因剪刀」:重寫生命編碼的工具
    1、細菌將一段病毒 DNA 插入基因組的 CRISPR 部分,每個病毒 DNA 之間都有一段重複序列;2、CRISPR 經過複製,生成一個長 RNA 分子;3、「反向活化 crispr RNA」(tracrRNA)與 CRISPR RNA 的重複部分相匹配,就像兩塊完美拼接的拼圖。
  • 上海交大團隊揭示DNA磷硫醯化基因組修飾異質性特徵
    DNA上的任何一個微小的變化都有可能改變生命的遺傳信息,影響生命活動,如經典的DNA甲基化修飾在生物界具有保護遺傳穩定,調控DNA複製、轉錄以及翻譯過程等重要功能。DNA磷硫醯化修飾是由鄧子新發現的,DNA骨架上硫原子取代磷原子上的非橋聯氧原子形成一種新型DNA修飾。它突破了DNA由碳、氫、氧、氮、磷五種元素構成的結論,拓展了經典的DNA組成,引起了國內外廣泛關注。
  • 基因編輯技術-CRISPR/Cas9
    CRISPR是存在於細菌中的一種基因組,該類基因組中含有曾經攻擊過該細菌的病毒的基因片段。
  • 基因組序列太深奧?用這套工具能讀懂
    原標題:基因組序列太深奧?用這套工具能讀懂 基因組測序工作完成後,哪些基因能翻譯蛋白、能翻譯哪些蛋白,一直是生命科學研究的熱點和難點。近日,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葛峰學科組在這一問題上取得突破性進展,相關研究成果於近日在線發表於國際期刊《分子植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