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從結構上揭示一種新型基因編輯複合物的作用機理

2021-01-12 生物谷

2019年12月24日訊/

生物谷

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人員捕捉到一種由對現有的基於CRISPR的工具進行改進而產生的新型基因編輯工具的首批結構圖片。他們在霍亂弧菌中發現一種獨特的「跳躍基因」並且這種跳躍基因可以在基因組中插入較大的基因負荷(genetic payload,即DNA序列)而不引入DNA斷裂,基於此,他們開發出這種稱為INTEGRATE的新型基因編輯工具。相關研究結果近期發表在Nature期刊上,論文標題為「Structural basis of DNA targeting by a transposon-encoded CRISPR–Cas system」。論文通訊作者為哥倫比亞大學瓦格洛斯內外科學院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物理學助理教授Samuel Sternberg博士和哥倫比亞哥倫比亞大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物理學助理教授Israel Fernandez博士。

INTEGRATE複合物的結構顯示Cascade(深藍色)、TniQ(淡藍色)和嚮導RNA(紅色),圖片來自Sternberg and Fernández Labs at Columbia University Irving Medical Center。

在這項新的研究中,這些研究人員利用低溫電鏡技術凍存正在發揮作用時的這種基因編輯複合物,從而揭示它的工作原理的高解析度細節。

Sternberg說,「我們在我們之前的研究中展示了如何利用INTEGRATE在

細菌

細胞中進行靶DNA插入。這些新的圖片以令人難以置信的分子細節揭示這種基因編輯複合物的生物學機制,這有助於我們進一步改進這種基因編輯系統。」

開始時與CRISPR一樣,但是結局不同

這些研究人員使用了一種稱為低溫電鏡的技術,該技術涉及在液氮中快速冷凍這種基因編輯複合物樣品,然後用電子轟擊它。他們隨後使用在電子顯微鏡下捕獲的圖片產生這種INTEGRATE系統的原子解析度結構模型。

這種結構模型揭示這種基因編輯複合物由兩個主要部分組成,這兩個主要部分排列成螺旋絲狀結構。在這兩個主要部分中,較大的部分稱為Cascade,纏繞並攜帶嚮導RNA(gRNA),用於掃描細胞中匹配的DNA序列。一旦Cascade定位並結合了靶序列,它將使DNA鏈穿過位於這種基因編輯複合物末端的TniQ「轉座」蛋白,並招募其他有助於修飾靶DNA序列的酶。

INTEGRATE的這種掃描機制似乎與其他經過充分研究的CRISPR系統的工作方式相似,其中的一些CRISPR系統也含有帶有gRNA的Cascade複合物。但是,與其他使用Cascade靶向DNA進行切割的CRISPR系統不同的是,INTEGRATE中Cascade的功能是靶向DNA以便基因負載的高精度插入。

在之前的研究中,Sternberg及其同事們通過使用

遺傳

學和生物化學提出這種CRISPR分子機器如何在功能上與轉座複合物---負責基因「跳躍」的分子---存在關聯,這項新的研究證實他們提出的這種觀點是正確的。

為何重要?

如今,世界各地的許多科學家們都在使用CRISPR-Cas9來快速低成本地對細胞基因組進行精確修飾。但是,CRISPR的大多數用途涉及切割靶DNA的兩條鏈,然後必須通過宿主細胞自身的分子機器修復DNA斷裂。控制這種修復過程仍然是這個領域中的主要挑戰,並且不想要的基因編輯常常被無意間引入了基因組中。此外,現有工具在精確地插入較大的基因負荷方面通常表現不佳。提高基因編輯的準確性是人們的當務之急,這對於確保使用這種技術開發的療法的安全性至關重要。

這種由Sternberg實驗室開發的新型INTEGRATE系統可以準確地插入較大的DNA序列,而無需依靠細胞的分子機器來修復斷裂的DNA鏈。因此,相比於目前廣泛使用的原始CRISPR-Cas系統,INTEGRATE被證明是一種更準確、更有效的基因修飾方法。這種新工具還可以幫助科學家們在DNA修復活性有限的細胞類型(比如神經元)中進行基因編輯。在神經元中,使用CRISPR進行基因編輯的嘗試相對而言不太成功。

下一步是什麼

除了為未來的蛋白質工程提供信息之外,這些新結構突出了一個可能的校對檢查點。現有的CRISPR技術經常出現所謂的「脫靶效應」,即不加區分地對非靶序列進行修飾。這些新結構揭示了Cascade和TniQ如何協同工作,從而確保僅將DNA片段插入到正確的 「在靶(on-target)」序列中。這些研究人員計劃在開發用於疾病的新治療方法的工具時進一步探究這個檢查點。(生物谷 Bioon.com)

參考資料:1.Tyler S. Halpin-Healy et al. Structural basis of DNA targeting by a transposon-encoded CRISPR–Cas system. Nature, 2019, doi:10.1038/s41586-019-1849-0.2.First images of an 'upgraded' CRISPR tool
https://phys.org/news/2019-12-images-crispr-tool.html

相關焦點

  • 生命學院黃志偉教授課題組揭示基因編輯系統Cas9變體的底物兼容性...
    哈工大報訊(生命/文)近日,我校生命學院黃志偉教授課題組通過結構生物學和生化研究手段揭示了SpCas9變體(xCas9 3.7)識別底物的兼容性和高保真性的分子機制。雖然,CRISPR-Cas9系統作為最廣泛使用的的基因編輯工具被應用於生物、醫學、農業領域的基因編輯,但該系統帶來的脫靶效應和對識別底物PAM的限制一直是亟待解決的問題。目前通過對SpCas9蛋白的篩選,產生了高保真的SpCas9突變體,比如xCas9 3.7(A262T、R324L、S409I、E480K、E543D、M694I、E1219V),然而SpCas9突變體的高保真結構基礎一直未知。
  • ...陳柱成課題組在《科學》合作發表長文闡述RSC複合物重塑染色質...
    清華大學生命學院陳柱成課題組在《科學》合作發表長文闡述RSC複合物重塑染色質的機理清華新聞網11月1日電 11月1日,清華大學生命學院陳柱成、北京大學生命學院高寧與美國猶他大學Bradley Cairns課題組在《科學》(Science)期刊上在線發表題為「核小體結合狀態的染色質重塑複合物RSC的結構
  • Nature:揭示基因調節的新型分子機制
    ,其中信使RNA(mRNA)就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而且其也是蛋白質翻譯的模板;近日刊登在國際著名雜誌Nature上的一篇研究論文中,來自德國亥姆霍茲慕尼黑中心等處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揭開了識別mRNA的一種新型分子機制,這對於揭示雄性和雌性生物機體中不同的基因調節方式非常關鍵。
  • 哈爾濱工業大學生命學院黃志偉教授團隊發文揭示C2c1-sgRNA複合物...
    4月4日,哈爾濱工業大學生命學院黃志偉教授團隊在《細胞研究》(Cell Research)雜誌在線發表題目為《C2c1-sgRNA複合物嚴謹型識別PAM序列的結構基礎》(《Structural basis of stringent PAM recognition by CRISPR-C2c1 in complex with
  • 生命學院黃志偉教授團隊發文揭示C2c1-sgRNA複合物嚴謹型識別PAM...
    為了揭示C2c1識別crRNA和結合PAM的分子機制,該團隊解析了Bacillus thermoamylovorans C2c1 (BthC2c1)和123-nt的crRNA(包含有幾乎全長的crRNA以及tracrRNA),28-nt的target DNA,以及12-nt的non-target DNA的三元複合物的2.6 Å晶體結構。
  • ...團隊發文揭示C2c1-sgRNA複合物嚴謹型識別PAM-DNA底物的分子機制
    4月4日,哈爾濱工業大學生命學院黃志偉教授團隊在《細胞研究》(Cell Research)雜誌在線發表題目為《C2c1-sgRNA複合物嚴謹型識別PAM序列的結構基礎》(《Structural basis of stringent PAM recognition by CRISPR-C2c1 in complex
  • Nature:重大突破!首次從結構上揭示酶DNMT3A介導的DNA從頭甲基化
    2018年2月9日/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加州大學河濱分校的研究人員解析出一種在DNA甲基化過程中起著關鍵作用的酶的晶體結構。理解從頭建立的DNA甲基化的作用機制的一種困難是這些酶的結構是未知的。如今,這些研究人員解析出底物結合的DNMT3A的晶體結構。這一突破揭示出這種酶如何識別它的底物並讓這種底物甲基化---這對理解從頭建立的DNA甲基化是非常重要的。加州大學河濱分校生物化學副教授Jikui Song說,「這個結構揭示出DNMT3A分子攻擊同一個DNA分子上相鄰的兩個底物位點。
  • Nature | 北化工馮越組揭示新型泛素化反應的分子機制
    ——SdeA及其與泛素複合物的晶體結構,揭示了其修飾泛素及催化新型泛素化過程的工作機理。緊接著,在2016年底,Ivan Dikic研究組報導了對該反應過程的進一步研究,明確了SdeA的mART和PDE結構域經過兩步催化反應最終完成對底物的泛素化過程【4】。在該過程中,泛素第42位的精氨酸先在mART結構域的作用下被修飾成ADP核糖基化泛素。隨後,該修飾形式的泛素在PDE結構域的作用下生成磷酸核糖基化泛素,並轉移到底物或SdeA自身的絲氨酸殘基上。
  • 北京大學李龍團隊解析了酵母TIM22複合物結構
    2020年9月11日,北京大學李龍團隊在Cell Research在線發表題為「Structure of the mitochondrial TIM22 complex from yeast」的研究論文,該研究發現TIM22複合物的結構揭示了七個亞基的複雜組織。
  • 多篇Nature論文解析出結合到DNA上的起點複製複合物的高清晰結構
    第一篇論文於2015年發表在Nature期刊上,它解析出這種被稱作微小染色體維持蛋白複合物(minichromosome maintenance complex, MCM蛋白複合物)的DNA複製機器的核心引擎的結構。第二篇論文報導了Cdt1-Mcm2-7複合物(作為MCM雙六聚體複合物的前體)的開環結構。
  • 共同在《自然》發文揭示真核生物DNA複製解旋酶高分辨三維結構
    清華大學生命學院高寧研究組與香港科技大學戴碧瓘研究組共同在《自然》發文揭示真核生物DNA複製解旋酶高分辨三維結構  清華新聞網7月31日電 7月29日,清華大學高寧研究組和香港科技大學戴碧瓘教授研究組共同在《自然》(Nature)雜誌上以長文形式在線發表了題為《真核生物DNA複製解旋酶MCM複合物的3.8
  • Nature:C/D RNA蛋白質複合物催化RNA核糖甲基化的結構機理
    2011年1月27日,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葉克窮實驗室在《自然》雜誌發表論文,該論文研究了C/D RNA蛋白質複合物催化RNA核糖甲基化的結構機理。C/D RNA是普遍存在於真核生物和古細菌的一類古老的非編碼RNA,它們主要介導核糖體RNA和剪切體RNA大量特定位點上的核糖甲基化修飾,同時參與真核生物核糖體的裝配。
  • Nature質譜技術與結構生物學解釋脂多糖-蛋白質複合物結構與作用
    這是首次報導PbgA具有調控LPS的作用,為後續新抗生素的發現提供的新的機會。PbgA是一種內膜蛋白質,推測其功能是攜帶心磷脂(cardiolipin)並將其從細胞內膜運輸到細胞外膜。然而最近的結構研究未能證實該功能。作者選擇研究PbgA,是因為PbgA涉及到沙門氏菌(Salmonella,屬於大腸桿菌)的發病機理,其在維持外膜中的作用依然未知。
  • 研究揭示內質網膜複合物結構
    研究揭示內質網膜複合物結構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6/5 9:26:52 近日,美國Van Andel研究所Huilin Li及其研究團隊報導了內質網膜複合物的結構。
  • ...疾病相關的重要蛋白Aprataxin同源物Hnt3與DNA複合物的晶體結構...
    近期發現一種遺傳性神經變性病I型共濟失調伴眼動失能症(AOA1)與一類DNA單鏈損傷修復蛋白Aprataxin相關,編碼該蛋白的基因APTX的突變直接導致AOA1的發生。AOA1是一種神經系統紊亂疾病,主要病徵為小腦萎縮,感覺神經病變,導致運動協調喪失,眼動不能等進行性殘疾病損,患者將終結於輪椅生活。已知AOA1廣泛分布於英、美、德、法、澳、意、日、葡等國家。
  • Nature Immun.:白細胞介素1(IL-1)結合併激活其受體的結構機理揭示
    該文章報導了白細胞介素1 beta(interleukin 1beta,IL-1beta)與其受體IL-1RII和IL-1RAcP所組成的三元複合物的晶體結構,結合生化分析,該結構揭示了白細胞介素1beta結合併激活其受體的結構機理。該論文作者包括實驗員王冬立,張森燕,博士研究生劉曦,梅坤榮,以及碩士研究生李良。
  • Nature、Science和Cell三大期刊低溫電鏡解析蛋白結構重大研究
    自上世紀70年代後期RNA剪接的發現以來,科學家們一直在步履維艱地探索其中的分子奧秘,期待早日揭示這個複雜過程的分子機理。施一公院士研究組對剪接體近原子解析度結構的解析,不僅初步解答了這一基礎生命科學領域長期以來備受關注的核心問題,又為進一步揭示與剪接體相關疾病的發病機理提供了結構基礎和理論指導。
  • 研究揭示anti-CRISPR沉默CRISPR-Cas9系統的分子機理
    該工作報導了2.45埃的apo AcrIIC2和2.28埃的結合了Neisseria meningitides Cas9 (Nme1Cas9) BH domain的AcrIIC2複合物晶體結構,結合體內和體外實驗,系統闡述了anti-CRISPR蛋白AcrIIC2沉默CRISPR-Cas9系統的分子機理。
  • 生物物理所等揭示anti-CRISPR沉默CRISPR-Cas9系統的分子機理
    該工作報導了2.45埃的apo AcrIIC2和2.28埃的結合了Neisseria meningitides Cas9 (Nme1Cas9) BH domain的AcrIIC2複合物晶體結構,結合體內和體外實驗,系統闡述了anti-CRISPR蛋白AcrIIC2沉默CRISPR-Cas9系統的分子機理。
  • 中國科學家Nature發文,首次解析T細胞受體複合物結構
    8月28日,哈爾濱工業大學生命學院黃志偉教授團隊在《自然》(Nature)上在線發表題為《人T細胞受體-共受體複合物組裝的結構基礎》(Structural basis of assembly of the human TCR-CD3 complex)的研究文章(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