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北京大學李龍團隊解析了酵母TIM22複合物結構

2021-01-08 網易

2020-09-13 23:59:16 來源: iNature前沿

舉報

  線粒體具有1000多種蛋白質,其中大多數由核DNA編碼並從細胞質中導入。大多數線粒體蛋白是作為胞質溶膠的前體合成的,然後通過特定的蛋白轉位酶複合物將其導入線粒體。釀酒酵母轉位酶TIM22複合物具有七個亞基:Tim22,Tim18,Tim54,Sdh3,Tim9,Tim10和Tim12。 然而,由於缺乏高解析度的結構信息,人們對TIM22的亞基如何組裝並完成蛋白易位的了解甚少。

  2020年9月11日,北京大學李龍團隊在Cell Research在線發表題為「Structure of the mitochondrial TIM22 complex from yeast」的研究論文,該研究發現TIM22複合物的結構揭示了七個亞基的複雜組織。Tim18-Sdh3和Tim22提供了用於錨定Tim9-Tim10-Tim12的對接平臺。Tim9-Tim10-Tim12位於裝配體的中心,可能會從Tim9-Tim10接收多肽底物並將其傳遞給Tim22。Tim54幫助將Tim9-Tim10-Tim12保持在傾斜的狀態。Tim22可能會在通道內部或膜中形成親水環境,以促進TM插入。

  另外,2020年9月8日,華中農業大學殷平及清華大學閆創業共同通訊在Cell Research在線發表題為「Cryo-EM structure of the human mitochondrial translocase TIM22 complex」的研究論文,該研究報告了人類TIM22複合體的冷凍電鏡結構,整體解析度為3.7。

  總而言之,該2項研究確定了人TIM22複合物的冷凍EM結構。該結構揭示了該複合物的組裝和詳細的結構信息,並為理解該複合物在載體蛋白插入中的功能和機理提供了重要的框架。

  

  

  線粒體是細胞代謝,體內穩態和細胞凋亡中必不可少的細胞器。大多數線粒體蛋白是作為胞質溶膠的前體合成的,然後通過特定的蛋白轉位酶複合物(包括外膜複合物的轉位酶(TOM複合物)),內膜複合物的載體轉位酶(TIM22複合物),內膜複合物的先序列酶轉位酶(TIM23複合物),分選和組裝機械(SAM複合物)和線粒體導入複合物(MIM複合物)導入線粒體。

  TIM22複合物負責疏水膜蛋白的轉運和插入,包括線粒體載體蛋白和轉位酶亞基(Tim17,Tim22和Tim23)。在人類中,TIM22是一個440 kDa的複合物,包含至少六個成分:假設的通道形成蛋白Tim22,三種小的Tim蛋白(Tim9,Tim10a和Tim10b),Tim29和醯基甘油激酶(AGK)考慮功能線粒體蛋白質輸入的重要性,TIM22複合物已與許多疾病聯繫在一起。例如,據報導TIM22基因的突變會引起線粒體肌病早發;AGK參與脂質的生物合成,AGK基因的突變會導致Sengers症候群;TIMM8A基因的突變(也稱為DDP1)導致耳聾及肌張力障礙症候群。

  

  人類TIM22複合物的冷凍EM結構(圖源自Cell Research )

  儘管對TIM22複合物的功能和病理生理學的了解有所提高,但有關其結構表徵的報導卻很少。TIM22複合物的結構研究僅限於研究Tim9 / 10a和Tim9 / 10/12六聚體伴侶的結構以及與Tim9 / Tim10複合物相關的核磁共振(NMR)分析。在這裡,該研究報告了人類TIM22複合體的冷凍電鏡結構,整體解析度為3.7。

  總而言之,該研究確定了人TIM22複合物的冷凍EM結構。該結構揭示了該複合物的組裝和詳細的結構信息,並為理解該複合物在載體蛋白插入中的功能和機理提供了重要的框架。

  參考消息: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22-020-00400-w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中國科學家Nature發文,首次解析T細胞受體複合物結構
    該研究首次解析了人T細胞受體-共受體(TCR-CD3)複合物(包含全部8個亞基)的高解析度冷凍電鏡結構,通過對結構分析,揭示了TCR和CD3亞基在膜外側以及膜內識別、組裝成功能複合物的分子機制,從而回答了免疫領域關於T細胞受體結構的基礎科學問題,對解析T細胞活化的分子機制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同時也為開發基於T細胞受體的免疫療法提供關鍵結構基礎。
  • ...團隊解析新冠病毒受體結合區RBD與受體蛋白ACE2複合物的晶體結構
    清華大學團隊解析新冠病毒受體結合區RBD與受體蛋白ACE2複合物的晶體結構 2020年2月18日,清華大學生命學院王新泉課題組和醫學院張林琦課題組緊密合作,利用X射線衍射技術,解析了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表面刺突糖蛋白受體結合區(receptor-binding domain, RBD)與人受體ACE2蛋白複合物的晶體結構
  • 高寧研究組《自然通訊》報導人源核糖體大亞基前體複合物結構
    近日,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高寧研究組在Nature Communications雜誌在線發表題為「Structural snapshots of human pre-60S ribosomal particles before and after nuclear export」的研究論文,報導了人源核糖體大亞基組裝前體在出核前後時期的4個中間態複合物結構 (Liang
  • 低溫電鏡解析蛋白結構十大進展
    他計劃解析一種細小的膜蛋白TRPV1。TRPV1是檢測辣椒中引起灼燒感的物質的受體,並與其它痛感蛋白緊密相關。加利福利亞大學病理學家David Julius等人之前嘗試結晶TRPV1,結果失敗。用低溫電子顯微鏡解析TRPV1項目,一開始進展緩慢。但2013年底,技術進步使得這一項目有了重大突破,他們獲得了解析度為0.34納米的TRPV1蛋白的結構。該成果的發表對於領域來說,無異於驚雷。
  • 研究解析酵母Shu蛋白晶體結構
    酵母的Shu蛋白複合物,是由Shu1、Shu2、Psy3和Csm2幾種蛋白組成,它通過偶聯複製後修復與同源重組,維持了基因組的穩定性。
  • Nature、Science和Cell三大期刊低溫電鏡解析蛋白結構重大研究
    他計劃解析一種細小的膜蛋白TRPV1。TRPV1是檢測辣椒中引起灼燒感的物質的受體,並與其它痛感蛋白緊密相關。加利福利亞大學病理學家David Julius等人之前嘗試結晶TRPV1,結果失敗。用低溫電子顯微鏡解析TRPV1項目,一開始進展緩慢。但2013年底,技術進步使得這一項目有了重大突破,他們獲得了解析度為0.34納米的TRPV1蛋白的結構。該成果的發表對於領域來說,無異於驚雷。
  • 結合核小體的SWI/SNF染色質重塑複合物RSC結構獲解析
    結合核小體的SWI/SNF染色質重塑複合物RSC結構獲解析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3/22 21:09:13 德國馬克斯普朗克生物物理化學研究所Patrick Cramer課題組取得一項新進展
  • 假根羽藻重要光合膜蛋白超級複合物結構獲解析—新聞—科學網
    日前,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員匡廷雲、研究員沈建仁帶領的團隊同濟南大學、清華大學的科研人員合作,揭示了假根羽藻一個重要的光合膜蛋白超級複合物——光系統I捕光複合物I(PSI-LHCI)的3.49Å解析度結構。
  • 光合膜蛋白超分子複合物精細結構獲解析
    5月29日,美國《科學》雜誌以封面文章的形式發表了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沈建仁和匡廷雲研究團隊的一項突破性研究成果,研究人員獲得了高等植物光系統
  • mTORC1和mTORC2複合物的冷凍電鏡結構
    他是冷凍電子顯微鏡結構生物學研究領域的專家,解析了mTORC1蛋白質複合物、mTORC2蛋白質複合物的冷凍電鏡結構,作為第一作者,發表於Science、eLife等國際著名期刊上。 內容簡介:mTOR信號轉導通路是一種非常保守的細胞信號轉導通路,它在真核生物的四個界:動物(如果蠅、小鼠、人)、植物(如擬南芥)、原生生物(如纖毛蟲)、真菌界(如酵母)中都普遍存在。
  • 北京大學高寧研究組發表一篇Nature―高校科技―中國教育和科研...
    DNA(ARS305)的釀酒酵母起點識別複合物(ORC)3-解析度的冷凍電鏡結構。已經發表的關於ORC結構中,要麼複合物中沒有DNA,要麼解析度較低,不足以提供足夠的細節信息,我們仍然無法推測ORC與DNA是如何相互作用從而實現其功能的。為了解開這個謎團,高寧課題組和戴碧瓘課題組克服一些技術難題,合作解析了釀酒酵母ORC結合DNA複製起始位點3-解析度的冷凍電鏡結構。
  • 蛋白複合物Paf1:攜帶基因致病的奧秘
    解析Paf1和Ctr9亞複合物晶體結構 在酵母發酵、植物開花結果、受精卵發育成熟以及人的一生中,細胞的基因表達在時間、空間上處於有序狀態,並對環境條件的變化做出及時反應。基因轉錄延伸是細胞調節基因表達的一個高度有序而又極為複雜的調控過程,需要多種轉錄因子的參與。
  • 中國科大揭示一種酵母乙醯轉移酶的「鑽戒」結構
    中青在線訊(範瓊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王磊) 鑽戒可以增進兩個愛人之間的感情,具有「鑽戒」結構的組蛋白乙醯轉移酶/反式激活蛋白結合蛋白複合物(下稱該複合物)能促進生物體內多種重要過程,包括轉錄、DNA損傷修復和信號傳導等。
  • 非視覺阻遏蛋白與GPCR複合物的三維結構解析獲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徐華強課題組、餘學奎課題組和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國家蛋白質科學中心(上海)叢堯課題組合作在GPCR跨膜信號轉導領域取得新進展——首次解析了非視覺阻遏蛋白(Arrestin2)與神經降壓素受體(NTSR1)複合物冷凍電鏡結構
  • 施一公團隊首次捕獲真核細胞剪接體三維結構
    21日,施一公團隊在《科學》(Science)同時在線發表了兩篇研究長文,《3.6埃的酵母剪接體結構》和《前體信使RNA剪接的結構基礎》。第一篇文章介紹了通過單顆粒冷凍電子顯微技術(冷凍電鏡)解析的酵母剪接體近原子解析度的三維結構,第二篇文章在此結構的基礎上進行了詳細分析,闡述了剪接體對前體信使RNA執行剪接的基本工作機理。
  • 多篇Nature論文解析出結合到DNA上的起點複製複合物的高清晰結構
    當沃森和克裡克在半個多世紀前基於DNA雙螺旋結構首次提出DNA的複製方式時,許多人認為將兩條DNA鏈分開進行複製的分子機器(即DNA複製機器,或者說DNA複製複合物)的結構即將出現。然而,鑑於這種分子機器具有比較大的尺寸、三重特性(它由三個引擎組成)和靈活性,它遠要比之前想像的複雜得多。利用常規方法無法獲得這種DNA複製機器在原子解析度下的結構信息。
  • 饒子和團隊《Science》解析「藥靶-藥物」三維結構
    2018年10月25日,團隊聯合孫飛研究員、王權博士等在Science上發表文章解析了臨床藥物Q203靶點——呼吸鏈超級複合體CIII2CIV2SOD2結構(詳見BioArt報導:Science丨立足抗結核病藥物靶點開發,饒子和院士團隊歷時多年解析分歧桿菌呼吸體超複合物III2IV2SOD2原子解析度結構);2019年1月24日,與楊海濤教授的合作團隊在Cell上發表文章解析了臨床藥物SQ109靶點
  • Science:重大突破!我國科學家從結構上揭示酵母核糖核酸酶P加工...
    這種tRNA前體加工反應可通過包括四個不同事件的動力學反應機制來加以描述:(1)RNase P (E)快速地和可逆地結合到pre-tRNA (S)上,從而形成一種初始的RNase P-pre-tRNA複合物(ES);(2)一種構象變化讓這種ES複合物以一種鎂離子依賴性的方式發生異構化而產生一種具有催化能力的構象異構體(ES*);(3)切割磷酸二酯鍵;(4)pre-tRNA的5'端前導序列快速解離下來
  • 酵母轉錄中介複合物參與端粒特殊調控
    來自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端粒與細胞衰老研究小組發表題為「The tail-module of yeast Mediator complex is required for telomere heterochromatin maintenance」的文章,發現酵母轉錄中介複合物在端粒調控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 清華大學高寧研究組報導酵母核糖體組裝前體的高分辨冷凍電鏡結構
    清華大學高寧研究組報導酵母核糖體組裝前體的高分辨冷凍電鏡結構清華新聞網6月1日電 核糖體是一種廣泛存在於細胞中的分子機器。所有生物,包括微小的細菌直至人類個體,都依賴核糖體對各種各樣的蛋白質進行生物合成。作為一個分子量巨大的複合物,核糖體本身是如何在細胞中由多條RNA鏈及超過70種蛋白分子裝配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