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根羽藻重要光合膜蛋白超級複合物結構獲解析—新聞—科學網

2020-11-30 科學網

 

日前,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員匡廷雲、研究員沈建仁帶領的團隊同濟南大學、清華大學的科研人員合作,揭示了假根羽藻一個重要的光合膜蛋白超級複合物——光系統I捕光複合物I(PSI-LHCI)的3.49Å解析度結構。該研究進一步完善了對光合生物進化過程中光系統結構變化趨勢的理解,為人工模擬光合作用機理、指導設計作物與提高植物的光能利用效率提供了新的理論依據和新思路。相關成果日前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植物》。

 

假根羽藻是生長在潮間帶的大型綠藻,漲潮時藻體生長在以藍綠光和綠光為主的弱光環境中能夠完成吸能、傳能和轉能過程以滿足自身生長的需要,落潮時能夠適應暴露的高光強環境並進行光保護,具有獨特的光合作用特徵。

 

研究人員利用冷凍電鏡技術,對其PSI-LHCI結構進行了解析。研究發現,假根羽藻的PSI-LHCI具有13個核心複合物亞基、10個捕光天線複合物,是目前已報導的捕光天線數量最多PSI-LHCI結構;10個捕光天線複合物的排布呈現特殊的雙環形式,這反映了假根羽藻對較弱光環境的適應。同高等植物相比,假根羽藻的激發能傳遞速率卻更快,也證實了在陸地生存的高等植物為適應強光環境在能量傳遞速率上付出了一定的代價。

 

匡廷雲、沈建仁團隊長期致力於光合膜蛋白結構與功能研究,此前已解析了豌豆、紅藻等PSI超級複合物的高解析度結構。這是該團隊在 PSI 結構與功能研究領域取得的又一重大突破。《自然-植物》同期報導了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科研團隊解析的另一種綠藻——衣藻的PSI-LHCI複合體結構。這彰顯了我國科學家在光合膜蛋白結構解析領域的世界領先地位。

 

據了解,光系統I(PSI)是一個極高效率的光能吸收和轉化系統,其量子轉化效率超過90%。因此PSI高效吸能、傳能和轉能的結構基礎受到科學家的關注。目前,原核生物藍藻、真核生物紅藻和高等植物PSI結構都已被解析,然而綠藻PSI的高解析度結構長期處於空白。

 

 

 

相關焦點

  • 光合膜蛋白超分子複合物精細結構獲解析
    5月29日,美國《科學》雜誌以封面文章的形式發表了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沈建仁和匡廷雲研究團隊的一項突破性研究成果,研究人員獲得了高等植物光系統I(PSI-LHCI)光合膜蛋白超分子複合物
  • Science:光合膜蛋白結構研究獲突破
    5月29日,Science期刊以長文(Article)的形式並作為封面文章發表了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沈建仁和匡廷雲研究團隊的突破性研究成果——高等植物光系統I(PSI)光合膜蛋白超分子複合物
  • 中國科學家破解光合作用最重要「超分子機器」—新聞—科學網
    其中,「光系統II」位於最上遊,極其重要,其結構解析的難度非常大。 5月20日,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在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該所柳振峰研究組、章新政研究組與常文瑞-李梅研究組通力合作,首次解析了菠菜光系統II-捕光複合物II超級膜蛋白複合體(PSII-LHCII supercomplex)的高精度三維結構。
  • 硅藻光合作用結構原子水平三維結構首獲揭示—新聞—科學網
    ——Chaetoceros gracilis的光系統II-捕光天線超級複合體的3.0 埃解析度的三維結構,為光合作用的理論計算和人工模擬光合作用研究提供了新理論依據,同時為後續指導設計新型作物、提高作物的捕光和光保護效率提供了新思路。
  • 科學網—非視覺阻遏蛋白與GPCR複合物結構獲解析
    本報訊(記者黃辛)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徐華強課題組、餘學奎課題組和中國科學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國家蛋白質科學中心(上海)叢堯課題組合作,在G蛋白偶聯受體
  • 柳振峰 常文瑞:一種重要的光合膜蛋白
    LHC-II是一個重要的膜蛋白。膜蛋白的重要性表現在:膜蛋白佔細胞中所有蛋白總數的約30%,這些膜蛋白在各種各樣重要生物學的基本過程中起著關鍵的作用,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神經信號傳導,免疫反應和營養物質的吸收等。人們對於膜蛋白所承擔的重要生物學功能的深入理解還有賴於高解析度膜蛋白三維結構的解析,有了三維結構後就可以通過探討其結構與功能的關係揭示這些生物學過程的分子機理。
  • 科學家闡明一種離子通道蛋白結構—新聞—科學網
    安徽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沈兵教授團隊與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強磁場中心王俊峰、周數研究團隊合作,在細胞離子通道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他們解析了Tim23
  • 我國首次解析硅藻光系統-捕光天線超級複合體結構—新聞—科學網
    不同於綠藻和高等植物,硅藻PSII的外周捕光天線是結合了巖藻黃素和葉綠素a/c的蛋白(Fucoxanthin Chl a/c binding proteins,FCPs),具有強大的藍綠光捕獲能力和快速光適應能力。然而硅藻FCPII天線蛋白的結構及其與PSII核心複合體的結合方式,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機制並不清楚,因此硅藻PSII-FCPII超級複合體的能量傳遞、轉換和光保護機制也未得到闡明。
  • 新冠病毒重要藥物靶點-RNA聚合酶精細結構獲解析—新聞—科學網
    近日,「上海科技大學—清華大學抗新冠病毒聯合攻關團隊」率先在國際上成功解析新型冠狀病毒「RdRp(RNA依賴的RNA聚合酶)-nsp7-nsp8複合物」近原子解析度的三維空間結構,揭示了該病毒遺傳物質轉錄複製機器核心「引擎」的結構特徵,為開發針對新冠肺炎的藥物奠定了重要基礎。
  • 硅藻光合作用結構原子水平三維結構首獲揭示
    硅藻光合作用結構原子水平三維結構首獲揭示來源:科學網 8-18記者日前從中科院植物所獲悉,由清華大學隋森芳院士率領的研究團隊與該所沈建仁研究員、匡廷雲院士率領的團隊合作,在國際上首次解析了一種中心綱硅藻——Chaetoceros gracilis的光系統II-捕光天線超級複合體的3.0 埃解析度的三維結構,為光合作用的理論計算和人工模擬光合作用研究提供了新理論依據
  • 非視覺阻遏蛋白與GPCR複合物的三維結構解析獲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徐華強課題組、餘學奎課題組和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國家蛋白質科學中心(上海)叢堯課題組合作在GPCR跨膜信號轉導領域取得新進展——首次解析了非視覺阻遏蛋白(Arrestin2)與神經降壓素受體(NTSR1)複合物冷凍電鏡結構
  • 全新轉錄調控複合物可抑制轉錄—新聞—科學網
    基因表達的精密調控,對生命體的形成、發育及各種生物學功能的維持至關重要;基因表達的紊亂與各種疾病的發生息息相關。
  • Nature Plants刊發中國海洋大學團隊藍藻光合膜天然結構研究重要進展
    Nature Plants刊發中國海洋大學團隊藍藻光合膜天然結構研究重要進展  光合作用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物能量轉化過程之一,通過光合膜上光合複合物(光系統1 PSI、光系統2 PSII、細胞色素b6f複合體Cytb6f、ATP合成酶等)間的電子傳遞將光能轉化為化學能。長期以來,人們對光合複合物的結構和功能進行了大量研究,獲得了多種光合複合物單獨的原子結構,對它們的功能也有了較深入的理解。
  • Nature Plants刊發中國海洋大學團隊藍藻光合膜天然結構研究重要...
    高光適應的藍藻光合膜超分子結構模型圖。光合作用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物能量轉化過程之一,通過光合膜上光合複合物(光系統1 PSI、光系統2 PSII、細胞色素b6f複合體Cytb6f、ATP合成酶等)間的電子傳遞將光能轉化為化學能。長期以來,人們對光合複合物的結構和功能進行了大量研究,獲得了多種光合複合物單獨的原子結構,對它們的功能也有了較深入的理解。
  • 中國學者解析維持血糖平衡重要蛋白結構,助推糖尿病新藥研發
    吳蓓麗在接受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採訪時表示,「我們解析的蛋白是B型G蛋白偶聯受體(GPCR),這種蛋白比較大,結構解析相對來說比較難,這項工作也是對去年5月份成果的深入推進。」此前的2017年5月,吳蓓麗課題組同樣在《自然》發文,報導了首個全長B型G蛋白偶聯受體晶體結構。
  • 中國科學家解析植物光合作用的光系統與膜蛋白結構
    其中,「光系統II」位於最上遊,極其重要,其結構解析的難度非常大。 柳振峰表示,在單顆粒冷凍電鏡技術幫助下,研究人員發現,該複合體包含25個蛋白亞基、105個葉綠素分子、28個類胡蘿蔔素分子和眾多的其它輔因子,組成捕光天線系統、反應中心系統以及一個能在常溫常壓下裂解水釋放氧氣的放氧中心等三個部分的結構。
  • 科學家揭示G蛋白選擇調控機制—新聞—科學網
    )分別與激活型G蛋白(Gs)和抑制型G蛋白(Gi)結合的複合物三維結構。這是首次測定一種GPCR與不同類型G蛋白結合的複合物結構,闡明了受體與不同G蛋白的精細結合模式,並揭示了GPCR對G蛋白的選擇性機制,為深入認識GPCR的細胞信號轉導機理提供了重要的依據。相關研究成果於北京時間3月20日發表於《科學》。
  • 植物所等解析綠硫細菌光合作用反應中心複合物冷凍電鏡結構
    綠硫細菌的光反應中心為鐵-硫型(type-I型),核心由兩個相同的蛋白亞基構成(即同質二聚體)。綠硫細菌內周捕光天線FMO向反應中心的能量傳遞效率在35%-75%之間,顯著低於高等植物外周天線LHCI向PSI核心的能量傳遞效率(接近100%)。目前,學界尚未解析綠硫細菌的光合作用反應中心能量捕獲、傳遞和轉化的結構基礎。
  • AMPA受體與其輔助亞基cornichon的複合物結構獲解析
    AMPA受體與其輔助亞基cornichon的複合物結構獲解析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12/6 18:07:01 美國範德比爾特大學醫學院Terunaga Nakagawa報導了
  • 甲型病毒nsP1蛋白的結構獲解析
    甲型病毒nsP1蛋白的結構獲解析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18 16:51:12 近日,法國國家健康與醫學研究院Juan Reguera及其研究組解析出甲型病毒nsP1蛋白的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