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美國《科學》雜誌以封面文章的形式發表了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沈建仁和匡廷雲研究團隊的一項突破性研究成果,研究人員獲得了高等植物光系統I(PSI-LHCI)光合膜蛋白超分子複合物2.8?魡的世界最高解析度晶體結構。
科研人員經過多年的累積,首次全面解析了高等植物PSI-LHCI光合膜蛋白超分子複合物的精細結構,它包括16個蛋白亞基(12個核心蛋白亞基PsaA-L及4個捕光天線蛋白亞基Lhca1-4)、155個葉綠素分子、35個類胡蘿蔔素、10個脂分子、3個鐵硫簇、2個葉綠醌和一些水分子,總分子量約600kDa。
這一研究成果首次揭示了高等植物PSI的4個不同捕光天線蛋白複合體在聚集狀態下的結構、異同以及相互關係;首次揭示了高等植物PSI捕光色素蛋白複合體全新的色素網絡系統,揭示了每種色素分子在每個結合位點上的化學性質和幾何排列,特別是首次解析了特殊的葉綠素——紅葉綠素的結構;最後,根據這一高解析度結構提出了捕光色素蛋白複合體I(LHCI)向PSI核心複合體能量傳遞可能的4條途徑。
中科院院士匡廷雲介紹,這一突破性研究成果為揭示高等植物PSI高效吸能、傳能和轉能的機理奠定了堅實的結構基礎,對於闡明光合作用機理具有重大的理論意義;為開闢太陽能利用、開發清潔能源,解決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所面臨的能源、糧食和環境等問題都具有重大戰略意義。
《科學》雜誌評委對本文給予了高度評價,他們認為:「這是一項裡程碑性質的工作。對於眾多研究領域的科學家來說,將具有顯著的重要性。同時這項工作對實現PSI-LHCI能量傳遞的理論計算和為人類理解光合捕光機理提供了可能,認為這是一次真正的突破,體現了最高的專業水平,是一項光輝的典範性工作。」(來源:中國科學報 丁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