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邊的石頭

2020-12-05 手機鳳凰網

原標題:海邊的石頭

我是看著海邊的石頭長大的。

海邊的石頭不像玉石那麼高貴,那麼光鮮亮麗,其貌不揚,形色暗淡,其狀多怪,凹凹的,凸凸的,扁扁的,粗粗的……石頭的長相千奇百怪,引人無限遐想:遠看像景物,近瞧如糞土;仰望成峰嶺,俯瞰似壇罐。無論人們怎麼想,怎麼看,海邊的石頭依舊守初如常,白晝依海水納涼,黑夜順浪濤聽音,以自己的方式默默守護著海岸線,淡定地注視著潮漲潮落。

小時候討海,常跟海邊的石頭打交道。春季,海邊的石頭上附著各種螺,最常見的有尖尾螺、耳墜螺、苦螺、麥螺。小夥伴們常用樹枝或自製的鐵絲鉤,將吸附在石頭縫中的螺勾出來。食用時,大的螺,先用鐵針或竹籤挑,一旦只挑出螺頭而挑不出螺尾,螺尾更可口有味,棄之可惜,就會用海邊的鵝卵石砸碎螺殼撿出螺尾大飽口福。小的螺如麥螺,用海邊的鵝卵石將其砸碎,然後將粉碎過的螺放在木桶裡用適量的水漂洗,沉澱掉螺殼碎片,將漂洗的水倒在大鍋裡煮開,冷卻後形成鮮美的螺糕。海邊的鵝卵石基本是家家必備用具,除了碎螺,還可用於碎花生,研磨黃豆粉,砸研魚餅等。海邊的鵝卵石經歷無數風浪的磨鍊,紋密心硬且圓潤,既好使又好用。夏秋季節,小夥伴們常從海邊的大石頭夾縫中釣捕石鱘、抓鱘虎魚。鱘虎魚、石鱘極靈活,總是跟我們捉迷藏,這需要智力和體力,有時需圍著石頭花半天工夫才能有所收穫。為摸清石洞的走向、長短,探明抓捕對象潛伏的方位,或側身伸長臂探洞,或跪著截流舀水,或彎腰搬挪石頭。或靜候,或動擾,常常是聲東擊西,藉助石頭的掩護將其捕獲。最有趣最難忘的,是小夥伴們在漲潮時爬上大的石頭,登頂朝著海上拉屎撒尿,以此為誘餌捕魚,有時能看到魚兒爭食而躍出海面,因此在水面之上能捕到魚,有時還能捕到貪食的鱸魚和鯽魚等,獲得滿滿的喜悅。冬季,我們常用鐵錐子撬石頭上的海蠣,不厭其煩一粒一粒地撬,這塊石頭撬完了往那塊石頭撬,積少成多,在石頭上收穫美食。海邊的石頭,沒有華麗的外表,卻一年四季給我們無盡樂趣。

現在常思念著海邊的石頭。時過境遷,物是人非,但對海邊的石頭思緒如故,常追其形,常夢其景,常會其神。它們依然那麼通靈有趣,有時夢裡還敲它磨它用它製作彈棋,小夥伴們靈巧的手或彈、或推、或拋、或接,讓彈棋忽上、忽下、或左、或右,分享著彈棋的歡樂;它們依然和善可親,無論怎麼搬之、挪之、踩之、撬之,都不刺不割不傷人;它們依然長著海蠣、海苔,附著海螺,藏著魚蟹,做無數船舶的壓艙石,特別在颱風狂暴之際, 勇作「石敢當」,守護著別人的平安而快樂。

常回味著小時候躺在海邊的石頭上,任風吹浪打的自在、自如。躺在海邊的石頭上,望著月亮,數著星星,聽著海濤,漸漸入夢,似乎也成了海邊的石頭:安時處順,苦樂不入;立定隨緣,可磨可雕;邪風慾海,心如磐石!

相關焦點

  • 他在海邊撿石頭,撿成藝術家,擺成的作品太解壓了
    夏天,海邊是每個人放鬆自己的地方,我們只顧著遊玩,卻有一位名叫Jon Foreman的人,在海邊到處撿石頭,他撿石頭並不是做遊戲,而是將這些石頭通過組合和排列,拼成不同的造型,許多人看到Jon Foreman的作品,都直呼,太神奇了,看到後非常減壓。
  • 男子海邊散步撿到有香氣石頭 疑為龍涎香(圖)
    艾先生在晉江深滬海邊撿到的有香氣石頭 (艾先生供圖)  在海邊散步,發現沙灘上一塊形似泡沫的東西,撿起來湊近一看,竟有香氣飄出。日前,三明的艾先生在晉江深滬海邊偶遇這麼一塊「神物」。  早報記者 陳玲紅  市民稱撿到龍涎香 有香氣、可燃、蠟質手感  12日上午11時許,在泉州工作十幾年的艾先生馬上就要離開泉州了,臨走前,他和朋友再次來到深滬海邊,想最後再看看這片他生活工作了十幾年的小鎮海景。在沙灘走著,看到一塊白灰色的東西,他以為是泡沫,隨意踢了一腳,還挺有重量,又像石頭。
  • 男子晉江海邊撿到有香氣石頭疑為龍涎香 真相驚人
    原標題:男子海邊撿到有香氣石頭疑為龍涎香 真相驚人   在海邊散步,發現沙灘上一塊形似泡沫的東西日前,三明的艾先生在晉江深滬海邊偶遇這麼一塊「神物」。因此物有奶香味,手感蠟質,表面有蜂窩洞,艾先生馬上聯想起不久前看到的新聞,驚覺這不會就是貴比黃金的龍涎香吧?   據記載,龍涎香是抹香鯨的排洩物經海水浸泡洗滌而成,具有天然的香氣,常作香水定香劑。100頭抹香鯨中只有約4頭體內可能存在龍涎香,因為極為難得,被認為是貴比黃金的東西。
  • 海邊石頭上的「頭髮」,過去用來養殖鮑魚,如今30元一斤成稀罕菜
    今天要為您介紹的這種蔬菜,它是海邊石頭上的「頭髮」,過去常用來養殖鮑魚,如今30元一斤成稀罕菜。這種野菜就是龍鬚菜,如果您對這個名字並不是很熟悉的話,它的另外兩個別名您也許聽說過,那就是線菜和髮菜。這種蔬菜對於農村小夥伴們來說一點都不陌生,尤其是一直生活在海邊的小夥伴們,很多人小的時候估計都吃過這種野菜。
  • 晉江深滬海邊散步撿到有香氣石頭 是貴比黃金的龍涎香?
    艾先生在晉江深滬海邊撿到的有香氣石頭(艾先生供圖)在海邊散步,發現沙灘上一塊形似泡沫的東西,撿起來湊近一看,竟有香氣飄出。日前,三明的艾先生在晉江深滬海邊偶遇這麼一塊「神物」。因此物有奶香味,手感蠟質,表面有蜂窩洞,艾先生馬上聯想起不久前看到的新聞,驚覺這不會就是貴比黃金的龍涎香吧?據記載,龍涎香是抹香鯨的排洩物經海水浸泡洗滌而成,具有天然的香氣,常作香水定香劑。100頭抹香鯨中只有約4頭體內可能存在龍涎香,因為極為難得,被認為是貴比黃金的東西。
  • 他將海邊的石頭,畫成大白鯊,沒嚇到人,反而被遊客「玩壞」了
    海邊對我們來說充滿了吸引力,一方面可以放鬆自己的身心,一方面可以看到遼闊的景色,不過,大海對於我們來說也是非常危險的存在,海洋中生活著許多可以威脅到我們生命的動物,其中,我們最熟知,最為恐懼的當屬大白鯊。
  • 海邊石頭縫的雞爪螺真多,大哥拿著起子去挖,又是一道美味下酒菜
    不出海就可以搞到的海鮮,生活在海邊的朋友就非常清楚,那就是當退潮的時候去到海邊淺灘趕海,退潮很多海鮮都會被困,還有很多就是在海邊石頭生活的。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退潮趕海去尋找到的海鮮,很多也是非常美味且值錢,像是這位大哥平日裡沒有少趕海,這次也是帶著起子提著水桶來到海邊有著很多石頭的淺灘,準備去搞搞那喜歡生活中這石頭縫中的海鮮,一種屬於海螺的海鮮。
  • 男子海邊撿到有香氣石頭疑為龍涎香 真相驚人
    泉州晚報社APP-泉州通3月23日訊 在海邊散步日前,三明的艾先生在晉江深滬海邊偶遇這麼一塊「神物」。因此物有奶香味,手感蠟質,表面有蜂窩洞,艾先生馬上聯想起不久前看到的新聞,驚覺這不會就是貴比黃金的龍涎香吧?據記載,龍涎香是抹香鯨的排洩物經海水浸泡洗滌而成,具有天然的香氣,常作香水定香劑。100頭抹香鯨中只有約4頭體內可能存在龍涎香,因為極為難得,被認為是貴比黃金的東西。
  • 英國一對夫妻海邊散步撿到發臭噁心的石頭,沒想到是傳說中的龍延香!?
    據衛報報導,英國蘭卡郡一對夫妻在海邊撿到了價值5萬英鎊的一個1.57公斤的「臭東西」。大家看看這帥哥手裡的東西是什麼?這東西其實有股魚肉腐爛的味道,聞起來噁心透了,不過就是這麼個石頭,卻價值5萬英鎊!
  • 英國蘇格蘭女古生物學家海邊跑步被石頭絆倒 意外發現1.66億年前劍龍化石
    (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東網:英國蘇格蘭一名女古生物學家早前在埃格島海邊跑步時,被一塊石頭絆倒,詎料該塊「絆腳石」內竟然埋藏了一塊1.66億年前的劍龍後腿化石,是埃格島200年來首次發現的恐龍化石,可謂萬中無一的幸運。
  • 海邊遛狗發現珍寶 臭糞石原是龍延香
    9月8日,據港媒報導,英國北韋爾斯一男子在海邊遛狗發現珍寶。
  • 海邊潛望鏡
    男女洗手間中間設有臺階,人們可以坐在這裡欣賞波羅的海的風光;與傳統的臺階相比,它能容納更多人就坐。臺階和牆壁的的木質表面為內外均為混凝土材質的建築帶去一絲溫暖。
  • 它生長在海邊的石頭上,形狀和鹿角長得比較像,用來涼拌非常美味
    鹿角菜,生長在海邊的石頭上,長三四寸,味道極其滑美,它的名字還叫石發。青島人叫它為龍鬚菜。鹿角菜是一種營養價值非常高的藻類,因為它的形狀和鹿角長得比較像,所以得名鹿角菜。
  • 它努力把自己偽裝成一塊不起眼的石頭,得名「石頭魚」還是逃不過被...
    這是我在海邊釣到的魚,其貌不揚的外表,釣友們是否知道它叫什麼名稱?能不能吃? 一、什麼是石頭魚 石頭魚,又名石崇、石頭鱸、石虎、石九公、火麒麟,英文俗名 Devil scorpionfish。
  • 晚上的海邊雖看不清楚,但卻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海鮮出現,都有啥呢
    晚上來到海邊,可能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除了燒烤和吹海風之類的活動之外,應該也很難想像到會有什麼好玩的其他活動了;其實在晚上的海邊,只要裝備夠齊全,是可以趕海的,而且收穫或許比白天還要好也說不定。
  • 廈門,欣賞海邊日出的好去處,而且那裡還能俯瞰鼓浪嶼全島風光
    廈門,欣賞海邊日出的好去處,而且那裡還能俯瞰鼓浪嶼全島風光什麼是風景?風景的字面意思是供觀賞的自然風光、景物,包括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風景是由光對物的反映所顯露出來的一種景象。其實,這是狹義上的風景。那裡不僅依山靠海,可以欣賞海邊日出的好去處,而且那裡還能俯瞰鼓浪嶼全島風光。可能好奇的朋友就會問了,這個地方到底是在廈門哪裡呢?那裡又有著哪些不一樣的風景呢?帶著這些疑問和好奇,今天就和大家一起來聊聊,有關日光巖的那些事。首先,大家現在看到的這塊屹立在廈門鼓浪嶼海邊的石頭,就是它的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
  • 驚蟄前後青島海邊一天然美味隨潮至 市民空鉤垂釣收穫滿滿
    近幾年,每逢驚蟄前後的漲潮時,青島海邊就湧來數百市民一起垂釣一種天然美味,那就是「開凌梭」,因為是在黃河開凌時的梭魚故而得名。由於這個時節的梭魚一個冬季未曾進食,腹中空空,吃起來無雜味,鮮美無比,有「開春第一鮮」的美稱。圖為市民垂釣的梭魚。
  • 藏在石頭下面的「小鮑魚」,別看它們比較難撬,味道卻是最好的!
    很多人都對趕海特別感興趣,等海水退潮之後,可以在海邊尋找到螃蟹不過很多人去趕海,只是在海灘上尋找,卻忽視了一個地方,那就是海邊的石頭堆,如果去趕海,這海邊的石頭可千萬不要錯過,其中就有一種「小鮑魚」藏在石頭下面。這種小鮑魚我們也管它叫鮑魚螺,味道是很鮮的。
  • 廈門遊客海邊散步撿到龍涎香 專家:概率好比中彩票
    發帖者稱,他在海邊遊玩時撿到一塊品質較好、重達500多克的龍涎香。龍涎香究竟為何物?為何頻頻有人聲稱在廈門撿到?記者為此展開了調查。文/記者 謝雨真 圖/周先生提供網友小嶝島海邊撿到灰白物體,燒起來有香味昨晚,記者成功聯繫上發帖者周先生。
  • 石頭從哪來?
    今天,有一位網友給藍睛發來報料,反映了一個在小麥島的問題:海邊沙灘上石頭太多了……小麥島沙灘一側被「佔領」石頭從哪來?西側沙灘:東側沙灘:沙灘上的這些石頭究竟是從哪來的?又是何時開始存在的?記者聯繫上了負責養護小麥島景區的嶗山區環衛園林總公司。說起這個問題,工作人員也有點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