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物理理論預言磁單極不存在

2020-12-03 張祥前

本文大寫字母為矢量,

本文只描述真空中質點的運動情況,不描述形狀物體在介質中的運動情況。

電動力學指出,電有正電荷和負電荷,磁和電不同,沒有磁荷,磁場的N極和S極總是成對出現,宇宙中沒有單一存在的磁單極。

但是,很多人仍然認為磁單極是存在的。特別是英國物理學家狄拉克,開創了磁單極理論研究。很多人根據量子力學提出了磁單極理論。

統一場論【百度統一場論6版可以搜到】再一次否定了磁單極的存在。下面我們用統一場論結合電動力學來說一下磁單極為什麼不存在。

統一場論認為場的本質是物體周圍以柱狀螺旋式運動的空間,場是我們觀察者對空間本身運動的描述。

為了揭開電荷和電磁場的本質,解釋磁單極為什麼不存在,我們首先要預備一些基礎知識。

首先確定一個基本原理:

宇宙由空間和物體組成,其餘統統不存在,其餘都是我們觀察者對物體運動和空間本身運動的描述。

再提出一個基本假設:

相對於我們觀察者,宇宙中任何物體周圍空間都以光速向四周輻射式運動。

空間以正電荷為中心,以光速輻射式向四周無限遠處擴散運動。

空間從四面八方、從無限遠處、以光速向負電荷收斂運動。

既然談到了空間本身的運動,我們如何描述空間本身的運動?

我們把空間分割成許多小塊,每一個小塊叫空間幾何點,簡稱幾何點,幾何點走過的軌跡叫幾何線,通過描述幾何點的運動,就可以描述空間本身的運動。

下面我們來給出時間的物理定義:

宇宙中任何物體【包括我們觀察者的身體】周圍都以物體為中心、以光速輻射式運動,空間這種運動給我們觀察者的感覺就是時間。

藉助於幾何點的概念,可以認為時間與觀察者周圍空間幾何點以光速c走過的路程成正比。

由時間的物理定義,我們可以得出時空同一化方程:

由於時間t與幾何點以光速c運動的空間位移R成正比,所以: R(t) =ct【r】= xi+yj + zk 【r】是矢量R的單位矢量,i,j ,k 分別為沿x,y,z軸的單位矢量。 如果認為光速c在某種情況下可以為矢量【用大寫字母C表示,矢量光速方向可以變化,模不變】,則: R(t) =Ct= xi+ yj + zk r = ct = x+y + z

這樣,我們可以得出有別於相對論的三維螺旋時空方程 。以相對於我們靜止的質點o為原點建立笛卡爾直角坐標系oxyz,oxyz中任意一個幾何點p,在時刻t』從o點出發,經過一段時間t後,在t」時刻到達p點所在的位置x,y,z, x,y,z是時間t的函數,由o點指向p點的失徑為R(數量為r) 。 R(t) = (x,y,z,t)

R(t) = (a sinωt)J + (bcosωt)l + Ct

ω為角速度,J和L是單位矢量。o點靜止時候

,由於周圍空間均勻性,在空間中任意一個曲面上有多少條幾何線穿過,就有多少條幾何線穿進來,所以幾何點的旋轉運動消失,也就是:

(a sinωt)J + (bcosωt)L = 0

這個如同磁場的高斯定理,

場的本質是什麼?

相對於我們觀察者,由質點指向周圍空間中任意一個空間幾何點的位移矢量隨空間位置變化或者隨時間變化,這樣的空間稱為場,也可以叫物理力場。

統一場論認為引力場是母場,電場、磁場、核力場都是引力場變化而來的。物體在周圍空間產生的引力場就是物體周圍空間光速運動造成的,我們這裡首先給出引力場的幾何定義方程。

設想某一處空間中,有一個質點o相對於我們觀測者靜止,o點周圍空間中任意一個空間幾何點p在零時刻以光速度C從o點出發,沿某一個方向運動,經歷了時間t,在t'時刻到達p所在的位置,讓點o處於直角坐標系xyzo的原點,由o點指向p點的矢徑為R = C t = x i+ y j + z k

R是空間位置x,y,z的函數,隨x,y,z的變化而變化,記為:

R = R(x,y,z,)。

我們以 R = Ct中R的長度r為半徑作高斯球面s = 4πr【內接球體體積為4πr/3】包圍質點o。

o點周圍的引力場A表示o點周圍在體積4πr/3內有n條幾何點的位移矢量R = Ct,

A = k g n R /(4πr/3)

k為比例常數。 g為萬有引力常數。

而質點o的質量m就表示在高斯球面s = 4πr【內接球體體積為4πr/3】內,包含幾何點矢量位移R = Ct的條數n和立體角度4π的比值。

m = 3 k n /4π

這樣,以上的引力場方程A = k g n R /(4πr/3) 可以寫為:

A = g m R /r

統一場論認為電場是引力場的變化形式,我們現在來給出電荷和電場的幾何定義方程。

質點o如果帶有電荷q,在周圍產生電場E,電場的實質反映了單位時間內、單位體積內o點周圍空間以光速運動的運動量, 電場和引力場比較起來就是多了時間因素。

在質點o周圍空間中,引力場A = g m R /r = g k n R/Ω r中質量m隨時間t變化產生電場:

E = k』(dA/dt)

= k』g(dm/dt) R/r

= k』g[k d(n/Ω)/ dt] R / r

g,k』和k為常數。而o點的電荷q表示單位時間內o點質量的變化量,也反映了在單位時間裡o點周圍光速運動空間幾何點越過某一個界面的位移的條數。

q = 4π ε。k』g(dm/dt)

= 4π ε。k』g [k d(n/Ω)/ dt]

ε。為真空中介電常數。

以上是電荷的幾何定義方程,4π, g, ε。, k』,k都是常數,合併常數,把上式帶入式 E = k』g(dm/dt)R/r中可以導出庫倫定理中的電場強度方程:

E = q R/ 4πε。r

下面給出電荷、電場的幾何模型。

統一場論中認定了粒子帶有電荷是因為粒子周圍空間本身時刻以柱狀螺旋式運動造成的。

我們知道柱狀螺旋式運動是旋轉運動和旋轉平面垂直方向直線運動的合成。

粒子帶有正電荷產生正電場是由於粒子周圍空間直線運動部分相對於我們觀察者,以粒子為中心以光速輻射式向四周發散運動造成的。

粒子帶有負電荷產生負電場,是由於粒子周圍空間從四面八方、以光速、從無限遠處的空間向粒子匯聚而來造成的。

帶電粒子周圍空間柱狀螺旋式是粒子帶電的原因,我們知道柱狀螺旋式運動是旋轉運動和旋轉平面垂直方向直線運動的疊加,對於帶電粒子周圍空間的旋轉運動部分,我們可以用右手定則來說明。

我們在正點電荷周圍作許多由正電荷指向周圍空間的射線,我們用右手握住其中任意一條射線,並且大拇指和射線方向一致,則四指環繞方向就是正點電荷周圍空間的旋轉方向。

我們在負點電荷周圍作許多由任意空間指向負電荷的射線,我們用右手手握住其中任意一條射線,並且大拇指和射線方向一致,則四指環繞方向就是負點電荷周圍空間的旋轉方向。

面對我們觀察者,正電荷周圍空間是逆時針旋轉的。

面對我們觀察者,負電荷周圍空間是順時針旋轉的。

我們所要注意的是無論是正電荷還是負電荷,周圍空間都是右手螺旋空間,就是我們用右手握住空間運動的直線部分,四指環繞方向就是空間的旋轉運動方向。

前面分析指出,隨時間變化的引力場產生電場。

電動力學和統一場論認為,帶電粒子相對於我們觀察者靜止時候,在周圍空間產生靜電場。

當帶電粒子相對於我們觀察者以速度V運動的時候,可以引起V垂直方向上電場的變化,電場變化的部分我們可以認為就是磁場,也就是隨速度變化的電場產生了磁場。由此我們得出磁場的幾何形式方程。

設想一個相對於我們觀察者靜止的o點,質量為m,帶有電荷q,在周圍空間p處產生了靜電場E,由o點指向p點的矢徑為R,我們以R的長度r為半徑作一個高斯面s = 4πr【內接球體體積為4π r】包圍o點,則:

E = q R/4π ε。r

= k( dm/dt)R/4π ε。r

k是常數。

當o點相對於我們以速度V運動的時候,可以引起電場E垂直方向的變化,變化的部分我們可以認為是磁場B。

很簡單的想法是電場E乘以速度V就是磁場B ,由於速度V和電場E相互垂直時候,產生的磁場最大,因而它們之間是叉乘,所以有以下關係,

B = 常數乘以(V ×E)

由電場E的幾何形式方程 E = q R/4π ε。r = k( dm/dt)R/4π ε。r,可以求出磁場B 的幾何形式方程,

B = 常數乘以【V ×(q R/4π ε。r)】

= 常數乘以【V ×k( dm/dt)R/4π ε。r】

合併常數,以上與磁場B相關的常數用磁導率μ表示,由於我們這裡討論的是在真空情況下,所以用真空磁導率μ。表示。

B = μ。【V ×k( dm/dt)R/4π r】

以上就是真空中磁場的幾何形式方程。這個方程和電場、磁場相互關係滿足的方程 B = V ×E /c是緊密聯繫在一起的。

B = μ。【V ×k( dm/dt)R/4π r】

= μ。【V ×(q R/4π r)】

= μ。【V ×ε。(q R/4π ε。r)】

= μ。ε。【V ×(q R/4π ε。r)】

= μ。ε。(V ×E)

在電磁學中,認為真空中磁導率μ。和真空中介電常數ε。的乘積是真空中光速c的平方的倒數【這個是人為規定的】,所以以上方程可以寫為:

B = V ×E /c

以上方程反映了電場和磁場的基本關係。從這個方程加上時空同一化方程r = ct = x+y + z可以導出麥克斯韋方程中變化磁場產生電場、變化電場產生磁場。

注意,以上的磁場和運動電場都沒有考慮相對論效應,只是在V很小或者等於零的情況下成立。

在靜電場方程中乘以Ψ就是電場的普遍形式,Ψ = (1- v/c)/【√[1- (v/c)sinθ] 】為相對論效應修正相,

其中θ為R和x軸的夾角。電場方程乘以相對論修正相Ψ,不影響電場和磁場之間的關係式 B = V ×E /c

統一場論認為,一個相對於我們靜止的帶電粒子o點,在周圍空間產生靜電場,當o點相對於我們觀察者以速度v勻速直線運動,可以產生磁場,這個磁場的本質就是空間以矢量速度v為軸心在旋轉。

當o點以勻速圓周運動時候,空間的旋轉運動在這個圓周的正反兩個面上一進一出,進的一面是S極,出來的一面叫N極。

從磁場這種幾何形式來看,自然界不存在有磁單極子的。

麥克斯韋方程中位移電流假設認為:曲面上分布的電場,當曲面或者電場發生變化時候,可以產生沿著曲面邊界分布的環繞線狀磁場。

麥克斯韋方程組中電場E變化產生了磁場B

( B·dL) =μ。I + (1/c) Φe / t

= [μ。I + (1/c)( E/dt )· S)]

以上方程表示運動的電荷μ。I【也就是電流,安培環路定理中電流項】可以產生磁場,變化的電場(1/c)( E/dt )· S)也可以產生磁場【即麥克斯韋位移電流假設】。

麥克斯韋位移電流假設表示了在真空中,點電荷周圍電場的變化和磁場之間的關係,而安培環路定理表示了許多點電荷運動產生的變化電場和磁場之間的關係,我們應該看到,麥克斯韋位移電流假設是基本的,安培定理只是推廣。

本文描述的是質點在真空中的運動情況,不考慮形狀物體在介質中運動情況,所以,略去安培電流μ。I這一項,重點闡述方程(B·dL) = (/t )( E·S)/c 和方程 B = V ×E /c是相互兼容。

我們可以從方程 B = V ×E /c導出方程(B·dL) = (/t ) ( E·S)/c

以上方程認為,在某一個時刻,在點電荷o附近某處自由空間中的p點,不存在其他電流的情況下,在空間曲面上變化的電場E可以產生環繞線狀磁場B,且滿足關係式

(B·dL) = (/t ) ( E·S)/c

以上c是光速,dS為矢量面元,t 為時間,是偏微分的意思。L是沿B方向的幾何環繞線量,方程左邊是環路線積分,右邊是左邊線路包圍的面積分,積分範圍0角度到2π。

我們將方程B = V×E /c兩邊點乘一個微小的空間長度矢量L(方向和B同向時候,B·L的值為最大), 結果為:

B· L =(V×E /c)·L = (1/ c)(U×E/t)· L= (1/ ct) E · (L× U)

注意U /t = V由於L和U相互垂直時候,相乘數值最大,因而(L× U)可以看成一個矢量面元S = L×U, S的方向和E一致的時候,E·(L× U)的值最大。這樣

B· L = (1/ ct) E · S

如果我們將方程 B · L =(1/ ct)E · S 兩邊的變矢量微分求環量積分,環量積分範圍從0到2π

B·L = (1/ct)E· S方程右邊的矢量面元S =(L× U) 積分後變成了一個分布在三維空間中的曲面,方程左邊的變矢量微分L環繞一周積分後為右邊空間曲面的邊界線。

B· dL = /t ( E · S)/c左邊取環繞一周的線積分,右邊取環繞一周的面積分,兩個積分區域是相同的,都是角度從0開始到2π結束,因而對方程兩邊的空間變量求環路積分,等式仍然成立

B·L = (1/c t) (E·S)

這個就是麥克斯韋位移電流假設。

注意,式( B · L) = 1/c t(E· S)中積分B·L是沿B的環繞方向的線積分, E·S是電場E在三維空間曲面上的分布, 可以認為磁場B在L上的分布【也就是(B·L)】就是電場E在三維空間曲面上的分布因曲面或者電場變化而產生的圓周邊界線上的分布。

所以,磁場是一個線狀環繞場,也可以說是旋渦場,磁場不像電場那樣有一個發散或者收斂中心,所以,磁單極根本就不存在。

相關焦點

  • 磁單極的故事(編者按)
    1931年狄拉克利用數學公式預言了磁單極子的存在;可惜迄今為止,基本的磁單極粒子一直未能被發現。在大爆炸(Big Bang)宇宙模型的三大疑難問題中,「宇宙磁單極子問題」即為其一(另二個問題是「宇宙平坦性問題」和「宇宙視界問題」)。
  • 神秘的磁單極子——大統一理論預言存在的磁單極子為何從未發現?
    當代最成功的物理理論無疑當屬量子力學中的標準模型,儘管這個理論中有19個參數是人為放進去的,並非由理論本身確定,而是依賴於實驗確定,所以難免給人一種因果倒置的感覺。不可否認的是,這個理論是粒子物理學經過幾十年艱苦漫長的研究所達到的頂峰,而且到目前為止,標準模型滿足所有的有關粒子物理學的實驗數據,無一例外。但是,因為標準模型看上去人為的因素太多了,而且並不包含引力,因此物理學家們試圖建立另一個新的包含引力的理論——大統一理論(GUT)。
  • 磁單極是個什麼鬼?
    磁單極的客觀概念是'發現'一種粒子或亞原子粒子是只存在於單一極化的新粒子,磁單極表象為'磁單極粒子'的存在,粒子亞原子粒子的集合體只能是'粒子的躍遷線性單極粒子能量排斥,粒子的存在是非'團簇'集合。中文名稱:磁單極外文名稱:Magnetic monopole磁單極是科學家在理論物理學弦理論中提出的僅帶有北極或南極單一磁極的假設性磁性粒子。
  • 磁單極子,存在或不存在?
    在物理上,相距很近但符號相反的一對電荷或磁荷被稱之為偶極子。如果只有一個出現,就稱之為單極子。電單極很普遍,任何一個帶有電荷的基本粒子都是,比如電子或者夸克。但是磁單極子?到目前為止,我們還從未在自然界發現它的蹤跡。在自然界中,哪怕科學家只找到一個磁單極子,那都深遠地改變現在的物理理論,以及改變我們對我們宇宙的認知。
  • 科學家首次在實物中發現磁單極子的存在
    德國亥姆霍茲聯合會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在德國德勒斯登大學、聖安德魯斯大學、拉普拉塔大學及英國牛津大學同事的協作下,首次觀測到了磁單極子的存在,以及這些磁單極子在一種實際材料中出現的過程。
  • 磁單極子之謎:為什麼沒有單一磁極的磁鐵
    導語:我們可以從理論和實驗兩方面來看電磁場理論。麥克斯韋方程組是經典的電磁場理論,但是這個理論並不能完美解釋為何我們找不到磁單極子,也不能解釋為何電荷都是以固定值存在的。當科學家將麥克斯韋方程組拓展到包含磁單極子,電荷就只能以固定值存在,這使得經典電磁場理論與量子電動力學得到了統一。
  • 發現磁單極子,能得諾貝爾獎嗎?
    即使再進一步劈下去,再小的磁鐵也會N極和S極,不存在只有一個磁極的磁鐵。不劈磁鐵,想製造一塊只有一個磁極的磁鐵也是不可能的。即使把一堆磁鐵以N極向外S極向內的形式擠在一起,得到的大塊頭也並非只有一個磁極。上世紀30年代初,大物理學家狄拉克用優美的數學公式預言只有一個磁極的粒子是可以單獨存在的,並將其命名為磁單極子。
  • 為什麼我們的宇宙沒有磁單極?
    但是磁單極子? 據我們所知,它們不存在。 但是,如果確實如此,我們的宇宙將大為不同。想想,一會兒,電和磁是如何關聯的。如果有電荷移動(也稱為電流),它會產生一個垂直於電荷運動的磁場。 如果有一條直的電線流過電流,它會在電線周圍產生一圈磁場,而如果將載流電線彎曲成環形或線圈,則會在內部產生磁場。事實證明,這是雙向的。
  • 物理所提出拓撲Node-Line半金屬的理論預言
    拓撲半金屬是不同於拓撲絕緣體的一類全新拓撲量子態,是當前凝聚態物理的研究熱點之一。和普通金屬相比,拓撲半金屬的費米面有且只有能帶交叉點。這些能帶交叉點構成了晶格動量空間的磁單極子。根據磁單極子在晶格動量空間的分布,拓撲半金屬可以分為拓撲狄拉克半金屬、外爾半金屬和Node-Line半金屬,組成拓撲半金屬「三重奏」。
  • 重磅發現:磁單極子,在聲學領域首次亮相!
    磁單極子,在聲學領域首次亮相!科克大學(UCC)和牛津大學物理學教授謝默斯·戴維斯(Seamus Davis)帶領一組實驗物理學家發現了磁單極子流體產生的磁性噪聲。這是世界上第一次,研究小組發明了一種磁場噪聲譜儀,它可以讓人類感知到磁單極子噪聲。
  • 發現磁單極?量子氣體揭示彎曲單極子的第一個信號
    如果把一個磁體分成兩半,就會得到兩個新的磁體,每一個都有自己的磁體南北方向。但是一些物理學理論預測了單極磁體的存在——這種情況類似於電荷,它們要麼是正極,要麼是負極。一種特殊的化身——以發現者名字命名的「陽單極子」——最初是在高能物理學的背景下被預測出來,但從未被觀察到。
  • 磁單極的三世三生——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層面的磁單極精講
    。它真的不能容納磁單極嗎?在球坐標系(r ,θ ,φ )中,磁荷量為qm 的磁單極的磁場是或者說,規範場理論是不是存在著沒有奇異性的磁單極解呢?吳大峻和楊振寧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1968年,他們提出了下面的新方案[2] :對θ ∈[0,(π/2)+0+ )的區域(稱為北大半球)取
  • 科學家理論預言並實驗發現磁諧振子體系中拓撲能帶交點
    能帶中的非平凡拓撲的研究在最近的十年裡是凝聚態物理的研究焦點之一。目前,該領域已經從拓撲絕緣體的研究發展到了電子體系和非電子體系中各種類型拓撲態的發現和研究。其中非電子體系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於光子晶體和經典機械波等人造體系中,而真實的晶體裡的拓撲玻色子激發的研究相對較少。其中的部分原因是可以用來有效探測這些拓撲激發的譜學測量手段有限,且實現起來存在諸多困難。
  • 磁單極子噪音首次被「聽」到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日前報導,英國牛津大學物理學教授塞穆斯·戴維斯率領一支實驗物理學家團隊,首次研製出一款磁場噪聲波譜儀,讓人類第一次「聽」到了一個磁單極子流產生的磁噪聲。        磁單極子是展現量子化磁荷的基本粒子。
  • 磁單極子:歷經百年追尋 仍然「芳蹤」難覓
    狄拉克預言磁單極子存在  站在前人研究的肩膀上,19世紀70年代左右,英國物理學家詹姆斯·克拉克·麥克斯韋證明了電磁相互作用的兩個方面:電和磁就像一對親密無間、夫唱婦隨的美滿佳偶。  但實際上,就像再美滿恩愛的夫妻也會有性格上的差異和其他方面的不協調,電和磁也不例外。而且,這種不協調在宏觀和微觀上都有顯著表現。
  • 尋找磁單極子
    因此大家傾向於認為這些效應已經被充分理解,不存在基礎物理層面的未解之謎。誠然,在絕大多數應用場合,這些磁電效應可以用James Clerk Maxwell 在1864 年歸納的Maxwell 方程描述。從更深的層次上,這些效應可以從量子電動力學的角度——粒子物理標準模型的一部分,得到自洽解釋。該理論工作如此之好以至於它能準確給出電子磁偶極矩的前10 位有效數字。
  • 一塊磁鐵再怎麼分割也得不到只有一個磁極的磁鐵,磁單極子存在嗎
    不管是人工磁鐵,還是自然界中存在的磁鐵,甚至就連地球本身這個超大的磁體都是有南北極之分的,那這個世界上存在只有南極或是只有北極的磁體嗎?或者換句話說,理論中的磁單極子存在嗎?雖然實際我們得不到只有南極或者北極的單級磁鐵,但是物理理論中將只擁有南極或者北極的磁體叫做磁單極,就好比電荷一樣,我們知道電分正負,電子帶負電,質子帶正電,而提供存粹南極或者北極的粒子叫做磁單極子。
  • 你覺得有沒有磁單極?尋找磁單極子的最新結果出爐!
    一個多世紀以來,物理學家們一直對這種明顯不存在孤立磁極或「磁單極子」的現象感到困惑。磁單極子的存在似乎是完全自然的;如果觀察到帶有磁荷的粒子,麥克斯韋方程將反映出電與磁之間的完全對稱性。但謎團依然存在:雖然所有已知粒子都是帶電或中性的,但還沒有發現任何粒子是帶帶磁性的,由保羅·狄拉克正式提出了磁單極子的理論。
  • 如果磁力單極子成真,會給我們這個世界帶來新的什麼
    磁單極子是理論物理學弦理論和高能粒子物理中指一些僅帶有N極或S極單一磁極的磁性物質,它們的磁感線分布類似於點電荷的電場線分布,準確的說磁單極粒子是一種『微觀』的一極磁通超導的能效粒子,磁單極粒子的存在,必須是『超導量化』的量子躍遷磁極線性的『納米線性』微量實效粒子
  • 在太極文化中預測並尋找磁單極子是否存在
    在初中物理課本中我們學習了電磁轉化。它們就像一對孿生兄弟一樣電能生磁,磁能生電。通過用毛皮摩擦玻璃棒和用絲綢摩擦橡膠棒我們可以很容易的得到單獨存在的帶正電荷和帶負電荷的電子!但是不管我們怎麼玩弄一塊磁鐵永遠都得不到單獨的磁極子。因為磁極子永遠都是成對的以偶極子的形式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