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的飛船在12.8億公裡外的泰坦星上,拍攝到了一些不可思議的畫面

2021-01-19 科技耶

 

古時候我們沒有高端的外太空探測科技,一直遙望萬裡星空,編織著牛郎織女、嫦娥奔月等美好神話。隨著現代航空技術的逐漸發展,自前蘇聯第一次實現登月的人類壯舉以後,全世界對於地球外的浩瀚宇宙都充滿了好奇和憧憬。就這樣,有關對於太陽系、銀河系是否有其他高智慧生物、是否有稀缺資源的探索一直在繼續。

遙遠的土星有一顆名為泰坦的衛星。它是圍繞土星的最大衛星,它距離地球有12.8億公裡之遠,這是人類藉助宇宙飛船才能接近的距離。美國NASA航空局同世界各國一樣,都在密切勘探著宇宙外星的動向,在一次對土星衛星的航空偵測中,美國派出的卡尼西號宇宙飛船拍攝到了一些令人不可思議的畫面。

在的飛船傳輸回來的圖片上,我們可以看到泰坦星的地表結構,它並不像地球一樣表面凹凸不平,有廣闊的平原、低洼的谷底甚至是經久不衰的冰川地帶,泰坦星上只有籠罩著大地的一片類似小冰滴聚集起來的雲霧,在地面則是擁有著一處巨大的湖泊。更令人們驚訝的是,湖泊不是由水構成的,而是甲烷和乙烷等化學物質,這些液態物質可以供給人們日常生活的能量,雖然地球上也有資源,但是隨著人們的開採速度越來越快,在未來的幾十年後可能就會供不應求。而泰坦星上發現的這個巨大的「資源庫」如果可以經過搬運為地球所用,那將大大緩解地球資源短缺的問題。

可惜的是,在傳輸回簡短的圖像資料後,卡尼西號就不知原因的墜毀了,但是人類對未知宇宙的探索並未停止,泰坦星的豐富資源,其餘星球還沒有被發現的秘密都將在未來一一解鎖。

(圖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往期回放

中國天眼找到地球雙胞胎,相似度99%!霍金:千萬不要去!

這兩位古人最有可能是「外星人」,因為他們的事跡太過神奇莫測

世界上唯一一種由金屬構成的動物,咬一口能讓你掉牙齒

快看看都有誰「在看」呢

相關焦點

  • 人類的飛船在12.8億公裡外的這顆星球上, 到底發現了什麼
    科學家雖然一直尋找宇宙中有可能存在的生命的星球,但是每一次都被現實所打敗,哪怕在遙遠的光年之外確實發現到了宜居的星球,可是因為距離的原因,現在也不得不放棄,只能繼續遠遠的觀測著,所以為了切合實際,科學家們決定還是把目光重新放回到太陽系中來,畢竟這個距離之下,一旦人類發現到了什麼異常,還是有機會去探索的!
  • 人類的飛船,在距地球12.8億公裡的泰坦衛星上,到底發現了什麼?
    科技的發展使得我們探索的腳步越來越遠,對事物的認知也日新月異,其中,在對於外太空的探索上,我們一直在不斷努力,從第一艘宇宙飛船發射到現在的火星探測
  • 這艘飛船在14億公裡之外傳回一張照片,為何讓我們感到不可思議
    ,在1961年4月12日,加加林乘坐世界上第一艘載人飛船,成功進入太空環繞地球飛行了一周,事實證明,我們人類是可以邁向太空的。,在1969年7月20日,飛船成功著陸到月球表面,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林先後踏上月球表面。
  • 14億公裡外一張照片被傳回,到底有何內容?令人感到不可思議
    人類是地球上已知的唯一智慧文明,要知道在數百萬年前,我們的祖先還是非洲大陸上瑟瑟發抖的小可憐,每天只能靠著撿一些野果用來果腹,運氣好的時候可能吃到一些獵食者的殘羹,當然那個時候並不會使用火。但是目前我們已經初具規模,不僅上了天,竟然還登上了月球,38萬公裡外暫時是人類最遠的足跡。未來幾年或者十幾年,人類可能完成載人登陸火星的壯舉,屆時最遠的足跡可能變成了5500萬公裡甚至是4億公裡,這就是火星和地球之間的距離。
  • 1.14億公裡外拍攝地球、月球同框 畫面是這樣的
    下面這張照片展示了在7100萬英裡(1.14億公裡)外,地球和月球同框的罕見畫面,由正在執行任務的OSIRIS-REx探測器所拍攝的。照片左下角的兩個亮點正是7100萬英裡外的地球和月球,而右邊較大亮點則是Bennu(其距離探測器只有27英裡遠)。
  • 184億公裡外飛船發現,有害物質越來越多
    184億公裡外飛船發現,有害物質越來越多了從上個世紀以來,人類對於太空領域的探索和無窮無盡的求知慾,就已經深刻體現出來了。人類目前也已經往太空發射了很多顆探測器飛船。尤其是旅行者一號,被認為已經離開了太陽系,旅行者二號同樣也為人類揭開了很多遙遠的星際太空之謎,然而隨便如此,人類至今對太空的了解依舊是少之甚少的。
  • 離地球181億公裡!太空飛船已遠離太陽系,以每秒15公裡飛向宇宙
    距離地球181億公裡!這艘太空飛船已經遠離太陽系,以每秒15公裡飛向宇宙在寂靜的宇宙空間中,一眼望不到頭的黑暗空間裡,閃爍著無數繁星,有一艘人造宇宙飛船在這樣一個寂靜的世界中閃爍,面向銀河系的中心及其背後的太陽系。
  • 在離地球約6億公裡的星球上,人類飛船再次發現了幾個橢圓白點
    趣味探索訊 在距離地球約6億公裡的深空中存在著一艘人類飛船,這艘飛船正圍繞著一顆巨大星球旋轉,並且來回地進行著多次低空穿越。最近飛船在一次超低空穿越時又拍攝到一張難以置信的圖片,在星球上的華麗旋渦雲群中「彈出」幾個橢圓形大白點。
  • 「泰坦」是太陽系內最適宜人類移民的星球?
    如果人類文明有兩個地球,人類文明可以利用兩個地球的資源,人類文明會發展到何種程度?為了好奇,財富,無窮盡的求知慾.......人類文明永遠不會放棄對宇宙的探索和徵服。太陽系內最適宜人類殖民的星球不是火星也不是月亮而是土衛六(泰坦)。迄今為止泰坦為什麼是人類最宜居的星球?一,土衛六就像「時光機器」即遠古地球。據科學家研究發現,目前的土衛六就是45億年前的地球。
  • 1.5億公裡外的超大核反應爐上,飛船完成難以置信的飛躍
    unny趣發現/訊1.5億公裡外超大核反應爐上,飛船完成難以置信的飛躍在距離地球1.5億公裡外的地方,存在著一個巨大的核反應爐,它是整個太陽系的絕大部分的能量源泉,包括你吃的米飯,開車用的石油等等,它們都是將太陽能轉換成了化學能並儲存了起來。
  • 14億公裡外,飛船從太空傳回一張照片,為何專家看後失去笑容?
    曾幾何時,上天、入地乃是人類的兩大夢想,千百年來,為此做出努力的人層出不窮,他們不僅貢獻了智慧,還給予了後人探索的勇氣。1961年4月,前蘇聯太空人尤裡·加加林成功進入太空,這是人類歷史上的偉大奇蹟,足以載入史冊。不過,人類的野心還不止於此,步入太空僅僅是第一步,若想揭開宇宙之謎,還要走得更遠才行。
  • 在遙遠的未來,土星的衛星「泰坦」,有著孕育生命必要條件
    之後12月25日釋放出惠更斯號探測器在2005年1月14日穿越了泰坦濃厚的大氣層,降落在了泰坦星的表面。帶給了我們更多關於泰坦的畫面,而現在人類對於泰坦的認知多數都來自於卡西尼號探測器和惠更斯號探測器曾傳回的資料。
  • 美國飛船在60億公裡遠拍攝最後一張照片,顯示了7個天體
    為了探索太陽系外星際空間,美國宇航局在1977年9月5日發射了一艘遠航飛船旅行者1號,經過43年零18天日以繼夜的飛行後,終於來到200多億公裡外,成為世界最遠人造物,截止到2020年9月24日,旅行者
  • 69億公裡外飛船發回數據,看到不同的景象,正朝著星際空間飛去
    我們人類發射了很多探測器,有一些探測器在我們地球附近運行,有一些探測器則會飛到太陽系其它大星球附近探索,甚至會登陸到某些外星球表面進行探索。除此之外,還有一些探測器正在朝著太陽系外飛去。經過數年的飛行,在2019年1月1日,新視野號探測器飛越了一顆名為「天涯海角」的小行星,這是我們人類探索過的最遙遠的天體。當時新視野號探測器與我們的距離已經超過64億公裡。
  • 泰坦星在未來會成為人類的太空殖民地嗎?
    說到泰坦星,你會想到什麼呢?滅霸的故鄉?
  • 畫面清晰,好奇號拍攝到像「塑料」異物?
    離地球最遠的旅行者1號探測器飛行40多年,也才超過225億公裡,連太陽系都還沒飛出去。如果到達數光年、數十光年外的系外行星,所需時間將會非常漫長,我們人類顯然是沒法接受的。幸運的是,在我們太陽系內,其實還有一顆潛在的「宜居星球」,那就是火星。和N光年外的系外行星相比,火星可以說是「近在咫尺」,探索火星難度相對低得多。
  • 旅行者2號拍攝到「龍」的畫面,宇宙中到底存在什麼秘密?
    旅行者宇宙飛船上個年代研究出的宇宙專門探測器是科技到達頂峰的美國。就連至今的人類科學技術也不能完全夠製造旅行者系列宇宙飛船的高科技水平。目前,「旅行者1號」距離地球222億公裡。
  • 新視野號抵達64億公裡外,拍到一些照片,讓天文學家們激動不已!
    文/仗劍走天涯新視野號抵達64億公裡外,拍到了一些照片,天文學家們激動不已!人類的好奇心就像是一種致命的毒藥,甚至明知前方有很大的困難,都不可能會停止。目前人類離地球最遠的探測器是美國旅行者一號,很多人都猜測美國的旅行者一號是否已經飛越太陽系了,但是非常可惜美國的旅行者一號並沒有飛過太陽系。在太陽系的最邊緣有一個隕石帶「柯伊伯帶」。正是由於這個隕石帶的存在,使得旅行者一號無法飛躍。
  • 漫威:泰坦星上,鋼鐵俠等人錯失打敗滅霸的機會,只因少了雷神
    泰坦星上鋼鐵俠等人為何會錯失打敗滅霸的機會呢?當鋼鐵俠、奇異博士和小蜘蛛等人無奈被帶到泰坦星,他們和銀河護衛隊等人一起製造了陷阱,利用螳螂的特殊心理控制能力,將他制服。通過滅霸的神情,我們能夠明顯的看到,此時他非常的痛苦。這也是復仇者們打敗滅霸的最好機會。
  • 旅行者2號拍攝到「龍」的畫面,宇宙中到底有怎樣的秘密呢?
    文/仗劍走天涯旅行者2號拍攝到「龍」的畫面,宇宙中到底有怎樣的秘密呢?很多人認為上個世紀是美國科技達到頂峰的一個時代,雖然在近代以來美國的科技並沒有暴露太多,但其實從上個世紀美國的一些所作所為就能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