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號在火星表面發現的「遺蹟」,下個月,天問1號將會一一求證

2021-01-09 騰訊網

「好奇號」於2011年11月發射升空,2012年8月成功登陸火星表面,作為最新一代火星車,其身上配備了核動力電池,是世界上第一臺由核動力驅動的火星車,好奇號身上的一個重要使命,便是探尋火星上的生命元素。

本來設計使用兩年時間,但是在核動力下出色的表現,使它工作延續至今,在將近九年的時間裡,好奇號帶給人們對火星全新的認識。

好奇號火星車

火星環境寒冷而乾燥,對於火星上面是否存在水,曾是長久困擾科學家的一道難題,但是2013年9月份的時候,好奇號給出了肯定的答案,火星上不僅有水,而且水資源還比較豐富,根據好奇號提取的火星土壤樣本發現,水大約佔其總質量的2%,這也就意味著人類未來如果登陸火星的話,就可以從0.03立方米的火星土壤中提取一升的水。

好奇號鑽取火星土壤留下的孔洞

這一結果完全超出了人們的預期,這還只是地表的情況,如果深入地下,水含量可能會更加的豐富,也正是這一重大的發現,為未來人類移民火星提供了重要的先決條件。

同年,好奇號在一個名為黃刀灣(Yellowknife Bay)的地點,發現了一些含有粘土礦物的沉積巖層,表明曾經這裡曾經是一片充滿淡水的湖泊。這裡擁有生命發展所需的所有必要條件,以及微生物所需的一切能量來源,這一發現表明,在早期的火星環境中,誕生生命的可能性很大

火星乾旱的湖泊

2019年10月,好奇號在蓋爾隕石坑內發現了富含礦物鹽的沉積層,這表明了火星曾經是一顆溫暖而溼潤的星球,並且在火星土壤中發現了有機化合物。火星上的這些發現都朝著人類期盼的方向去發展,不禁讓人心中疑惑:火星曾經是否存在過生命,現在仍然存在嗎?

當這疑問發出沒多久,發生了另外一件讓科學家更疑惑的事。最近一篇發表在《科學》的文章在世界上引起巨大的轟動,搭載在好奇號的雷射光譜儀顯示,當好奇號進入一個區域後,那塊區域的甲烷含量在60個火星日的時間裡,飆升了10倍,而當好奇號駛離那塊區域1公裡後,甲烷的含量迅速的消失。

為了保證測試結果的嚴謹,美國航天局的科學家們讓好奇號4次連續在這一區域進行測試,得到的結果都是一致,並且測算出這塊區域的水平距離在200-300米之間,這也就證實了測量的準確性。

好奇號利用科學儀器檢測火星大氣

為何發現甲烷含量升高就引起轟動呢?

在地球上,生物是甲烷氣體的重要來源,也就是說甲烷氣體是跟地球生命捆綁在一起的,有生命活動的時候,才能夠誕生出甲烷氣體。

當然,還有另外一種可能性,會誕生出甲烷氣體,那就是小行星或者彗星降落在火星表面,在太陽風的作用下,揮發形成甲烷氣體升高的情況。但是依據好奇號探測的結果,如果有隕石或者彗星掉落在那一塊區域很容易被探測到,但是好奇號並未在那片小區域中發現隕石撞擊的痕跡,所以就排除了這種可能性

至此就不得不讓人往最有可能的那方面去想了,但是美國航天局的科學家們,對此卻抱著非常謹慎的態度,他們認為甲烷的升高,確實是生命活動的重要可能性之一,但不排除其他可能性的存在,也可能火星上有其他複雜的反應,產生了甲烷的氣體,至於具體結果如何,還得未來人類進一步探查。

在好奇號工作的9年時間裡,不僅利用科學儀器檢測到火星上生命有可能存在的生命元素,還利用其搭載的高解析度相機,拍攝下眾多的相片,而其中的一些相片讓人很疑惑,為火星蒙上一層神秘的面紗,讓人愈發想前往火星一探究竟。

金屬物體

2012年10月7日,好奇號在火星表面發現一個銀質的金屬物體,據現場的相片來看,不太可能是火星原有的物品,很可能是某種物品掉落的一部分。美國航天局懷疑是從好奇號掉落下來的金屬物體,為此他們停止用好奇號的機械臂等可以活動的設備,以評估這塊有可能是好奇號掉落的金屬物品對其造成的影響,但是最後發現好奇號的所有設備運行正常,所以這塊金屬物體到底是不是好奇號掉落的也讓人存疑。

神秘的亮光

神秘的亮光

2014年4月,好奇號發回的一張相片看到遠處的一抹亮光,很像是人造的光源。此後這種亮光被多次發現,是人為還是火星自然環境形成的,至今沒有一個合理的解釋。

好奇號拍攝火星上的不明物體

好奇號火星上的不明物體

天空中的不明物體不是地球的獨有的特產,在好奇號工作的時候,也多次捕捉到天空真飛行的不明物體,至於天空中的物體是自然現象,還是人造飛行物,至今也沒有一個合理的解釋

金屬圓球

金屬圓球

自然界中也可能產生圓球體,但是大多是不太規則的球體形狀,而且表面由於在衝刷滾動過程中坑坑窪窪,像在火星上規則光滑的球體不多見

中間有非常圓孔洞的金屬片

外表被打磨非常光滑的金屬物件

好像設備的零件,放大可以看到上層有一圈管狀的圓孔

帶金屬質感的工藝品

好像好奇者號拍攝曾經在天空中飛的不明物體,掉落在地下了

上面拍攝的物品,它們有些可以勉強用隕石解釋,但是有些卻沒辦法解釋清楚,到底是什麼?,讓人很難想像其是自然界中產生的,這也許就是火星的魅力所在,了解越多就越讓人疑惑。

好似湯勺的物品

好似湯勺的物品

在爬行的動物

2015年11月,在好奇號拍攝的火星相片中,眼尖的網友發大圖片後,發現火星表面好似有巨大的爬行類動物存在,隨後在網上引起巨大的爭議

規則的斷石

類似混凝土的結構

好像被人工在裂縫中填補了石灰的地面

發現金字塔結構的巖石,用已故工程師傑克·馬蒂耶維奇的名字命名

這一組相片也曾經在網上引起巨大的爭議,從這一組相片中可以看出很濃厚的人工痕跡,很像是建築物在無人打理,經過漫長時間形成的殘垣斷壁。而金字塔形的巖石,也是人類在地球以外首次發現這樣結構的物體

每次好奇號發回的相片中,眼尖的網友總是能從其中發現一些讓人疑惑的物體,這也是火星帶給人類最大的謎團,也是火星的魅力所在,讓火星成為一個經久不衰的話題。

目前世界上除了美國,還沒有其他國家的火星車行走在火星表面,美國航天局發布出來的相片,都是經過他們甄選後發布到網上的,我相信這些並不是好奇號發回來的全部,還有多少火星表面的相片沒有發布出來就不得而知,而那些相片就是美國不想讓世界知道的秘密

天問一號趕往火星途中

好在,我國天問一號在趕往火星的路上,在飛行了5個多月後,天問一號飛行距離已經突破4億公裡,距離火星也只差最後一步830萬公裡了。下個月,天問一號也將到達火星軌道,隨即登陸火星,到時候將拍攝回屬於自己的相片。

到那時候,火星表面是不是如好奇者拍攝一樣,將一一得到證實,我們也將考證火星表面曾經時候誕生過生命,現在是否還在?

相關焦點

  • 「天問一號」的前輩「好奇」號登陸火星後都做了什麼?
    目前,美國三個探測器在火星上的前景並不樂觀:「勇氣」號在完成5年多的任務後被困在鬆軟的土壤中;「鳳凰」號已徹底失聯,因為太陽能電池板難以抵禦嚴寒天氣,其供電能力急劇下降,與地球失去聯繫,「機遇」仍在探索中火星表面,正期待著新夥伴的到來。「好奇」從甘迺迪航天中心發射升空,飛行8個半月,抵達火星。現如天問一號將在未來加入探測火星的隊伍。
  • 日行30萬公裡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與美國好奇號有何區別?
    「天問一號」邁出了我國探索行星和宇宙的第一步,而它將在7個月的跋涉後抵達火星,開啟火星的探索之旅,在火星的軌道上進行環繞運行,登陸火星,在其表面進行巡視探測等工作。那我國的「天問一號」和美國的「好奇號」有什麼區別嗎?
  • 在火星超3000天,好奇號探測器曾傳回全景圖,看到的火星是這樣的
    好奇號火星車是在2011年11月發射升空的,經過數月的飛行,在2012年8月成功著陸到火星表面的蓋爾隕石坑內。截止至2021年1月12日,好奇號探測器迎來了在這顆紅色星球上度過的第3000個火星日,相當於3081個地球日(1個火星日相當於24小時39分鐘,1個地球日相當於23小時56分)。
  • 火星上的「好奇號」現在在幹嘛?
    好奇號火星車於2011年11月發射,2012年8月抵達火星展開探測,首要的目標是在火星的蓋爾撞擊坑展開探測。從圖片中看,好奇號火星車就像是一個「小傢伙」,其實好奇號火星車高度2.1米,寬度2.8米,長度3米,車輪的直徑就有半米,機械臂長達2.1米,整個車身在地球上重0.9噸,看吧,這可不是一個小傢伙。
  • 畫面清晰,好奇號拍攝到像「塑料」異物?NASA:照片是在火星拍的
    離地球最遠的旅行者1號探測器飛行40多年,也才超過225億公裡,連太陽系都還沒飛出去。如果到達數光年、數十光年外的系外行星,所需時間將會非常漫長,我們人類顯然是沒法接受的。幸運的是,在我們太陽系內,其實還有一顆潛在的「宜居星球」,那就是火星。和N光年外的系外行星相比,火星可以說是「近在咫尺」,探索火星難度相對低得多。
  • 毅力號飛奔火星探測生命……希望號、天問一號:不見不散
    這個7月,火星探測之旅不孤單。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希望號火星探測器7月20日從日本發射升空;7月23日,我國的天問一號發射升空。毅力號以2012年登陸火星的好奇號為模型打造,並有了多方面的升級:能在火星表面上行得更快,駛得更遠,還可以繞過更多障礙物;自動駕駛系統全面升級;車輪更Q彈,利於在複雜地形下圓滑進擊;更兇殘的是NASA還為它配備了無人駕駛直升機獨創號
  • 天問一號成功發射,7月後抵達火星,和美國好奇號有什麼不同
    這意味著,天問一號將和美國好奇號將同臺探測火星。那它兩到底有什麼不同呢?1、探測任務天問一號要實現在沒有任何經驗的情況下,做到一次發射同時完成環繞、著陸、巡視3種探測目標。這個難度相當之大。從地球發射開始,需要經歷地火轉移、減速變軌、著陸火星、釋放火星車等等步驟,全程大約5500萬公裡行程,任何一個步驟出現問題都意味著任務失敗。
  • 「好奇號」拍到UFO降落火星
    自從「好奇號」於2011年8月成功降落火星之後已經給地球上的人們帶來了太多驚喜,不過近日YouTube用戶UFOvni2012在一段好奇號所拍攝錄像中的發現還是引起了不小的轟動。從名字就可以看出,UFOvni2012應該是一名UFO狂熱者,而此次他在好奇好視頻中的新發現也與此有關。
  • 好奇號在火星上的發現,子彈?勺子?鐵球?現在終於有高清的了
    火星的環境相比於金星來說,那是非常優秀的,薄薄的大氣層可以讓軌道探測器更好地探測,而火星車也可以降落在火星表面進行移動探測,了解更詳細的火星環境。想要真正了解火星,火星車是必不可少的探測工具,美國宇航局於2011年11月發射了人類首個核動力火星探測器好奇號,經過半年多的飛行,終於在2012年8月成功登上火星表面。
  • 「好奇」號發現火星古綠洲
    「好奇號」工作模型開始沙漠測試。這幅圖景正在美國宇航局「好奇」號漫遊者的科學家面前徐徐展開。想像一下,蓋爾隕石坑的地面上點綴著池塘,這是一個寬150公裡的古老盆地,「好奇」號正在進行探索。水流可能曾衝擊隕石坑的牆壁,衝向其底部。如果通過快進觀看歷史,你會發現這些水道先是溢出,然後乾涸,這個循環可能在數百萬年裡重複了無數次。「好奇」號的科學家在近日發表於《自然—地球科學》的論文中描述了這樣的景觀。
  • 天問一號火星車的獨門武器,可以用來尋找埋葬的遺蹟
    天問一號在7月23日由長徵5號火箭在海南文昌發射成功,它包含了軌道器,著陸器,火星車等三個部分載荷,其中火星車通過著陸器降落到火星表面,而後離開著落器四處巡遊火星表面。好奇號和機遇號是美國火星車中最著名的兩輛,機遇號在2019年2月退役之後,好奇號是目前唯一在火星表面工作的火星車,它目前還在火星表面遊蕩,分析巖石,拍攝照片。必須要承認,美國目前是火星探索能力最強大的國家,但天問一號也有它自己的獨門武器,它第一次在火星車帶上一種儀器,探地雷達。
  • 毅力號2月就要到達火星,天問一號還要多久?
    據外媒SlashGear的消息稱,NASA的毅力號火星車又準備到火星了,此前的索傑納號、機遇號、勇氣號、好奇號都在火星立下了汗馬功勞,而如今毅力號的延續,將會於2月18日到達火星並且為人們帶來火星的第一「聲」。因為此前的火星車大多數都是在做地質研究,以及氣候研究等等,科學家們一直沒有對火星的環境聲音做出探測。
  • 7月23日我國「天問1號」發射成功,將於一年後著陸在火星表面
    2020年7月23日,我國的第1顆火星探測器「天問1號」由長徵5號運載火箭在海南島東北海岸的「中國文昌發射場」發射升空,如果一切順利,探測器將會在7個月後抵達火星,並開展火星探測任務。 「天問1號」搭載了環繞火星的環繞器,和著陸在火星表面的著陸器,以及從著陸器上開下來的巡視器,將一次實現對火星的繞、著、巡。
  • 畫面清晰,好奇號拍攝到像「塑料」異物?
    這些發現表明,我們離尋找「第二家園」、尋找外星生命又前進了一步。    不過,從當前的科技發展水平來看,即使是發現了宜居的系外行星,我們在短時間內也沒法抵達,實在是太遠了。離地球最遠的旅行者1號探測器飛行40多年,也才超過225億公裡,連太陽系都還沒飛出去。如果到達數光年、數十光年外的系外行星,所需時間將會非常漫長,我們人類顯然是沒法接受的。
  • 好奇號的自拍照,讓我們看到了真實的火星表面,會是什麼樣子?
    隨著人類科技的不斷進步,火星探測器也不斷改進,越來越先進。到了2011年的火星時間窗口,科學家發射了以核動力為能源的好奇號火星探測器,它集合了當時人類最強大的太空科技,誰也沒有想到,好奇號在後來的探索歲月裡,為人類了解火星做出了巨大貢獻。好奇號在到達火星之後就開始了它的移動探索之路,在不斷移動的過程中拍攝了很多火星照片。
  • 天問一號成功發射,7個月後將抵達火星,和美國好奇號有什麼不同
    今日,我國首顆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升空,預計飛行7個月後,會變軌到火星軌道,並開始環繞火星。當在火星軌道上找到合適時機時,就會開始降低軌道高度,並進行著陸。在著陸器成功著陸火星後,著陸器需要釋放火星車,火星車被釋放後開始巡視,並進行科學探測任務。這意味著,天問一號將和美國好奇號將同臺探測火星。那它兩到底有什麼不同呢?
  • 火星探傷:我國的「天問1號」和美國的「恆心號」著陸點
    本年火星探傷窗口期,我國的「天問1號」、阿聯的「希望號」和美國的恆心號已全部放射結束,未來便是需要在深空中飛行大約7個月的時間,以後到達火星並著陸。固然阿聯的「希望號」探傷器其實不會實施著陸職責,它只會在間隔火星表面2-4萬千米的軌道上環火運行。
  • 中國天問一號與美國好奇號,同為探測器,兩者有什麼區別?
    美國一直是探索火星的先行者,在上個世紀就已經發射了多顆探測器,勇氣號,機遇號,好奇號等等,在幾十年後,2020年7月23日中國第1顆運載火箭,天天問1號火星探測器才正式發射,開啟了我國對於火星的探測,從時間上來看,我國比美國要晚了幾十年的時間。那麼同為探測器,中國的天問1號日行30萬裡,和美國的好奇號之間兩者有怎樣的區別呢?
  • 「好奇號」登陸火星8周年,至今仍在運作,它在火星上都幹些啥?
    從2012年登陸至今,好奇號已經在火星了度過了整整8年。在這8年時間裡,好奇號一直保持著極為良好的狀態,至今也仍在工作。那麼,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好奇號在這八年裡都幹了些什麼?,其任務是在火星表面虛照生命元素。
  • 漫畫圖解:「毅力號」今年7月飛往火星,好奇號發現疑似生命證據
    一個由天體生物學家組成的國際團隊宣稱,美國宇航局的好奇號火星探測器發現的有機分子可能是火星上存在生命的證據。在今年2月《天體生物學》雜誌上發表的文章中,研究小組認為,「噻吩」的存在可能是紅色星球上古代生命的跡象。「噻吩」是在地球上的煤、原油和白松露中發現的一種特殊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