毅力號飛奔火星探測生命……希望號、天問一號:不見不散

2020-07-31 世界科學

這個7月,火星探測之旅不孤單。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希望號火星探測器7月20日從日本發射升空;7月23日,我國的天問一號發射升空。

北京時間7月30日的19:50(美國東部7月30日上午7:50),美國宇航局(NASA)將向火星發射他們的第5架火星探測器毅力號。

如果一切順利,該任務很可能會結束一個重大疑問:

火星上是否存在過生命?

毅力號以2012年登陸火星的好奇號為模型打造,並有了多方面的升級:

  • 能在火星表面上行得更快,駛得更遠,還可以繞過更多障礙物;

  • 自動駕駛系統全面升級;

  • 車輪更Q彈,利於在複雜地形下圓滑進擊;

  • 更兇殘的是NASA還為它配備了無人駕駛直升機獨創號(Ingenuity),這雙猛虎之翼將會成為第一架在另一個星球上升騰的飛機。

毅力號的任務之一是進行一項在火星大氣中產生氧氣的實驗,以此證明把火星當作未來的火箭燃料工廠這一概念的正確性。

毅力號飛奔火星探測生命……希望號、天問一號:不見不散

毅力號搭載了各路裝備。其中攝像頭配備了23個(前輩好奇號只有17個)

先前4架火星漫遊車的探索目標都著眼於火星是否存在過生命活動,所獲得的答案是:火星表面曾有過水,但也僅僅有過水——這是目前可以確定的;當前的火星環境裡存在一部分有機物——但這沒法推導出「有過生命」的結論

毅力號之所以有望解決上面的問題,是因為它將全面搜索火星表面的凍土中可能存在的微生物。

NASA噴氣推進實驗室的機器人工程師菲利普•塗(Philip Twu)表示:「這次火星任務將是第一次直接搜索生命體遺蹟的任務。」塗此前協助設計了毅力號的自動駕駛系統。

除了收集可能包含生命遺蹟的巖石樣本,毅力號後續可能還要把樣本大包返回地球。

「恐怖7分鐘」

開始搜索前,漫遊者先得長途飛行抵達火星。這場太空穿越將耗時7個月之久。

2021年2月順利抵達後,它也還要像前輩所經歷的那樣,克服登陸的困難:

一方面,漫遊車及其攜帶的各類小物件太重,重達1噸;

另一方面,火星的大氣層比地球上的稀薄,因此降落傘的力度不夠。所以毅力號將無法只依靠降落傘著陸,必須通過緩衝裝置(例如緩衝火箭)吸收掉衝擊載荷,實現軟著陸。

毅力號飛奔火星探測生命……希望號、天問一號:不見不散

藝術家對毅力號著陸場景的想像

火星距地球太遙遠,我們發送給它的任何無線電信號都會有一定時間的延遲。此前好奇號在執行任務途中將信號發回地球,花了13分鐘。同樣的,毅力號也會因為信號延遲而無法在著陸過程中得到地球方面的實時控制;它將自行完成一系列機動操作,包括選擇完美著陸點,以及將速度從12000英裡每小時降至0。

毅力號飛奔火星探測生命……希望號、天問一號:不見不散

毅力號的降落將完全由其自行控制

NASA的工程師們稱這次登陸為「恐怖7分鐘」(seven minutes ofterror,降落過程差不多耗時7分鐘)。「在它安全著陸並將無線電信息發送回地球之前,我們都無法確定它是不是還好好的。」

毅力號身上那些增加的攝像頭能把降落過程拍下來,然後把視頻分享回地球。此前的先行者們都沒這操作。

另一方面,儘管好奇號於2012年展示了完美著陸,毅力號任務的項目副主管馬特·華萊士(MattWallace)仍焦慮難安:

「到那恐怖7分鐘的階段,我們的心會像布萊克伍德《幽魂島》裡的主人公在深夜看到印第安人闖入屋中時那樣瘋狂跳動。著陸是整個任務裡最危險的部分,而且降落程序一旦開始,NASA是控制不了漫遊車的。一種糟糕的可能性是我們會無力地通過回看見證一場災難性的失敗。」

尋找洪荒時的生命

好奇號降落在乾涸的古老湖床蓋爾環形山(GaleCrater)處。毅力號的落點則是傑澤羅火山口(JezeroCrater),那裡曾是一條河流的三角洲,地形相比蓋爾略加險惡。

塗表示:「那裡可能有更多的巖石,更多的懸崖;更複雜的地形要求毅力號以更智能的行動技巧開展搜索工作。一切都必須完美運行,如果漫遊車卡在了什麼地方,或是摔壞了車輪,那就只能等死了,因為沒有火星拖車把它拉回維修廠。這些擔憂並非杞人憂天,去年NASA的洞察號著陸器就曾在鑽地過程中發生了的熱探針被卡住的意外。」

但高風險自有高回報。NASA行星科學部主任洛莉·格拉茲(Lori Glaze)說道:「如果火星上確實曾存在生命,那裡就是保存證據的地方。」

毅力號飛奔火星探測生命……希望號、天問一號:不見不散

傑澤羅火山口有著34億年歷史。作為河流三角洲的遺址,它是尋找生命遺蹟的理想場所

麻省理工學院的地球生物學家坦賈·波薩克(Tanja Bosak)解釋道:「河床中有很多古老的黏土礦物質,過往的沉降運動或許幫它們吸收到了微生物留下的有機分子。」所以想要找微生物化石,它們是最佳選擇。

毅力號飛奔火星探測生命……希望號、天問一號:不見不散

毅力號的任務將持續一個火星年(1.88個地球年)

進入三角洲後,毅力號將藉助其攝像頭和各種化學傳感器尋找最有可能藏著微生物遺蹟的巖石。地球上的科學家根據採集到的數據確定數十個需要鑽取的樣本。鑽取完成後,巖石樣本將被存放在毅力號內部的特殊試管裡。

未來人們還將向火星發送新的漫遊車,進行樣本的交接,然後通過小型火箭將它們發射回地球。

資料來源:

NASA’s latest rover is our best chance yet to find life on Mars NASA

毅力號飛奔火星探測生命……希望號、天問一號:不見不散

相關焦點

  • 天問一號VS毅力號,詳解中美兩國火星任務使用技術!
    另一個在7月23日,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剩下的就是美國"毅力號"火星探測任務,最新的消息它會將於7月30日發射。對於它們的內容,我發現有很多人在說了。通過這些設備,咱們可以對火星形態、地質學、礦物學、空間環境、土壤和水冰分布等進行最全面分析。而毅力號這邊呢?它的任務包括尋找可能在火星上存在過的生命跡象、探測火星地質、收集樣本以送回地球,嘗試利用火星大氣製造氧氣等等。
  • 天問一號VS毅力號,詳解中美兩國火星任務使用技術
    序言中美阿三國爭霸火星大賽已經陸續開始。其中兩個已經出發:一個在7月20日,阿聯「希望號」火星探測器在日本成功發射升空。另一個在7月23日,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
  • 中國天問一號順利發射,2020火星任務僅剩美國毅力號
    2020年7月23日12時40分左右,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長徵5號運載火箭成功將天問一號發射升空,經過2000多秒的飛行後,長徵5號和天問一號實現箭星分離,天問一號順利展開太陽能板,發射任務圓滿完成。天問一號將在地火軌道上,利用太陽能向火星移動,將在2021年2月進行火星入軌,完成入軌進行系統檢測,2個月後開始執行火星著陸任務。
  • 2020全球有哪些火星計劃,天問一號、毅力號、富蘭克林號、希望號
    美國已經在火星上登陸了4架探測器分別為探路者號(1997年)、勇氣號(2004年)、機遇號(2004年)、好奇號(2012年),這次的毅力號有巨大的改進,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在毅力號的上面搭載了一架小型飛機用於探測火星上的大氣層。
  • 天問一號飛上太空,而毅力號卻頻頻出現問題,它還能抵達火星嗎?
    不過我國對火星的探測卻寥寥無幾,於是為了探測火星,我國決定發射天問一號,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中國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將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升空,飛行2000多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
  • 天問一號飛上太空,而毅力號卻頻頻出現問題,它還能抵達火星嗎?
    ,於是為了探測火星,我國決定發射天問一號,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中國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將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升空,飛行2000多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
  • 為什麼天問一號登陸火星要等待夏季來臨,而美國的毅力號不用等?
    天問一號登陸烏託邦平原的地表樣貌大概就是這樣,布滿了巖石塊,也可能可以找到更開闊的登陸地面。由於離火星赤道較遠,當天問一號明年2月進入火星軌道時,烏託邦平原的氣候環境仍然十分惡劣,不適合天問一號登陸。所以,有專家表示,即便是無需進行其他探測工作,登陸的時間也需要等待數月,直到氣溫適宜的火星的夏季來臨。相比之下,美國毅力號探測器本次登陸點選擇在傑澤羅隕石坑,更靠近火星赤道,氣候環境會稍好些,而且美國探測器已多次登陸火星,經驗豐富。所以,毅力號到達後,沒有環繞等待的時間,而是直接登陸。
  • 希望號升空,天問一號發射成功,探測火星生命的秘密「西瓜視頻」
    7月20日凌晨,阿聯「希望」號火星探測器在日本鹿兒島縣種子島航天中心成功發射,這也是中東首個火星探測器,「希望」號將飛行近5萬公裡,耗時200多天,預計在2021年2月能抵達火星,進行對火星大氣的探測任務。「希望」號的發射也為全世界拉開了火星探測的序幕,我們國家的「天問一號」也計劃在7月23號發射,與此同時,美國的「毅力號」也計劃在7月某天發射向火星進行探測任務。
  • 除了動力來源,天問一號和毅力號在這些方面也大有不同
    這個7月,人類共有三個火星探測器依次成功出發,阿聯希望號環繞器,中國天問一號環繞器/著陸器/巡視器,美國毅力號/巡視器號直升機。作為本次探索火星的兩位選手,不論是繼承前輩意志的好奇號,還是承載無數國人希望的天問一號,都將代替全人類邁向無盡的深空。中美兩國開展火星探索的時間不同,所以在技術上有一些差距無可厚非,不過有了對比差距,才知道我們應該在哪些地方發力。
  • NASA毅力號成功發射,為什麼它能比天問一號提早3個月登陸火星?
    在今年夏天的火星發射窗口期間,可謂是熱鬧非凡,人類相繼向火星發射了三個探測器,先是阿聯的希望號,再是中國的天問一號,最後是美國的毅力號。預計這三個探測器都會在大約半年後飛抵火星,並對火星開展探測。預計在明年2月份,三個探測器都會進入火星軌道,成為繞著火星運動的衛星。其中希望號是軌道器,不會登陸火星,只有我國的天問一號和美國的毅力號將會在火星表面登陸。
  • 天問一號速度接近30千米/秒,為何比美毅力號晚著陸火星3個月
    美國好奇號傳回的火星景觀大家也看到了,火星表面到處都是乾旱的荒漠,不存在任何生命,歐航局火星快車探測數據顯示,火星空氣十分稀薄,密度僅為地球大氣的1%,因此保溫效果很不理想,就算在陽光明媚的白天,火星表面溫度都處在零下幾十攝氏度。
  • 天問一號速度接近30千米/秒,為何比美毅力號晚著陸火星3個月
    美國好奇號傳回的火星景觀大家也看到了,火星表面到處都是乾旱的荒漠,不存在任何生命,歐航局火星快車探測數據顯示,火星空氣十分稀薄,密度僅為地球大氣的1%,因此保溫效果很不理想,就算在陽光明媚的白天,火星表面溫度都處在零下幾十攝氏度。
  • 天問一號速度接近30千米/秒,為何比美國毅力號晚著陸火星3個月?
    美國好奇號傳回的火星景觀大家也看到了,火星表面到處都是乾旱的荒漠,不存在任何生命,歐航局火星快車探測數據顯示,火星空氣十分稀薄,密度僅為地球大氣的1%,因此保溫效果很不理想,就算在陽光明媚的白天,火星表面溫度都處在零下幾十攝氏度。
  • 中國「天問一號」即將發射,2020火星年,圍觀各國火星探測計劃
    2020 年有短短幾周時間,太陽、地球和火星成一條直線,地球與火星之間的距離最短,不到 5400 萬公裡,是火星探測器發射的最佳時機,如果錯過這種情況直到 2022 年才會再次出現。此前,已經公布了四大火星探測器發射計劃,分別是中國天問一號、美國毅力號、阿聯希望號(由日本 H-2A 火箭發射),以及歐盟及俄羅斯的羅莎琳德·富蘭克林。
  • 毅力號2月就要到達火星,天問一號還要多久?
    據外媒SlashGear的消息稱,NASA的毅力號火星車又準備到火星了,此前的索傑納號、機遇號、勇氣號、好奇號都在火星立下了汗馬功勞,而如今毅力號的延續,將會於2月18日到達火星並且為人們帶來火星的第一「聲」。因為此前的火星車大多數都是在做地質研究,以及氣候研究等等,科學家們一直沒有對火星的環境聲音做出探測。
  • NASA毅力號發射成功,火星探測任務全部升空,火星再相遇
    7月30日19點50分左右,NASA毅力號在美國佛羅裡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發射升空。毅力號是2020年火星發射窗口期的最後一個火星探測器,雖然世界火星探測的成功率普遍不高,NASA近年的成功率卻達到了88%,9次任務中只有1次失敗。 毅力號——成功率99%?
  • 中國「天問一號」即將發射,2020火星年,圍觀各國火星探測計劃!
    >美國毅力號、阿聯希望號(由日本 H-2A 火箭發射),以及歐盟及俄羅斯的羅莎琳德·富蘭克林。同步直播活動定於青海省海西州冷湖「火星營地」的冷湖實驗室,進行異地發射直播和報導。本次直播也是冷湖實驗室首次公開亮相。 據了解,選擇在青海冷湖火星營地的冷湖實驗室報導天問一號發射,是因為冷湖火星營地是中國首個火星模擬基地,在這片」地球上最不像地球的地方,模擬出未來人類移居火星後的生存環境,並進行「火星移居」的課題研究。
  • 天問一號飛向火星,開啟7個月旅程,為何叫「天問」,探測...
    據人民日報消息,7月23日午間,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發射升空。「天問」源自屈原長詩▲▲▲我國行星探測任務命名為「天問」,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命名為「天問一號」, 而後續行星探測任務將依次編號。「天問」名稱來源於中國偉大詩人屈原的長詩,九天之際,安放安屬?隅隈多有,誰知其數?天何所沓?十二焉分?日月安屬?
  • 天問一號將使中國坐上火星探測第二把交椅,但相比老美仍落後15年
    「天問一號」就要發射了,這個承載著14億人火星夢想的探測器,將一次實現「繞、落、巡」,如果成功的話,將使中國在火星探測領域一舉甩開其它競爭者,達到僅次於美國的水平,相當給力。但美國的水平畢竟還是相當高的,目前在火星表面還在運作的探測器就有兩個,而最新的「毅力號」也將在這個時間段發射,人馬君估計領先我國至少15年。
  • 益陽:七彩暑假2020"火星年"天問一號
    湖南教育新聞網·教育影像志訊(特約記者 曹國軍 通訊員 張紅豔)地球與火星的這個會合周期是 26 個月,每 26 個月會出現一次&34;的火星探測發射窗口期,2020 年是火星探測器發射的最佳時機,如果錯過這種情況直到 2022 年才會再次出現。已經公布了四大火星探測器發射計劃,分別是中國天問一號、美國毅力號、阿聯希望號(由日本 H-2A 火箭發射),以及歐盟及俄羅斯的羅莎琳德·富蘭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