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探傷:我國的「天問1號」和美國的「恆心號」著陸點

2020-08-25 老林家

本年火星探傷窗口期,我國的「天問1號」、阿聯的「希望號」和美國的恆心號已全部放射結束,未來便是需要在深空中飛行大約7個月的時間,以後到達火星並著陸。固然阿聯的「希望號」探傷器其實不會實施著陸職責,它只會在間隔火星表面2-4萬千米的軌道上環火運行。



美國的「恆心號」首要便是像它的前輩「納悶號」雷同,軟著陸於火星表面,並且在火星表面上巡查探查,首要職責是探傷火星表面上或許保存的遠古微生物陳跡。而我國的天問1號探傷器有3個首要職責,需要1次性結束繞火星運行、在火星上軟著陸同期恰當火星車在火星上巡查。職責分別,也就定奪了著陸時間的分別。



火星探傷現實上是系統工程,尤其是這類間隔我們非常遠的天體探傷,火星間隔我們近來的時間5500萬千米,最遠的時間到達4億千米,因為我們的航天探傷工程起步較晚,對待火星的了解並沒有那麼細緻,因而也不或許1進入火星軌道就乾脆奔著著陸點而去。



意義是非常簡單的,你去到1個不懂的場所,還需要熟識少許周邊的情況,才定奪是不是在這裡安營紮寨。



而美國的恆心號就分別了,NASA對待火星的探傷單幹是非常明晰的,美國在2005年放射了火星勘測軌道飛行器(Mars Reconnaissance Orbiter, 簡稱MRO),這個繞火星運行的探傷器首要目的便是接續的「掃描火星」,會後續的著陸器尋找潛伏的登岸點,同期也起到中繼通信的目的。



而這1次「恆心號」火星車的著陸點是傑澤羅隕坑(Jezero Crater),早在2018年就已被確認的登岸點,同期MRO也實行了詳細的探傷準備,也便是說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了。這個撞擊坑直徑50千米,科學家認為這類或許隱藏著遠古時期火星生命的秘密,在3十多億年前傑澤羅隕坑邊緣或許是1個河流3角洲,並且有著龐雜的湖泊,適宜微生物餬口的情況。



簡單來說恆心號火星車放射以前,就已把著陸點斷定結束,並且對周邊情況做了團結的剖析,已斷定便是這個位置了,半途不或許產生其餘狀況,「恆心號」火星車1到火星乾脆就奔去著陸了。



但是我國「天問1號」除著陸的職責外,還需要繞行火星,同期對著陸點實行探傷,因而真實著陸的時間就會稍晚於美國的「恆心號」,固然時間上根源不用去爭搶,最終的樂成才是最為關鍵。NASA探傷太陽系天體大要上都接納類似的模式,都是提早會放射軌道勘測器,實行著陸點的提早定位和勘查,例如月球探傷NASA也有本人的月球軌道勘測器,既能起到中繼通信的目的,也能幫助提早往探查。


「恆心號」此次的職責有幾個關鍵點,起初要結束遠古生命陳跡的探傷、其次是在火星表面藉助火星大氣實行純洋製造,第3點便是「恆心號」腹部還吊掛有小型的直升機,在火星表面選準位置以後實行開釋。這也是人類初次實施這樣的職責,因為火星表面大氣層非常稀薄,大要上是地球的百分之1擺布,要想讓飛行器升起難度很大。


但是如果最終可以樂成,那麼將首創新的探傷方式,今後太空人登岸火星也可以藉助它們實行遠間隔的探傷。


「好飯不怕晚」,我國的天問1號要晚於恆心號著陸火星,首要甚至於因為探傷職責的分別,現實上在深空中飛行的速率各人各人沒有什麼勝負之分,除關鍵點的調速制動,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慣性滑行。


我國天問1號預計到達火星軌道的時間是2021年2月尾3月初,登岸火星的時間在2021年5月份。美國恆心號火星車1到火星乾脆實施著陸行動,大約是在2021年2月18日,時間上要比天問1號早了3個月擺布。


文/老林家,圖片來源收集侵刪。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請大家多多「關注」我吧.


相關焦點

  • 我國「天問1號」放射火星探傷器超越美國
    2020年7月23日註定又是1個載入人類史冊的龐大日子,這1天我國樂成放射火星探傷器「天問1號」。儘管在火星探傷領域美國爭先邁出了第1步,早我國很多年就樂成放射火星探傷器乃至登岸火星。但是「天問1號」卻在手藝上遙遙超越美國,我國再次結束1項歷史性豪舉,並由此掀開了我國火星探索的序幕。
  • 3項火星任務將於7月啟動 中國天問1號發射有太多未知秘密
    3項火星任務將於7月啟動 中國裡程碑發射有太多未解之謎一周多後,第二個火星任務的是中國,我國將陸續進行具有裡程碑意義的發射。7月23日,中國有史以來首次自主完成的火星飛行任務,即「天問1號」,計劃升空於2021年3月5日的抵達火星。
  • 天問一號速度接近30千米/秒,為何比美國毅力號晚著陸火星3個月?
    在航天領域中,儘管我國起步相對於美俄要晚,但經過幾十年披星戴月的追趕,我國再也不是幾十年前的中國了,一躍成為航天大國,我國自主製造的高科技太空飛行器讓美國專家看後都感到有壓力,尤其是正飛往火星的中國天問一號,某一方面技術已超過美國。那麼我們就來了解一下,現在最讓我們關心的天問一號,自發射以來它做了些什麼,現在與火星距離有多少遠,為什麼比美國毅力號晚著陸3個月?
  • 美國毅力號比中國天問一號晚發射7天,為什麼能早3個月著陸火星?
    在剛剛過去的一周裡,也就是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首顆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託舉升空。在火箭飛行2167秒(約36.1分鐘)後,探測器被成功送入預定軌道,由此開啟了我國的火星探測之旅,同時這也是我國繼探月工程之後向行星探測邁出的第一步。
  • 美國將發射「恆心」號探測車搜尋火星生命跡象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當下最先進的火星探測車——「恆心」號預計將於7月30日從地球發射升空,其任務是尋找形成於35億年前的火星三角洲上的古代微生物生命跡象。據法國24小時電視臺(France 24)14日報導,由於新冠疫情的影響,NASA已經進行了數月的遠程工作,不過「恆心」號這項耗資27億美元的探測任務並未受到影響。NASA局長吉姆·布裡德斯廷(Jim Bridestine)近日強調,鑑於地球和火星每隔26個月才會在太陽的同一側,因而此次發射窗口不容錯過。
  • 天問1號比毅力號早發射7天,卻晚90天著陸,這是為何?
    今年7月份是火星的窗口期,這時非常適合發射火星探測器,主要是因為地球與火星相距的距離是最短的,探測器到達火星的成功率也最高。因此,中國與美國先後發射了火星探測器,中國自主建設的「天問1號」和美國打造的「毅力號」都趁著這段時間發射火星探索火星,對火星開始新的研究。
  • 7月23日我國「天問1號」發射成功,將於一年後著陸在火星表面
    2020年7月23日,我國的第1顆火星探測器「天問1號」由長徵5號運載火箭在海南島東北海岸的「中國文昌發射場」發射升空,如果一切順利,探測器將會在7個月後抵達火星,並開展火星探測任務。 「天問1號」搭載了環繞火星的環繞器,和著陸在火星表面的著陸器,以及從著陸器上開下來的巡視器,將一次實現對火星的繞、著、巡。
  • 天問一號速度接近30千米/秒,為何比美毅力號晚著陸火星3個月
    那麼我們就來了解一下,現在最讓我們關心的天問一號,自發射以來它做了些什麼,現在與火星距離有多少遠,為什麼比美國毅力號晚著陸3個月? 為何比美國毅力號晚著陸火星3個月? 我國天問一號預計在2021年5月實施著陸,而美國毅力號預計在2021年2月18日實施著陸,要知道我國天問一號還比美國毅力號要早好幾天發射,飛行速度達到29.93千米/秒,難道美國毅力號比中國天問一號飛行速度要快,然後在中途反超了天問一號?
  • 天問一號速度接近30千米/秒,為何比美毅力號晚著陸火星3個月
    6380萬千米,在天問1號看來,現在的火星比地球還要近,火星成為天空最明亮的一顆星星。我國天問一號預計在2021年5月實施著陸,而美國毅力號預計在2021年2月18日實施著陸,要知道我國天問一號還比美國毅力號要早好幾天發射,飛行速度達到29.93千米/秒,難道美國毅力號比中國天問一號飛行速度要快
  • 美國毅力號比中國天問一號晚發射7天,卻為什麼能早3個月著陸火星
    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是一個歷史性的時刻,我國的第一個火星探測器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升空。經歷了約36.1分鐘的飛行後,成功進入了預定軌道,標誌著我國的航天探測進入了一個新的裡程碑。根據專家預測,「天問一號」需要經過大約210天的火星之旅才能抵達火星軌道,也就是2021年2月底或3月初的時候到達火星相應軌道,並於2021年5月才會降落到火星北半球烏託邦平原上,之後才能進行火星探測之行。就在我國的火星探測器升空後的一周左右,美國「毅力號」火星車搭乘阿特拉斯-5型運載火箭發射升空,這是世界航天界的又一重大新聞。
  • 發射時間差不多,為什麼毅力號探測器比天問一號早幾個月著陸火星
    ,一個是美國的毅力號火星探測器,另一個則是阿聯的希望號火星探測器。在這3個火星探測器中,天問一號和毅力號都會將火星車送上火星的表面,在火星表面展開科學研究。其中,毅力號火星探測器預計在2021年2月18日降落在火星傑澤羅隕坑,我們的天問一號是什麼時候著陸到火星表面呢?
  • 天問一號火星著陸點在哪?中國選擇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的登陸點
    中國顯然已經在2021年2月飛船抵達「紅色星球」之前為其「天問1號」火星探測器選擇了一個主要的著陸點。 流動站將降落在巨大的撞擊盆烏託邦平原內部。在由7月23日的「長徵3月5日」火箭發射之後,由軌道飛行器和著陸器二人飛行器組成的「天問1號」目前正前往火星。任務組成員已經對其科學儀器進行了測試。
  • 天問一號成功發射,7月後抵達火星,和美國好奇號有什麼不同
    今日,我國首顆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升空,預計飛行7個月後,會變軌到火星軌道,並開始環繞火星。當在火星軌道上找到合適時機時,就會開始降低軌道高度,並進行著陸。在著陸器成功著陸火星後,著陸器需要釋放火星車,火星車被釋放後開始巡視,並進行科學探測任務。
  • 「天問一號」成功發射!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趕在美國之前奔向火星
    今天中午12點40分,在海南文昌火箭發射中心,長徵五號順利點火併成功地將我國首個自主的火星探測器送進地火轉移軌道,目前火箭已經進入二級滑行階段,箭器分離後「天問一號」將朝著火星飛去,將在2021年2月份到達火星!
  • 6問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 「天問一號」火星著陸點在哪裡?
    6問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 「天問一號」火星著陸點在哪裡?  當天中午12時41分,我國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將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升空,飛行2000多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自主開展行星探測的第一步。  這次逐夢,承載著中國航天人的勇氣和決心。歷史上,人類總計開展過40餘次火星探測任務,成功24次,且多以火星高空環繞、飛越探測居多。
  • 深度解析2020火星探測,看中國天問一號與美國毅力號PK,誰主沉浮
    繼 3 月歐洲與俄羅斯合作的 ExoMars 火星漫遊車宣布推遲發射後,目前還剩下中國的「天問一號」、美國的「毅力號」、阿聯的「希望」號3家了,可謂是「2020年全村人的希望之了」。NASA發射的水手4號是第一個訪問火星的探測器,緊接著是美國的維京1號首次登陸火星,自此以後,前蘇聯、歐洲、印度等也參與進來,至2019年,人類共進行了55次探索火星的任務,但美國仍是該領域絕對的霸主,也憑藉著多年的耕耘,美國探索火星取得了重要的技術積累和大量的第一手資料。
  • 天問一號預計明年5月在火星著陸!具體什麼情況?
    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不斷提升,我國在科技方面的應用也越來越多。近日,一則新聞引起熱議:天問一號預計明年5月在火星著陸!具體什麼情況?目前有哪些國家登錄過火星?截至目前,天問一號已順利完成三次軌道中途修正和一次深空機動。此後還將會有1-2次中途修正。劉彤傑表示,在飛行過程中進行中途修正和深空機動,不僅可以保證天問一號能夠準確地飛近火星,在這個過程中還驗證了發動機性能,讓它點點火,不要在長時間的飛行過程中一直處於靜默狀態,所以中途還要點一下大小各型發動機。
  • 美國毅力號比中國天問一號火星車晚發射7天,為什麼會早3個月著陸
    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是一個歷史性的時刻,我國的第一個火星探測器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升空。經歷了約36.1分鐘的飛行後,成功進入了預定軌道,標誌著我國的航天探測進入了一個新的裡程碑。根據專家預測,「天問一號」需要經過大約210天的火星之旅才能抵達火星軌道,也就是2021年2月底或3月初的時候到達火星相應軌道,並於2021年5月才會降落到火星北半球烏託邦平原上,之後才能進行火星探測之行。就在我國的火星探測器升空後的一周左右,美國「毅力號」火星車搭乘阿特拉斯-5型運載火箭發射升空,這是世界航天界的又一重大新聞。
  • 三個探測器正在飛向火星,毅力號著陸點在數十億年前是一個湖泊!
    中國:天問一號天問一號於2020年7月23日升空,將在太空中飛行7個月後抵達火星,這是我國發射的首顆在火星上軟著陸的探測器,承載了我國多年以來的火星探索夢想。天問一號分為軌道器和著陸器,預計2021年2月份進入火星軌道,天問一號將在火星軌道上持續運行數月,期間探測火星上最佳的著陸地點,然後著陸器和軌道器分離,著陸器在火星上軟著陸,軌道器繼續在軌道上運行,並充當著陸器和地球的通信中繼站。
  • 天問一號成功發射,7個月後將抵達火星,和美國好奇號有什麼不同
    今日,我國首顆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升空,預計飛行7個月後,會變軌到火星軌道,並開始環繞火星。當在火星軌道上找到合適時機時,就會開始降低軌道高度,並進行著陸。在著陸器成功著陸火星後,著陸器需要釋放火星車,火星車被釋放後開始巡視,並進行科學探測任務。這意味著,天問一號將和美國好奇號將同臺探測火星。那它兩到底有什麼不同呢?